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被动分簇算法的即时通信网络协议漏洞检测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杰 景雯 陈富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53-2258,共6页
为有效挖掘出网络协议漏洞,防止恶意攻击者泄露协议机密信息,维护协议运行环境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被动分簇算法的即时通信网络协议漏洞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被动分簇算法中先声明者优先机制挑选簇首,按照网络健壮性和能源有效性间的均... 为有效挖掘出网络协议漏洞,防止恶意攻击者泄露协议机密信息,维护协议运行环境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被动分簇算法的即时通信网络协议漏洞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被动分簇算法中先声明者优先机制挑选簇首,按照网络健壮性和能源有效性间的均衡原则明确网关节点;对待检测协议实施形式化定义,获得协议工作详细流程;采用AFL模糊检测工具对协议的正、负样本过采样,得到完整样本集合;将前向反馈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分别当作生成对抗式网络中的生成模型与判别模型,利用拉格朗日算法得到检测用例数据,将其代入协议系统内完成漏洞检测。仿真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具有极高的漏洞检测精度与效率,能有效确保网络协议运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分簇 即时通信网络 协议漏洞 漏洞检测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即时通信网络数据劫持分析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袁庆军 陆思奇 +1 位作者 韦忠兴 苟杰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3-80,共8页
数据劫持是对即时通信网络中数据包进行截获分析的重要手段,严重威胁即时通讯网络安全。针对即时通信网络中安全理论和数据保护机制的研究,文章利用静态反汇编与动态调试结合的方法,解析通信数据的加解密操作,分析其通信数据保护机制。... 数据劫持是对即时通信网络中数据包进行截获分析的重要手段,严重威胁即时通讯网络安全。针对即时通信网络中安全理论和数据保护机制的研究,文章利用静态反汇编与动态调试结合的方法,解析通信数据的加解密操作,分析其通信数据保护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即时通讯网络的保护机制存在一定缺陷,易被内部用户劫持。内部用户可通过分析通信数据,猜测数据包构成、通信机制和加密机制,获取关键参数、恢复系统密钥,截取软件解密关键代码,编写通信数据解密程序,获取通信网络中其他用户传递的秘密信息。进而篡改通信信息,破坏即时通信网络的机密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通讯网络 数据劫持 内部敌手
下载PDF
基于被动分簇算法的即时通信网络安全漏洞检测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和伟 王奉章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3年第7期119-122,共4页
为了有效挖掘出网络协议漏洞,防止恶意攻击者泄露协议机密信息,维护协议运行环境安全,并改进安全漏洞检测技术,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被动分簇算法在即时通信网络安全漏洞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首先,构建即时通信网络安全漏洞模型来界定监测区域... 为了有效挖掘出网络协议漏洞,防止恶意攻击者泄露协议机密信息,维护协议运行环境安全,并改进安全漏洞检测技术,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被动分簇算法在即时通信网络安全漏洞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首先,构建即时通信网络安全漏洞模型来界定监测区域,然后运用被动分簇算法获取即时通信网络节点。基于节点相对位置,用该算法确定安全弧序列以寻找节点漏洞弧段。随后,采用蚁群算法检测全部节点安全漏洞弧,从而实现完整安全漏洞的定位。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设计可精准检测即时通信网络安全漏洞节点,并且被动分簇算法在即时通信网络安全漏洞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因此,该方法对于挖掘和防范恶意攻击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即时通信网络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分簇算法 即时通信网络 安全漏洞 漏洞检测
下载PDF
即时通信网络中路由节点覆盖控制优化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安华萍 李龙亮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17-22,共6页
目前即时通信网络在覆盖路由节点时,出现即时通信网络中路由节点连通性不佳,导致网络中路由节点运行能量消耗过快的问题,为此提出即时通信网络中路由节点覆盖控制优化方法。分析路由节点在传播数据过程中产生的损耗,确定路由节点的位置... 目前即时通信网络在覆盖路由节点时,出现即时通信网络中路由节点连通性不佳,导致网络中路由节点运行能量消耗过快的问题,为此提出即时通信网络中路由节点覆盖控制优化方法。分析路由节点在传播数据过程中产生的损耗,确定路由节点的位置;将网络平均划分区域,均匀部署锚节点,计算路由节点之间的最优距离,在即时通信网络中覆盖路由节点;计算路由节点的覆盖率和连通性,确定路由节点覆盖面积,优化路由节点覆盖控制.实验结果显示,在同一参数下,检测路由节点的活跃节点数量和网络中剩余能量时,路由节点覆盖控制优化方法路由节点的活跃数量多,网络中路由节点运行能量足以支撑网络运行,且还具有残存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通信网络 路由节点 覆盖 控制优化
下载PDF
基于启发式遗传算法的即时通信网络漏洞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潘超 吕翘楚 肖巍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1-195,共5页
即时通信网络在漏洞检测时,若检测效果较差,会直接影响即时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为提升即时通信网络的漏洞检测精度,提出启发式遗传算法下即时通信网络漏洞检测方法。对即时通信网络的运行状态特征展开具体分析,结合挖掘技术刻画即时通... 即时通信网络在漏洞检测时,若检测效果较差,会直接影响即时通信网络的安全运行。为提升即时通信网络的漏洞检测精度,提出启发式遗传算法下即时通信网络漏洞检测方法。对即时通信网络的运行状态特征展开具体分析,结合挖掘技术刻画即时通信网络中正常行为和漏洞行为差异性,确定即时通信网络的漏洞特征;基于提取的漏洞特征,利用混合核函数极限学习机模型完成即时通信网络漏洞检测模型的建立;通过启发式遗传算法对模型实施求解处理,根据求解结果确定网络漏洞类型,实现即时通信网路的漏洞自适应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上述方法开展即时通信网络漏洞检测时,不仅能够有效检测出网络漏洞,而且能够有效区分漏洞数据与正常数据,说明所提方法的检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发式遗传算法 即时通信网络 漏洞检测 特征分析 极限学习机
下载PDF
基于CAPTCHA技术的挑战信息使用时机模型
6
作者 朴顺姬 戴德伟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235-236,240,共3页
为了合理使用挑战信息并达到抑制蠕虫病毒传播的目的,采用数学建模方法建立一个基于CAPTCHA技术的挑战信息使用时机数学模型.针对CAPTCHA技术增加了用户负担和网络负载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策略,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发送挑战信息,从而定... 为了合理使用挑战信息并达到抑制蠕虫病毒传播的目的,采用数学建模方法建立一个基于CAPTCHA技术的挑战信息使用时机数学模型.针对CAPTCHA技术增加了用户负担和网络负载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策略,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发送挑战信息,从而定性的分析了使用挑战信息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战应答机制 蠕虫病毒 复杂网络 即时通信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