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际动车组车轮Ⅰ类滚动接触疲劳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蔡宇天 赵鑫 +2 位作者 陈佳明 刘永锋 温泽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53-2662,共10页
针对我国200 km/h城际动车组车轮发生的Ⅰ类滚动接触疲劳,对16列动车组及4个不同半径曲线轨道进行轮轨状态现场观测。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和损伤函数模型,建立车轮滚动接触疲劳预测模型,系统分析城际动车组的车轮Ⅰ类疲劳损伤。... 针对我国200 km/h城际动车组车轮发生的Ⅰ类滚动接触疲劳,对16列动车组及4个不同半径曲线轨道进行轮轨状态现场观测。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和损伤函数模型,建立车轮滚动接触疲劳预测模型,系统分析城际动车组的车轮Ⅰ类疲劳损伤。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时动车组不调头运行,Ⅰ类疲劳在运行(6~9)万km即出现,集中在左侧车轮,其疲劳区最初位于名义滚动圆外侧5~15 mm处,之后略有扩大并向踏面外侧移动;曲线通过时的低轨侧轮轨相互作用是导致Ⅰ类疲劳的根本原因,当半径R大于400 m时,预测的疲劳寿命随半径的增加而增加;所运行线路上小半径曲线(R≤450 m)全为左曲线,导致早期不调头Ⅰ类疲劳集中在左轮,定期调头后,两侧车轮交替承受疲劳载荷;现场中轮轨廓形演化和轨底坡误差等是Ⅰ类疲劳区扩大和向外侧移动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动车组 滚动接触疲劳 车辆动力学 损伤函数 小半径曲线
下载PDF
城际动车组防撞性分析与研究
2
作者 张琪 叶浩航 唐文语 《科技资讯》 2024年第3期225-232,共8页
随着轨道列车速度的不断提升,列车的被动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以某型城际动车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Hypermesh和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车辆不同的碰撞场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仿真模拟分析,获得了车辆在碰撞过程中的速度、变形以及能量变... 随着轨道列车速度的不断提升,列车的被动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以某型城际动车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Hypermesh和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车辆不同的碰撞场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仿真模拟分析,获得了车辆在碰撞过程中的速度、变形以及能量变化等关键参数。从乘客生存空间、纵向平均减速度、车轮抬升等方面验证了车辆的防碰撞性能,可为今后类似列车防碰撞设计提供案例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动车组 防碰撞 有限元仿真 被动安全
下载PDF
基于LES的城际动车组车体横断面优化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尊地 梁习锋 +4 位作者 常宁 尹志春 黄俞铭 郑炯杰 莫广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9-115,共7页
风洞试验测试记录CRH6型城际动车组缩比模型表面测点的压力波动数据.按照相同比例建立计算模型,应用ANSYS ICEM软件生成O-Block结构网格,采用k-epsilon两方程湍流模型进行稳态计算,并用Large Eddy Simulation大涡模拟进行非稳态计算,得... 风洞试验测试记录CRH6型城际动车组缩比模型表面测点的压力波动数据.按照相同比例建立计算模型,应用ANSYS ICEM软件生成O-Block结构网格,采用k-epsilon两方程湍流模型进行稳态计算,并用Large Eddy Simulation大涡模拟进行非稳态计算,得到车体表面压力时程曲线.通过对比实验数据与仿真数据,误差在5%以内,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基于上述仿真算法,以车顶与侧墙过渡圆弧、侧墙与底架过渡圆弧及车体最大宽度位置高度等3个参数为优化变量,以车体受到的倾覆力矩最小为优化目标,得到更合理的车体横断面外形.研究结果为CRH6型城际动车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城际动车组 车体横断面 优化 风洞试验 倾覆力矩
下载PDF
城际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结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雷成 肖守讷 罗世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3,6,共4页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某城际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依据相应标准确定了载荷工况,计算车体在整备状态下和最大垂向载荷状态下的静强度和振动模态。研究结果表明:该铝合金车体静强度和刚度在各载荷工况下都能满足...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某城际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依据相应标准确定了载荷工况,计算车体在整备状态下和最大垂向载荷状态下的静强度和振动模态。研究结果表明:该铝合金车体静强度和刚度在各载荷工况下都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动车组 铝合金车体 有限元 强度 模态
下载PDF
车轮廓形对城际动车组车轮Ⅰ类滚动接触疲劳的影响
5
作者 刘冉 栗杨 +1 位作者 王衡禹 赵鑫 《机械》 2022年第10期42-50,共9页
就某城际动车组车轮的Ⅰ类滚动接触疲劳,选择一列动车组开展一个镟修周期的车轮廓形对比试验,其中1~4车用LMA廓形、5~8车用LM廓形。发现相同运行里程下,LM廓形车轮出现了Ⅰ类疲劳、但LMA廓形车轮未出现。基于SIMPACK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 就某城际动车组车轮的Ⅰ类滚动接触疲劳,选择一列动车组开展一个镟修周期的车轮廓形对比试验,其中1~4车用LMA廓形、5~8车用LM廓形。发现相同运行里程下,LM廓形车轮出现了Ⅰ类疲劳、但LMA廓形车轮未出现。基于SIMPACK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型,并运用损伤函数开展疲劳预测。结果表明,导向轴低轨侧车轮易萌生Ⅰ类疲劳,半径在350~450 m范围内的小半径曲线最严重,镟后8万公里后LM廓形车轮的疲劳损伤峰值始终比LMA廓形高,考虑到现场车轮磨耗,可以解释试验中LM廓形发生疲劳而LMA不发生的现象。另外,疲劳峰值随里程呈现一定的波动,与现场观测Ⅰ类疲劳裂纹保持稳定而没有恶化的现象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动车组 车轮廓形 滚动接触疲劳 车辆动力学 损伤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