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紫云刺葡萄自然发酵中野生酿酒酵母基因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杨金仙 吴成 +3 位作者 王春晓 田进 许引虎 邱树毅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31-3443,共13页
【目的】研究贵州紫云县刺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野生酿酒酵母的基因型多样性,分析不同基因型酵母在不同发酵时期的动态变化,为优良酿酒酵母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nterdelta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和微卫星分子标记法,研究... 【目的】研究贵州紫云县刺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野生酿酒酵母的基因型多样性,分析不同基因型酵母在不同发酵时期的动态变化,为优良酿酒酵母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nterdelta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和微卫星分子标记法,研究贵州紫云县刺葡萄自然发酵中野生酿酒酵母的基因型多样性,并通过DPS软件分析不同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贵州紫云县刺葡萄自然发酵中共分离野生酿酒酵母75株,经Interdelta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和微卫星分子标记法鉴定为10个基因型,其中基因型6、9、10、11、14、15、16为野生酿酒酵母独有的7个基因型,7、17和18为野生与商业酿酒酵母共有的3个基因型,此外,本研究所用其他商业酿酒酵母另有独有的9个基因型(1、2、3、4、5、8、12、13和19)。75株野生酿酒酵母中基因型17的占比最高为36%,其次为基因型10占比为13.3%。在自然发酵过程中不同基因型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化,每一种基因型的菌株细胞密度在10^(4)–10^(7) CFU/mL之间。【结论】贵州紫云县刺葡萄自然发酵样品展现了丰富的酿酒酵母菌株基因型多样性,其中基因型10和17为主导基因型,该研究为贵州刺葡萄优良野生酿酒酵母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delta指纹图谱方法 微卫星位点 基因型 系统发育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