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CD工艺在高压功率驱动电路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会利 林雨佳 +1 位作者 孔祥旭 宋博尊 《微处理机》 2024年第5期54-56,60,共4页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压功率驱动电路在工业和汽车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深入理解、开发和掌握先进BCD工艺技术,更好发挥其兼容Bipolar、CMOS和DMOS工艺的优势,通过介绍BCD工艺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结合600 V高压功率驱动...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压功率驱动电路在工业和汽车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深入理解、开发和掌握先进BCD工艺技术,更好发挥其兼容Bipolar、CMOS和DMOS工艺的优势,通过介绍BCD工艺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结合600 V高压功率驱动电路的设计,对隔离、高压MOS和版图设计等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研究可为高压功率驱动电路的设计实现提供有效支持,在当前芯片国产化大趋势下,对提升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D工艺 隔离技术 电压转换 功率驱动电路 兼容性 闩锁效应 叉指结构 多晶硅栅
下载PDF
用于细胞检测的微叉指电极阻抗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宁 崔传金 +3 位作者 龚瑞昆 赵雨秋 陈宏硕 田景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404-1410,共7页
生物传感器作为交叉学科的新型检测工具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微叉指电极因其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检出限低、成本适中、携带方便等优点被用来制作成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环境检测和医疗卫生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影响微叉指... 生物传感器作为交叉学科的新型检测工具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微叉指电极因其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检出限低、成本适中、携带方便等优点被用来制作成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环境检测和医疗卫生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影响微叉指电极传感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电极结构,对近几年微叉指电极的材料、结构仿真、结构实验和修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微叉指电极的结构仿真、实验分析和表面修饰对传感器检测性能的影响,分析总结了微叉指电极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微叉指电极 电极结构 细胞检测
下载PDF
Effect of lnterdigitated Phase of DPPG Bilayer on (Ca^(2+)+Mg^(2+))-ATPase From Sarcoplasmic Reticulum of Rabbit Muscle
3
作者 王平原 陈建文 黄芬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3年第14期1206-1210,共5页
Since 1935, cell. membranes or plasma membranes have been recognized to contain a continuously self-enclosed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 with a thickness equal to the dimension of two lipid molecules. With the foundatio... Since 1935, cell. membranes or plasma membranes have been recognized to contain a continuously self-enclosed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 with a thickness equal to the dimension of two lipid molecules. With the foundation of the fluid mosaic model of membranes in 1972 and the research of lipid polymorphism, some basic structures of biological membranes have been clarified. Recently, two broad categories of bilayers have been reco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digitated structure POLYMYXIN B(PMB) vesicles.
原文传递
一种应用于水质检测的叉指电极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昕 金庆辉 +1 位作者 邹杰 简家文 《无线通信技术》 2020年第3期56-61,共6页
本文对叉指电极在溶液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对叉指电极在溶液环境中的电场进行仿真研究,比较了不同尺寸下的电场分布情况,并计算其在溶液中的阻抗。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AC/DC模块下的电流接口,构建了以二氧化硅为衬底... 本文对叉指电极在溶液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对叉指电极在溶液环境中的电场进行仿真研究,比较了不同尺寸下的电场分布情况,并计算其在溶液中的阻抗。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AC/DC模块下的电流接口,构建了以二氧化硅为衬底,指长4mm,指宽和指间距分别为1mm,5mm,10mm,20mm,30mm的不同参数的叉指电极模型进行仿真测试,同时设计了叉指电极与二电极的对比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叉指电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改变间距、线宽、指厚均对测量有影响。以上结论,可以为用于溶液测量的叉指电极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指电极 溶液测量 电极结构 仿真测试
下载PDF
中大功率达林顿管版图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凯英 马奎 《电子技术应用》 2019年第5期31-33,37,共4页
基于70 V高压双极型工艺,设计了一种中大功率达林顿阵列版图结构。该结构适用于单片高压功率器件输出级版图,采用单元阵列对称叉指结构,具有大电流驱动能力、散热均匀、稳定性好、面积利用率高等特点。叉指状发射极和基极保证了较高的速... 基于70 V高压双极型工艺,设计了一种中大功率达林顿阵列版图结构。该结构适用于单片高压功率器件输出级版图,采用单元阵列对称叉指结构,具有大电流驱动能力、散热均匀、稳定性好、面积利用率高等特点。叉指状发射极和基极保证了较高的速度,同时兼顾了阵列功率管的匹配性和对称性。叉指状基极的两侧式设计增大了有效发射极周长,提高了电流传导能力。改进后的等平面布线,降低了功率版图受布线台阶影响。版图设计经验证后,具有输出9 A大电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指结构 单元阵列 大电流驱动 达林顿版图
下载PDF
n型叉指背接触太阳电池背面结构参数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永刚 高嘉庆 +3 位作者 屈小勇 吴翔 张博 宋标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65-870,共6页
利用Silvaco-TCAD半导体仿真软件模拟并分析了n型叉指背接触(IBC)太阳电池背面结构尺寸参数对电池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及转换效率的影响,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IBC太阳电池结构中相邻发射区宽度为1200μm、n型... 利用Silvaco-TCAD半导体仿真软件模拟并分析了n型叉指背接触(IBC)太阳电池背面结构尺寸参数对电池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及转换效率的影响,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IBC太阳电池结构中相邻发射区宽度为1200μm、n型背表面场宽度为200μm、p型发射区宽度为1000μm时,IBC太阳电池小批量平均转换效率达到了23.74%,短路电流密度为42.36 mA/cm2,开路电压为698 mV,填充因子为8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指背接触(IBC)太阳电池 背面结构尺寸 转换效率 填充因子 Silvaco-TCAD
下载PDF
叉指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背面掺杂区和金属电极图形结构的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凡 曹双迎 +2 位作者 殷敏 陈小源 李东栋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6-74,共9页
通过数值模拟对叉指背接触(IBC)晶硅太阳电池的结构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分析了硅片厚度,电池背面发射区、隔离区、背表面场的面积比以及发射区金属接触线的分布和线宽对电池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填充因子和电池转换效率的影响... 通过数值模拟对叉指背接触(IBC)晶硅太阳电池的结构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分析了硅片厚度,电池背面发射区、隔离区、背表面场的面积比以及发射区金属接触线的分布和线宽对电池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填充因子和电池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发射区面积占比、减小金属接触线的线宽均有利于提高电池转换效率;当电池硅片厚度为220μm,背面发射区、隔离区和背表面场的面积比为8…1…1,且发射区的2个金属接触线总线宽为10μm时,IBC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最优值为24.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硅太阳能电池 叉指背接触 图形化结构 能量损失 性能优化 电流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半导体领域中的SAW滤波器类型及实际应用
8
作者 胡多凯 《通信电源技术》 2022年第1期34-36,共3页
半导体行业中,对芯片元器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确保元器件具有较高的应用性能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此主要分析了半导体领域中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滤波器的类型,总结了梳状叉指式换能器(Interdigitated Interdi... 半导体行业中,对芯片元器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如何确保元器件具有较高的应用性能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此主要分析了半导体领域中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滤波器的类型,总结了梳状叉指式换能器(Interdigitated Interdigital Transducer,IIDT)、缺陷微带结构(Defected Microstrip Structure,DMS)与Ladder滤波器的性能优势。在此基础上对SAW滤波器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半导体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领域 声表面波(SAW)滤波器 梳状叉指式换能器(IIDT) 缺陷微带结构(DMS)
下载PDF
基于交指耦合的共面波导超宽带滤波器 被引量:4
9
作者 彭妍妍 许锋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58,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交指耦合的共面波导超宽带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了交指耦合结构和缺陷地结构。在共面波导的中心导带上引入交指耦合结构实现了宽频带的紧耦合,竖直矩形和弯曲矩形的缺陷地结构用于改善滤波器通带内外的性能。仿真和...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交指耦合的共面波导超宽带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了交指耦合结构和缺陷地结构。在共面波导的中心导带上引入交指耦合结构实现了宽频带的紧耦合,竖直矩形和弯曲矩形的缺陷地结构用于改善滤波器通带内外的性能。仿真和测试结果验证了此滤波器在中心频率5.56 GHz处具有150%的相对带宽,且具有陡峭的截止频率和低插入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通滤波器 共面波导 交指结构 缺陷地结构 超宽带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交指-发夹型多层带状线带通滤波器 被引量:4
10
作者 牟亚妮 马哲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38-224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交指-发夹型多层带状线带通滤波器结构,并设计加工了一个中心频率为2.25GHz,分数带宽为31%的四级带通滤波器,测试值与仿真值吻合得较好.通过仿真结果比较以及实验结果证明,与传统交指型带通滤波器相比,新型交指-发夹型滤... 提出了一种新型交指-发夹型多层带状线带通滤波器结构,并设计加工了一个中心频率为2.25GHz,分数带宽为31%的四级带通滤波器,测试值与仿真值吻合得较好.通过仿真结果比较以及实验结果证明,与传统交指型带通滤波器相比,新型交指-发夹型滤波器不但体积减小了约一半,而且能够方便地引入交叉耦合,从而在阻带内产生传输零点,很好地改善滤波器的频率选择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指型滤波器 发夹型滤波器 带状线 多层结构 交叉耦合 传输零点
下载PDF
一种新型SIR交指微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新宇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1期171-174,共4页
交指带通滤波器是工程应用中常用的带通滤波器,但随着产品的小型化及带外抑制性能要求的多样化,常规交指带通滤波器在使用上受到较多限制。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SIR交指型微带带通滤波器结构,对常规交指微带带通滤波器进行小型化以及抑制... 交指带通滤波器是工程应用中常用的带通滤波器,但随着产品的小型化及带外抑制性能要求的多样化,常规交指带通滤波器在使用上受到较多限制。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SIR交指型微带带通滤波器结构,对常规交指微带带通滤波器进行小型化以及抑制性能优化。这种滤波器通过引入14波长SIR结构缩小单个谐振单元尺寸进行小型化,并引入发夹结构,通过其自身谐振特性以及交叉耦合在左端引入一传输零点,达到改善抑制性能的目的。通过HFSS建模仿真比对了同指标的两种结构滤波器特性,分析得出各自适用的抑制要求。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带通滤波器性能曲线与仿真曲线相吻合,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通滤波器 交指结构 滤波器小型化 带外抑制 阶梯阻抗谐振器 抑制要求分析
下载PDF
声表面波驱动的微混合器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希文 李以贵 +2 位作者 吕曈 蔡金东 黄毅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71-676,共6页
基于声表面波(SAW)驱动机理设计并仿真了一种微混合器,制备了由4个谐振频率为49.1 MHz的铜叉指式换能器(IDT)构成的SAW驱动的微混合器(IDT采用剥离工艺制备,使用的基片材料为128°YX型铌酸锂,每个IDT有5个叉指对,周期为80μm,指条... 基于声表面波(SAW)驱动机理设计并仿真了一种微混合器,制备了由4个谐振频率为49.1 MHz的铜叉指式换能器(IDT)构成的SAW驱动的微混合器(IDT采用剥离工艺制备,使用的基片材料为128°YX型铌酸锂,每个IDT有5个叉指对,周期为80μm,指条宽度为5μm,指条厚度为1.6μm),搭建了基于SAW微混合器驱动的微混合平台,实现了3μL甘油与1μL墨水两种液滴间的混合以及3μL蒸馏水液滴和平均直径为1.5μm的红色微粒之间的混合。实验结果证明,在驱动功率为9 W、驱动频率为49.13 MHz的电信号激励下,SAW微混合器可实现液滴间以及液滴和微粒间在1 s内的高速混合,并且液滴内部运动与其位于SAW微混合器的位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SAw) 剥离工艺 叉指结构 微混合器 液滴
下载PDF
微带交指滤波器抽头的结构改进 被引量:2
13
作者 文数文 高杨 张大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61-2268,共8页
使用耦合谐振电路理论设计微带交指滤波器具有较好的灵活性,然而当衬底厚度和中心频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传统的50Ω抽头线得到的外部品质因数Qe达不到理论值。为了增大实际设计中的Qe,同时匹配源和负载,本文将传统的抽头结构改进为一... 使用耦合谐振电路理论设计微带交指滤波器具有较好的灵活性,然而当衬底厚度和中心频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传统的50Ω抽头线得到的外部品质因数Qe达不到理论值。为了增大实际设计中的Qe,同时匹配源和负载,本文将传统的抽头结构改进为一段50Ω微带线与一段较细微带线组合的类SIR抽头;此外,为了减小微带线阶跃变化带来的回波损耗,将类SIR抽头改进为一段50Ω微带线与一段较细微带线渐变式过渡的抽头。最终,分别采用类SIR抽头和渐变式抽头设计了一个Ka波段微带交指滤波器。仿真表明:使用类SIR抽头和渐变式抽头得到的Qe都能与理论值相匹配,且带渐变式抽头的滤波器相比于带类SIR抽头的滤波器,其回波损耗减小8.31dB,插入损耗减小0.16dB。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两种抽头结构改进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 耦合谐振电路理论 微带滤波器 交指 抽头线 结构改进
下载PDF
Horizontal InAs nanowire transistors grown on patterned silicon-on-insulator substratea
14
作者 张望 韩伟华 +4 位作者 赵晓松 吕奇峰 季祥海 杨涛 杨富华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499-503,共5页
High-density horizontal InAs nanowire transistors are fabricated on the interdigital silicon-on-insulator substrate.Hexagonal InAs nanowires are uniformly grown between face-to-face(111) vertical sidewalls of neighb... High-density horizontal InAs nanowire transistors are fabricated on the interdigital silicon-on-insulator substrate.Hexagonal InAs nanowires are uniformly grown between face-to-face(111) vertical sidewalls of neighboring Si fingers by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he density of InAs nanowires is high up to 32 per group of silicon fingers,namely an average of 4 nanowires per micrometer.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a higher on/off current ratio of 2×10~5are obtained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silicon-based horizontal InAs nanowire transistors are very promising for future high-performance circu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s nanowires Si substrate interdigital structure MOSFET
下载PDF
采用复合左右手结构的微型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善文 胡云清 +2 位作者 郑海宇 朱伟光 高懿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31-2436,共6页
为了降低滤波器尺寸以适应sub-6 GHz小型化便携式通信设备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锯齿形的叉指电容复合左右手结构,从而提升传统矩形叉指复合左右手结构的耦合电容。相比于传统结构,该新型结构增大了叉指电容值,降低了谐振频率,减小了滤波... 为了降低滤波器尺寸以适应sub-6 GHz小型化便携式通信设备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锯齿形的叉指电容复合左右手结构,从而提升传统矩形叉指复合左右手结构的耦合电容。相比于传统结构,该新型结构增大了叉指电容值,降低了谐振频率,减小了滤波器的尺寸,可为sub-6 GHz无线通信系统提供工作频段仅为3.3~3.5 GHz的微型滤波器。为了进一步验证新型滤波器的设计理论和性能,设计、加工一款基于该结构的微型化基片集成波导(SIW)滤波器。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型结构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3.35 GHz,工作带宽为200 MHz,插入损耗为2.4 dB,滤波器尺寸仅为10.0 mm×7.4 mm;相较于传统复合左右手结构滤波器(中心频率为6.8 GHz),该滤波器的中心频率降低了50%。新型锯齿形叉指复合左右手结构能有效降低射频滤波器的工作频率,减小滤波器尺寸,适用于工作在6 GHz以下频段的微型滤波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指结构 复合左右手结构 基片集成波导 微型滤波器 射频滤波器
下载PDF
基于交指谐振结构的微带低通滤波器改进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蒲洋 刘长军 +1 位作者 闫丽萍 范如东 《电讯技术》 2007年第2期51-54,共4页
提出一种微带低通滤波器改进设计方法。滤波器本身采用经典方法设计,通过在输入输出端口上添加交指型谐振器构成带阻滤波器,可将滤波器的适用带宽拓展50%以上。采用的交指型谐振器由8根容性交指和1根感性的高阻抗线并联而成,通过调整交... 提出一种微带低通滤波器改进设计方法。滤波器本身采用经典方法设计,通过在输入输出端口上添加交指型谐振器构成带阻滤波器,可将滤波器的适用带宽拓展50%以上。采用的交指型谐振器由8根容性交指和1根感性的高阻抗线并联而成,通过调整交指长度,可以方便地调节谐振器的谐振频率。设计并制作了两种改进结构,数值模拟和测量结果表明通过引入交指结构,可以有效抑制微带低通滤波器的寄生通带,并且可以通过级联多个交指谐振器进一步扩展滤波器的适用频带。该设计方法还可用于带通等其他类型微带滤波器的寄生通带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滤波器 交指结构 寄生通带抑制
下载PDF
基于激光切割的叉指结构悬臂梁式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
17
作者 吕旖雯 金妍 +1 位作者 高安然 李以贵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86-1093,共8页
为了拓宽有效的输出带宽,通过激光切割法进行加工,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叉指结构的锆钛酸铅(PZT)悬臂梁式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PVEH)。仿真结果显示,相比常规的悬臂梁式PVEH,具有叉指结构的悬臂梁式PVEH拥有更低的一阶固有频率以及更多... 为了拓宽有效的输出带宽,通过激光切割法进行加工,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叉指结构的锆钛酸铅(PZT)悬臂梁式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PVEH)。仿真结果显示,相比常规的悬臂梁式PVEH,具有叉指结构的悬臂梁式PVEH拥有更低的一阶固有频率以及更多的输出电压峰值。利用双通道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振动台、加速度计和功率放大器等搭建测试平台,对制备的悬臂梁式PVEH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0.5g加速度的条件下,常规的悬臂梁式PVEH的固有频率为30.80 Hz,输出电压峰值为4.88 V;具有叉指结构(叉指数目为8且叉指长度为40 mm)的悬臂梁式PVEH具有4个固有频率,分别为17.70、37.30、74和81 Hz,对应的输出电压峰值分别为7.28、3.07、0.366和0.084 V。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具有叉指结构的悬臂梁式PVEH的一阶固有频率降低了42.53%,一阶输出电压峰值提升了49.18%,实现了性能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PVEH) 叉指结构 激光切割 锆钛酸铅(PZT) 拓宽带宽
下载PDF
内部梳齿状pn结结构对单晶硅太阳电池电学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余孟尧 王庆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101,共6页
提出梳齿状pn结单晶硅太阳电池,通过计算机TCAD模拟的方法,对单晶硅太阳电池的梳齿状pn结结构对电池内部电流分布和电池效率造成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和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n结梳齿状结构对单晶硅太阳电池的电学性能有一定程度上... 提出梳齿状pn结单晶硅太阳电池,通过计算机TCAD模拟的方法,对单晶硅太阳电池的梳齿状pn结结构对电池内部电流分布和电池效率造成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和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n结梳齿状结构对单晶硅太阳电池的电学性能有一定程度上的优化,但同时也带来电流集边等非理想效应。在模拟范围内,梳齿宽度为1μm,深度为30μm的梳齿状pn结单晶硅电池拥有更理想的电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太阳电池 电学结构 TCAD模拟 PN结 梳齿
下载PDF
中强脉冲电场叉指式平板处理室的多物理场仿真与试验
19
作者 王思敏 甘芝霖 +1 位作者 孙爱东 孙铭爽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6-195,共10页
处理室是脉冲电场系统的关键部件,为改善处理室的结构和性能,设计并优化一种在中强脉冲电场下的处理室。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优化前后处理室的电场、流场和温度场进行分析,测定物料出口温度和杀菌效果对优化效果进行实际评价... 处理室是脉冲电场系统的关键部件,为改善处理室的结构和性能,设计并优化一种在中强脉冲电场下的处理室。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优化前后处理室的电场、流场和温度场进行分析,测定物料出口温度和杀菌效果对优化效果进行实际评价,基于优化后的处理室对比中强脉冲电场处理和巴氏杀菌处理对蓝莓果汁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得到的直角型叉指式平板处理室,除电极拐角处存在电场尖峰外,其他区域的电场强度分布均匀,均为2kV/cm,与理论值相同,优化后的圆角型叉指式平板处理室在拐角处消除了电场尖峰,电场强度峰值由22.7kV/cm降低至2.64kV/cm,电场强度分布更加均匀,物料出口温度降低了4.3℃,温度和流速分布均得到改善;2)基于叉指式平板处理室搭建的中强脉冲电场处理系统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电场强度大于2kV/cm时,直角型和圆角型叉指式平板处理室均使大肠杆菌菌落数下降了3lg(CFU/mL)以上,但圆角型叉指式平板处理室的物料温度升高幅度显著降低,效果更好,与仿真结果一致;3)与热处理相比,中强脉冲电场处理更好地保持了蓝莓果汁的pH、颜色、花色苷和抗氧化能力。本研究研发的叉指式平板处理室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优化后物料温升更小,能够较好地保持蓝莓果汁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式处理室 杀菌 叉指结构 中强脉冲电场 COMSOL Multiphysics
原文传递
小型化宽阻带多层宽带频率选择表面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光明 王雪纯 汪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7-60,共4页
介绍了一种叉指电容加载的小型化周期结构的多层频率选择表面设计,提出了工作带通且具有超宽阻带频率特性的叉指电容加载结构的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阐述了分布参数叉指加载的小型化宽阻带带通频率选择表面的组成结构,分析了这种宽阻带... 介绍了一种叉指电容加载的小型化周期结构的多层频率选择表面设计,提出了工作带通且具有超宽阻带频率特性的叉指电容加载结构的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阐述了分布参数叉指加载的小型化宽阻带带通频率选择表面的组成结构,分析了这种宽阻带带通频率选择表面的机理.对分布参数叉指电容加载结构的周期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采用了等效电路分析法和三维仿真软件进行了分析和仿真设计,仿真结果具有超宽阻带和带通的频率特性;提出的叉指结构分布参数电容加载的频率选择结构单元具有较好的容差性,在0°~60°不同入射角下具有良好的频率稳定性.根据设计的叉指电容加载的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制作并测试了频率特性,实测和仿真结果一致性较好,中心频率为2.4 GHz,阻带为3~39.6 GHz,阻带宽度超过中心频率的16倍.整个阻带内的抑制度大于15 dB,其中3~15 GHz内的阻带抑制度大于40 dB,相对带宽为10%,带内插损小于0.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阻带 频率选择表面 叉指电容加载 周期结构 小型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