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的界面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1
作者 罗杨 吴广宁 +3 位作者 彭佳 张依强 徐慧慧 王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55-2464,共10页
聚合物纳米电介质以其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聚合物基体与纳米粒子间的界面作用机理成为研究热点。为此,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论述了聚合物纳米电介质中界面区域的重要性,并从界面化学结构、物理结构模型、机械(力学)性能、热力... 聚合物纳米电介质以其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聚合物基体与纳米粒子间的界面作用机理成为研究热点。为此,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论述了聚合物纳米电介质中界面区域的重要性,并从界面化学结构、物理结构模型、机械(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等方面强调了界面区域在电气绝缘性能中的作用机理。界面是纳米填充物与聚合基体之间的纳米级过渡区域,由于其独特的形成机理,其具有与聚合物基体和纳米填充物不一致的理化性质。界面在复合材料中占有主导地位,其微观结构及性能将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电介质 界面 复合材料 绝缘性能 陷阱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真空轧制不锈钢复合板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44
2
作者 谢广明 骆宗安 +1 位作者 王光磊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98-1401,共4页
采用真空轧制法对6mm厚的奥氏体不锈钢板和50mm厚的碳钢板复合.在高真空、高温和大轧制力的共同作用下,界面实现了牢固的冶金结合并且最终得到了高质量的不锈钢复合板.研究发现界面无开裂和氧化层,仅在界面附近分布少量细小弥散的Si-Mn... 采用真空轧制法对6mm厚的奥氏体不锈钢板和50mm厚的碳钢板复合.在高真空、高温和大轧制力的共同作用下,界面实现了牢固的冶金结合并且最终得到了高质量的不锈钢复合板.研究发现界面无开裂和氧化层,仅在界面附近分布少量细小弥散的Si-Mn氧化物颗粒.通过能谱发现不锈钢侧的Cr和Ni向碳钢迁移,在界面形成一薄层富Cr,Ni层,导致复合层硬度升高;碳钢中的C向不锈钢侧迁移导致出现脱碳区,且该区硬度最低.界面的剪切强度达467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轧制复合 复合板 界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负温防冻剂混凝土的界面显微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2
3
作者 杨英姿 巴恒静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25-1130,共6页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防冻剂、矿物掺合料对正、负温下水泥净浆、砂浆及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表明:水泥净浆、砂浆及混凝土在正、负温条件下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存在显著差异,这取决于其内部显微结构,尤其是界面显微结构的差... 研究了不同种类的防冻剂、矿物掺合料对正、负温下水泥净浆、砂浆及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表明:水泥净浆、砂浆及混凝土在正、负温条件下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存在显著差异,这取决于其内部显微结构,尤其是界面显微结构的差异。利用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研究了防冻剂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范围、元素分布、钙硅比及氢氧化钙的取向度。结果表明:防冻剂能够改善负温下混凝土的界面显微结构,防冻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复合使用可为负温混凝土提供理想的界面显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温混凝土 界面显微结构 外加剂
下载PDF
国际钎焊技术最新进展 被引量:31
4
作者 熊华平 李红 +1 位作者 毛唯 李晓红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8-112,118,共5页
总结了最近3年来的4次国际焊接会议有关钎焊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轻合金(包括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用新型钎料(或钎剂),锡基、Au-Ge等低温钎料,以及陶瓷钎焊用高温钎料的最新研究成果;新颖的纳米复合钎料和纳米叠层箔带中间层扩散... 总结了最近3年来的4次国际焊接会议有关钎焊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轻合金(包括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用新型钎料(或钎剂),锡基、Au-Ge等低温钎料,以及陶瓷钎焊用高温钎料的最新研究成果;新颖的纳米复合钎料和纳米叠层箔带中间层扩散焊技术的研究得到了关注;特殊的钎焊新工艺,包括超声波辅助钎焊、气体保护电弧钎焊、等离子钎焊等的研究都取得一系列新的结果及应用.此外,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包括固/液界面润湿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钎焊接头应力场和温度场的有限元模拟也被用来揭示钎焊过程的现象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焊 钎料 界面 组织 强度
下载PDF
高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杜伯学 孔晓晓 +2 位作者 肖萌 李进 钱子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149-3159,共11页
电子与电力设备的不断集成化、小型化及大功率化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发热问题,实现高效的散热成为提高设备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拥有优异的电气、力学性能及低廉的价格而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与电力设备中的聚合物材料,则因此... 电子与电力设备的不断集成化、小型化及大功率化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发热问题,实现高效的散热成为提高设备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拥有优异的电气、力学性能及低廉的价格而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与电力设备中的聚合物材料,则因此成为了未来高导热材料的研究重点。在阐述聚合物材料微观导热机理的基础上,总结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特别地,针对目前广泛关注的微观导热结构设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描述。同时,综述高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电气性能研究状况。最后,对未来应用于电子与电气领域的高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导热性能 界面特性 微观结构设计
下载PDF
粉煤灰、硅灰及纳米硅与C_3S水化反应产物的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巴恒静 冯奇 杨英姿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0-784,共5页
介绍了粉煤灰、硅灰、纳米硅以及复合微粉对C3S水化的作用,对其产物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微粉与C3S 二次水化反应时,在Ca(OH)2的侵蚀作用下,早期生成絮状C-s-H凝胶,后期生成向外呈辐射状的纤维c-s-H。这种二次水... 介绍了粉煤灰、硅灰、纳米硅以及复合微粉对C3S水化的作用,对其产物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微粉与C3S 二次水化反应时,在Ca(OH)2的侵蚀作用下,早期生成絮状C-s-H凝胶,后期生成向外呈辐射状的纤维c-s-H。这种二次水化产物可 填充不同粒径颗粒之间的孔隙,最终形成致密网络状的二级界面显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硅灰 纳米硅 C3S 水化反应产物 显微结构 研究 二次水化 硅酸三钙 二级界面
下载PDF
钻井工程固井胶结界面研究现状 被引量:24
7
作者 杨振杰 李家芬 苏长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固井质量问题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备受关注,对特殊工艺井钻井、油水井开采寿命和勘探开发效益有直接 的影响。对固井胶结界面的研究是从根本上提高固井质量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为了推动固井胶结界面研究工作的 开展,分析了国内外近年来... 固井质量问题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备受关注,对特殊工艺井钻井、油水井开采寿命和勘探开发效益有直接 的影响。对固井胶结界面的研究是从根本上提高固井质量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为了推动固井胶结界面研究工作的 开展,分析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固井界面研究的文献,阐述了开展固井胶结界面基础研究工作的意义,着重分析了这 一研究领域目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提高固井界面胶结强度的主要途径。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深入开 展固井界面研究工作的重点是:1)继续完善研究方法;2)重视动态研究;3)从胶结界面的微观结构和钻井工程整 体系统的角度开展研究工作; 4)注重改善胶结界面水化产物的微观结构和钻井工作液之间的协调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胶结界面 微观结构 胶结强度
下载PDF
扩散处理对Ag-Cu复合板界面区组织与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孟亮 陈燕俊 +3 位作者 刘茂森 周世平 杨富陶 林德仲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1,共5页
研究了冷轧Ag-Cu层状复合板在扩散处理条件下结合面区域微观组织及成分分布的变化.400及750℃扩散处理可使复合板发生再结晶或晶粒粗化.在750℃扩散处理可导致沿结合面Ag侧形成细晶区,并析出次生相,同时使结合面上... 研究了冷轧Ag-Cu层状复合板在扩散处理条件下结合面区域微观组织及成分分布的变化.400及750℃扩散处理可使复合板发生再结晶或晶粒粗化.在750℃扩散处理可导致沿结合面Ag侧形成细晶区,并析出次生相,同时使结合面上出现空洞.随扩散时间延长,细晶区宽度增加,次生相数量增多,空洞也趋于连续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板材 界面 扩散 显微组织 AG-CU层状复合板 扩散处理 轧制复合
下载PDF
水灰比对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牛恒茂 武文红 +1 位作者 邢永明 赵燕茹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7-1074,共8页
对3种不同水灰比(0.2,0.4,0.65)形成的聚乙烯醇(PVA)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结合表观裂缝形状和裂缝处PVA纤维形态,研究了水灰比对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断裂面处纤维表面、纤维嵌入端和纤维拉断或拔出端的SEM影像分... 对3种不同水灰比(0.2,0.4,0.65)形成的聚乙烯醇(PVA)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通过三点弯曲试验,结合表观裂缝形状和裂缝处PVA纤维形态,研究了水灰比对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断裂面处纤维表面、纤维嵌入端和纤维拉断或拔出端的SEM影像分析,从微观层面研究了水灰比对PVA纤维-基体界面显微结构的影响。弯曲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增加,跨中部位裂缝数量明显增加,裂缝处拔出的纤维数量增多而拉断的数量减少,材料的弯曲韧度和开裂强度到弯曲强度的增强幅度提高。界面显微结构表明:随着水灰比增加,基体结构由致密变疏松,界面粘结力减弱,桥接裂缝的PVA纤维状态由瞬间猝断转变为滑动拔出且表面有轻微刮削,纤维对材料增强增韧的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 水灰比 裂缝 纤维增强 纤维增韧 界面显微结构
原文传递
铜铝固相轧制复合的界面组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顾文桂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79-83,共5页
用金相、X光、电子探针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铜铝冷轧固相复合烧结后界面组成的形貌与结构进行了研究。确认存在γ_2、δ、ζ_2、η_2、θ等五种中间相,尺寸分别在10^(-4)、10^(-5)、10^(-5)、10^(-9)和10... 用金相、X光、电子探针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铜铝冷轧固相复合烧结后界面组成的形貌与结构进行了研究。确认存在γ_2、δ、ζ_2、η_2、θ等五种中间相,尺寸分别在10^(-4)、10^(-5)、10^(-5)、10^(-9)和10^(-7)mm~2量级;在形态上γ_2、σ、ζ_2均呈多边形块状,只是前者较后者为大,且γ_2内有许多平行板条,θ相近似卵形,η_2为弥散颗粒、迹象表明分布具织构向,η_2的织构可能是(100)[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 界面 显微组成 铜铝复合材料
下载PDF
混合型粗集料轻混凝土的微观结构(Ⅰ) 被引量:14
11
作者 祁景玉 肖淑敏 +1 位作者 高燕萍 巴恒静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46-953,共8页
在轻集料混凝土内 ,微观结构的改变 ,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目前还没有人做过系统的研究 .也就是说 ,对于轻集料混凝土 ,其微观结构的具体类型、微观结构与各项理化性能之间的关系 ,基本上还是个空白 .针对以上的具体事实 ,研究中采用X光... 在轻集料混凝土内 ,微观结构的改变 ,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目前还没有人做过系统的研究 .也就是说 ,对于轻集料混凝土 ,其微观结构的具体类型、微观结构与各项理化性能之间的关系 ,基本上还是个空白 .针对以上的具体事实 ,研究中采用X光 (XRD)、电镜 (SEM )、红外 (IR)和差热 (DTA)等探测手段 ,对所配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具体类型及转化 ,微观结构与各项理化性能之间的关系 ,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测定 ,并着重提出 :①由于陶粒的微泵作用 ,陶粒颗粒的内部会形成内部水化产物 .除其它影响因素之外 ,陶粒内部水化产物的形成 ,将有效地提高陶粒本身和陶粒混凝土的强度 .②由于界面反应 ,在陶粒与水泥石界面处会形成与水泥石基体相微观结构不同的 9 托勃莫来石矿物 .最后对其相应的早期水化产物及其结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粒 混合型集料 界面 水化产物 微观结构 轻质高性能混凝土
下载PDF
B_4C_p+SiC_w/MB15Mg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微结构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桢干 顾明元 +1 位作者 陈煜 张国定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3-448,共6页
采用真空压力浸渍法和热挤压法制备了碳化硼颗粒和碳化硅晶须混杂增强MB15Mg合金复合材料.通过配备能量色散谱仪(EDS)和电子能量损失谱仪(EELS)的分析型电镜研究了这种复合材料的界面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硼颗粒表面的玻璃态... 采用真空压力浸渍法和热挤压法制备了碳化硼颗粒和碳化硅晶须混杂增强MB15Mg合金复合材料.通过配备能量色散谱仪(EDS)和电子能量损失谱仪(EELS)的分析型电镜研究了这种复合材料的界面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硼颗粒表面的玻璃态氧化硼和Mg发生界面反应4Mg(1)+B2O3(1)=MgB2(s)+3MgO(S);液态Mg对碳化朋颗粒发生润湿,加强了界面结合,使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由于高温时氧化硼的可流动性,在碳化硼颗粒附近的碳化硅晶须和基体的界面区域也发生了类似的反应而远离碳化硼颗粒的碳化硅品须和Mg基体成平直界面,界面上有β(MgZn2)相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 碳化硅晶须 复合材料 界面 微结构
下载PDF
界面剂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黄璐 卓卫东 +2 位作者 谷音 上官萍 黄新艺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6-402,共7页
为研究界面剂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及其粘结机理,进行未涂刷界面剂与涂刷水泥净浆、掺10%粉煤灰水泥浆、掺10%U型膨胀剂水泥浆、掺10%丁苯乳液水泥浆等5组Z形试件的直剪试验,测定各试件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剪切强度;同时,采用显... 为研究界面剂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及其粘结机理,进行未涂刷界面剂与涂刷水泥净浆、掺10%粉煤灰水泥浆、掺10%U型膨胀剂水泥浆、掺10%丁苯乳液水泥浆等5组Z形试件的直剪试验,测定各试件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剪切强度;同时,采用显微硬度仪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界面过渡区的显微硬度值分布规律、微观结构形貌以及水化产物种类与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新旧混凝土界面为薄弱区域,涂刷合适的界面剂可优化孔结构,改善界面密实度,增大新旧混凝土在微观层面上的机械咬合作用.此外,常用的4种界面剂中,水泥净浆和掺U型膨胀剂水泥浆的性价比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混凝土界面 界面剂 显微硬度 微观结构 粘结机理
下载PDF
WC硬质合金堆焊材料界面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9
14
作者 邹增大 王新洪 刘雪梅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279-1283,共5页
应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以及压痕实验对硬质合金与胎体金属的界面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接热输入对界面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大的焊接线能量易导致界面缺陷的产生和硬质合金力学性能的降低... 应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以及压痕实验对硬质合金与胎体金属的界面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焊接热输入对界面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大的焊接线能量易导致界面缺陷的产生和硬质合金力学性能的降低堆焊焊条中,硬质合金与胎体金属之间仅发生元素的扩散,形成扩散型界面;但堆焊层中,界面附近不仅产生元素的扩散,其中 W, Co, Ni等元素的扩散较为激烈,而且发生反应,形成扩散型和化合物型混合的界面,增加了界面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界面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堆焊材料
下载PDF
SiO_2玻璃陶瓷与TC4钛合金的活性钎焊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多 张丽霞 +1 位作者 何鹏 冯吉才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分别采用活性钎料AgCuTi和TiZrNiCu对SiO2陶瓷和TC4钛合金进行了钎焊连接,使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接头的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种钎料均能够实现对SiO2陶瓷和TC4钛合金的连接;SiO2/TiZrNiCu/TC4接头的... 分别采用活性钎料AgCuTi和TiZrNiCu对SiO2陶瓷和TC4钛合金进行了钎焊连接,使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接头的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种钎料均能够实现对SiO2陶瓷和TC4钛合金的连接;SiO2/TiZrNiCu/TC4接头的典型界面为SiO2/Ti2O+Zr3Si2+Ti5Si3/(Ti,Zr)+Ti2O+TiZrNiCu/Ti基固溶体/TiZrNiCu+Ti基固溶体+Ti2(Cu,Ni)/TC4;SiO2/AgCuTi/TC4接头的典型界面为SiO2/TiSi2+Ti4O7/TiCu+Cu2Ti4O/Ag基固溶体+Cu基固溶体/TiCu/Ti2Cu/Ti+Ti2Cu/TC4.当钎焊温度为880℃和保温时间为5min时,SiO2/TiZrNiCu/TC4接头的最高抗剪强度为23MPa;当钎焊温度为900℃和保温时间为5min时,SiO2/AgCuTi/TC4接头的最高抗剪强度为27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陶瓷 TC4钛合金 钎焊 界面结构 抗剪强度
下载PDF
钛/钢爆炸焊接界面区形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马东康 周金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6-29,共4页
详细观察了钛/钢爆炸焊接界面区内的变形组织特征,研究了复合板的钢侧塑性变形层和钛侧绝热剪切线与焊接工艺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过大或过小的变形层都将导致界面区内产生有害缺陷。合理的变形层宽度应控制在50μm~200μm... 详细观察了钛/钢爆炸焊接界面区内的变形组织特征,研究了复合板的钢侧塑性变形层和钛侧绝热剪切线与焊接工艺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过大或过小的变形层都将导致界面区内产生有害缺陷。合理的变形层宽度应控制在50μm~200μ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区 形变特征 爆炸焊接 复合板
下载PDF
Processing,Microstructures,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A Review 被引量:16
17
作者 Liqing Chen Yantao Yao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5期762-774,共13页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light-weight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have been the hot issue of material field due to their excellent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e.g., high-specific strength and modulus, good wea...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light-weight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have been the hot issue of material field due to their excellent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e.g., high-specific strength and modulus, good wear resistance, and damping capacity. As compared with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have merit in their specific weight and have wide applications in aerospace and aeronautical fields. Generally, the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can be categorized as conventional and special processing routes. In recent years, as a special processing route, metal melt infiltration into porous ceramic preform featured by its low cost and availability of high-volume fraction of reinforced ceramics have been receiving much attention. Thus, in this review, one emphasis was put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is processing techniqu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means to obtain good wettability, the prerequisite for this kind of processing method. Based on the recognized fact that there exist clean interface and bonding ability between ceramics and matrix metal, in-situ reaction synthesis is usually utilized to fabricate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Therefore, the interfacial feature was also reviewed for the in-situ reaction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s of microstructures and various mechanical-physical properties were finally summarized for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including tensile response, wear resistance, creep behavior, and damping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PROCESSING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TTABILITY interface
原文传递
大锻件均质化构筑成形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孙明月 徐斌 +4 位作者 谢碧君 张健杨 赵龙哲 李殿中 李依依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3043-3058,共16页
大锻件是重大装备的核心部件,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大锻件常采用百吨级铸锭制备,由于金属凝固过程的尺寸效应,大铸锭内部常存在宏观偏析、缩孔疏松等缺陷,严重影响锻件质量,这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 大锻件是重大装备的核心部件,在国家安全、国民经济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大锻件常采用百吨级铸锭制备,由于金属凝固过程的尺寸效应,大铸锭内部常存在宏观偏析、缩孔疏松等缺陷,严重影响锻件质量,这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国际上率先发明金属构筑成形技术.该技术以多块小尺寸均质化板坯作为基元,通过表面活化、真空封装、高温形变等手段,使构筑界面与基体在组织和性能上完全一致,进而获得大锻件所需均质化母材,实现"以小制大"的新型制造.本团队通过深入研究构筑界面的组织演化及结合机制,发现了界面氧化物的自分解现象,同时研究了结合界面的动态再结晶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界面的愈合机理.该技术已在水电重110 t合金钢主轴、核电φ15.6 m不锈钢支承环等构件上应用,对于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快速发展,保障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构筑成形 均质化 界面 缺陷 组织 控制
原文传递
爆炸复合TA2/316L板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韩丽青 王自东 +2 位作者 林国标 张鸿 李锋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10,共4页
评估了爆炸复合TA2/316L板的连接能力,采用SEM、EDS、XRD等试验方法研究了复合板结合区附近的显微组织结构和成分,并对复合板进行了拉剪实验。结果表明,结合区形貌呈波状,结合界面附近形成细晶区;结合区存在不连续的熔合层,该层含有大... 评估了爆炸复合TA2/316L板的连接能力,采用SEM、EDS、XRD等试验方法研究了复合板结合区附近的显微组织结构和成分,并对复合板进行了拉剪实验。结果表明,结合区形貌呈波状,结合界面附近形成细晶区;结合区存在不连续的熔合层,该层含有大量金属基体小碎块和合金化后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并产生了裂纹、气孔,且波状结合界面不同位置组织成分分布不均匀等焊接缺陷;两基板之间发生了元素扩散;拉剪实验各项性能满足复合材料使用要求,拉伸后波状界面发生了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结合界面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Ni-Cr合金钎料激光钎焊金刚石磨粒界面显微结构及形成机理(英文)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志波 刘爱菊 +2 位作者 杨瑞云 张振 刘石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52-1156,共5页
采用Ni-Cr合金钎料,在Ar气保护条件下,对金刚石磨粒进行了激光钎焊研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及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金刚石磨粒与Ni-Cr钎料结合界面的组织结构与物相组成,并研究了钎料与金刚石界面处碳化物的形成机理。结... 采用Ni-Cr合金钎料,在Ar气保护条件下,对金刚石磨粒进行了激光钎焊研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及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金刚石磨粒与Ni-Cr钎料结合界面的组织结构与物相组成,并研究了钎料与金刚石界面处碳化物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激光钎焊过程中,在金刚石表面形成的富Cr层与金刚石表面的C元素反应生成碳化物Cr_3C_2。通过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显示,界面反应产物可以依靠置换反应形成,使金刚石磨粒与钎料实现了牢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钎焊 NI-CR合金 界面微结构 反应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