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省际边界区县域城镇化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海龙 张丽萍 +4 位作者 王炜桥 张羽 王争磊 唐飞 郭晓佳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8-1426,共19页
以中国887个省际边界县域为研究区,从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度量其2000—2019年城镇化水平,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表征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识别主要影响因素及交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划分驱动类型区并提出差别化建议。... 以中国887个省际边界县域为研究区,从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度量其2000—2019年城镇化水平,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表征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识别主要影响因素及交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划分驱动类型区并提出差别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19年中国省际边界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呈现出东—中—西阶梯状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②中国省际边界县域城镇化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H-H型的县域空间分布呈“T”型格局,L-L类型集聚分布在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省际边界区。③经济发展类因子和交通因子是省际边界区城镇化空间格局的主导影响因素。④省际边界区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是在经济发展和交通水平主要驱动和直接作用下,医疗水平、社会投资和自然条件次要驱动和直接作用以及政府行为与教育服务间接作用后的结果。⑤按主导因素将省际边界区划分为地形要素制约型、区位交通主导型、经济发展拉动型、社会投资拉动型、公共服务滞后型和政府主导型6类驱动类型区。⑥省际边界区城镇化发展具有空间近邻效应,距离发达地区城市群近的县域城镇化水平高。省际边界区县域城镇化空间的边缘性特征突出,省际边界县域接壤边界数量越多,城镇化水平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时空演变 地理探测器 影响因素 省际边界区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多区域中心城市的省际交界地区区域合作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滕飞 申红艳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88,共8页
省际交界地区是一类特殊的区域类型,其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远离各自省份的经济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促进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一般省际交界地区单个城市不足以辐射带动整个交界地区。本文以苏鲁豫皖四省交... 省际交界地区是一类特殊的区域类型,其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远离各自省份的经济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促进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一般省际交界地区单个城市不足以辐射带动整个交界地区。本文以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为例,探索将"区域中心城市之争"转化为多区域中心城市互动合作,以此优化省际交界地区空间结构,最终形成几个功能互补、联系密切的"城市经济圈",对广大省际交界地区产生足够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打破行政分割,实现对省际交界地区的整合与协调发展。并探讨了区域合作的模式和路径,以期对国内省际交界地区避免区域冲突、促进合作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交界地区 多区域中心城市 区域合作 苏鲁豫皖
下载PDF
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新态势和新特点 被引量:8
3
作者 安树伟 黄艳 王慧英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91,共10页
2010年以来,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合作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态势和新特点。省际交界区域与省域中心区域经济的绝对差距扩大、相对差距缩小,不同类型省际交界区域发展呈现趋同趋势,第二产业增长乏力导致产业结构"虚高度化",欠发达... 2010年以来,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合作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态势和新特点。省际交界区域与省域中心区域经济的绝对差距扩大、相对差距缩小,不同类型省际交界区域发展呈现趋同趋势,第二产业增长乏力导致产业结构"虚高度化",欠发达型省际交界区域人口减少的趋势明显,行政壁垒由显性壁垒向隐形壁垒转变。促进省际交界区域合作与发展,要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中寻求新突破口,促进省际交界区域由"合作不经济"向"合作经济"转变、由区域管理向区域治理转变,充分发挥次区域合作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增长极作用,实现省际交界区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交界区域 次区域合作 新态势 新特点
下载PDF
太湖流域省际边界地区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红举 章杭惠 汪传刚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5期42-44,49,共4页
通过评价太湖流域省际边界地区水环境状况,分析区域污染源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水量水质模型核算该地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结果表明:该区域现状COD、NH3-N污染负荷量分别为11.07万t/a7、124 t/a,而该区域COD和NH3-N的纳污能力分别为8.0... 通过评价太湖流域省际边界地区水环境状况,分析区域污染源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水量水质模型核算该地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结果表明:该区域现状COD、NH3-N污染负荷量分别为11.07万t/a7、124 t/a,而该区域COD和NH3-N的纳污能力分别为8.07万t/a和4 009 t/a,现状COD和NH3-N的污染负荷分别是水域纳污能力的1.4倍和1.8倍,超过该区域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最后确定了污染物限制排污总量,提出了水资源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 水功能区 纳污能力 总量控制 省际边界 太湖流域
下载PDF
中国省际交界区域高质量合作发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马燕坤 王喆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69,共7页
省际交界区域的发展不容忽视,推进省际交界区域高质量合作发展,有利于加快省际交界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省际区域高质量合作发展,应遵循夯实区域发展“主引擎”... 省际交界区域的发展不容忽视,推进省际交界区域高质量合作发展,有利于加快省际交界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省际区域高质量合作发展,应遵循夯实区域发展“主引擎”、推动区域交通内畅外联、培育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强区域次区域合作和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路,着力于规划协调衔接、完善提升龙头城市功能、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构建立体化交通网络、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交界地区 区域合作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空间流动对省际边界区县域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基于皖苏交界22个县域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6
作者 黄林俊 姚尚建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71,共11页
伴随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省际边界区县域城镇化开始迈入“跨界”增长的新阶段。从流动空间理论视角出发,采用fsQCA方法分析我国皖苏交界地区22个县域的相关数据,发现省际边界区县域城镇化存在跨省资源配置主导的内生型、外生型以及省... 伴随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省际边界区县域城镇化开始迈入“跨界”增长的新阶段。从流动空间理论视角出发,采用fsQCA方法分析我国皖苏交界地区22个县域的相关数据,发现省际边界区县域城镇化存在跨省资源配置主导的内生型、外生型以及省内资源配置主导的内生型、外生型四类驱动路径,其对边界区县域城镇化的驱动效应普遍强于单一条件的驱动效应。其中边界区县域城镇化的资源配置倾向主要由省域经济发展程度以及与邻近中心城市的行政隶属关系决定,行政空间联动、市场空间互动与人口空间流动的差异化联动匹配关系导致了县域城镇化动力形态的分殊。基于此,应进一步加快推进省际边界区的区域化整合进程,针对不同类型的边界区制定差异化的县域城镇化发展策略,从而为边界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省际边界区 县域城镇化 流动空间 边界效应
原文传递
竞合视角下小池滨江新区跨界发展的问题及路径改进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利权 周均清 韩枫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6-83,共8页
以湖北小池滨江新区为例,探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省际跨界区域这一典范地理空间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改进路径。基于小池滨江新区试图通过土地开发推动九江市人口和产业要素跨界流入受阻的现实问题,借助竞合理论,构建了"合作的共同收... 以湖北小池滨江新区为例,探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省际跨界区域这一典范地理空间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改进路径。基于小池滨江新区试图通过土地开发推动九江市人口和产业要素跨界流入受阻的现实问题,借助竞合理论,构建了"合作的共同收益、偏好的多样性、博弈者地位和实力的不对称、博弈结构和参数的稳定性"四个层面的问题成因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九江市合作积极性不高,经济领域合作难以深入,"强—弱"跨界类型难融合,小池滨江新区吸引力不足是导致跨界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政府层面的"经济特区"与市场层面的"边缘城镇"是改进小池滨江新区跨界发展路径的有效手段,可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省际跨界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合理论 跨界发展 省际边界 小池滨江新区 路径改进
原文传递
赣粤闽湘交界区DMSP/OLS影像校正与GDP预测
8
作者 张润飞 郑著彬 +3 位作者 李建忠 林琳 刘春晓 陈淑茵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91-96,共6页
以赣粤闽湘省际交界区为研究区,采用不变目标区域法对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进行传感器相互校正、连续性校正和过饱和校正,构建适用于赣粤闽湘省际交界区的夜间灯光影像的二次多项式校正模型,解决夜间灯光影像的不连续和过饱和问题,增强... 以赣粤闽湘省际交界区为研究区,采用不变目标区域法对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进行传感器相互校正、连续性校正和过饱和校正,构建适用于赣粤闽湘省际交界区的夜间灯光影像的二次多项式校正模型,解决夜间灯光影像的不连续和过饱和问题,增强夜间灯光影像的连续性和可比性,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长时间序列的夜光影像数据集,并利用校正后的稳定夜间灯光影像数据集对GDP进行预测,以期为赣粤闽湘省际交界区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保障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SP/OLS 不变目标区域法 赣粤闽湘 省际交界区
下载PDF
省际交界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以晋冀蒙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语苓 何伟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50-59,共10页
以晋冀蒙省际交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熵值权重法、综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晋冀蒙省际交界区城镇化综... 以晋冀蒙省际交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熵值权重法、综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晋冀蒙省际交界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总体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由最初的“城镇化滞后、生态环境超前”型的“濒临协调衰退—勉强协调发展”阶段,不断转向“城镇化滞后、生态环境超前”型的“良好协调发展”阶段;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基本上呈现低关联度关系特征。建议应加快提升城镇化水平,增强区域绿色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完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晋冀蒙省际交界区
下载PDF
晋升锦标赛下省际边界区的发展困境与突围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昌标 肖庆文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93-98,共6页
省际边界区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洼地",进入一种"低水平发展的循环陷阱"。省际边界区的贫困化不能简单地从区位、资源、文化中去解释,核心问题在于晋升锦标赛的制度环境。省际边界区面临着在本省政策中处于弱势、... 省际边界区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洼地",进入一种"低水平发展的循环陷阱"。省际边界区的贫困化不能简单地从区位、资源、文化中去解释,核心问题在于晋升锦标赛的制度环境。省际边界区面临着在本省政策中处于弱势、任职官员被边缘化、与周边"难兄难弟"竞争同构化、要素流动和信息传导被行政区边界阻隔、地方治理难度大等种种困境。要走出这种困境,需要建立合理的区域政策体系、以制度安排降低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创建可行的区域协调机构、实施创新的区域协调政策等一系列"组合拳"来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缘区 行政区经济 晋升锦标赛 边缘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