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控制湖区血吸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左家铮 任茂元 +6 位作者 贺宏斌 高菊香 黄昌林 凌波 胡述光 杨建平 赵正元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湖区垸内控制血吸虫病的有效方法。方法观察了4种垸内灭螺方法和4种涵闸防螺工程效果;对“水封式”户用沼气池粪便无害化和净化饮用水的卫生效果进行了试验和评估。结果各种灭螺方法实施1~3次,钉螺全部死亡;4种涵闸防螺工... 目的探讨湖区垸内控制血吸虫病的有效方法。方法观察了4种垸内灭螺方法和4种涵闸防螺工程效果;对“水封式”户用沼气池粪便无害化和净化饮用水的卫生效果进行了试验和评估。结果各种灭螺方法实施1~3次,钉螺全部死亡;4种涵闸防螺工程效果达100%;沼气池粪样年均寄生虫卵沉降率为99.6%,灭活率为99.8%,血吸虫卵在沼液中15d后不能孵出毛蚴;集中式供水水质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结论灭螺、防螺、改厕、改水的综合运用,有效地控制了该县的血吸虫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工程 垸内 涵闸 防螺 血吸虫病
下载PDF
武汉市综合治理垸内钉螺孳生地效果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敦金 杨燕 +9 位作者 徐明星 姚群 张兆仁 罗华堂 胡世全 黄四喜 王家刚 周水茂 程忠跃 胡来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8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的对武汉市垸内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及费用效益进行分析,为决策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不同地理特点,以环境改造为主,采用沟渠硬化、开新填旧、建鱼池等方法,辅以药物杀灭对垸内钉螺孳生地进行全面综合治理。收集治... 目的对武汉市垸内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及费用效益进行分析,为决策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不同地理特点,以环境改造为主,采用沟渠硬化、开新填旧、建鱼池等方法,辅以药物杀灭对垸内钉螺孳生地进行全面综合治理。收集治理前后螺情、人畜病情以及项目费用、疫区经济状况等相关资料,计算螺情、病情指标下降率以及单位效果费用、净效益、费用效益比,进行防治效果评价和费用-效果、费用-效益分析。结果经综合治理,全市有螺处数、有螺面积分别下降了79.93%,85.73%;垸内各流行村人群粪检阳性率下降了58.82%;耕牛粪检阳性率下降了73.14%。项目血防综合效果指数为71.50,费用效益比为1∶2.92,净效益费用比为1.92。结论垸内钉螺孳生地综合治理,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流行,是湖沼型垸内亚型地区控制并消灭血吸虫病的有效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垸内 钉螺 综合治理 血吸虫病 控制 费用-效益分析
下载PDF
湖沼地区垸内沟渠有螺环境分类定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彭孝武 荣先兵 +9 位作者 李明炎 张华明 刘恒武 王加松 刘雄 张霞 陈美 崔彩霞 董娟 郭舒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对湖沼地区垸内有螺环境进行分类定级,以提高查螺工作效率,实现有螺环境分类管理。方法选择湖北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江陵县廖堤村和熊堤村为试验村,对其有螺环境按500m为段进行分段,采用系统抽样法,以50m和10m设框分别对两... 目的对湖沼地区垸内有螺环境进行分类定级,以提高查螺工作效率,实现有螺环境分类管理。方法选择湖北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江陵县廖堤村和熊堤村为试验村,对其有螺环境按500m为段进行分段,采用系统抽样法,以50m和10m设框分别对两村进行调查。按是否发现感染性螺点、有无野粪污染对有螺环境进行分类,统计两村各类有螺环境处数及面积。收集荆州市近5年来感染性螺点数据,按钉螺平均密度对有螺环境进行分级,探索有螺环境级别与感染性螺点数和有螺框出现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荆州市近5年来共有1967处感染性螺点,有螺环境级别与有螺框出现率呈正相关关系(r8=0.77,P〈0.01),有螺环境为5级时,感染性螺点数构成比为3.1%,有螺环境为2~3级,感染性螺点数构成比达56.3%。两试验村共有39处有螺环境,1、2、3类环境分别为1、18、20处,面积分别为1080、51640、41220㎡。50m设框与10m设框查出的有螺环境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667,P〉0.05),但后者查螺用时约为前者的3倍。结论对垸内有螺环境采用分类定级的查螺模式,可掌握查灭螺重点。分段定框查螺可节省查螺时间和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掌握有螺环境的螺情分布现状,从而有利于实现对垸内有螺环境分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分类定级 有螺环境 垸内 湖沼地区
原文传递
2004~2015年湖南汉寿县垸内钉螺控制措施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孟利 王慧岚 +5 位作者 夏蒙 汤凌 姜琼 董如兰 任光辉 李胜明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6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探索湖沼型垸内亚型疫区的垸内钉螺控制对策。方法收集汉寿县血吸虫病流行及防治档案资料,对2004~2015年汉寿县垸内钉螺指标变化、垸内钉螺控制的主要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汉寿县垸内钉螺面积由2004年的99.64hm^2减少到2015年的... 目的探索湖沼型垸内亚型疫区的垸内钉螺控制对策。方法收集汉寿县血吸虫病流行及防治档案资料,对2004~2015年汉寿县垸内钉螺指标变化、垸内钉螺控制的主要措施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汉寿县垸内钉螺面积由2004年的99.64hm^2减少到2015年的0.87hm^2,下降幅度达99.1%;活螺平均密度由2004年的0.15只/0.11m^2下降至2015年的0.03只/0.11m^2;感染性钉螺处数与面积显著下降,2006~2015年未查获感染性钉螺。结论在药物灭螺的基础上,针对垸内钉螺采取水改旱、养殖灭螺、沟渠硬化、国土平整、涵闸改造、小环境治理等措施,对控制并消灭垸内钉螺有显著性作用。为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项目经费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钉螺控制 效果评价 垸内 汉寿县
下载PDF
综合治理垸内钉螺孳生地控制血吸虫病效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明星 杨燕 +9 位作者 周敦金 黄四喜 张兆仁 姚群 罗华堂 胡世全 王家刚 周水茂 程忠跃 胡来林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8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评价垸内钉螺孳生地全面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的效益。方法以环境改造为主,辅以药物杀灭对垸内钉螺孳生地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对综合治理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结果2004年春季-2006年春季,全市共施工349处,410、87万平方米;对331处... 目的评价垸内钉螺孳生地全面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的效益。方法以环境改造为主,辅以药物杀灭对垸内钉螺孳生地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对综合治理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结果2004年春季-2006年春季,全市共施工349处,410、87万平方米;对331处,395.00万平方米垸内钉螺孳生地进行了综合治理。全市有螺面积由2004年的349.67万平方米降至49.90万平方米,居民感染率由0.85%降为0.35%;耕牛感染率由3.50%降为0.94%。项目总费用2835.86万元,治理后2年总效益8280.13万元,净效益5444.27万元,费用效益比1:2.92,净效益费用比1.92。结论垸内钉螺孳生地全面综合治理既控制了钉螺,减少了人畜发病,又促进了水利建设、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理 垸内 血吸虫病 费用-效益分析
下载PDF
洞庭湖典型垸内沟渠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晟 刘逸萱 +3 位作者 李佳欣 唐文佩 于明琛 杜春艳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7年第11期39-41,58,共4页
为研究平原湖区典型沟渠污染现状,选取洞庭湖南汉垸4条沟渠和1条外河为研究对象,首次开展沟渠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湖区沟渠达到了中度重度富营养化水平,外河达到富营养化水平,沟渠富营养化程度明显高于外河,研究区域富营养... 为研究平原湖区典型沟渠污染现状,选取洞庭湖南汉垸4条沟渠和1条外河为研究对象,首次开展沟渠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湖区沟渠达到了中度重度富营养化水平,外河达到富营养化水平,沟渠富营养化程度明显高于外河,研究区域富营养化程度排序依次为:南阳渠>战备渠>莲子港电排渠>龙头嘴电排渠>西伏电排外河。沟渠各营养盐平均浓度均高于洞庭湖主湖区近20年平均浓度,沟渠水质污染对洞庭湖主湖区水质构成威胁,需切实加强湖区沟渠的清淤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垸内沟渠 富营养化 洞庭湖
下载PDF
湖南省君山区垸内钉螺控制措施及其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胜明 李石桂 +6 位作者 任光辉 周杰 胡本骄 汤凌 王慧岚 柳会祥 何忠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0-553,共4页
目的探索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垸内钉螺控制策略与措施,为控制与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提供有效方法。方法收集湖南省君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及防治资料,对1998-2017年君山区垸内钉螺指标变化与钉螺控制措施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君山区垸内钉螺面积... 目的探索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垸内钉螺控制策略与措施,为控制与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提供有效方法。方法收集湖南省君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及防治资料,对1998-2017年君山区垸内钉螺指标变化与钉螺控制措施进行效果分析。结果君山区垸内钉螺面积由1998年的1 496.66 hm2减少至2017年的23.48 hm2,累计减少了98.43%;活螺出现率和活螺平均密度分别由2003年最高的20.61%和0.45只/0.1 m2下降为2017年的2.06%和0.03只/0.1 m2;感染性钉螺面积最高的为2001年,共发现了79.36 hm2,2007年以后则未再查获感染性钉螺。1998-2017年,各级财政投入到君山区血吸虫病防治经费共39 885.7万元,其中用于垸内药物灭螺8 177.09万元、垸内环境改造灭螺21 350.00万元。结论药物灭螺结合环境改造的综合治理措施,对控制并消灭垸内钉螺效果显著,但要加强对历史有螺区域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钉螺控制 措施 效果 垸内 君山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