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多学科微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63
1
作者 杨杰孚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49-1165,共17页
微血管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以直径<500μm的小动脉、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损伤——微血管密度、直径及功能改变,继发阻塞继而影响组织灌注为共同病生理特征的血管疾病综合征。临床微血管疾病主要包... 微血管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以直径<500μm的小动脉、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损伤——微血管密度、直径及功能改变,继发阻塞继而影响组织灌注为共同病生理特征的血管疾病综合征。临床微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脑微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和病理性肥胖等。迄今国际上尚缺乏对于微血管疾病的统一定义、诊断标准及治疗对策。经过专家共识会议和文献回顾,本共识总结了微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病理机制及临床特征,并对不同微血管疾病的诊断流程和主要的治疗策略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疾病 微血管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炎症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糖耐量受损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各代谢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翼飞 詹维伟 +8 位作者 洪洁 顾卫琼 杨义生 桂明辉 唐金凤 王卫庆 刘建民 赵咏桔 宁光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差异及其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11名正常人、1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新诊68例糖耐量受损(IGT)患者及25例空腹血糖受损(IFG)合并IGT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Bergman最小模型技术(MMM)...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差异及其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11名正常人、1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新诊68例糖耐量受损(IGT)患者及25例空腹血糖受损(IFG)合并IGT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Bergman最小模型技术(MMM)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受试者的颈总动脉(CCA)和颈内动脉(ICA)的IMT.结果(1)CCA-IMT在IGT组及IFG+IGT组显著高于正常组及肥胖组(P值分别为<0.01及<0.05),但前两组之间及后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CA-IMT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相关研究显示,在所有IGT患者中(包括IFG+IGT),CCA-IMT与年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ISI呈显著正相关,与体质指数(BMI)及腰围呈显著负相关(P<0.05~0.01);ICA-IMT与年龄、TC及ISI呈显著正相关,与BMI呈显著负相关(P<0.05~0.01).(3)偏相关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因素的影响后,CCA-IMT及ICA-IMT值与TC、LDL-C、BMI、腰围及ISI值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初发的IGT患者中颈动脉IMT值已有显著升高,而在校正了年龄因素的影响后,没有观察到包括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及中心性肥胖在内的各种代谢异常状态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由此预示IGT是早期A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T IGT 患者 糖耐量受损 颈动脉内中膜 人群 BMI 代谢指标 LDL-C 腰围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预测非糖尿病人群血压升高——170例非糖尿病成年人6年随访 被引量:28
3
作者 李光伟 姜亚云 +4 位作者 杨文英 王金平 胡泽溪 胡英华 潘孝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成年人血压升高是胰岛素抵抗本身还是其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所致。方法大庆地区1986年以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检出170例(NGT107例,IGT63例)非糖尿病成年人,年龄25~74岁。初访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成年人血压升高是胰岛素抵抗本身还是其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所致。方法大庆地区1986年以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检出170例(NGT107例,IGT63例)非糖尿病成年人,年龄25~74岁。初访时测定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浆胰岛素并全部跟踪随访至1992年,重复监测胰岛素以外各项指标。随访中恶化为糖尿病者被排除在本分析之外。计算OGTT曲线下胰岛素面积INSAUC,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1/(FPG×FINS)。以方差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基线胰岛素敏感性、血浆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是否能预测随访6年后血压水平升高。结果在基线OGTT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四分变量组(Quartiles)中,随访6年后的SBP、DBP水平随基线INSAUC增大而升高,在INSAUC值为58.5、121.0、175.6及291.6mu/L时,SBP分别为(119.5±2.3)、(122.1±2.5)、(129.4±2.4)及(128.3±2.6)mmHg,DBP分别为(78.6±1.6)、(79.7±1.7)、(85.2±1.7)及(84.0±1.8)mmHg。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值年龄、SBP与6年后之SB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4~0.0001),2h血糖水平与SBP相关性不显著。除此之外,基线INSAUC与随访之SBP显著独立相关基线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6年后SBP相关不显著。以DBP代替SBP做因变量分析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 预测 非糖尿病人群 血压升高
下载PDF
三黄安消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及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姜淼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三黄安消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及改善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IR患者随机分 为2组各30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三黄安消胶囊(由黄芩、黄连、人参等组成)治疗。8周为1疗程。主要观察治疗 前后空腹血糖(F... 目的:观察三黄安消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及改善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IR患者随机分 为2组各30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三黄安消胶囊(由黄芩、黄连、人参等组成)治疗。8周为1疗程。主要观察治疗 前后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P2BG)、空腹血胰岛素(FINS)及餐后血胰岛素(PINS)、血压、血脂、体重等指标的变化,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降血糖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6.7%。2组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BG、P2BG、IAI、HOMA-IR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 显著性意望(P<0.01);对照组仅P2BG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照FBG、HOMA-IR比较,差异均有非常 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三黄安消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 并可调节血糖、血胰岛素、血压、血脂水平,对于肝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临床使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三黄安消胶囊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自发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芬 何华亮 刘铜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95-398,共4页
GK大鼠是1975年由Goto等在日本仙台从Wistar大鼠中反复选择形成的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鼠种。该鼠具有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受损,β细胞分泌受损,空腹高血糖,肝糖原生成增多,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度胰岛素抵抗等特点,晚期合并各种并发... GK大鼠是1975年由Goto等在日本仙台从Wistar大鼠中反复选择形成的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鼠种。该鼠具有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受损,β细胞分泌受损,空腹高血糖,肝糖原生成增多,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度胰岛素抵抗等特点,晚期合并各种并发症,与人类2型糖尿病进展极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K大鼠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代谢紊乱 被引量:16
6
作者 赵雅绯 张晓薇 杨冬梓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的代谢改变 .方法  17例诊断为PCOS患者作为研究组和 17例正常月经周期有排卵妇女为对照组 .分别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IRT) ,及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高密...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的代谢改变 .方法  17例诊断为PCOS患者作为研究组和 17例正常月经周期有排卵妇女为对照组 .分别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IRT) ,及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 .结果 研究组葡萄糖代谢明显减低 ,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 ,研究组服糖后 1小时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曲线下面积高于对照组 ,研究组TC、TG、LDL均高于对照组 ,而HDL低于比对照组 .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明显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紊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代谢紊乱 糖代谢 脂代谢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Angiotensin-receptor blockers as therapy for mild-to-moderate hypertension-associated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被引量:15
7
作者 Eugen Florin Georgescu Reanina Ionescu +2 位作者 Mihaela Niculescu Laurentiu Mogoanta Liliana Vancic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8期942-954,共13页
AIM: TO evaluate insulin resistance, cytolysis and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 score (NAS) using the Kleiner and Brunt criteria in 54 patients with NASH and mild-to-moderate hypertension, treated with tel... AIM: TO evaluate insulin resistance, cytolysis and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 score (NAS) using the Kleiner and Brunt criteria in 54 patients with NASH and mild-to-moderate hypertension, treated with telmisartan vs valsartan for 20 mo. METHODS: All patients met the NCEP-ATP Ⅲ criteria for metabolic syndrome. Histology confirmed steatohepatitis, defined as a NAS greater than five up to 3 wk prior inclusion, using the current criteria. Patients with viral hepatitis, chronic alcohol intake, drug abuse or other significant immune or metabolic hepatic pathology were excluded. Subjec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either to the valsartan (V) group (standard dose 80 mg o.d., n = 26), or to the telmisartan (T) group (standard dose 20 mg o.d., n = 28). Treatment had to be taken daily at the same hour with no concomitant medication or alcohol consumption allowed. Neither the patient nor the medical staff was aware of treatment group allocation. Paired liver biopsies obtained at inclusion (visit 1) and end of treatment (EOT) were assessed by a single blinded pathologist, not aware of patient or treatment group. Blood pressure, BMI, ALT, AST, HOMA-IR, plasma triglycerides (TG) and total cholesterol (TC) were evaluated at inclusion and every 4 mo until EOT (visit 6). RESULTS: At EOT we notic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ALT levels vs inclusion in all patients and this decrease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group T vs group V. HOMA-IR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EOT vs inclusion in all patients but in group T, the mean HOMA-IR decrease per month was higher than in group V. NAS significantly diminished at EOT in all patients with a higher decrease in group T vs group V. CONCLUSION: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seem to be efficient in hypertension-associated NASH. Telmisartan showed a higher efficacy regarding insulin resistance and histology, perhaps because of its specific PPAR-gamma ligand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LMISARTAN VALSARTAN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HYPERTENSION insulin-resistance Hepaticsteatosis NECROINFLAMMATION
下载PDF
山楂原花青素及维生素C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宓伟 练武 +4 位作者 尹淑英 赵倩 杨晓慧 张爱萍 华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5-629,共5页
目的探讨山楂原花青素(HPC)和维生素C(VC)联合应用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法制备IR大鼠模型,检测大鼠造模后体质量、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试剂盒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目的探讨山楂原花青素(HPC)和维生素C(VC)联合应用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法制备IR大鼠模型,检测大鼠造模后体质量、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试剂盒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将IR大鼠分为模型组、HPC(56 g/kg)组、VC(180 g/kg)组、HPC(56 g/kg)+VC(180 g/kg)组和罗格列酮(122 g/kg)组,连续给药12周,测定各组大鼠肝匀浆中葡萄糖、胰岛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和肝线粒体中SOD、GSH-Px、Na+,K+-ATP酶、Ca2+,Mg2+-ATP酶及MD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 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PAR-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造模后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5),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ALT、AST和ALP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肝匀浆中SOD、CAT、GSH-Px、GSH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葡萄糖、胰岛素、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线粒体中SOD、GSH-Px、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PPAR-γm RN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HPC、VC、HPC+VC和罗格列酮对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作用,HPC+VC组作用优于HPC组和VC组,与罗格列酮组效果相当。结论 HPC和VC联合作用可改善IR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原花青素 维生素C 胰岛素抵抗 肝脏氧化应激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原文传递
Post-transplant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eexisting liver disease-a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affecting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被引量:13
9
作者 Maja Cigrovski Berkovic Lucija Virovic-Jukic +1 位作者 Ines Bilic-Curcic Anna Mrzljak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0年第21期2740-2757,共18页
Liver cirrhosis and diabetes mellitus(DM)are both common conditions with significant socioeconomic burden and impact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A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DM and liver cirrhosis regard... Liver cirrhosis and diabetes mellitus(DM)are both common conditions with significant socioeconomic burden and impact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A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DM and liver cirrhosis regarding both etiology and disease-related complications.Type 2 DM(T2DM)is a wellrecognized risk factor for chronic liver disease and vice-versa,DM may develop as a complication of cirrhosis,irrespective of its etiology.Liver transplantation(LT)represents an important treatment option for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 due to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which represents a hepatic manifesta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a common complication of T2DM.The 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cluding immunosuppressive drugs,can contribute to persistent or de novo development of DM and NAFLD after LT.T2DM,obesity,cardiovascular morbidities and renal impairment,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nd NAFLD,may have negative impact on short and long-term outcomes following LT.The treatment of DM in the context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and post-transplant is challenging,but new emerging therapies such as 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GLP-1RAs)and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SGLT2i)targeting multiple mechanisms in the shared pathophysiology of disorders such as oxidative stress and chronic inflammation are a promising tool in future patient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mellitus Liver transplantati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Metabolic syndrome insulin-resistance 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
下载PDF
FGF21对MSG胰岛素抵抗小鼠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升龙 张振宇 +7 位作者 任桂萍 叶贤龙 马蕾 于丹 韩苗苗 赵景壮 张天援 李德山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78-1784,共7页
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对谷氨酸钠(MSG)肥胖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高剂量FGF21治疗组和低剂... 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对谷氨酸钠(MSG)肥胖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高剂量FGF21治疗组和低剂量FGF21治疗组。给药5周,给药期间每周监测小鼠体重,给药结束时测定血脂和血清胰岛素及转氨酶含量。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肝脏和脂肪组织内能量代谢调节关键基因表达。结果显示,治疗5周后,不同剂量FGF21均明显降低MSG模型体重(P<0.01),纠正其血脂紊乱(P<0.01),减轻模型小鼠的肝内脂肪变性,恢复其肝脏细胞正常形态结构,并且可显著改善MSG模型鼠胰岛素抵抗状态。因此,FGF21能显著减轻MSG肥胖小鼠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逆转模型小鼠的肝内脂肪变性,这一发现为临床应用FGF21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胰岛素抵抗 非酒精性脂肪肝 谷氨酸钠
原文传递
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彦 冯盼盼 +1 位作者 朱韦 龚建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3-476,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常见的慢性肝病,与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密切相关,可逐渐进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细胞肝癌,然而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利拉鲁肽是人胰高血糖素样肽一1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明确。目前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利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常见的慢性肝病,与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密切相关,可逐渐进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细胞肝癌,然而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利拉鲁肽是人胰高血糖素样肽一1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明确。目前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利拉鲁肽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同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现就目前已经证实的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 利拉鲁肽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胰岛素受体底物2在2型糖尿病大鼠肌肉、脂肪、肝脏中的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彭定琼 郭晓蕙 +1 位作者 陈宇 高妍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用Western杂交检测自发发病的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肌肉、脂肪、肝脏内IRS-2(胰岛素受体底物2)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以同种属的Wistar大鼠做比较。结果OLETF大鼠肌肉组织内IRS-2的蛋白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用Western杂交检测自发发病的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肌肉、脂肪、肝脏内IRS-2(胰岛素受体底物2)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以同种属的Wistar大鼠做比较。结果OLETF大鼠肌肉组织内IRS-2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而脂肪、肝脏组织内IRS-2的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S-2蛋白表达异常可能是引起2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的因素之一;IRS-2在OLETF大鼠不同组织内的表达不完全一致;可能引起各组织对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受体底物2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脂肪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琦 李玉秀 王姮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讨肥胖及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即: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瘦素水平与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糖耐量正常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各60例,其中肥胖受试者60例,体重正常者60例。所有受试者均测其脂联素、TNF-α、瘦素、血... 目的探讨肥胖及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即: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瘦素水平与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糖耐量正常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各60例,其中肥胖受试者60例,体重正常者60例。所有受试者均测其脂联素、TNF-α、瘦素、血糖和血脂的水平以及空腹血清免疫反应性胰岛素(FIRI),并测定血压,腰围臀围比值(WHR)。结果糖尿病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糖耐量正常组,其值分别为(6·09±3·11)mg/L和(14·12±4·17)mg/L,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血清脂联素水平与BMI、FIRI、WH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负相关(P<0·01)。血清瘦素水平与BMI、FIRI及HOMA-IR明显正相关(P<0·01)。TNF-α与BMI、WHR、FIRI、HOMA-IR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脂联素与HDL-C呈正相关,而瘦素和TNF-α与HDL-C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意义。血清脂联素水平与TNF-α及瘦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分别为r=-0·40,P<0·001;r=-0·40,P<0·001)。结论结果显示,脂肪细胞因子即:脂联素、TNF-α及瘦素水平直接或间接参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因子 肥胖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儿童青少年糖代谢异常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艳明 农光民 吴娇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7-830,共4页
目的了解单纯性肥胖儿童葡萄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各组分的相互关系。方法符合单纯性肥胖标准对象370例,分别测量体质量、腰围、臀围,常规方法检测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等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白介素-6(IL... 目的了解单纯性肥胖儿童葡萄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各组分的相互关系。方法符合单纯性肥胖标准对象370例,分别测量体质量、腰围、臀围,常规方法检测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等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围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InRI),采用因子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葡萄糖代谢异常与各种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370例中葡萄糖代谢异常(IGM)检出率为21.08%。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在原始观察指标基础上提取7个因子,分别为WHR、BMI、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InRI、TNF-α、IL-6,分别代表腹型肥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和低度炎症反应,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葡萄糖代谢异常(IGM)与WHR(OR=1.557,P<0.001)、TC(OR=1.246,P<0.001)、HDL(OR=0.861,P<0.001)、InRI(OR=1.255,P=0.005)、IL-6(OR=1.135,P=0.008)和TNF-α(OR=1.471,P=0.002)等因素独立相关。结论儿童时期肥胖常伴有明显的葡萄糖代谢异常,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和低度炎症反应与肥胖相关葡萄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重视对葡萄糖代谢异常相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有助于肥胖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症 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代谢 因子分析
下载PDF
胰岛素受体基因酪氨酸激酶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印存思 潘维君 +1 位作者 高超 崔毓桂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002-2005,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基因酪氨酸激酶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PCR-RFLP)以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96例PCOS患者(PCOS组)和48例健康妇女(对照组)的胰岛素受体基因中3个...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基因酪氨酸激酶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PCR-RFLP)以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96例PCOS患者(PCOS组)和48例健康妇女(对照组)的胰岛素受体基因中3个单核苷酸位点(+168715C>T、+176506C>T和+176525G>A)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PCOS组的胰岛素受体基因Exon17的+168715C>T的多态性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3.5%vs.45.8%,P=0.043),而且在非肥胖亚组中差异更明显(P=0.039);两组研究对象在距离INSR-Exon22前端85bp和56bp处存在+176506C>T和+176525G>A的多态性,两位点多态性出现频率相同,而且PCOS组多态性出现频率亦高于对照组(64.6%vs.4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进一步分组比较发现在PCOS非肥胖亚组中两位点多态性出现频率高于对照组(P=0.042)。结论胰岛素受体基因中+168715C>T、+176506C>T和+176525G>A的多态性可能与PCOS非肥胖型患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内脂素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慧慧 闫晓光 +2 位作者 马佳妮 张海军 孙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3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表达水平、两者相关性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8月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表达水平、两者相关性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8月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就诊的新诊断T2DM合并NAFLD患者50例(T2DM合并NAFLD组)、不伴脂肪肝的T2DM患者30例(T2DM组)、单纯NAFLD患者(NAFLD组)及正常体检者(NC组)各3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血脂、空腹血浆胰岛素、Visfatin和RBP4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探讨Visfatin和RBP4与HOMA-IR、HOMA-β、三酰甘油(TG)、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相关性。结果 1T2DM合并NAFLD组血浆Visfatin及RBP4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5)。T2DM合并NAFLD组、T2DM组、NAFLD组Visfatin、RBP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Visfatin与TG(r=0.472,P〈0.05)、BMI(r=0.221,P〈0.01)、HOMA-IR(r=0.369,P〈0.01)呈正相关,与ISI(r=-0.276,P〈0.01)和HOMA-β(r=-0.470,P〈0.01)呈负相关;RBP4与TG(r=0.411,P〈0.01)、BMI(r=0.217,P〈0.01)、HOMA-IR(r=0.361,P〈0.01)呈正相关,与ISI(r=-0.271,P〈0.01)和HOMA-β(r=-0.469,P〈0.01)呈负相关。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RBP4为影响Visfatin最显著因素,常数项为零;Visfatin、TG为影响RBP4的最显著因素,常数项为0.216。结论 血浆Visfatin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拮抗体内导致IR的因素、改善ISI、调节血脂代谢等作用有关。RBP4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IR及T2DM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内脂素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高血压胰岛素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瑞玉 苏肇家 +1 位作者 王宪衍 龚兰生 《中国高血压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剂量分别为12.5~37.5,5~15,10~30mg/ d,疗程4周,血压从治疗前171/106mmHg降到143/88mmHg。治疗后的血胰岛素水平、血胰岛素/葡萄... 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剂量分别为12.5~37.5,5~15,10~30mg/ d,疗程4周,血压从治疗前171/106mmHg降到143/88mmHg。治疗后的血胰岛素水平、血胰岛素/葡萄糖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显示有明显的改善胰岛素抗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 高血压
原文传递
疏肝化浊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方波 齐峰 +1 位作者 张玉立 邓蜓蜓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8-221,共4页
目的:观察疏肝化浊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T2 DM)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00例T2 DM患者随机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1片/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疏肝化浊降糖... 目的:观察疏肝化浊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T2 DM)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00例T2 DM患者随机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1片/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疏肝化浊降糖方,1剂/d。两组疗程均为12周。测量体重(Wt)、腰围(W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检测血清瘦素(LP)、血清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IL-6)。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2 hPG,HbA1c及FIN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MI,HOMA-IR低于对照组(P<0.01),HOMA-IS和ISI高于对照组(P<0.01),IL-6,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APN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肝化浊降糖方能调节糖代谢,降低T2 DM患者血糖,并能改善β细胞分泌功能,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轻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敏感性 疏肝化浊降糖方 瘦素 脂联素 白细胞介素
原文传递
利拉鲁肽结合二甲双胍对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梁金花 郭行端 +2 位作者 梁金玲 彭雪云 刘裕晓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结合二甲双胍对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胰岛素抵抗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二甲双胍)和观察组(50例,利拉鲁肽+二甲双胍)。...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结合二甲双胍对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胰岛素抵抗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二甲双胍)和观察组(50例,利拉鲁肽+二甲双胍)。比较两组的血糖、胰岛素功能指标、腹腔内脂肪面积(VFA)、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VFA均低于对照组,空腹C肽(FC-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结合二甲双胍治疗胰岛素抵抗T2DM,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功能指标、VFA,提升抗氧化能力,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PI3K、P70S6K在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艳军 尤雪娜 +2 位作者 赵丹 姜苒华 刘国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9-561,共3页
目的测定不同饮食喂养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IR)的情况,观察大鼠脂肪中PI3K、P70S6K的表达及大鼠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普通、高糖、高脂、高糖高脂饲料... 目的测定不同饮食喂养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IR)的情况,观察大鼠脂肪中PI3K、P70S6K的表达及大鼠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普通、高糖、高脂、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大鼠8w后,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实验,对大鼠IR程度进行评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FFA及hs-CRP,分别用原位杂交、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大鼠脂肪中的PI3K、P70S6K。结果高脂、高糖高脂饲料组大鼠产生IR,普通、高糖饲料组未出现IR,IR组大鼠FFA及hs-CRP明显高于非IR大鼠(P<0.01),PI3K表达在IR组大鼠明显低于非IR组大鼠、P70S6K的表达在IR组大鼠明显高于非IR组大鼠(P<0.01)。结论高脂、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大鼠8w可成功诱导大鼠产生IR,IR的产生可能与肥胖、高FFA及炎症反应有关,PI3K在IR组表达降低,P70S6K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IR) 游离脂肪酸(FFA)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PI3K P70S6K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