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三省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空特征及其发展趋势预测 被引量:18
1
作者 韩增林 孙嘉泽 +2 位作者 刘天宝 彭飞 钟敬秋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71,共11页
使用DEA-Malmquist方法在对比1994~2013年间中国东北三省、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创新全要素生产率(TFP)时空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三省内部创新TFP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PVAR模型对东北三省创新TFP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表... 使用DEA-Malmquist方法在对比1994~2013年间中国东北三省、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创新全要素生产率(TFP)时空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三省内部创新TFP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PVAR模型对东北三省创新TFP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1从空间格局上看东北三省创新TFP增速略高于西部地区,但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2东北三省创新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在东北三省内部吉林省创新TFP的增长最快,其增长动力主要源于纯效率变化,其次为技术进步;而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创新TFP的动力主要是技术进步;3预测显示东北三省创新TFP增长幅度未来会逐渐放缓,其增长的主要动力将会由技术进步转变为规模效率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全要素生产率(TFP) MALMQUIST指数 PVAR模型 东北三省
下载PDF
中国创新全要素生产率连续动态测度与时空差异分解
2
作者 于爱水 张继如 于得水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共11页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二次动态加权法测算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连续动态演变特征,并借助时空分异模型探究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差异。结果发现:①中国多数省份创新全要素生产率随时间推移呈稳定上升趋势;②创新... 基于2011—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二次动态加权法测算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连续动态演变特征,并借助时空分异模型探究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差异。结果发现:①中国多数省份创新全要素生产率随时间推移呈稳定上升趋势;②创新资源、知识创新、协同创新、创新政策、创新环境在不同省份表现出较大差异;③不同样本期内,影响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子系统有所差别,其中创新资源对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强度波动较大,知识创新对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同样表现为促进作用,且作用强度远大于创新资源;④知识创新、协同创新、创新政策对全国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创新环境效应表现出东部促进、中西部作用不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据此,提出实施差异化导向型政策、优化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主动加入全球创新网络等措施,以提升中国创新能力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全要素生产率 时空差异分解 二次加权因子分析 动态演变趋势
下载PDF
创新价值链、全要素生产率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基于SLM模型的实证 被引量:7
3
作者 陶长琪 李翠 王春晨 《数量经济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5-28,共14页
本文将创新价值链分为基础研究阶段、应用研究阶段、产品研究阶段。通过构建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各阶段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出,基础研究阶段与产品研究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略高于应用研究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区域上创新全要素生产率... 本文将创新价值链分为基础研究阶段、应用研究阶段、产品研究阶段。通过构建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各阶段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得出,基础研究阶段与产品研究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略高于应用研究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区域上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速度均呈现由东部到西部逐渐递减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创新价值链三阶段均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在基础研究阶段和应用研究阶段,产品研究阶段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更明显;而在产品研究阶段,应用研究阶段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更显著。另外,东部地区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价值链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溢出效应 SLM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