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处理工艺对690MPa级低屈强比高强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浩 杨汉 曲锦波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7-142,共6页
采用控轧+两相区淬火+回火(TMCP+Q'+T)工艺制备了690 MPa级低屈强比高强度结构钢,重点研究了两相区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两相区淬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中铁素体相体积分数减少,铁素体的形貌由多... 采用控轧+两相区淬火+回火(TMCP+Q'+T)工艺制备了690 MPa级低屈强比高强度结构钢,重点研究了两相区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两相区淬火温度的升高,实验钢中铁素体相体积分数减少,铁素体的形貌由多边形转变为针片状且更加细小均匀,马氏体相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尺寸变大,但实验钢的力学性能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化;随着回火温度升高,实验钢中针片状的铁素体发生回复再结晶,马氏体发生分解,实验钢的塑性和韧性提高,但强度降低,屈强比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强比 两相区淬火 回火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提高3.5Ni厚钢板低温冲击韧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庞辉勇 谢良法 李经涛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共5页
针对3.5N i厚钢板低温冲击韧性较低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两相区淬火对钢板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有效地提高了3.5N i厚板低温冲击韧性,使之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
关键词 3.5NI钢 两相区淬火 低温冲击韧性
下载PDF
高强度结构钢复相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国栋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9-22,共4页
研究了 40CrNiMoA钢的等温淬火和亚温淬火复相热处理工艺。通过调整工艺参数 ,获得不同组织体积比的M -B和M-F复相组织。结果表明 ,具有 2 0 5 %F - 97 95
关键词 复相热处理 亚温淬火 等温淬火 高强度结构钠
下载PDF
两相区二次淬火对高强度船体钢低温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罗小兵 杨才福 +1 位作者 柴锋 苏航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1-74,共4页
对比了淬火+回火(QT),淬火+两相区淬火+回火(QLT)两种热处理工艺对高强度含铜船体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QLT工艺并未改变含铜高强船体钢的时效硬化行为;但大幅度提高了钢的低温韧性,使钢在较宽的回火温度范围内(550~650℃)获得... 对比了淬火+回火(QT),淬火+两相区淬火+回火(QLT)两种热处理工艺对高强度含铜船体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QLT工艺并未改变含铜高强船体钢的时效硬化行为;但大幅度提高了钢的低温韧性,使钢在较宽的回火温度范围内(550~650℃)获得高强度和高韧性的匹配;晶粒细化,双相组织和逆转变奥氏体的形成是两相区二次淬火提高低温韧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船体钢 两相区淬火 低温韧性
原文传递
亚温淬火工艺对25Cr2Ni3Mo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杜凯 张忠和 +3 位作者 陈炜 蒋申柱 刘婉侠 朱丽君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6年第3期37-40,共4页
本文对25Cr2Ni3Mo高强度低温钢进行了亚温淬火的热处理工艺试验,对不同亚温淬火温度处理后试样的常温拉伸性能和-115℃的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值进行了测试,并应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进行了金相显微组织、冲击断口形貌的分析。亚... 本文对25Cr2Ni3Mo高强度低温钢进行了亚温淬火的热处理工艺试验,对不同亚温淬火温度处理后试样的常温拉伸性能和-115℃的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值进行了测试,并应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进行了金相显微组织、冲击断口形貌的分析。亚温淬火试样的金相组织比正常调质的均匀细小,断口形貌更好,综合力学性能更高,850℃油冷+840℃油冷的双淬火试样的综合性能最好。确保了25Cr2Ni3Mo螺栓要求的高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温淬火 25Cr2Ni3Mo钢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原始组织对690MPa级海工钢亚温淬火后强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通 张朋 +3 位作者 王九清 庞辉勇 龙杰 赵喜伟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2-80,共9页
为了稳定亚温淬火工艺与工业化生产,通过力学性能分析及显微组织观察,对比了正火+亚温淬火+回火、在线淬火+亚温淬火+回火、离线淬火+亚温淬火+回火3种热处理工艺对690 MPa级海洋工程用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离线淬火+亚温... 为了稳定亚温淬火工艺与工业化生产,通过力学性能分析及显微组织观察,对比了正火+亚温淬火+回火、在线淬火+亚温淬火+回火、离线淬火+亚温淬火+回火3种热处理工艺对690 MPa级海洋工程用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离线淬火+亚温淬火+回火工艺结果最理想,能够大幅度提高钢板的低温冲击性能和伸长率。同时,还能够获得较低的屈强比,断口形貌全部为韧窝,呈明显的韧性断裂,而且随着亚温保温时间的增加,强度逐渐提高,当保温时间达到30min以后,强度及条片状铁素体基本不发生变化;采用直接淬火态+亚温淬火+回火虽然可以保证高强度低屈强比,但是冲击功表现较为离散,稳定性欠佳,断口形貌为混合型,以韧性断裂为主;采用正火态+亚温淬火+回火工艺效果最差,尤其是不能保证钢板低温韧性,断口形貌全部为解理,呈明显的脆性断裂,其中片条状铁素体形貌是决定优良低温冲击性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温淬火 海工钢 低温韧性 伸长率 断口形貌
原文传递
低C含7.7%Ni低温钢经两相区淬火后的组织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绪祥 刘东升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2-78,83,共8页
提出了一种Ni质量分数为7.7%的低C低温用CrNi钢,研究了其经淬火+两相区淬火+回火(QLT)处理后的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对试验钢的显微组织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Ni质量分数为7.7%的低C低温用CrNi钢,研究了其经淬火+两相区淬火+回火(QLT)处理后的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对试验钢的显微组织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QLT处理的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铁素体(F)+板条马氏体(LM)+马氏体/奥氏体组元(M/A)+回转奥氏体(γ ').随着两相区热处理温度(tL)的升高,LM的比例逐渐增加,F的比例逐渐减少,晶粒细化,大角度晶界(HAGB)比例和平均晶界角度(AGBA)大幅增加.当tL在650~680℃时,γ '的体积分数约为7%.-196℃下韧性(KV2)主要取决于γ '含量和HAGB比例两个因素.经QLT处理,试验钢的屈服强度(Rp0.2)大于530 MPa,抗拉强度(Rm)大于670 MPa,-196℃下的冲击韧性大于150J,强韧性达到了当前9Ni钢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区淬火 低温韧性 回转奥氏体 大角度晶界比例
原文传递
两相区淬火工艺对超高强度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宽 镇凡 曲锦波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7-152,共6页
研究了升温进入两相区淬火与奥氏体化后降温进入两相区淬火对960 MPa级调质型超高强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淬火工艺获得板条马氏体+针状铁素体组织,随着两相区淬火温度从800℃升高至850℃,强度提高,冲击性能变化较小;降温淬... 研究了升温进入两相区淬火与奥氏体化后降温进入两相区淬火对960 MPa级调质型超高强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淬火工艺获得板条马氏体+针状铁素体组织,随着两相区淬火温度从800℃升高至850℃,强度提高,冲击性能变化较小;降温淬火工艺获得板条马氏体+多边形铁素体组织,随着两相区淬火温度从750℃降低至650℃,强度和冲击性能基本上保持不变。与常规QT工艺相比,试验钢升温和降温进入两相区淬火工艺后的强度均略有降低,但冲击性能均明显改善,其中降温淬火工艺冲击性能的改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钢 两相区淬火 组织 强度 冲击韧性
原文传递
亚温淬火对45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应俊龙 张瑜 +1 位作者 赵兴德 洪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72-175,共4页
45钢常温淬火后应力较大,极易淬裂。采用亚温淬火工艺(淬火温度740、770和800℃)分析其淬火组织,后经不同温度回火,分析其强度、硬度以及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45钢在800℃淬火,其残留铁素体含量为6%~9%,呈极细小的颗粒状弥... 45钢常温淬火后应力较大,极易淬裂。采用亚温淬火工艺(淬火温度740、770和800℃)分析其淬火组织,后经不同温度回火,分析其强度、硬度以及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45钢在800℃淬火,其残留铁素体含量为6%~9%,呈极细小的颗粒状弥散分布,有利于其强韧性的提升;回火温度在340~460℃时,将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选用合适的亚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参数,其力学性能不逊于常温淬火,还能大大降低零件的淬裂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温淬火 力学性能 常温淬火 淬裂倾向
下载PDF
亚温淬火-回火组织对18CrNiMo7-6齿轮钢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云昆 周芸 +4 位作者 时捷 尉文超 何肖飞 胡芳忠 王毛球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25,共7页
以不同厂家生产的两炉18Cr Ni Mo7-6齿轮钢(标记为IQ-T-1、IQ-T-2)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试验钢经亚温淬火-回火(Intercritical quenching and tempering,IQ-T)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对其力学性能、旋转弯曲疲劳性能和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 以不同厂家生产的两炉18Cr Ni Mo7-6齿轮钢(标记为IQ-T-1、IQ-T-2)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试验钢经亚温淬火-回火(Intercritical quenching and tempering,IQ-T)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对其力学性能、旋转弯曲疲劳性能和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IQ-T-1试验钢的强度和疲劳强度较IQ-T-2试验钢分别提高了97 MPa和96 MPa,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IQ-T-1试验钢组织为细小铁素体+小块马氏体+回火马氏体,而IQ-T-2试验钢组织为粗大铁素体+回火马氏体。IQ-T-1试验钢中细小铁素体+小块马氏体使裂纹分枝、裂纹闭合和应力屏蔽现象均更为显著,对裂纹萌生和扩展的阻碍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温淬火 显微组织 旋转弯曲疲劳 裂纹扩展 闭合效应
原文传递
低成本工程机械用Q690E级高强钢的热处理工艺与工业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康健 王昭东 +2 位作者 王国栋 刘丽华 梁川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90,共5页
以低成本、高附加值Q690E级调质板开发为目标,研究了亚温热处理与调质热处理工艺参数对试验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810℃亚温淬火处理的前躯体中存在大块状的铁素体时,易导致试验钢的低温冲击韧性恶化;以板条马... 以低成本、高附加值Q690E级调质板开发为目标,研究了亚温热处理与调质热处理工艺参数对试验钢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810℃亚温淬火处理的前躯体中存在大块状的铁素体时,易导致试验钢的低温冲击韧性恶化;以板条马氏体为前躯体经相同亚温淬火后,显微结构为更加细小的马氏体和以条状形态呈平行趋势分布在马氏体之间的铁素体两相混合组织,试验钢的-40℃冲击功值高达247 J,但强度较低;常规调质热处理后的试验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修正后的工艺参数,工业试制6~60 mm规格产品的强韧性能均明显超过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亚温淬火 调质处理 显微组织 性能
原文传递
亚温淬火温度对45钢组织和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贾金凤 甘春天 +2 位作者 牛泽鹏 肖荣振 陈洪伟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1期55-56,59,共3页
针对45钢淬透性低、淬火过程易出现开裂等缺陷,本文采用亚温淬火工艺对45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730~770℃亚温淬火时,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回火板条马氏体含量逐渐增多,分布趋于均匀,铁素体含量逐渐减少,硬度和抗拉强度逐渐增强。... 针对45钢淬透性低、淬火过程易出现开裂等缺陷,本文采用亚温淬火工艺对45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730~770℃亚温淬火时,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回火板条马氏体含量逐渐增多,分布趋于均匀,铁素体含量逐渐减少,硬度和抗拉强度逐渐增强。采用适当的亚温淬火工艺可有效提高45钢综合力学性能,拓宽其使用范围,为制作性能优异的零部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温淬火 板条马氏体 铁素体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亚温淬火下组织形态对高强低合金钢冲击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康健 袁国 王国栋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2-157,共6页
以一种高强度低合金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淬火-亚温淬火-回火(RQ-IQ-T)工艺与控轧控冷-亚温淬火-回火(TMCP-IQT)工艺对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显微组织特征实验钢的冲击断裂行为进行讨论。结果表明:RQ-IQ-T工艺获得的显微组... 以一种高强度低合金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淬火-亚温淬火-回火(RQ-IQ-T)工艺与控轧控冷-亚温淬火-回火(TMCP-IQT)工艺对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显微组织特征实验钢的冲击断裂行为进行讨论。结果表明:RQ-IQ-T工艺获得的显微组织由条状铁素体与回火马氏体构成,试样-40℃冲击功达到205 J;而TMCP-IQ-T工艺获得的显微组织则由块状铁素体与回火马氏体组成,试样具有较高的强度,但冲击功相对较低,仅为149 J。冲击裂纹在条状铁素体中扩展包括沿长轴方向和剪切条状铁素体两种方式;在块状铁素体中主要以穿晶方式进行扩展。经RQ-IQ-T工艺获得的条状铁素体与回火马氏体双相组织对裂纹扩展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有利于冲击韧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温淬火 高强度低合金钢 显微组织 冲击韧性 裂纹扩展
原文传递
高强岩土锚杆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健 李纯明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29-2232,共4页
对岩土工程锚杆进行两相区加热和等温淬火处理,研究加热温度和淬火温度对其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冲击韧度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岩土工程锚杆两相区加热和等温淬火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均为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其最佳... 对岩土工程锚杆进行两相区加热和等温淬火处理,研究加热温度和淬火温度对其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冲击韧度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岩土工程锚杆两相区加热和等温淬火处理后的金相组织均为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其最佳热处理工艺为800℃两相区加热和380℃等温淬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区加热 等温淬火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工程机械用钢Q690的热处理强化与性能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军 贾永军 +1 位作者 石鑫 汤正兴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6-191,共6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镜(TEM)、拉伸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两相区淬火温度对一次淬火+回火和二次淬火+回火态工程机械用Q690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直接淬火+回火态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通过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镜(TEM)、拉伸试验机和冲击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两相区淬火温度对一次淬火+回火和二次淬火+回火态工程机械用Q690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直接淬火+回火态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一次淬火和二次淬火态试样的光学显微组织都为铁素体+马氏体,且随着两相区温度的升高,一次淬火态和二次淬火态试样中马氏体含量都呈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一次淬火+回火态试样光学显微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和回火马氏体,二次淬火+回火态试样的光学显微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和回火马氏体。一次淬火+回火和二次淬火+回火态试样的强度略低于直接淬火+回火态,但是-20℃冲击吸收能量明显提高、屈强比显著减小。在两相区温度为760℃时,一次淬火+回火和二次淬火+回火态工程机械用Q690钢具有较高的强度、低屈强比和高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钢 两相区淬火 直接淬火 回火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2Cr13不锈钢阀体的热处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严银霞 赵洪敏 +2 位作者 宫心勇 郑秋越 侯珍 《热处理》 CAS 2013年第6期35-38,共4页
2Cr13不锈钢阀体除要求耐海水腐蚀外,还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特别是低温(-29℃)冲击韧度。但采用常规调质处理难以使阀体的力学性能达到要求。后采用940℃亚温油淬和650℃高温回火的工艺,阀体的力学性能达到了要求。
关键词 2Cr13不锈钢阀体 亚温淬火 低温冲击韧度
下载PDF
核反应堆容器用SA508Gr.3钢热处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飞 李家驹 《一重技术》 2015年第3期49-52,39,共5页
以生产实践和文献资料为基础,研究核反应堆容器用SA508Gr.3钢大锻件的热处理工艺,分析SA508Gr.3钢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定性关系,指出核电大锻件现有热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关键词 核反应堆 压力容器 SA508Gr.3 亚温淬火 热处理
下载PDF
10CrMnMo双相钢在不同亚温淬火温度下的微观组织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培山 杨笠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114,共5页
对10CrMnMo双相钢在不同亚温淬火温度下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了显微组织、SEM形貌、显微硬度测试、马氏体含量以及马氏体-铁素体两相的晶粒尺寸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淬火温度致使马氏体和铁素体的显微形态和分布状况发生变化,淬火温度为... 对10CrMnMo双相钢在不同亚温淬火温度下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了显微组织、SEM形貌、显微硬度测试、马氏体含量以及马氏体-铁素体两相的晶粒尺寸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淬火温度致使马氏体和铁素体的显微形态和分布状况发生变化,淬火温度为720℃时马氏体呈狭长的岛状分布,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呈片状与岛状共存,到820℃时板条马氏体与铁素体呈纤维状共存;同时,马氏体体积分数也随之增加,由720℃淬火时的10.41%增加到820℃时的48.19%;马氏体、铁素体的晶粒大小都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铁素体晶粒尺寸由720℃淬火时的14.23μm减小到820℃时的4.15μm,马氏体尺寸则由5.74μm减小至2.45μm,且不同淬火温度下铁素体晶粒尺寸均大于马氏体晶粒尺寸;双相钢中铁素体组织的显微硬度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由720℃时的168.21HV1增加至820℃时的235.15HV1;马氏体组织的显微硬度则随淬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720℃时的713.14HV1降低到820℃时的525.41HV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CrMnMo双相钢 亚温淬火 微观组织
原文传递
亚温淬火对低合金耐磨钢增韧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昂 吴润 +1 位作者 李忠波 吴腾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
采用亚温淬火对NM500级耐磨钢进行增韧处理。结果表明,试验钢经790℃亚温淬火和170℃回火后,其组织中含体积分数7.3%的铁素体,冲击吸收能量由完全淬火的40 J提高到58 J,磨损性能最好;完全奥氏体化冷却到Ac3以下再进行亚温淬火,因铁素体... 采用亚温淬火对NM500级耐磨钢进行增韧处理。结果表明,试验钢经790℃亚温淬火和170℃回火后,其组织中含体积分数7.3%的铁素体,冲击吸收能量由完全淬火的40 J提高到58 J,磨损性能最好;完全奥氏体化冷却到Ac3以下再进行亚温淬火,因铁素体分布使冲击吸收能量提升不明显,磨损性能降低。亚温淬火使马氏体中碳含量增加,组织中少量针状铁素体不仅能明显提高韧性,耐磨性也较完全淬火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温淬火 铁素体 NM500级耐磨钢 冲击性能 耐磨性
原文传递
耐火耐候抗震高层建筑用Q460GJNHFREZ35特厚板的研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郑磊 郭然 +3 位作者 许少普 罗洪涛 李忠波 袁继恒 《轧钢》 2021年第5期32-37,共6页
针对我国亟需开发耐火耐候抗震高层建筑用钢板的现状,南阳汉冶特钢公司对Q460GJNHFREZ35特厚板化学成分进行了设计,满足了碳当量、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耐候系数等条件的要求;通过水冷铜板结晶器锭模浇铸、采用0.25~0.60变形系数的"... 针对我国亟需开发耐火耐候抗震高层建筑用钢板的现状,南阳汉冶特钢公司对Q460GJNHFREZ35特厚板化学成分进行了设计,满足了碳当量、焊接裂纹敏感性指数、耐候系数等条件的要求;通过水冷铜板结晶器锭模浇铸、采用0.25~0.60变形系数的"高温、低速、大压下"工艺及差温轧制工艺,保证了100~300 mm特厚板心部组织的致密性并为获得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提供了条件;轧后采用淬火+亚温淬火+回火的热处理工艺,获得了以贝氏体+铁素体为主的均匀组织,实现了软硬相的结合,满足了高强度和高韧性、屈强比不大于0.83,以及600℃保持1~3 h后强度不低于室温强度2/3的耐火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460GJNHFREZ35特厚钢板 抗震 耐火 耐候 亚温淬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