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考酮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胸科术后镇痛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闫辉 李正明 +3 位作者 张莲花 杨永慧 赵晖 孙绪德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4期719-723,共5页
目的:观察羟考酮及其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老年胸科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年龄65~75岁,性别不限,BMI 18~25 kg/m^2,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 SA)I^II级。无慢性疼痛,无酒... 目的:观察羟考酮及其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在老年胸科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年龄65~75岁,性别不限,BMI 18~25 kg/m^2,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 SA)I^II级。无慢性疼痛,无酒精滥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4组:羟考酮组(A组)、羟考酮组联合肋间神经阻滞组(B组)、舒芬太尼组(C组)和舒芬太尼联合肋间神经阻滞组(D组)。4组均接受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进行统一管理。A组和B组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配方:羟考酮50 mg稀释至100 mL,无背景剂量,Bolus 4 mL,锁定时间5 min;C组和D组舒芬太尼150μg,背景剂量2 mL,Bolus 0.5 mL,锁定时间15 min;且B组和D组关胸前行肋间神将阻滞。观察术后4,12,24,48 h静息及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痛药物使用量、镇痛满意度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A组静息、咳嗽VAS评分低于C组(P<0.008),毒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较A组镇痛药物使用更少,较A组和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P<0.008)。结论:羟考酮静脉自控镇痛静息、咳嗽VAS评分低于舒芬太尼且羟考酮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肋间神经阻滞阿片镇痛药物使用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肋间神经阻滞 舒芬太尼 镇痛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治疗285例开胸手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吴蔚宇 许夏英 +2 位作者 徐益萍 蒋琦亮 徐美英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开胸手术后疼痛综合征(PTPS)的效果,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完成5次肋间神经阻滞治疗的PTPS患者285例,采用疼痛缓解程度评分法,以总疼痛缓解总百分率50%为界分为治疗有效(A)组和治疗无效(B... 目的回顾性分析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开胸手术后疼痛综合征(PTPS)的效果,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完成5次肋间神经阻滞治疗的PTPS患者285例,采用疼痛缓解程度评分法,以总疼痛缓解总百分率50%为界分为治疗有效(A)组和治疗无效(B)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有无胸背部疼痛、手术部位、术后放化疗、术后情绪、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等,分析上述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患者总疼痛缓解总百分率>50%者占29.5%(84/285)。两组间年龄、术前有胸背痛、手术取右侧胸部切口、治疗后行化疗、治疗前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治疗后接受胸部放疗和术后情绪低落者的构成比均显著低于B组(P值均<0.05),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亦显著短于B组(P<0.05)。性别、手术部位、术后接受胸部放疗、术后情绪低落、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与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的总相关性为76.4%,其中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的相关性为69.7%。治疗前疼痛持续时间与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呈负相关(r=-0.635,P<0.05)。结论 PTPS的病因主要为直接或间接的肋间神经损伤,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涉及整个围术期,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开胸手术后疼痛综合征 疼痛缓解
下载PDF
术中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术后静脉使用镇痛泵对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马跃峰 邢鑫 +4 位作者 马震川 孔冉冉 孙良璋 乔哲 李少民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9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术后静脉使用镇痛泵对开胸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行开胸手术的病人42例,随机分为两组,镇痛泵组(A组) 20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术后镇痛泵组(B组) 22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静止、活动、咳嗽状态下的疼痛视觉... 目的探讨术中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术后静脉使用镇痛泵对开胸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行开胸手术的病人42例,随机分为两组,镇痛泵组(A组) 20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术后镇痛泵组(B组) 22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静止、活动、咳嗽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辅助使用止痛药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在静息、活动、咳嗽状态下的VAS总评分为(16. 43±0. 36)分,辅助止痛药使用率为45. 5%,A组分别为(27. 89±0. 45)分和55. 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 8%,A组为65. 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术中肋间神经阻滞与术后静脉使用镇痛泵联合应用对开胸术后病人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好,但不能缓解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镇痛泵 开胸术 联合镇痛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羟考酮或吗啡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施冬冬 肖骥峰 +1 位作者 陆海波 虞大为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66-469,共4页
目的研究肋间神经阻滞(intercostal nerve blockade,INB)联合羟考酮或吗啡用于胸腔镜手术(VATS)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择期行VATS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研究肋间神经阻滞(intercostal nerve blockade,INB)联合羟考酮或吗啡用于胸腔镜手术(VATS)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择期行VATS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INB联合羟考酮组(羟考酮组)和INB联合吗啡组(吗啡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用双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在关闭胸腔前行INB,切口缝合前分别给予羟考酮0.03 mg/kg或吗啡0.03 mg/kg+帕洛诺司琼0.05 mg缓慢静脉推注。术后患者均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分别给予羟考酮0.6 mg/kg或吗啡0.6 mg/kg+帕洛诺司琼0.2 mg,以0.9%氯化钠溶液100 mL稀释后静脉泵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长,术后4、12、24、48 h各时间点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 h内PCIA的有效自控按压次数,以及术后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羟考酮组患者术后12、24 h时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吗啡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羟考酮组患者术后PCIA的有效自控按压次数显著少于吗啡组患者(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吗啡组患者(P值均<0.05)。结论VATS患者使用INB联合羟考酮行术后镇痛效果显著,无明显呼吸抑制,可减少患者PCIA使用次数,且能有效减少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吗啡 肋间神经阻滞 胸腔镜手术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阻滞治疗腹部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永彬 万磊 罗克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治疗急性期下腹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肋间神经阻滞组(IC组,n=14)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P组,n=14),分别接受T10、T11、T12椎旁肋间神经阻滞(1次/周,共4次)和患侧腹横肌平面阻... 目的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治疗急性期下腹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肋间神经阻滞组(IC组,n=14)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P组,n=14),分别接受T10、T11、T12椎旁肋间神经阻滞(1次/周,共4次)和患侧腹横肌平面阻滞(1次/周,共4次)。观察两组的阻滞平面范围评分值、结痂时间、4周后通常痛视觉模拟评分和爆发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 TP组阻滞平面评分值明显高于IC组(P<0.05)。TP组皮肤结痂时间明显短于IC组(P<0.05)。TP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值明显低于IC组(P<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有效控制急性期下腹部带状疱疹所致皮神经疼痛,同时有助于带状疱疹皮损区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腹横肌平面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三种镇痛方法对胸部术后镇痛效果和通气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治贵 麻伟青 黄海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3期3236-3237,共2页
目的:比较静脉、硬膜外及肋间神经阻滞合并静脉3种镇痛方法用于胸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镇痛组(Ⅰ组)、肋间神经阻滞合并静脉镇痛组(II组)及硬膜外镇痛组(Ⅲ组)。术... 目的:比较静脉、硬膜外及肋间神经阻滞合并静脉3种镇痛方法用于胸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镇痛组(Ⅰ组)、肋间神经阻滞合并静脉镇痛组(II组)及硬膜外镇痛组(Ⅲ组)。术后镇痛:Ⅰ组持续以2.5mL/h静脉泵入芬太尼(15mg/L)+咪唑安定(0.3g/L);Ⅱ组关胸前以2.5g/L布比卡因行切口及上下各2个肋间的肋间神经阻滞,术后以2.5mL/h持续静脉泵入芬太尼(10mg/L)+咪达唑仑(咪唑安定)(0.3g/L);Ⅲ组以2.5mL/h持续硬膜外泵入1.8g/L布比卡因+芬太尼(3mg/L)+咪唑安定(0.2g/L)。患者术后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行痛觉评分(VAS);测量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测定用力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呼出气量(FEV1)。结果:Ⅰ组术后3h及6hVAS明显高于Ⅱ组(P<0.05),术后0,3,6,12hVAS明显高于Ⅲ组(P<0.05,0.01);Ⅱ组术后12hVAS明显高于Ⅲ组(P<0.05);Ⅱ组术后3,6hFVC及FEV1显著高于Ⅰ组(P<0.01,0.05);Ⅲ组患者术后3hFVC、术后6,12hFVC和FEV1及术后24hFEV1显著高于Ⅰ组(P<0.05);Ⅰ组患者术后0h的PaO2明显低于另外二组(P<0.05),而其PaCO2明显高于Ⅲ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胸部 术后镇痛 通气功能 影响 比较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对胸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通气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治贵 麻伟青 +1 位作者 罗国军 王爱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开胸手术中肋间神经阻滞对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3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静脉镇痛组 (A组 )及肋间神经阻滞合并静脉镇痛组 (II组 )。A组术后持续以 2 .5ml/h静脉泵入芬太尼 (15 μg/ml) +咪唑安定 (0 .3mg/ml) ;B组... 目的 :探讨开胸手术中肋间神经阻滞对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3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静脉镇痛组 (A组 )及肋间神经阻滞合并静脉镇痛组 (II组 )。A组术后持续以 2 .5ml/h静脉泵入芬太尼 (15 μg/ml) +咪唑安定 (0 .3mg/ml) ;B组关胸前 0 .5 %布比卡因行切口及上下肋间神经阻滞 ,术后静脉 2 .5ml/h持续输注泵入芬太尼 (10 μg/ml) +咪唑安定 (0 .3mg/ml)。患者术后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行痛觉评分 (VAS) ;测量HR、MAP、PaO2 及PaCO2 ;测定用力肺活量 (FVC)和第一秒用力呼出气量 (FEV1)。结果 :A组术后 3、6h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 (P<0 .0 5 ) ;B组术后 3、6hFVC及FEV1显著高于A组 (P <0 .0 1,0 .0 5 ) ;A组患者入监护室后即刻 (0h)PaO2 明显低于B组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静脉 肋间神经阻滞 芬太尼 布比卡因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胡滨 李辉 +4 位作者 侯生才 李彤 王洋 张振奎 苗劲柏 《北京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因肺部疾病择期行单肺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B组为肋间神经阻滞联合PCEA;分别于术前、术后24h、术后48h用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仪(IOS)测定肺功...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因肺部疾病择期行单肺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B组为肋间神经阻滞联合PCEA;分别于术前、术后24h、术后48h用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仪(IOS)测定肺功能。结果A组与B组术前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4h两组与术前比较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降幅较大(P﹤0.05),呼吸总阻抗(Zrs)、共振频率(Fres)、35Hz时呼吸阻力(R35)、5Hz时呼吸电阻(X5)升高显著(P﹤0.05);术后48h两组FVC、FEV1、Zrs、Fres、R35、X5较术后24h有所恢复,但B组恢复较好(P﹤0.05)。结论术中肋间神经阻滞能改善患者早期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呼吸功能 肋间神经阻滞 硬膜外神经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