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界面化学原理在复合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
作者 杜磊 邓剑如 李洪旭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4-66,共3页
从表界面化学基本原理出发,进行一些数理上的推导,探寻出复合固体推进剂各组份表面张力及极性分量的测试方法,并对各种组份间的界面张力和界面粘附功进行了估算,从而对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和药柱的力学性能进行了预估,同时为界面改... 从表界面化学基本原理出发,进行一些数理上的推导,探寻出复合固体推进剂各组份表面张力及极性分量的测试方法,并对各种组份间的界面张力和界面粘附功进行了估算,从而对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和药柱的力学性能进行了预估,同时为界面改性研究和功能助剂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推进剂 力学性能 流变学 界面张力
下载PDF
气液界面传质机理 被引量:20
2
作者 马友光 余国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4-578,共5页
提出了气液相际传质的推动力来源于界面不平衡的概念. 针对气体吸收过程, 以普遍化的化学势推动力方程为基础, 导出了在有传质通量存在下的两相界面处的浓度关系, 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了求解. 提出了一个反映液相侧动力学状况的量纲1数Yo... 提出了气液相际传质的推动力来源于界面不平衡的概念. 针对气体吸收过程, 以普遍化的化学势推动力方程为基础, 导出了在有传质通量存在下的两相界面处的浓度关系, 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了求解. 提出了一个反映液相侧动力学状况的量纲1数Yo , Yo 越大界面处两相越偏离平衡. 界面浓度是与Yo 和液相主体浓度密切相关的. 为验证本文模型, 作者采用显微激光全息干涉技术对甲醇、乙醇、正丙醇静止吸收CO2 时的界面浓度进行了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非平衡 激光全息 干涉技术 气液传质 界面浓度
下载PDF
探讨两种国产石油磺酸盐间产生协同效应的机理 被引量:18
3
作者 郭立志 王业飞 +1 位作者 戴彩丽 赵福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51,共6页
克拉玛依石油磺酸盐与安庆石油磺酸盐是有代表性的两种国产石油磺酸盐 ,前者由新疆原油磺化中和制得 ,后者是以催化裂化馏分油为原料经磺化中和制得。笔者应用1HNMR和元素分析的方法测定了这两种石油磺酸盐的脱磺油 ,从而得到石油磺酸... 克拉玛依石油磺酸盐与安庆石油磺酸盐是有代表性的两种国产石油磺酸盐 ,前者由新疆原油磺化中和制得 ,后者是以催化裂化馏分油为原料经磺化中和制得。笔者应用1HNMR和元素分析的方法测定了这两种石油磺酸盐的脱磺油 ,从而得到石油磺酸盐亲油基的支化度和芳香度。应用相图和测定Krafft温度的方法考察了该两种国产石油磺酸盐的亲水亲油性 ,由此探讨了该两种石油磺酸盐间发生协同效应的基础。应用绘制界面张力等值图的方法优化了该两种石油磺酸盐的复配 ,筛选了针对不同试验区块油、水及温度条件的表面活性剂驱油配方 ,验证了该两种石油磺酸盐之间的正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效应 表面活性剂 原油采收率 石油磺酸盐 化学驱油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型抗污染油水分离膜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枢 褚良银 +3 位作者 陈文梅 顾雪林 李艳 王广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6,共6页
采用界面聚合法对具有陶瓷基膜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具有聚酰胺/聚乙烯醇(PVA)复合功能表层的抗污染有机/无机复合膜。用红外光谱,电镜扫描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复合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制备的复合膜对平均油... 采用界面聚合法对具有陶瓷基膜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具有聚酰胺/聚乙烯醇(PVA)复合功能表层的抗污染有机/无机复合膜。用红外光谱,电镜扫描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复合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制备的复合膜对平均油滴粒径为 2.365μm 的油水乳化液在 0.4MPa 操作压力下进行分离,并系统研究了在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膜过程中各反应物浓度对复合膜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复合膜的油截留率随界面聚合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大;哌嗪与对苯二甲酰氯的浓度对于提高复合膜水通量存在最优值,分别为 15g·L-1和 40g·L-1,复合膜水通量随 PVA 浓度增加持续减小;优选性能参数的复合膜的水通量为 190L·m-2·h-1,滤液油含量小于 1.6mg·L-1,油截留率大于 98.5%,皆优于 PVDF 超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膜 抗污染 油水分离 乳化液 界面聚合
下载PDF
Young-Laplace方程推导的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茂林 梅海燕 +3 位作者 李闽 孙良田 李士伦 吴清松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5期43-45,共3页
Young Laplace方程成熟的推导方法是从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基本原理出发 ,根据热力学基本方程和化学位的定义 ,得到存在界面相时的热力学平衡判据和著名的Young Laplace方程[1] 。从整个物质体系的界面能和位能计算出发 ,根据热... Young Laplace方程成熟的推导方法是从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基本原理出发 ,根据热力学基本方程和化学位的定义 ,得到存在界面相时的热力学平衡判据和著名的Young Laplace方程[1] 。从整个物质体系的界面能和位能计算出发 ,根据热力学平衡条件下整个物质体系的总能量应该达到最小 ,同样可以得到著名的Young Laplace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ung-Laplace方程 推导 新方法 应用 热力学 界面能 位能 相平衡 油气田
下载PDF
Study of the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 in the molybdenite floatation system 被引量:15
6
作者 WANG Hui GU Guo-hua FU Jian-gang CHEN Li HAO Y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1期82-87,共6页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 involving Van der Waals force, hydrophobic attractive force and hydration exclusive forc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interfacial interactive free energy of a series of interfaces occ...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 involving Van der Waals force, hydrophobic attractive force and hydration exclusive forc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interfacial interactive free energy of a series of interfaces occurring between minerals, water, collectors and bubble wa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Van der Waals attractive force and a hydrophobic attractive force exist between each mineral and water interface. The hydrophobic attractive force between molybdenite and water is markedly weaker than the hydrophobic attractive force between gangue and water. The hydrophobic attractive force between collector molecules and water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that causes the collectors to become dispersed in the pulp. The strong hydrophobic attractive force between molybdenite and the bubble interface is the basic reason for the natural floatability of molybdenite. The Van der Waals force between molybdenite and the collectors is attractive in water solution, but it is not the cause of the main force between them. The main force that results in the collection effect is a hydrophobic attractive force caused by the Lewis acid-base interaction at the molybdenite surface. A floatation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adsorption intensity of the collector on the molybdenite surface is not the crucial factor for molybdenite floatation. Rather, the dispersing capability of the collector in the water phase and its selectivity for the various minerals in the floatation system are more impor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YBDENITE FLOTATION interfacial interaction contact angle surface free energy
下载PDF
以大庆减压渣油为原料的高效、廉价驱油表面活性剂OCS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郭东红 辛浩川 +1 位作者 崔晓东 张雅琴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7-52,共6页
针对现有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化学剂费用投入大,经济效益差的缺点,以廉价的大庆减压渣油为原料在实验室内合成出廉价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OCS,并初步评价了所得OCS样品的性能。结果表明,OCS表面活性剂制备重复性好,性能稳定。OCS表面活性剂... 针对现有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化学剂费用投入大,经济效益差的缺点,以廉价的大庆减压渣油为原料在实验室内合成出廉价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OCS,并初步评价了所得OCS样品的性能。结果表明,OCS表面活性剂制备重复性好,性能稳定。OCS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降低原油-地层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在NaOH存在条件下,能在较宽的碱浓度范围内使大庆四厂原油的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在Na2CO3存在条件下,能在较宽的碱浓度范围内使大庆四厂原油、华北油田古一联原油及胜利孤东采油厂原油的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在无碱条件下,对于大港油田枣园1256断块原油,当OCS表面活性剂含量达到0.1%时,油-水界面张力即可降至10-3mN/m。对大庆四厂原油的驱油试验结果表明,OCS表面活性剂、碱和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ASP)的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表面活性剂 OCS 制备方法 ASP 界面张力 驱油效率 磺化剂
下载PDF
升温过程中Nb和Nb-Mo微合金化钢中碳化物的析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正延 李昭东 +3 位作者 雍岐龙 孙新军 王振强 王国栋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5-324,共10页
利用Gleeble热模拟实验机、Vickers硬度计、SEM,HRTEM及DSC研究了淬火态含Nb和Nb-Mo微合金钢在升温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行为.利用经典形核长大理论及Avrami方程对淬火态钢中MC型碳化物的析出动力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含Nb和Nb-Mo微合... 利用Gleeble热模拟实验机、Vickers硬度计、SEM,HRTEM及DSC研究了淬火态含Nb和Nb-Mo微合金钢在升温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行为.利用经典形核长大理论及Avrami方程对淬火态钢中MC型碳化物的析出动力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含Nb和Nb-Mo微合金钢淬火后以20℃/min的速率加热至不同温度水冷,在300和700℃,由于e-碳化物和MC型碳化物析出而出现了硬度峰值.MC型碳化物在650℃左右析出,由于析出强化而硬度上升,与理论计算得到的MC型碳化物的析出鼻子点温度约650℃的结果相一致.Mo进入Nb C中降低了Nb C与铁素体基体的错配度,从而减小了析出相与铁素体基体间的界面能,使得(Nb,Mo)C析出动力学加快,所以Nb-Mo钢中析出相粒子分布更为密集,尺寸更为细小,具有较高的析出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物 析出 Vickers硬度 界面能
原文传递
微量元素Bi对Al-Pb合金凝固过程及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倩 江鸿翔 赵九洲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7-504,共8页
实验研究了微量元素Bi对Al-Pb合金凝固过程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发现微量元素Bi能显著细化Al-Pb合金凝固组织中的富Pb相粒子,细化效果随着Al-Pb合金Pb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分析了微量元素Bi对Al-Pb合金液-液相变过程的影响机理,模拟计算了微... 实验研究了微量元素Bi对Al-Pb合金凝固过程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发现微量元素Bi能显著细化Al-Pb合金凝固组织中的富Pb相粒子,细化效果随着Al-Pb合金Pb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分析了微量元素Bi对Al-Pb合金液-液相变过程的影响机理,模拟计算了微量元素Bi作用下Al-Pb合金凝固组织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微量元素Bi减小Al-Pb合金液-液相变过程中液相间的界面能,提升了富Pb相液滴的形核率,促进富Pb相液滴的细化和Al-Pb合金弥散型凝固组织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偏晶合金 界面能 凝固组织
原文传递
微波场下褐煤干燥提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虓 任阳光 +1 位作者 王继伟 胡廷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为研究微波输出功率对褐煤脱水速率和功耗的影响,以及微波脱水对褐煤界面特性的作用,在7种不同功率下对50g褐煤进行了微波脱水提质试验。结果表明,脱水速率与微波功率正相关;500-900W时能耗基本维持在0.09k W·h,而功率为300W和400W... 为研究微波输出功率对褐煤脱水速率和功耗的影响,以及微波脱水对褐煤界面特性的作用,在7种不同功率下对50g褐煤进行了微波脱水提质试验。结果表明,脱水速率与微波功率正相关;500-900W时能耗基本维持在0.09k W·h,而功率为300W和400W时,能耗可达0.2k W·h;使用Page薄层干燥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拟合度较高,表明Page模型可以用来研究微波场下褐煤的水分迁移过程,且干燥速率与微波功率具有较高线性关系;经微波辐照,褐煤的孔隙结构发生变化,由大孔向介孔和微孔方向发展,其表面含氧官能团也呈现下降趋势,同时高湿环境下褐煤的复吸水分也由25.58%下降至21.65%,褐煤的界面的物化特性得到有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褐煤 干燥 界面改性 能耗
下载PDF
基于热力耦合的滑动摩擦系数模型与计算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龚中良 黄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3,共4页
为预测和控制摩擦过程,通过分析界面原子在界面势能场激励下的热振动,建立了基于摩擦界面热力耦合过程的滑动摩擦系数计算模型.计算分析表明:滑动摩擦系数随相对滑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当摩擦界面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呈线性关系时,滑动摩擦... 为预测和控制摩擦过程,通过分析界面原子在界面势能场激励下的热振动,建立了基于摩擦界面热力耦合过程的滑动摩擦系数计算模型.计算分析表明:滑动摩擦系数随相对滑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当摩擦界面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呈线性关系时,滑动摩擦系数与接触面积无关;当实际接触面积接近名义接触面积时,滑动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增加而减小;此外,滑动摩擦系数随晶格常数增大而降低,随原子质量减小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原子 热力耦合 滑动摩擦系数 能量耗散 热振动
下载PDF
复合固体推进剂脱湿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彭威 任均国 周建平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48-51,共4页
研究了复合固体推进剂颗粒界面的脱湿机理。运用弹性 -粘弹性对应性原理建立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粘弹性脱湿两相球颗粒分析模型 ,利用能量守恒得到了脱湿时间的控制方程 ,并导出了以界面粘结能表示的临界脱湿应力的简洁表达式。计算结果表... 研究了复合固体推进剂颗粒界面的脱湿机理。运用弹性 -粘弹性对应性原理建立了复合固体推进剂粘弹性脱湿两相球颗粒分析模型 ,利用能量守恒得到了脱湿时间的控制方程 ,并导出了以界面粘结能表示的临界脱湿应力的简洁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 ,颗粒的体积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推进剂 界面脱湿^+ 粘弹性 界面能
下载PDF
Zr对Mg-Gd-Er合金晶粒细化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淑波 杜文博 +2 位作者 王旭东 刘轲 王朝辉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1-917,共7页
利用OM、EBSD对比分析了Zr的加入对Mg-Gd-Er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采用DSC测试了Mg-11Gd-2Er和Mg-11Gd-2Er-0.4Zr 2种合金熔体的过冷度,计算了Zr的加入对合金熔体润湿角及形核激活能的影响,利用HRTEM分析了Zr与Mg的界面关系及Zr的加入对... 利用OM、EBSD对比分析了Zr的加入对Mg-Gd-Er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采用DSC测试了Mg-11Gd-2Er和Mg-11Gd-2Er-0.4Zr 2种合金熔体的过冷度,计算了Zr的加入对合金熔体润湿角及形核激活能的影响,利用HRTEM分析了Zr与Mg的界面关系及Zr的加入对界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的加入能明显细化Mg-Gd-Er合金的晶粒尺寸,晶粒尺寸由大概率的1000 mm降到了50 mm,细化效果明显;Zr的加入使合金熔体的润湿角由18.3°降到了11.1°,熔体的形核激活能降低了44.4%;Mg的(1010)面与Zr的(1100)面完全共格,降低了Mg和Zr之间的界面能。熔体润湿角的降低和Mg与Zr的完全共格界面关系是细化Mg-Gd-Er合金晶粒尺寸的有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Gd-Er-Zr合金 润湿角 形核激活能 界面能 晶粒细化机制
原文传递
2-巯基嘧啶界面钝化改善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 被引量:9
14
作者 杜林 彭长涛 +3 位作者 唐宇 江雨童 舒慧 黄跃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3-77,共5页
该文研究2-巯基嘧啶(2-MP)对三元阳离子钙钛矿太阳电池光吸收层与空穴传输层的界面进行钝化,钝化改善薄膜及器件的光电性能。瞬态和稳态光致发光荧光光谱表征结果说明钝化后的钙钛矿薄膜非辐射复合被抑制。这均有利于抑制载流子复合和... 该文研究2-巯基嘧啶(2-MP)对三元阳离子钙钛矿太阳电池光吸收层与空穴传输层的界面进行钝化,钝化改善薄膜及器件的光电性能。瞬态和稳态光致发光荧光光谱表征结果说明钝化后的钙钛矿薄膜非辐射复合被抑制。这均有利于抑制载流子复合和提升开路电压。钝化后薄膜疏水性增强,更好地阻挡水汽侵蚀,提升稳定性。光强依赖性测试结果表明2-MP有效地钝化缺陷。J-V测试表明钝化后器件光电性能明显改善,开路电压最高达1.133 V,效率最高达21.66%。并且优化器件的稳定性显著改善,在氮气中储存97 d后效率保持初始效率的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电池 界面能量 2-巯基嘧啶 路易斯酸碱理论
下载PDF
Controlling upconversion through interfacial energy transfer(IET):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被引量:10
15
作者 Bo Zhou Qiqing Li +1 位作者 Long Yan Qinynuan Zhang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74-482,共9页
Photon upconversion has received substantial attention owing to its great promise in broad applications from bioimaging to other frontier fields like display,upconversion laser,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anticounterfeit... Photon upconversion has received substantial attention owing to its great promise in broad applications from bioimaging to other frontier fields like display,upconversion laser,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anticounterfeiting.A smart control and manipulation of the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has always been a key topic,however,to date the most efficient mechanism for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remains the energy transfer upconversion and recently reported energy migration mediated upconversion.Recently,we found that the interfacial energy transfer(IET)is also 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enabling and tuning photon upconversion of lanthanide ions.Moreover,it can be used for the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ionic interactions such as energy transfer and energy migration on the nanoscale.In this review,the recent advance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IET are summarized,the principles for designing IET process and typical examples are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its applications in both mechanistic research and frontier information security.The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also comm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n upconversion interfacial energy transfer Core-shell nanostructure Rare earth ions
原文传递
薄膜生长基底对FeS_2晶体取向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艳辉 孟亮 张秀娟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3-379,共7页
用Fe膜硫化法制备FeS2薄膜,分析了基底对FeS2薄膜晶体结构和位向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基底晶体的类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FeS2薄膜的晶体位向分布.FeS2薄膜在Si(100)、Si(111)和Al基底上可获得(200)方向的择优取向,在TiO2基底上可... 用Fe膜硫化法制备FeS2薄膜,分析了基底对FeS2薄膜晶体结构和位向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基底晶体的类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FeS2薄膜的晶体位向分布.FeS2薄膜在Si(100)、Si(111)和Al基底上可获得(200)方向的择优取向,在TiO2基底上可同时获得(200)及(220)择优取向,非晶玻璃基底对位向分布影响不明显.不同的基底与Fe薄膜的界面错配度不同,可改变薄膜晶体位向的分布,导致晶格畸变程度和晶粒尺寸的变化.当基底为非晶结构或界面的错配度较大时,FeS2晶体的取向分布主要受表面能和晶粒优先生长方向的控制,薄膜具有较小的晶格畸变和较细的晶粒;当基底为晶态并且界面错配度较小时,FeS2晶体取向的分布除受表面能及晶粒优先生长方向控制外,还受界面应变能的控制,此时薄膜易形成较大的品格畸变和粗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FES2薄膜 Fe膜硫化法 晶体取向 表面能 界面应变能
下载PDF
过冷对石墨生长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朱定一 关翔锋 +1 位作者 陈丽娟 汤伟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6-161,共6页
采用熔炼方法,研究了Ni 石墨合金在不同冷却条件下石墨的生长形貌。结果表明:随着过冷度增大,石墨逐渐由片状形态向球状形态转变。提出石墨在生长过程中由结晶潜热引起棱面与基面的温差是影响其生长形态的重要因素。建立了石墨表面温度... 采用熔炼方法,研究了Ni 石墨合金在不同冷却条件下石墨的生长形貌。结果表明:随着过冷度增大,石墨逐渐由片状形态向球状形态转变。提出石墨在生长过程中由结晶潜热引起棱面与基面的温差是影响其生长形态的重要因素。建立了石墨表面温度变化速率与过冷度及界面能之间的数学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没有杂质元素的影响下,过冷度越大,越利于石墨(0 0 0 1)基面的生长,随着S ,O等元素的增加,石墨棱面的界面能逐渐降低,有利于片状石墨的生长。球化剂Ce,Mg等元素与S ,O反应后,重新使石墨棱面的界面能提高,有利于球状石墨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形貌 结晶潜热 过冷度 界面能 稀土球化剂
下载PDF
固体材料性质对生物垢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于瑞红 刘天庆 +2 位作者 李香琴 刘元帅 孙相彧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12-514,共3页
从固体材料表面性质入手 ,探讨了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表面自由能、界面能以及材料与生物垢之间的界面能对生物垢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 0 2 9~ 1 82 μm内 ,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越大越有利于生物垢的形成 ;在 11 7~ 38 3mN/m内 ,... 从固体材料表面性质入手 ,探讨了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表面自由能、界面能以及材料与生物垢之间的界面能对生物垢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 0 2 9~ 1 82 μm内 ,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越大越有利于生物垢的形成 ;在 11 7~ 38 3mN/m内 ,材料的表面自由能和固 -液界面能与生物垢形成之间没有简单、直接的关系 ;在 1 3~ 18 0mN/m内 ,固体材料与生物垢之间的界面能对生物垢的形成存在一个极大值 ,此时的界面能约为 3 4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材料 性质 生物垢 粗糙度 表面自由能 界面能 水处理
下载PDF
基于能量的钢与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斌 郑山锁 李磊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0年第1期111-119,共9页
界面脱粘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一种常见破坏方式,而一些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界面的脱粘可能是由能量控制的.本文将组合结构构件抽象为具有内部摩擦界面的弹性体,并将界面脱粘过程视为界面裂缝的扩展过程,基于断裂力学中的能量原理... 界面脱粘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一种常见破坏方式,而一些研究结果表明钢-混凝土界面的脱粘可能是由能量控制的.本文将组合结构构件抽象为具有内部摩擦界面的弹性体,并将界面脱粘过程视为界面裂缝的扩展过程,基于断裂力学中的能量原理,得到了钢-混凝土界面脱粘过程中的能量关系,进而建立了基于能量的界面脱粘准则.用此准则进行了型钢混凝土拉拔试件的界面脱粘分析,分别建立了不考虑界面软化和考虑界面软化两种情况的界面脱粘模型,得到了两种情况下基于能量分析和基于强度分析的直接联系.结果表明,通过恰当的定义钢-混凝土界面等效粘结强度,基于强度的模型和基于能量的模型可以得到一致的结果.研究成果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界面脱粘分析及其有限元模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 界面脱粘 能量原理 软化 等效粘结强度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encapsulated Hexadecane Used fo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被引量:7
20
作者 Guang Long ZOU Zhi Cheng TAN +2 位作者 Xiao Zheng LAN Li Xian SUN Tao ZH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29-732,共4页
Polyurea microcapsules about 2.5 μm in diameter contain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 fo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nterfacial polycondensation method with toluene-2,4-diiso... Polyurea microcapsules about 2.5 μm in diameter containing phase change material fo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nterfacial polycondensation method with toluene-2,4-diisocyanate and ethylenediamine as monomers in an emulsion system. Hexadecane was used as a phase change material and OP, which is nonionic surfactant, and used as an emulsifier. The chemical structure and thermal behavior of the microcapsu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TIR and thermal analysi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encapsulated hexadecane has a good potential as a solar energy storage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change material MICROCAPSULE interfacial polycondensation energy stora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