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问“乔布斯之问”:以什么衡量教育信息化作用 |
李芒
孔维宏
李子运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
2017 |
43
|
|
2
|
中国农村教育观的变革 |
陈敬朴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6
|
|
3
|
对我国体育教学目的论的梳理与评判——自组织体育教学目的论的构建 |
邵桂华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4
|
|
4
|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关于大学英语课程理念的思考 |
成镇权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8 |
34
|
|
5
|
信息技术在与外语课程整合中的地位与作用解析——兼论外语教育技术的学科性 |
胡加圣
冯青来
李艳
|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
2010 |
32
|
|
6
|
从“工具主义”到“人文关怀”:学校体育教学的范式转变——自组织的学校体育教学展望 |
邵桂华
孙庆祝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04 |
26
|
|
7
|
马修斯儿童哲学的要旨与用境——对儿童哲学“工具主义”的反思 |
白倩
于伟
|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7
|
|
8
|
通用人工智能视野下著作权法的逻辑回归——从“工具论”到“贡献论” |
丁文杰
|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
2023 |
22
|
|
9
|
论中国传统科技的人文精神 |
马佰莲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8
|
|
10
|
从技术控制的工具论到存在论视域的转变--析科林格里奇困境及其解答路径问题 |
贾向桐
胡杨
|
《科学与社会》
CSSCI
|
2021 |
21
|
|
11
|
技术工具论的表现形式及悖论分析 |
杨庆峰
赵卫国
|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4
|
|
12
|
大学英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辩 |
丁研
蒋学清
|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6
|
|
13
|
伦理型领导、工具主义伦理气氛与员工不道德行为:内部人身份感知的调节作用 |
王永跃
祝涛
|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5
|
|
14
|
学术治理的工具主义积弊及其超越 |
陈亮
|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15
|
数字时代的新正义论 |
克利福德.G.克里斯琴斯
刘沫潇
|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
2019 |
13
|
|
16
|
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
温小军
|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17
|
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四大范式及其命运 |
寇鹏程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18
|
工具主义考量与民族身份的界定——一个畲族乡的成立所引发的理论思考 |
董建辉
林宏杰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19
|
经合组织全球胜任力框架及测评的争议——兼论对中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反思 |
邓莉
吴月竹
|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20
|
美国法律史研究领域的“赫斯特革命” |
韩铁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