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病患者突出椎间盘周围的炎症反应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少波 王圣林 +1 位作者 钟延丰 蔡钦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45-348,i001,共5页
目的:观察颈椎病患者突出椎间盘周围组织的病理表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9例颈椎病患者手术切除100个突出的椎间盘;取出间盘周围的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将染色结果结合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5个(45%)... 目的:观察颈椎病患者突出椎间盘周围组织的病理表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9例颈椎病患者手术切除100个突出的椎间盘;取出间盘周围的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将染色结果结合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5个(45%)突出间盘周围的组织内可见血管增生、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组与无炎症组患者在病程、术后脊髓功能改善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炎症反应与颈椎不稳定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1)部分颈椎病患者突出椎间盘周围组织内存在慢性炎症反应,炎症浸润细胞多为单核-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2)颈椎不稳定可能是造成突出椎间盘周围组织内炎症反应的原因之一;(3)慢性炎症因素可能参与了颈椎病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炎症 不稳定
下载PDF
青少年下颈椎不稳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兆龙 杨文贵 +4 位作者 钟竟林 孙文健 何晓峰 朱丽华 许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281-1283,共3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颈椎不稳的可能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诊断标准及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2例典型病例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现有文献进行研究。[结果]2例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X线片示手术节段获骨性融... [目的]探讨青少年下颈椎不稳的可能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诊断标准及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2例典型病例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现有文献进行研究。[结果]2例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X线片示手术节段获骨性融合,按Henderson评价标准均为优,分别随访3 a、4 a无异常并发症。[结论]退行性变可能是青少年下颈椎不稳的病因之一,其发病机理、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选择同成人相似,但须注意其发病机理及病理过程、临床表现均有自身特点,治疗方法选择要考虑生长潜能等诸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下颈椎不稳 退行性变 生长潜能
下载PDF
下颈椎不稳对颈前路手术前后邻近椎间盘变化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乔晓慧 迟峰 +3 位作者 孟庆春 喻伟光 邓佳 乔莹莹 《医学动物防制》 2023年第7期672-675,共4页
目的应用生物力学方法建立下颈椎不稳的动物模型,以研究单节段下颈椎前路手术术前和术后相邻不稳节段椎间盘内的压力变化。方法将12例成年雄性山羊纳入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例。实验组建立下颈椎不稳的... 目的应用生物力学方法建立下颈椎不稳的动物模型,以研究单节段下颈椎前路手术术前和术后相邻不稳节段椎间盘内的压力变化。方法将12例成年雄性山羊纳入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例。实验组建立下颈椎不稳的动物模型,模拟行C5~6单节段颈椎前路手术,完成标本制备。用生物力学机测试加载生理负荷(2N.m)的前屈、后伸及轴向旋转状态下与融合节段相邻节段椎间盘内的压力变化,实验结果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与术前相比,在前屈、后伸和轴向旋转3种状态下,实验组成年雄性山羊下颈椎固定融合术后,椎间盘内压力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前屈和后伸状态下,实验组术前单节段椎间盘内压力大于对照组(P<0.05),轴向旋转状态下,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第4个月实验组成年雄性山羊下颈椎屈伸活动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前屈、后伸及轴向旋转运动状态下,实验组成年雄性山羊椎间盘内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颈椎固定融合术前和术后,颈椎做前屈和后伸运动时,下颈椎相邻节段不稳组的椎间盘内压力均明显高于相邻节段稳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下颈椎不稳 下颈椎邻近节段退变 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 脊髓信号异常 动物生物力学 手术预后
原文传递
寰枢椎融合术和枕颈融合术对齿状突骨折患者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
4
作者 周嘉辉 杨科荣 +3 位作者 张杨 张博文 段寒 谭洪宇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两种术式对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方式及评价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2019-01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8例齿状突骨折合并上颈椎不稳患者的资料,依据... 目的 探讨两种术式对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治疗齿状突骨折合并上颈椎不稳的手术方式及评价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1—2019-01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8例齿状突骨折合并上颈椎不稳患者的资料,依据术式分为寰枢椎融合术(AAF)组31例和枕颈融合术(OCF)组17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参数:O~C_(2)角、O~EA角、C_(1~2)角、C_(2~7)SVA和C_(2~7)Cobb角;并计算dO~C_(2)角、dO~EA角、dC C_(1~2)角、dSVA和dCobb角。结果 AAF组和OCF组术后C_(2~7)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减小,O~C_(2)角、O~EA角、C_(2~7)SVA较术前显著增大,OCF组的dSVA和dCobb角的绝对值均显著大于AA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OCF组dO~C_(2)角与dCobb角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54,R^(2)=0.29,P<0.05),dO~C_(2)角与dO~EA角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R=0.55,R^(2)=0.30,P<0.05)。结论 后入路AAF术和OCF术均会导致下颈椎的退变。与AAF术比较,OCF术后患者下颈椎矢状面平衡退变更为严重。行OCF术时,建议术中监测枕颈角(O~C_(2)角)的固定角度,角度增加过多可能会加速下颈椎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上颈椎不稳 寰枢椎融合术 枕颈融合术 颈椎矢状面平衡
下载PDF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楚加胜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8期29-31,共3页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是由于颈椎C_(2)-C_(3)以下节段退变引起颈椎功能减退,导致在生理负荷下就出现过度活动或异常活动,并因此产生对应的临床表现、潜在的进行性颈椎畸形和神经损害的一种疾病。目前,临床上对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的研究尚...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是由于颈椎C_(2)-C_(3)以下节段退变引起颈椎功能减退,导致在生理负荷下就出现过度活动或异常活动,并因此产生对应的临床表现、潜在的进行性颈椎畸形和神经损害的一种疾病。目前,临床上对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的研究尚不深入,对于此病的治疗方法也存在相当大的争议。本文主要是对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 下颈椎不稳症 治疗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及脱位 被引量:8
6
作者 覃炜 权正学 +3 位作者 欧云生 蒋电明 刘洋 唐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手术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6月,采用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及脱位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24~61岁,平均42岁。其中AndersonⅡ型齿状突陈旧... 目的探讨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手术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6月,采用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及脱位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24~61岁,平均42岁。其中AndersonⅡ型齿状突陈旧性骨折4例、Ⅲ型1例,新鲜骨折4例,寰椎横韧带断裂4例,先天性齿状突不连伴寰枢椎不稳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10例伴不同程度四肢感觉和运动障碍,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5~13分,平均8.5分。影像学检查均有寰枢椎不稳或脱位表现。术中对陈旧性骨折及横韧带断裂引起的脱位患者取自体髂嵴松质骨行后路植骨,植骨量20~30g。结果手术时间1.2~2.5h,平均1.6h;术中出血量50~200mL,平均100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1.5个月。患者均无椎动脉损伤、硬膜破裂、神经症状加重、伤口感染及断钉等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及CT示1枚螺钉进入椎管内,但未出现神经症状,未行特殊处理;余患者螺钉植入位置和复位均满意。寰枢椎植骨于术后6~18个月达骨性融合。术后3个月JOA评分12~17分,平均14.2分。所有患者颈部运动功能恢复良好,但轴向旋转活动部分丧失。结论应用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及脱位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 寰枢椎脱位 上颈椎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颈椎自锁ZEPHIR钢板在外伤性颈椎失稳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保良 王虎 《解剖与临床》 2006年第5期328-329,332,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ZEPHIR钢板内固定在外伤性颈椎失稳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外伤性颈椎失稳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并对术后植骨愈合、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观察。结果:15例患者术后随访6.2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ZEPHIR钢板内固定在外伤性颈椎失稳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外伤性颈椎失稳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并对术后植骨愈合、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观察。结果:15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椎间植骨均在术后3个月内临床愈合,所有病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有1~2个级别恢复。本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ZEPHIR钢板具备优良的植入物设计和力学性能。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后颈椎获得即刻稳定,无需附加牢固的外固定,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失稳 自锁ZEPHIR钢板 植骨融合
下载PDF
颈前路钛网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失稳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虎 李保良 +1 位作者 王建民 罗军 《解剖与临床》 2009年第5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钛网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颈椎失稳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外伤性颈椎失稳32例,手术方式为充分椎管减压、受伤椎体次全切除、切除的椎体碎骨加钛网植骨融合、自锁ZEPHIR钢板内... 目的:探讨颈前路钛网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颈椎失稳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外伤性颈椎失稳32例,手术方式为充分椎管减压、受伤椎体次全切除、切除的椎体碎骨加钛网植骨融合、自锁ZEPHIR钢板内固定。术后对神经功能恢复、植骨愈合进行观察。结果:32例患者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13个月。钛网植骨术后均在3~5个月内获得临床骨性融合,无钛网下沉、钢板螺钉松动等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神经功能评价Frankel分级均有1~2个级别恢复。结论:对外伤性颈椎失稳患者早期手术,术中充分椎管减压,同时钛网加切除的椎体碎骨植骨并应用自锁ZEPHIR钢板内固定,可以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避免髂骨取骨的并发症,获得较好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钛网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失稳 外伤 钛网 ZEPHIR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