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和1.5℃目标对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和长期排放路径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崔学勤 王克 邹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共7页
在《巴黎协定》设置的混合减排机制下,中国的INDC尽管自主提出,但也受全球气候目标及全球减排进展的影响。本文基于气候公平的不同原则,建立了公平分配未来碳排放空间的综合性框架,并利用最新情景研究数据,分析了2℃和1.5℃目标对中国I... 在《巴黎协定》设置的混合减排机制下,中国的INDC尽管自主提出,但也受全球气候目标及全球减排进展的影响。本文基于气候公平的不同原则,建立了公平分配未来碳排放空间的综合性框架,并利用最新情景研究数据,分析了2℃和1.5℃目标对中国INDC力度以及长期排放路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相比2℃目标,1.5℃目标对本世纪内全球累积碳排放空间、关键时点的减排目标、近期减排力度以及碳中和时间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根据公平分配方案的评估结果表明,2℃目标下,中国现有INDC在责任方案下能够满足减排要求,而在其他方案下存在排放差距。而在1.5℃目标下,中国在四个方案下均无法满足减排要求,且排放差距进一步扩大。第三,2℃和1.5℃目标对中国确定长期排放目标以及碳中和时间,也会产生显著影响。相比2℃目标,1.5℃目标下,中国2050年排放相对2010年下降率需要再增加约15个百分点,实现碳中和的时间需要提前15年左右。因此,中国需要根据公平分配研究给出的提高INDC力度要求的区间,提前准备《巴黎协定》后关于全球盘点和INDC更新议题新一轮谈判的应对策略,同时应尽早启动制定长期低碳发展战略的政策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和1.5℃目标 国家自主贡献 减排力度和公平性 长期排放路径
下载PDF
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艺丹 蔡闻佳 王灿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5-302,共8页
国家自主贡献(NDC)机制于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确立,要求各缔约方参考各国国情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汇总梳理了作为国家自主贡献前身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INDC)164份,总结提出了各国文件的共性框架,重... 国家自主贡献(NDC)机制于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确立,要求各缔约方参考各国国情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汇总梳理了作为国家自主贡献前身的国家自主决定贡献(INDC)164份,总结提出了各国文件的共性框架,重点对减缓和适应目标、实施条件和公平性等4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各缔约方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文本差异显著,虽然具有共性框架,但是在具体目标阐述方式、覆盖经济行业及温室气体范围、实施条件和公平性阐述等方面选择迥异,此外,气候变化谈判立场对缔约方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承诺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具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决定贡献(indc) 气候变化 特征 描述性统计
下载PDF
巴黎气候会议对全球长期目标的新发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真 邓梁春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100,共9页
巴黎气候会议(COP21)达成了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重要成果,丰富和深化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长期目标。1.5℃温升控制目标意味着全球管控气候风险的政治意愿得到强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路径得到初步勾勒。在未来的科学评估和政治谈... 巴黎气候会议(COP21)达成了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重要成果,丰富和深化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长期目标。1.5℃温升控制目标意味着全球管控气候风险的政治意愿得到强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路径得到初步勾勒。在未来的科学评估和政治谈判中,全球各区域甚至是各个排放大国的排放空间、排放路径和减缓需求将会进一步清晰化和定量化,还会丰富和深化自上而下的国际气候合作规则,结合当前以国家自主决定贡献(INDC)为特征的、主要以自下而上方式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模式,将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排放大国的排放配额与发展空间产生重要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各国制定其国家贡献目标与行动的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气候会议(COP21) 巴黎协定 长期目标 国家自主决定贡献(indc) 雄心壮志联盟(HAC)
下载PDF
后INDC时期全球1.5℃合作减排方案 被引量:4
4
作者 顾高翔 王铮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55-1668,共14页
《巴黎协议》提出要将全球地表升温努力维持在低于较工业化前提高1.5℃的水平下,然而当前各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INDCs)甚至无法实现成本最低的2℃温控目标,后INDC时期全球减排将面临严峻的形势。本文针对全程和终期两种1.5℃温控目标... 《巴黎协议》提出要将全球地表升温努力维持在低于较工业化前提高1.5℃的水平下,然而当前各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INDCs)甚至无法实现成本最低的2℃温控目标,后INDC时期全球减排将面临严峻的形势。本文针对全程和终期两种1.5℃温控目标实现标准,基于不同的减排原则设置了三种全球合作减排方案,使用集成评估模型CIECIA对其气候有效性和经济可行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若要实现全程1.5℃升温控制目标,则各国必须在INDC目标年后立即实现净零排放;终期1.5℃温控目标可以使各国在INDC目标年后有一个到净零排放的缓冲期,但是由此带来的地表温度上升反而有损经济发展;方案3对因产业和地理因素在其他方案下经济受损的俄罗斯和高发展国家实行宽松减排措施,在满足终期1.5℃目标前提下实现了所有减排参与国经济利益的帕累托改进,是可行有效的国际减排合作方案;方案3显示中国和美国在减排过程中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而与俄罗斯和高发展国家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可进一步加强与美国的减排合作,并注意协调与俄罗斯和高发展国家的利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贡献 1.5℃升温控制目标 全球合作减排方案 集成评估模型 帕累托改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