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三产融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艳琦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60,共13页
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赋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通过动态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对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农村三产融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三者之间的... 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赋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通过动态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对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农村三产融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显著驱动作用,并在空间层面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异质性分布格局;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农村三产融合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3.47%;相比于专业化集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的中介效应更显著;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中介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按中介效应占比由大到小对四大地区排序的结果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因此,政府部门可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打造平台模式驱动农村三产融合;行业协会可通过创建示范区、构建全国性平台、构筑示范项目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支持;东部地区政府和生产性服务业应发挥辐射作用,带动西部、中部及东北地区全面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农村三产融合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专业化集聚 多样化集聚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来自CFPS的证据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皓 张国胜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96,共16页
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均衡增长和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构建农村三产融合指标体系,通过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系统性地分析了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 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均衡增长和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构建农村三产融合指标体系,通过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系统性地分析了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三产融合使得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显著降低了24.41%,在使用多种稳健性检验的基础上结论仍成立;深入探究其中传导机制,本文发现农村三产融合通过提高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水平,达到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目的;农村三产融合对于受教育程度更高、年龄更小的户主和男性户主家庭的政策效果更加显著;分地区讨论,农村三产融合对东部地区的农村收入差距缩小效应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农村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再中心化影响函数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研究--以安徽农村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斌兵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20-24,共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提出了新的遵循。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兴旺,而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产业兴旺的关键。通过三产融合,各类资源要素在乡村产业间优化配置,实现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提出了新的遵循。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兴旺,而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产业兴旺的关键。通过三产融合,各类资源要素在乡村产业间优化配置,实现产业升级,农业增值,农民增收。研究立足实证分析,以安徽省部分实践性强的县区农村为案例,运用案例研究法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农村地区在三产融合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外部环境发展不配套、主体产业优势不明显、融合发展要素瓶颈制约。主要对策是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发挥正向引导;加强人才培训和引导;集中力量培育主体产业,不断放大发展优势;加强创新驱动,提升三产融合内生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三产融合 农业农村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农村三产融合与共同富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廷勇 杨丽 +1 位作者 杨光情 罗汐妍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3,共11页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既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文章选取2013—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既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文章选取2013—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农村三产融合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门槛效应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对东部、中部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较为显著,且2013—2015年数字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低于2016—2021年。基于此,研究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筑牢共同富裕基础;构建多链融合发展新生态,加快推进农村三产融合;打造区域联动发展新格局,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农村三产融合 共同富裕 物质富裕 精神富有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农村三产融合的影响——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妍 吴玉宇 《商业经济》 202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绿色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水平的有力支持。基于2011—2020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和双维度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农村三产融合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总体上对... 绿色金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水平的有力支持。基于2011—2020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和双维度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农村三产融合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总体上对农村三产融合水平存在正向支持影响;绿色金融各项业务中绿色投资和绿色保险能显著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水平的有效提升,绿色证券、碳金融、绿色信贷的支持较弱。完善绿色金融与农村三产融合衔接机制、提升绿色投资和绿色保险供给质量、疏通绿色信贷供给堵点等是绿色金融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有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绿色金融 固定效应模型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基于三产融合的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沈月 张佳琪 《北方论丛》 2019年第2期8-12,共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高农民收入、重构新型城乡关系。在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中,要以政策落实为重点保障产业融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高农民收入、重构新型城乡关系。在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中,要以政策落实为重点保障产业融合,以社会服务为基础支撑产业融合,以绿色发展为目标引导产业融合。在具体策略上,首先,要找准融合方式,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其次,要明确融合主体,优化农业经营体系;再次,要延伸融合产业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最后,要挖掘农业多功能价值,打造农业特色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三产融合 农业发展 农村经济
下载PDF
产业新城推进农村三产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瀑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8-191,204,共5页
产业新城作为一种新型城镇化形式,可以有效地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在深入分析产业新城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逻辑分析二者在发展目标、基础和动力上的契合,构建产业新城推动农村三产融合的生产要素流动、市场需求拉动、产业集... 产业新城作为一种新型城镇化形式,可以有效地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在深入分析产业新城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逻辑分析二者在发展目标、基础和动力上的契合,构建产业新城推动农村三产融合的生产要素流动、市场需求拉动、产业集群支撑和基础设施保障等作用机制。为此,产业新城的发展应通过发挥产业融合平台载体作用、激发三产融合内生动力和运用PPP模式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等路径来实现,以有效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新城 农村三产融合 要素流动
原文传递
乡村数字经济与农村三产融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与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雨晴 陈灿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4-27,共14页
乡村数字经济与农村三产融合的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均衡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系统梳理乡村数字经济与农村三产融合协调发展的逻辑机理,阐释不均衡发展特性的基础上,以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为样本,构... 乡村数字经济与农村三产融合的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均衡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系统梳理乡村数字经济与农村三产融合协调发展的逻辑机理,阐释不均衡发展特性的基础上,以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为样本,构造乡村数字经济与农村三产融合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选用熵值法对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选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σ收敛和β收敛模型,对全国及四大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乡村数字经济与农村三产融合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相对差异动态缩小”的特征,但从绝对数值看,仍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状态;第二,区域间差异是空间差异、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东部与中部、东部与西部、东部与东北部的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和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应是未来相关政策的靶向目标;第三,乡村数字经济与农村三产融合的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σ收敛特征,除东北地区只存在经典β收敛外,全国及其他地区均存在显著的空间β收敛特性,西部地区收敛速度最快,即西部省份之间追赶趋同效应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三产融合 协调发展 收敛性分析
下载PDF
微观视角下农村三产融合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9
作者 郭皓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152,共6页
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20年农村家庭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微观视角出发,构建农村三产融合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发现:农村三产融合水平在两种构建方法下均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分地区来看,东部... 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20年农村家庭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微观视角出发,构建农村三产融合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价。研究发现:农村三产融合水平在两种构建方法下均呈现不断提升的态势;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农村三产融合水平更高,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虽与东部地区存在一定差距,但在更快增长速度的作用下,这一差距正逐渐缩小;分二级指标来看,相较于三产融合行为,三产融合绩效对于农村三产融合水平增长的贡献更明显。通过创新视角为探讨农村三产融合问题提供理论参鉴,以期精准地反映相关政策导向与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融合水平 融合绩效 农村发展
下载PDF
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的理论逻辑与实证分析
10
作者 邹悦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年第4期49-58,共10页
从收入结构的角度分析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基于2010—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效应,以城乡融合为门槛变量,考察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民收入支持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1)农村三产融合能够... 从收入结构的角度分析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的机理,基于2010—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效应,以城乡融合为门槛变量,考察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民收入支持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1)农村三产融合能够拉动农民可支配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但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带动作用仍需加强。(2)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高时,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的效应更强,反之,该效应将被抑制,且城乡融合是农村三产融合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对此,应完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助力农民各收入协调增长,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城乡融合与产业融合的联动作用,培养引进新型治理人才、提升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门槛面板模型 城乡融合
下载PDF
农户对农村三产融合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省典型农业特色小镇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侯茂章 王思灵 廖婷婷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87-91,共5页
农村三产融合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手段,增强了农村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研究设计了一套农村三产融合满意度评价问卷,对湖南省农村三产融合试点县中的7个典型农业特色小镇进行调研,共获取382份农户调研数据,... 农村三产融合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手段,增强了农村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研究设计了一套农村三产融合满意度评价问卷,对湖南省农村三产融合试点县中的7个典型农业特色小镇进行调研,共获取382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CIS测量方法计算农户总体满意度,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户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满意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满意度较高,其满意度主要受个人基本特征、外部感知、政策认知等因素的显著影响。据此,提出要落实政策,加强引导和宣传力度,让农民成为政策的主人;继续强化农业支撑产业融合,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保障农户权益;完善农村三产融合基本服务体系,切实发挥人才作用,为新农村经济建设不断注入活力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满意度 问卷调查 PROBIT模型 农业特色小镇 湖南
下载PDF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基于23个省(市)的文本分析
12
作者 刘悦婷 王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242-246,256,共6页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要措施。以23个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的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词频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索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手段与发展趋势。结...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重要措施。以23个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的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词频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索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手段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各省(市)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重点内容是构建产业链条完整、服务多样、机制健全、利益联合紧密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因此,在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多元政策协调、壮大全产业链发展的龙头企业,发展农业新兴业态、重点落实发展扶持政策。对比政策举措发现,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农业,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词频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及实证检验
13
作者 苏静 冯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28-134,共7页
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农村三产融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农村三产融合指数,并结合年份和省份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天津市、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 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农村三产融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农村三产融合指数,并结合年份和省份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天津市、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外,其他各省(区、市)的农村三产融合水平均稳步增长,且东部地区的三产融合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农村三产融合水平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具有异质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影响越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农村三产融合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了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民收入
下载PDF
产业链拓展视角下的农村三产融合路径研究——基于小岗村的实践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长明 陈学云 郑峰 《新余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11,共6页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产业链拓展是农村三产融合的关键举措,它可以突破农业产业发展的资源约束。以产业链拓展为视角,将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方向归结为产业链纵向拓展、横向拓展和双向整合拓展,并结合小岗...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产业链拓展是农村三产融合的关键举措,它可以突破农业产业发展的资源约束。以产业链拓展为视角,将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方向归结为产业链纵向拓展、横向拓展和双向整合拓展,并结合小岗村案例说明产业链拓展的实践路径。通过分析产业链拓展视角的农村三产融合的具体发展路径,从而实现延伸产业链以提高产业融合深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农村三产融合 融合路径 小岗村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农村三产融合的作用机制、困境与路径
15
作者 杨石美 李练军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推动农村三产融合。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能够促进农村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发展。当前,在数字经济推动农村三产融合的过程中面临着数字鸿沟制约、... 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推动农村三产融合。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能够促进农村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发展。当前,在数字经济推动农村三产融合的过程中面临着数字鸿沟制约、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缺乏、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不足等困境。对此,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和技术普及,构建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村三产融合 作用机制 困境 路径
下载PDF
农村三产融合、农业企业集聚与农民增收
16
作者 汪增洋 王张怡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4-92,F0003,共10页
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基于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门槛回归和系统GMM模型,研究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三产融合有助于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2)农业企... 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基于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门槛回归和系统GMM模型,研究农村三产融合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三产融合有助于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2)农业企业集聚在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存在门槛效应,随着农业企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其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3)机制分析发现,农村三产融合通过农业产业链延伸和要素融合发展来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多功能性拓展对农民增收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农业企业集聚 农民增收 门槛效应
下载PDF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背景下农业高职教育产出优化路径研究——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伟 《中国农业教育》 2021年第4期30-37,共8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产加速融合发展。现阶段,农业高职院校与农业行业企业融合度不高,教育资源松散且与产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规格与路径单一等问题依然突出。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的农业高职院校需主动从供给端进行优化调整,通过组...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三产加速融合发展。现阶段,农业高职院校与农业行业企业融合度不高,教育资源松散且与产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规格与路径单一等问题依然突出。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的农业高职院校需主动从供给端进行优化调整,通过组建政校行企命运共同体,构建专业集群和融合型课程体系,共建共管实践教学平台与科技创新平台,调整科研方向,拓宽人才培养路径等举措,消除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的错位,助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农业高职院校 教育产出 乡村振兴战略
下载PDF
农村三产融合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的动态演进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俣晖 陈灿煌 《保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24-35,共12页
通过构建农村三产融合与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马尔可夫链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2005-2021年中国农村三产融合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水平、空间格局特征、动态演... 通过构建农村三产融合与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马尔可夫链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2005-2021年中国农村三产融合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水平、空间格局特征、动态演进特征和驱动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乡村振兴 耦合协调 空间马尔可夫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的多维评价研究——基于福建省10个村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芳 赖永波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3-31,共9页
构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的测评指标体系、开展融合成效测评,是判断融合过程是否合理、融合成果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考虑农村三产融合活动中农业与二三产业关联性融合过程和融合结果两个方面,从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农业服... 构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的测评指标体系、开展融合成效测评,是判断融合过程是否合理、融合成果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考虑农村三产融合活动中农业与二三产业关联性融合过程和融合结果两个方面,从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农业服务业融合、增收与就业、生态效应五个维度构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测评指标体系。选取福建省10个村,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三产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解析其得分成因。各地农村在五个维度上存在差异化的表现,农业二三产业渗透、农业多功能、农业特色产业文化建设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应进一步强化农村生态治理、加快二三产业渗透、发挥农业多重功能,以促进农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三产融合 发展水平测评 因子分析 福建省
下载PDF
湘潭市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银银 邓志英 《当代农村财经》 2020年第2期49-51,共3页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主要途径。本文以湖南省湘潭市为例,阐述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分析了农村三产融合力度不足、产业融合的外部环境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突出...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主要途径。本文以湖南省湘潭市为例,阐述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分析了农村三产融合力度不足、产业融合的外部环境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突出品牌建设、加大农村三产融合力度、加大科技人才及资金扶持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 深度融合 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