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面向技术本身的人工智能伦理框架——以自动驾驶系统为例
被引量:
14
1
作者
潘恩荣
杨嘉帆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39,共7页
人工智能产业界在解决伦理问题时发现,技术专家无能为力。当转而寻求伦理专家给出方案,如自动驾驶在电车难题情景中撞向谁的伦理决策方案时,伦理专家发现自身难以承受如此责任。从现代技术哲学经验转向视角来看,这是技术和伦理相互独立...
人工智能产业界在解决伦理问题时发现,技术专家无能为力。当转而寻求伦理专家给出方案,如自动驾驶在电车难题情景中撞向谁的伦理决策方案时,伦理专家发现自身难以承受如此责任。从现代技术哲学经验转向视角来看,这是技术和伦理相互独立甚至对立引发的后果。理想的治理方式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伦理融合成一种面向技术本身的人工智能伦理框架。基于“设计情景-使用情景”,结合人工智能的两种技术设计思路“人工的智能”(AI)和“智能增强”(IA),这样的伦理框架能够解决自动驾驶面临的问责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面向技术本身
经验转向
伦理决策
智能增强
原文传递
基于历史视角分析的强人工智能论争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彦雨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6-27,35,共13页
在人工智能发展史上,强人工智能("强AI")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但却又不断引发人们关注的议题。对于"强AI"理念,我们应合理看待其所发的各种争论:(1)"强AI"理念是推动人工智能界不断打破人机界限、使AI技术...
在人工智能发展史上,强人工智能("强AI")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但却又不断引发人们关注的议题。对于"强AI"理念,我们应合理看待其所发的各种争论:(1)"强AI"理念是推动人工智能界不断打破人机界限、使AI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信念;(2)"强AI"争论背后所反映的是不同社会要素,特别是"两种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张力,且AI界的这几种文化也经历着由对立、冲突,到逐渐的尝试性对话与合作这一过程。(3)AI界、哲学界在对待"强AI"这一议题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AI界经历了一个由乐观与支持到悲观与放弃以及现在的谨慎心态,而哲学界对于"强AI"的态度则是沿着由批判与质疑到现在的大力宣扬这一路径演变,且当前他们对强AI所可能引发的风险更为忧虑。(4)"强AI"概念需要进行重新界定,使其成为科学而非单纯的"科幻式"概念,并给予强AI风险议题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AI
“机器智能恶与善”之争
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之争
“智能增强”理念
“奇点”理论
“强AI风险
论”
科技巨风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变革探析——基于AI与IA的视角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奕
《现代教育论丛》
2019年第6期17-23,共7页
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眼帘,并以超出人们预想的速度影响着人类社会,也对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教育如何应对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AI与IA流派争论的焦点——"智能机器是否超越或替代人...
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眼帘,并以超出人们预想的速度影响着人类社会,也对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教育如何应对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AI与IA流派争论的焦点——"智能机器是否超越或替代人类"来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变革趋势,即"失去控制",高等教育需坚守育人本质;"重复脑力解放",高校教师需转变角色;"伦理困境",高校需发挥德育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高等教育
智能增强(IA)
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技术本身的人工智能伦理框架——以自动驾驶系统为例
被引量:
14
1
作者
潘恩荣
杨嘉帆
机构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
出处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3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工程实践的伦理形态学研究”(项目编号:15ZDB015)。
文摘
人工智能产业界在解决伦理问题时发现,技术专家无能为力。当转而寻求伦理专家给出方案,如自动驾驶在电车难题情景中撞向谁的伦理决策方案时,伦理专家发现自身难以承受如此责任。从现代技术哲学经验转向视角来看,这是技术和伦理相互独立甚至对立引发的后果。理想的治理方式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伦理融合成一种面向技术本身的人工智能伦理框架。基于“设计情景-使用情景”,结合人工智能的两种技术设计思路“人工的智能”(AI)和“智能增强”(IA),这样的伦理框架能够解决自动驾驶面临的问责难题。
关键词
自动驾驶
面向技术本身
经验转向
伦理决策
智能增强
Keywords
Self-driving
system
Technology-oriented
Empirical
turn
Ethical
decision-making
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
分类号
N0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历史视角分析的强人工智能论争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彦雨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出处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6-27,35,共13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点培育方向项目"科技的社会风险"
中国科学院青年研教项目"机器人ELSI问题研究"项目
文摘
在人工智能发展史上,强人工智能("强AI")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但却又不断引发人们关注的议题。对于"强AI"理念,我们应合理看待其所发的各种争论:(1)"强AI"理念是推动人工智能界不断打破人机界限、使AI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信念;(2)"强AI"争论背后所反映的是不同社会要素,特别是"两种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张力,且AI界的这几种文化也经历着由对立、冲突,到逐渐的尝试性对话与合作这一过程。(3)AI界、哲学界在对待"强AI"这一议题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AI界经历了一个由乐观与支持到悲观与放弃以及现在的谨慎心态,而哲学界对于"强AI"的态度则是沿着由批判与质疑到现在的大力宣扬这一路径演变,且当前他们对强AI所可能引发的风险更为忧虑。(4)"强AI"概念需要进行重新界定,使其成为科学而非单纯的"科幻式"概念,并给予强AI风险议题更多关注。
关键词
强AI
“机器智能恶与善”之争
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之争
“智能增强”理念
“奇点”理论
“强AI风险
论”
科技巨风险
Keywords
strong
AI
debate
on
"the
evil
and
the
good
of
machine
intelligence
"
debate
between
optimism
and
pessimism
concept
of
"
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
"
"singularity"
theory
"theory
of
strong
AI
risk"
huge
ris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变革探析——基于AI与IA的视角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奕
机构
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处
《现代教育论丛》
2019年第6期17-23,共7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深圳特区高等教育改革史论”课题(项目编号:GD18XJY3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眼帘,并以超出人们预想的速度影响着人类社会,也对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教育如何应对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AI与IA流派争论的焦点——"智能机器是否超越或替代人类"来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变革趋势,即"失去控制",高等教育需坚守育人本质;"重复脑力解放",高校教师需转变角色;"伦理困境",高校需发挥德育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高等教育
智能增强(IA)
意识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higher
education
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
(IA)
awareness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面向技术本身的人工智能伦理框架——以自动驾驶系统为例
潘恩荣
杨嘉帆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4
原文传递
2
基于历史视角分析的强人工智能论争
王彦雨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变革探析——基于AI与IA的视角
周奕
《现代教育论丛》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