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趋化、迁移和吞噬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侯静
唐大年
+1 位作者
许媛
韦军民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IMPDHI)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趋化、迁移、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于健康志愿者(...
目的探讨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IMPDHI)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趋化、迁移、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于健康志愿者(N=15)。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IMPDHI,流式细胞仪分析MDC表面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水平。于transwell小室实验中,加入不同的化学因子,经Lin-1/CD11c/HLA—DR染色后,流式细胞仪计数,以迁移细胞的百分比表示迁移能力。分离树突状细胞抗原-1^+(Blood dendritic cell antigen-1,BDCA—1^+)细胞后,以甘露糖受体作为介导,流式细胞仪测定BDCA1^+细胞中FITC标记的右旋糖酐的荧光值表示吞噬能力。结果(1)趋化、迁移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DC的趋化因子受体CCR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7.02土3.23~30.63±9.13,P〈0.05);CCR3表达水平(10.26±2.25~5.81±0.97,P〈0.05)和CCR7表达水平(9.56±1.84~5.18±0.60,P〈0.05)明显下降。实验组MDC对炎性化学因子CCL2、CCL3、CCL4、CCL7、CXCL12的趋化能力明显增强(P〈0.05),对淋巴器官性化学因子CCL19、CCL20、CCL21、CXCL11的趋化能力无明显改变(P〉0.05)。(2)吞噬功能:实验组MDC的吞噬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IMPDHI增强MDC吞噬抗原的能力,通过提高MDC炎性化学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和增强其对炎性化学因子的趋化能力,抑制MDC对淋巴器官的趋化、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
趋化因子
迁移
吞噬
原文传递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侯静
唐大年
+3 位作者
李永国
贺修文
许媛
韦军民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7-981,共5页
目的 探讨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IMPDHI)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功能的影响.方法 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于健康志愿者(n=15),...
目的 探讨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IMPDHI)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功能的影响.方法 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于健康志愿者(n=15),实验组加入IMPDHI,流式细胞仪分析MDC表面共刺激因子、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受体等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实验中,加入不同的趋化因子,经Lin-1/CD11c/HLA-DR染色后,流式细胞仪计数,以迁移细胞的百分比表示其迁移能力.分离血树突状细胞抗原-1+(blood dendritic cell antigen-1+,BDCA-1+)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BDCA-1+细胞中FTTC标记的右旋糖酐的荧光值.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后,流式细胞仪测定同种异体CD4+T淋巴细胞在G0期的比例.结果 细胞表面标志: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DC表面的CD40、CD62L、HLADR、CD54、CD80、CD83和CD86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 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DC表面的CCR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7.02±3.23 vs 30.63±9.13,P<0.05),CCR3的表达水平(10.26±2.25 vs 5.81±0.97,P<0.05)和CCR7的表达水平(9.56±1.84 vs5.18±0.60,P<0.05)明显下降 迁移功能:实验组MDC对趋化因子CCL2、CCL3、CCL4、CCL7、CXCL12的趋化能力明显增强(P<0.05) 吞噬能力:实验组MDC的吞噬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 刺激同种异体CD4+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实验组中MDC诱导同种异体CD4+T细胞分裂、增殖的能力几乎完全受到抑制.结论 IMPDHI抑制外周MDC的成熟,增强其吞噬能力和炎性趋化的能力,抑制其刺激同种异体CD4+T淋巴细胞增殖、应答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
成熟
吞噬能力
迁移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题名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趋化、迁移和吞噬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侯静
唐大年
许媛
韦军民
机构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ICU
卫生部北京医院普外科
出处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6-619,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IMPDHI)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趋化、迁移、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于健康志愿者(N=15)。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IMPDHI,流式细胞仪分析MDC表面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水平。于transwell小室实验中,加入不同的化学因子,经Lin-1/CD11c/HLA—DR染色后,流式细胞仪计数,以迁移细胞的百分比表示迁移能力。分离树突状细胞抗原-1^+(Blood dendritic cell antigen-1,BDCA—1^+)细胞后,以甘露糖受体作为介导,流式细胞仪测定BDCA1^+细胞中FITC标记的右旋糖酐的荧光值表示吞噬能力。结果(1)趋化、迁移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DC的趋化因子受体CCR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7.02土3.23~30.63±9.13,P〈0.05);CCR3表达水平(10.26±2.25~5.81±0.97,P〈0.05)和CCR7表达水平(9.56±1.84~5.18±0.60,P〈0.05)明显下降。实验组MDC对炎性化学因子CCL2、CCL3、CCL4、CCL7、CXCL12的趋化能力明显增强(P〈0.05),对淋巴器官性化学因子CCL19、CCL20、CCL21、CXCL11的趋化能力无明显改变(P〉0.05)。(2)吞噬功能:实验组MDC的吞噬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IMPDHI增强MDC吞噬抗原的能力,通过提高MDC炎性化学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和增强其对炎性化学因子的趋化能力,抑制MDC对淋巴器官的趋化、迁移能力。
关键词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
趋化因子
迁移
吞噬
Keywords
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
Chemokine
Migration
Endocytosis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侯静
唐大年
李永国
贺修文
许媛
韦军民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重症监护室
卫生部北京医院普外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外科
出处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7-981,共5页
文摘
目的 探讨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IMPDHI)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功能的影响.方法 新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于健康志愿者(n=15),实验组加入IMPDHI,流式细胞仪分析MDC表面共刺激因子、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受体等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实验中,加入不同的趋化因子,经Lin-1/CD11c/HLA-DR染色后,流式细胞仪计数,以迁移细胞的百分比表示其迁移能力.分离血树突状细胞抗原-1+(blood dendritic cell antigen-1+,BDCA-1+)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BDCA-1+细胞中FTTC标记的右旋糖酐的荧光值.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后,流式细胞仪测定同种异体CD4+T淋巴细胞在G0期的比例.结果 细胞表面标志: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DC表面的CD40、CD62L、HLADR、CD54、CD80、CD83和CD86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 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DC表面的CCR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7.02±3.23 vs 30.63±9.13,P<0.05),CCR3的表达水平(10.26±2.25 vs 5.81±0.97,P<0.05)和CCR7的表达水平(9.56±1.84 vs5.18±0.60,P<0.05)明显下降 迁移功能:实验组MDC对趋化因子CCL2、CCL3、CCL4、CCL7、CXCL12的趋化能力明显增强(P<0.05) 吞噬能力:实验组MDC的吞噬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 刺激同种异体CD4+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实验组中MDC诱导同种异体CD4+T细胞分裂、增殖的能力几乎完全受到抑制.结论 IMPDHI抑制外周MDC的成熟,增强其吞噬能力和炎性趋化的能力,抑制其刺激同种异体CD4+T淋巴细胞增殖、应答的能力.
关键词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
成熟
吞噬能力
迁移
细胞增殖
Keywords
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
Maturation
Endocytotic
capacity
Migration
Cell
proliferation
分类号
R392 [医药卫生—免疫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趋化、迁移和吞噬功能的影响研究
侯静
唐大年
许媛
韦军民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原文传递
2
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对人外周髓样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侯静
唐大年
李永国
贺修文
许媛
韦军民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