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 被引量:34
1
作者 邹广胜 高公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4-19,共6页
就像文学史上关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乃至现代主义的争论一样,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争论不仅存在于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内部,而且存在于各种以“客观身份”从事后现代主义研究的理论家中间。争论的内容从后现代主义发生的时间到其内涵,再到其... 就像文学史上关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乃至现代主义的争论一样,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争论不仅存在于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内部,而且存在于各种以“客观身份”从事后现代主义研究的理论家中间。争论的内容从后现代主义发生的时间到其内涵,再到其价值批评,可说是无所不包。当然最有争议的还是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考据学上的问题,更是一个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定位、分析和评价的问题。本文企图从众多理论家的分析中总结出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论述,从而为我们理解后现代主义思潮提供一个大致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宏伟叙事 开放文本 共时性 读者理论 后现代主义文学 基本特征
下载PDF
翻译方法新视野——翻译是互文意境中的篇章连贯重构 被引量:27
2
作者 钟书能 李英垣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8,共5页
本文分析了语言学翻译理论和功能翻译理论, 以此为基础认为这两大翻译理论是从等值、功能、抑或目的诸方面对翻译进行评价。众所周知,在翻译行为中,一方面源语语篇的语言功能必须在目的语语篇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隐含于源语语篇中的社... 本文分析了语言学翻译理论和功能翻译理论, 以此为基础认为这两大翻译理论是从等值、功能、抑或目的诸方面对翻译进行评价。众所周知,在翻译行为中,一方面源语语篇的语言功能必须在目的语语篇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隐含于源语语篇中的社会功能也必须在目的语语篇中得到恰如其分的体现。然而,初步文献考察表明,在翻译理论或方法的研究中,如何根据互文语境重构篇章的连贯这一问题迄今很少为人关注,如何通过互文语境中篇章连贯的重构使目的语篇章在新的文化环境中产生意义这样的问题尚未得到解答。对篇章连贯、互文性、语境、言外之力等概念的解析可使以下问题有望得到深入的探讨:如何在互文语境中重新建立起篇章连贯?应当如何确定与解释互文语境中篇章连贯与翻译中的语用解释力?等等。本研究旨在以一新的角度阐明这一观点:翻译过程就是互文语境中重新建构篇章连贯性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篇章连贯 互文意境 言外之力
原文传递
王小波小说艺术的渊源与创化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懿红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4年第4期128-141,共14页
本文把王小波狂欢性文体放在中西方现代文学背景中,寻找王小波小说艺术渊源与创化的踪迹。论文认为:王小波自觉运用文本间性对传统文本进行改写和转化,达到戏仿、颠覆或丰富意义的目的,这是后现代写作的特点之一;在叙事方面。他受... 本文把王小波狂欢性文体放在中西方现代文学背景中,寻找王小波小说艺术渊源与创化的踪迹。论文认为:王小波自觉运用文本间性对传统文本进行改写和转化,达到戏仿、颠覆或丰富意义的目的,这是后现代写作的特点之一;在叙事方面。他受法国新小说派、杜拉斯与卡尔维诺的影响很深,论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1.客观化与反讽,2、结构与韵律。最后比较王小波与美国黑色幽默派的异同,认为他创造性地发展了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中国现代讽刺幽默小说的参照系中,王小波不仅增加了超常想象与黑色幽默的向度,而且把鲁迅开拓的传统更进一步推向狂欢化,在当代文学中独树一帜,占有重要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波 小说 艺术风格 狂欢性文体 黑色幽默
原文传递
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笑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37-40,共4页
托妮.莫里森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今文学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1987年她的《宠儿》自出版以来,一直倍受文学评论界的关注。对《宠儿》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发现其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深度模... 托妮.莫里森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今文学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1987年她的《宠儿》自出版以来,一直倍受文学评论界的关注。对《宠儿》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发现其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深度模式的削平;共时性;文本间性;文学中心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宠儿》 后现代主义特征 深度模式 共时性 文本间性 文学中心的转换
下载PDF
元叙事与互文性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洪岳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8,共6页
元小说大致有三种类型:自反式元小说、文本元小说、类文本戏仿式元小说。由元小说产生的元叙事和互文性大量出现在现代派小说之中,造成了现代小说叙事的重大转型。每一部具有创造性的现代派新小说不仅是"什么是小说"这种先入... 元小说大致有三种类型:自反式元小说、文本元小说、类文本戏仿式元小说。由元小说产生的元叙事和互文性大量出现在现代派小说之中,造成了现代小说叙事的重大转型。每一部具有创造性的现代派新小说不仅是"什么是小说"这种先入之见的产物,而且它还改变这种先入之见,它本身也生成了一种得到修改的小说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小说 元叙事 互文性
下载PDF
论“N级编码理论”的思想内涵、理论要义及问题 被引量:5
6
作者 代云红 《百色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9,共9页
"N级编码理论"体现了叶舒宪试图把"四重证据法"的共时性理论体系进行历时化的生成性表述的理论诉求。把"N级编码理论"与神话"置换变形"理论、后现代"互文性"理论以及类型学等理论加... "N级编码理论"体现了叶舒宪试图把"四重证据法"的共时性理论体系进行历时化的生成性表述的理论诉求。把"N级编码理论"与神话"置换变形"理论、后现代"互文性"理论以及类型学等理论加以比较,可以看出"N级编码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理论意义,对于文学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阐释效力。当然,目前它在理论建构上还存在着某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重证据法 N级编码理论 置换变形 互文性 类型学 交叉学科研究
下载PDF
整体性·动态性·互文性:流域视野下的线性文化空间叙事 被引量:4
7
作者 胡晓东 上官丽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年第6期123-136,156,共15页
流域作为人类交通大动脉,有效推动了文化传播与区域发展,演绎出时空压缩与社会变迁、国家治理与权力话语、族群流动与资源配置、生态格局与文化认同等多重文化景观,成为重要的线性文化空间。本文取流域人类学视角,通过田野考察与历史文... 流域作为人类交通大动脉,有效推动了文化传播与区域发展,演绎出时空压缩与社会变迁、国家治理与权力话语、族群流动与资源配置、生态格局与文化认同等多重文化景观,成为重要的线性文化空间。本文取流域人类学视角,通过田野考察与历史文献互证、音乐分析与文化阐释并举,揭示长江流域线性文化空间的多元叙事,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方法探究长江流域与采茶歌舞文化历史演变的整体性、动态性与互文性关系。关注长江流域整体文化生态对采茶歌舞文化的发生学意义,诠释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影响下,各族群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历史事实,指出长江流域线性文化空间采茶歌舞文化的流播演变与异质同构,彰显了流域生态水脉文通作用下国家治理与文化变容的内在关联,在建构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文化空间 整体性 动态性 互文性 采茶歌舞 长江
下载PDF
健康的哲学修辞:互文性、范畴与身体间性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一方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3,共4页
健康论研究本质上是一次哲学化的思辨之旅,发端于语义阐释,范畴建构,继而进行思维镜像分析。基于这一路径,在健康内涵、外延拓展的基础上开启哲学修辞的探究,首先,借鉴米尔德丽德·布拉克斯特《健康是什么》书中健康互文性的分析,... 健康论研究本质上是一次哲学化的思辨之旅,发端于语义阐释,范畴建构,继而进行思维镜像分析。基于这一路径,在健康内涵、外延拓展的基础上开启哲学修辞的探究,首先,借鉴米尔德丽德·布拉克斯特《健康是什么》书中健康互文性的分析,建构出系统的健康范畴,随后对健康的身体间性进行了深入挖掘,从客体间性、主体间性、主客间性三个层面阐释了健康的认知落差,延续了梅洛·庞蒂《可见与不可见》与丽塔·卡蓉《叙事医学》中的身体间性思考,从而丰富了健康论的学术蕴涵,提升其认知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互文性 哲学范畴 身体间性
下载PDF
翻译的文化间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郝雪靓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174-177,共4页
在翻译理论界的研究中,"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在这两种"间性"之外,还存在一种"文化间性"。从翻译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论证,得出结论:"文化间性"... 在翻译理论界的研究中,"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在这两种"间性"之外,还存在一种"文化间性"。从翻译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论证,得出结论:"文化间性"应是翻译本质属性的应有之义;"文本间性","主体间性"与"文化间性"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任意一方的考察都不能忽视与其他方面的关涉,以此希望对汉籍外译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间性 主体间性 文化间性 翻译
下载PDF
丹青共美文:劳伦斯文学与绘画的“出位之思”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礼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29-133,共5页
身为英国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先驱者的劳伦斯其实很早就有成为一名画家的梦想。但由于世道艰难和四处颠簸,他的画家梦直到40岁才得以实现,随即在英国画坛一举成名。鉴于此,本文依据英国现代派诗人和批评家沃尔特·佩特在《文艺复兴》... 身为英国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先驱者的劳伦斯其实很早就有成为一名画家的梦想。但由于世道艰难和四处颠簸,他的画家梦直到40岁才得以实现,随即在英国画坛一举成名。鉴于此,本文依据英国现代派诗人和批评家沃尔特·佩特在《文艺复兴》中借用德国批评家发明的Anders-streben(出位之思)术语剖析劳伦斯文学与绘画在出位和互文上的关系,以拓宽劳氏文学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劳伦斯 文学与绘画 出位之思 互文互通
下载PDF
归去来兮: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页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秋兰 《艺术探索》 2018年第3期15-25,共11页
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页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这一册页中,陶渊明的诗、石涛的画和王文治的跋形成一种互文关系,陶渊明诗意被石涛和王文治借来自写心曲。实际上,和陶者对陶渊明诗意追和的方式,恰好呈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诗画一律的... 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页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这一册页中,陶渊明的诗、石涛的画和王文治的跋形成一种互文关系,陶渊明诗意被石涛和王文治借来自写心曲。实际上,和陶者对陶渊明诗意追和的方式,恰好呈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诗画一律的关系。该册页的诗中画、画中诗,最终都指向和陶的文化现象。文人的和陶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他们的文化归属和身份认同,表明了他们的人生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意图》册 诗画一律 互文 和陶 身份认同
下载PDF
“文本互涉”视野中的《石头记》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建渝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56,共10页
《石头记》通过设置石头"无材补天"、"悬崖撒手"、复归青埂峰之叙述,嘲讽和颠覆了《水浒传》石碣叙述中强调的"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的传统儒家价值观。曹雪芹的"石头"叙述在结构... 《石头记》通过设置石头"无材补天"、"悬崖撒手"、复归青埂峰之叙述,嘲讽和颠覆了《水浒传》石碣叙述中强调的"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的传统儒家价值观。曹雪芹的"石头"叙述在结构与寓意上,进一步发挥了《西游记》对"石猴"的叙述;同时又通过石头入世后,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真理的设置,戏谑性地嘲讽了石猴通过神圣的取经而获得真理那样的安排。他在建构石头(幻化成宝玉)形象过程中,用其世俗的特征颠覆了石猴那样英雄式、传奇性的形象特征。他用石头回归青埂峰的结局安排,嘲弄和否定了石猴升天成佛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记》 文本互涉 《水浒传》 《西游记》
原文传递
对《红楼梦》第五回的互文性解读——谈海外红学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傅松洁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90-93,共4页
《红楼梦》第五回在全书中起到结构性作用,在海外学者对其进行的互文性解读中,有李惠仪从《楚辞》、汉赋出发谈警幻仙姑的原型;李前程谈其与《西游记》《华严经》的关系;周建渝、吴益贤等人将其与《金云翘传》《天缘奇遇》等明清小说对... 《红楼梦》第五回在全书中起到结构性作用,在海外学者对其进行的互文性解读中,有李惠仪从《楚辞》、汉赋出发谈警幻仙姑的原型;李前程谈其与《西游记》《华严经》的关系;周建渝、吴益贤等人将其与《金云翘传》《天缘奇遇》等明清小说对比;又有王颖将其与《镜花缘》做"超文性"分析。其研究理路虽然有与国内学者重合的部分,但自有其重视"文学的记忆"、重视文本间性的特点,其成果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第五回 互文性 海外红学
下载PDF
陶潛和《列子》——讀《連雨獨飲》 被引量:2
14
作者 倪豪士 《人文中国学报》 2014年第1期165-195,共31页
從一段文本指向另一段文本有很多種方式,最常見的包括戲仿、重複、引喻、平行結構以及直接引用。一些學者認爲,所有的文本都是從其他文本'編職'而來的,有的是有意識而爲之,有的則是無意識的。本文首先回溯了一條從羅伯特·... 從一段文本指向另一段文本有很多種方式,最常見的包括戲仿、重複、引喻、平行結構以及直接引用。一些學者認爲,所有的文本都是從其他文本'編職'而來的,有的是有意識而爲之,有的則是無意識的。本文首先回溯了一條從羅伯特·弗羅斯特到威廉·莎土比亞的互文線索,然後探索了陶潛(365-427)四首著名詩作中——特别是《連雨獨飲》——受到的潛在影響。本文認爲,《列子》中的一篇文章提供了這四首詩的基礎。由此,本文提出了《列子》對陶潛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 陶潛 《列子》 中古詩歌
下载PDF
英汉互译中的明晰化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淑霞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70-74,共5页
明晰化翻译策略是一种将信息以比原文更加清楚、明白的形式呈现在译文的翻译策略。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明晰化都是一种有效而且普遍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措辞的准确性、句式的梳理、互文信息的释义三个方面。措辞的准确性通过准确选... 明晰化翻译策略是一种将信息以比原文更加清楚、明白的形式呈现在译文的翻译策略。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明晰化都是一种有效而且普遍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措辞的准确性、句式的梳理、互文信息的释义三个方面。措辞的准确性通过准确选词,使译文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蕴;句式的梳理主要体现在对原文不够严密的逻辑关系进行明确的逻辑认定;互文信息的释义则通过解释原作的互文信息,使缺少原作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能对译作产生与原作读者对原作一样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明晰化 措辞 句式 互文
下载PDF
主体间性视野下的课堂文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中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21-124,共4页
过去的中学课堂,一般实行的是教师主导式的被动教学——而其中学生的主动性与自由、创造精神都被遮蔽或压制。所以,当前我们需要转变观念,需要激活课堂,需要激发学生形成互动。我们必须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课... 过去的中学课堂,一般实行的是教师主导式的被动教学——而其中学生的主动性与自由、创造精神都被遮蔽或压制。所以,当前我们需要转变观念,需要激活课堂,需要激发学生形成互动。我们必须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课堂成为文化的课堂、人本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和互动的课堂。而在这样的"主体间性"课堂空间和"互文性"的师生关系指引和牵涉下,我们将会逐步构建出真正健康、积极、和谐的课堂文化,也才能达到真正的课堂最优化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互文性 课堂文化 人本 和谐 建构 绩效
下载PDF
间性研究与中国当代文艺美学的理论创新
17
作者 李庆本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间性研究包括学科间性、文化间性、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四个方面内涵,对于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文艺美学在当代中国近三十年的发展,经历了"审美转向"和"文化转向",而目前则逐渐展现出&qu... 间性研究包括学科间性、文化间性、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四个方面内涵,对于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文艺美学在当代中国近三十年的发展,经历了"审美转向"和"文化转向",而目前则逐渐展现出"文化间性转向"的态势。可以说,间性研究正成为文艺美学理论创新的一个学术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美学 学科间性 文化间性 主体间性 文本间性
原文传递
第一人称叙事文本的张力——以韩少功的作品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成广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63-66,77,共5页
不同的人称叙事在同一文本中的应用必然会导致不同的文本张力,并能深层影响读者接受感知机制的形成,从而产生完全不同的审美体验。韩少功在多种文本与不同文类中偏爱第一人称叙事的应用,这既展现了他熟练的叙述技巧,更是其本人文学观与... 不同的人称叙事在同一文本中的应用必然会导致不同的文本张力,并能深层影响读者接受感知机制的形成,从而产生完全不同的审美体验。韩少功在多种文本与不同文类中偏爱第一人称叙事的应用,这既展现了他熟练的叙述技巧,更是其本人文学观与写作立场,乃至艺术美学思想的充分体现。他在作品中通过运用第一人称叙事,既充分干预控制了"叙述者",又使得作者与"叙述者"的身份交替与重合,产生了"互文"式的独特美学效果,彰显了自我言说的自由权利,实现了写作与现实的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少功 第一人称叙事 张力 互文
下载PDF
论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后人道主义生态观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静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3-57,共5页
从生态学的角度考察美国当代后现代主义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作品,可以看出冯内古特的很多作品,都体现出他后人道主义的生态关怀。具体表现为对工业与科技的批判,对消费欲望膨胀下的后现代人类文化危机的关注,对生态灾难的预警,... 从生态学的角度考察美国当代后现代主义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作品,可以看出冯内古特的很多作品,都体现出他后人道主义的生态关怀。具体表现为对工业与科技的批判,对消费欲望膨胀下的后现代人类文化危机的关注,对生态灾难的预警,以及他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开放的、多元并存的文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特·冯内古特 后人道主义 生态观 文本间性
下载PDF
颠覆与超越--从互文视角看《拯救溺水鱼》对《消失的地平线》的讽刺戏仿
20
作者 郭静 《菏泽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21-124,共4页
《拯救溺水鱼》是谭恩美突破其一贯的写作风格而对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进行的互文性戏仿写作。通过情节、人物和主题的变动消解了《消失的地平线》中西方对东方的想象与书写,颠覆了西方的凝视心态和霸权话语,推翻了西方刻意美化东方... 《拯救溺水鱼》是谭恩美突破其一贯的写作风格而对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进行的互文性戏仿写作。通过情节、人物和主题的变动消解了《消失的地平线》中西方对东方的想象与书写,颠覆了西方的凝视心态和霸权话语,推翻了西方刻意美化东方乌托邦的政治与文化意图。对人类救赎这一命题进行了颠覆性和超越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 戏仿 《拯救溺水鱼》 《消失的地平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