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9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311
1
作者 赵宸宇 王文春 李雪松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4-129,共16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并构建微观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指数,在此基础上从实证角度检验了数字...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并构建微观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指数,在此基础上从实证角度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本文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提升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强劲驱动力,这一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在影响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及降低成本的机制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异质性的研究发现,所有制性质、企业规模、要素密集度等企业微观特征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业开放等外部宏观环境会对数字化转型的效率提升作用产生差异性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准确评估数字化转型的生产率效应,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全要素生产率 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智慧城市建设能否降低环境污染 被引量:649
2
作者 石大千 丁海 +1 位作者 卫平 刘建江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135,共19页
本文基于中国2005—2015年19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熊彼特创新理论和波特创新驱动理论的框架下,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一步进行了验证。本文结论表明:(1)... 本文基于中国2005—2015年19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在熊彼特创新理论和波特创新驱动理论的框架下,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一步进行了验证。本文结论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平均而言可以降低城市环境污染9%—24%,基于PSM-DID方法的估计结果与上述结论无明显差异。在考虑了2013年后的环境保护政策影响之后,虽然智慧城市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有所减弱,但其降污效果依然十分显著。(2)机制验证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通过创新驱动产生技术效应、配置效应和结构效应,进而通过上述三大效应降低了城市环境污染。(3)城市规模异质性研究表明,中等规模的智慧城市加剧了环境污染,而大型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减污效应明显,智慧城市降低环境污染的效果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强。(4)城市特征异质性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金融发展程度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的城市可以显著增强智慧城市的减污效应,且人力资本在智慧城市减污效应的释放中发挥的作用最大。本文对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升级城市建设形态以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生产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环境污染 城市规模 创新驱动 熊彼特创新
原文传递
“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 被引量:248
3
作者 黄群慧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19,共15页
从工业增长速度变化、工业需求侧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变化以及工业企业微观主体表现分析,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工业经济正走向一个速度趋缓、结构趋优的"新常态"。这个过程也正是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 从工业增长速度变化、工业需求侧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变化以及工业企业微观主体表现分析,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工业经济正走向一个速度趋缓、结构趋优的"新常态"。这个过程也正是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后期阶段往往是曲折和极富挑战性的。对于中国而言,在众多挑战中,当前必须高度重视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三方面的问题。当前中国出现的工业"劣质产业论"是站不住脚的,而工业"地位下降论"还为时尚早。在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尤其是"十三五"期间,推进工业发展对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步入"新常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工业发展的新挑战,我们要做的是增加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时期工业增长的新动力来自于工业化的供给推动力和城市化的需求拉动力的结合,而全面深化改革则是"源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工业化后期 发展共识 创新驱动
原文传递
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 被引量:167
4
作者 程郁 陈雪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39,共14页
国家高新区是我国探索向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本文从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机制和方式入手,考察高新区以创新的产品、产业和要素所实现的高效经济增长。以2002-2010年52个国家高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 国家高新区是我国探索向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本文从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机制和方式入手,考察高新区以创新的产品、产业和要素所实现的高效经济增长。以2002-2010年52个国家高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测算和分解,实证检验高新区是否实现创新驱动型增长。研究显示,高新区的TFP增长率明显高于其所在省区水平,且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技术进步对高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81%。高新区的TFP增长在区域之间具有收敛效应,在西部高新区技术效率的改进显著推动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全要素增长率 高新区 随机前沿模型
下载PDF
人力资本错配下的决策:优先创新驱动还是优先产业升级? 被引量:122
5
作者 李静 楠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2-166,共15页
如何将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相结合,以实现新时代下经济的平稳过渡和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研究表明,在市场条件下,后发国家的经济转型伴随着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错配,其占优决策为优先作好... 如何将专业化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相结合,以实现新时代下经济的平稳过渡和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研究表明,在市场条件下,后发国家的经济转型伴随着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错配,其占优决策为优先作好产业升级,而不是创新驱动。然而,如果后发国家一直保持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而不纠正人力资本与传统产业间的错配,则难以实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纠正错配时,后发国家如果过多地强调自主创新,而忽视产业升级,可能违背市场规律,难以摆脱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就纠正人力资本错配而言本文的政策建议为:通过深化市场化导向的制度变革、提高高技能产业的投资回报、提升人力资本定价的市场化程度以及积极鼓励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式改善人力资本错配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错配 产业结构调整 创新驱动 占优决策
原文传递
技术进步适宜性与创新驱动工业结构调整——基于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9
6
作者 孔宪丽 米美玲 高铁梅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2-77,共16页
本文通过定量测度中国33个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方向和程度,对各行业技术进步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刻画工业结构变动特征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各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特征对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作用... 本文通过定量测度中国33个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方向和程度,对各行业技术进步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刻画工业结构变动特征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各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特征对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994—2013年中国各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偏向方向和程度有所差异;与各行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动特征相比,中国工业部门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失衡。中国工业行业的创新投入结构对工业结构调整有显著的引致效应。技术进步的适宜程度将直接影响创新投入驱动工业结构调整的效率,依据要素禀赋结构进行技术选择和创新投入有助于中国工业行业的有效增长,而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失衡的技术选择将使创新投入驱动工业结构调整的效率大打折扣。引导各工业行业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特点,进行合理的技术创新选择,将有效提升技术创新驱动工业结构调整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 要素禀赋结构 创新驱动 工业结构调整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培育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87
7
作者 任保平 李培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7,共12页
随着传统动能消退,培育新动能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数字经济是培育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数字经济以数据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以创新为驱动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通过动力变革、效... 随着传统动能消退,培育新动能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数字经济是培育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数字经济以数据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以创新为驱动力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通过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机制在于以要素配置优化、规模经济、产业融合和创新驱动4个维度来培育新动能。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加快新动能培育的实现路径是:加快数字化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进程,推动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以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基础,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动能 创新驱动
下载PDF
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制度质量视角下的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80
8
作者 陶长琪 彭永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21,共19页
研究目标:在制度质量视角下探究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的内在路径。研究方法: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开展理论分析;采用双重变量门槛模型对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创新驱动效应以... 研究目标:在制度质量视角下探究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的内在路径。研究方法: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开展理论分析;采用双重变量门槛模型对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创新驱动效应以东部沿海地区为集聚中心,具有在时间维度上阶段性增长、在空间维度上"蔓延式"发展的时空格局;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表现为加速效应、收敛效应和分化效应;制度质量是保障创新驱动效应的重要前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次序构成了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内在路径。研究创新:首次提出了经济增长中创新驱动效应的测算方法;将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要素驱动型""制度依赖型""技术依赖型"和"创新驱动型"四种类型,据此解析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内在路径。研究价值:明确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进程,对于实现新旧动能的平稳过渡、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驱动 创新驱动 制度质量 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效率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67
9
作者 董会忠 李旋 张仁杰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4-144,共11页
文章采用考虑非期望的超效率SBM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与空间杜宾模型(SDM),深入讨论粤港澳大湾区2009—2019年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纹理、演化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湾区绿色创新效率具有良性发展趋势,先后经历"增长期&qu... 文章采用考虑非期望的超效率SBM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与空间杜宾模型(SDM),深入讨论粤港澳大湾区2009—2019年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纹理、演化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湾区绿色创新效率具有良性发展趋势,先后经历"增长期""衰退期"与"重振期"三个阶段。区域内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分布具有"城市梯度"与"中流驱动"差异特征。(2)湾区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空间负相关性,局部主要表现为高—高集聚、低—高集聚和高—低集聚特征,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极化"现象导致空间分布格局稳定性较差。香港、澳门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增强,推动珠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基本实现联动发展。(3)政府支持力度、开放程度、环境规制及教育水平对绿色创新效率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起到负向作用。教育水平及产业结构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开放程度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余因素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对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提出针对性建议,包括加快形成绿色创新成果落地转化长效机制,推动绿色创新与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有效衔接,降低区域间协作创新制度交易成本等一系列战略性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绿色创新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开放程度 环境规制 产业链 创新驱动
原文传递
新常态下“互联网+”物流业发展转型分析 被引量:55
10
作者 刘敬严 赵莉琴 李占平 《物流技术》 2015年第11期41-43,51,共4页
为解决互联网经济下物流业新常态的发展问题,在对新常态下物流业发展特点以及互联网经济下物流业发展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常态下"互联网+"物流业发展创新思维和转型路径。指出物流业应积极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 为解决互联网经济下物流业新常态的发展问题,在对新常态下物流业发展特点以及互联网经济下物流业发展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常态下"互联网+"物流业发展创新思维和转型路径。指出物流业应积极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平台思维、众筹思维、流量思维等互联网思维指引下进行产业融合,以主动服务进行精准营销,实现资源整合转型、营销方式转型和客户体验转型。为互联网经济下物流业以转型升级应对"新常态"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互联网+ 物流业 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生态内涵论析 被引量:50
11
作者 罗铭杰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9,共9页
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的发展理念、新质的生产资料把握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产力层面上提升推进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因而蕴含着独特的生态内涵。这内在的逻辑机理表现在: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驱动,新时代不论是理念创新还是科技... 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的发展理念、新质的生产资料把握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产力层面上提升推进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因而蕴含着独特的生态内涵。这内在的逻辑机理表现在: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驱动,新时代不论是理念创新还是科技创新都锚定于生态文明的战略导向,从而使新质生产力具有了生态属性。在生态属性的作用下,新质生产力将生态价值置于重要考量地位,形成其着眼于脱碳转型、降耗增效以及可持续性的生态关切。正因为表达出鲜明的生态关切,新质生产力具有强烈的生态担当,蕴藏了发展绿色生产方式、绿色消费理念与绿色低碳产业的生态效能。为了释放生态效能,新质生产力进一步要求实现生态转化,而当前可以从上层建筑、科技研发与人才资源三方面着手将新质生产力的生产优势转化为生态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创新驱动
下载PDF
自贸试验区设立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动力机制与空间带动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0
12
作者 崔日明 陈永胜 李丹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0,共20页
自贸区试验作为国家制度型开放试验田,对于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高度战略地位。本文运用2003—2018年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自贸试验区设立的经济增长效应并对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自... 自贸区试验作为国家制度型开放试验田,对于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高度战略地位。本文运用2003—2018年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自贸试验区设立的经济增长效应并对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自贸试验区设立显著拉动了所在城市经济增长,并且经过工具变量法、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剔除国家级新区政策、变换被解释变量和变换样本与离群值等一系列检验之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空间带动效应发现,自贸试验区设立除了能够影响所在城市经济增长,对其周围城市经济增长亦能产生影响。(3)动力机制检验发现,自贸试验区设立可通过制度变迁和创新驱动促进所在城市经济增长。(4)异质性分析发现,批次异质性表现出随着批次往后,经济增长带动效应逐渐递减的特征。内陆与沿海异质性表现为沿海自贸试验区显著拉动城市经济增长,而内陆自贸试验区不显著。本文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效应、全力提升制度变迁和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 创新驱动 空间带动效应
原文传递
中欧班列开通能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来自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被引量:49
13
作者 李佳 闵悦 王晓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83,共15页
产业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中欧班列开通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模型考察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欧班列显著推动了开通区域的产业升级,在考虑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可能干扰结果的... 产业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中欧班列开通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DID模型考察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欧班列显著推动了开通区域的产业升级,在考虑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可能干扰结果的因素后,该结论依旧稳健,并且该促进效应主要通过创新驱动、金融发展及贸易增长等维度来实现。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中欧班列开通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具有更显著的影响,而且依托中心地区、运输廊道及内陆自贸区的中欧班列具有更强的产业升级效应。拓展性分析表明:基于产业升级视角,统一品牌后的中欧班列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同时良好的成本管控和央地关系也有助于中欧班列开通的经济效应发挥,但地方政府恶性博弈阻碍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以上结论揭示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拓展了关于中欧班列开通经济效应的研究,对班列后续建设规划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开通 产业升级 双重差分 创新驱动 金融发展 贸易增长
原文传递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48
14
作者 周恩德 刘国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2-47,共6页
近年来,新型研发机构日益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以广东省为例,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了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在研发投入方面,研发经费支出与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但研发人员投入对创... 近年来,新型研发机构日益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以广东省为例,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了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在研发投入方面,研发经费支出与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但研发人员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政府支持方面,专项补贴和税收减免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绩效均具有积极作用;在组建性质方面,企业型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绩效高于事业单位型新型研发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新型研发机构 创新绩效 层次回归分析法
下载PDF
技术背景CEO、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基于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3
15
作者 张琴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87,共6页
在中国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家对企业的促进作用日渐凸显,这为研究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提供崭新的研究视角。以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技术背景CEO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技术背景CEO... 在中国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家对企业的促进作用日渐凸显,这为研究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提供崭新的研究视角。以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技术背景CEO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技术背景CEO可以有效促进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这种促进作用体现在企业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背景CEO与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效应显著。这为研究技术背景CEO的创新驱动作用提供了实证依据,也对民营高科技企业制定创新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背景CEO 技术创新 企业绩效 创新驱动
下载PDF
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理论模型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43
16
作者 霍国庆 杨阳 张古鹏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93,共17页
创新驱动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是指导区域经济社会实践和转型升级的重要理论依据。从目前来看,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发展已相对成熟,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之相比,创新驱动发展理论在研究内容、研究概念和实践运用上都存在一定的... 创新驱动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是指导区域经济社会实践和转型升级的重要理论依据。从目前来看,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发展已相对成熟,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之相比,创新驱动发展理论在研究内容、研究概念和实践运用上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通过系统回溯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明确了"区域"对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必要性,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概念及其逻辑关系,构建了中国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模型并通过了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检验,为中国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理论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创新驱动 理论模型 构建研究
原文传递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与我国工业经济的转型效率研究 被引量:42
17
作者 姚西龙 牛冲槐 刘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2,共6页
本文利用DEA-RAM模型,构建了包含环境效率、经济效率及创新效率的工业经济转型效率的测算模型,根据此模型能够测算出我国总体及不同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的绿色创新转型效率变化呈现阶段性的特征,自2009年后,我国... 本文利用DEA-RAM模型,构建了包含环境效率、经济效率及创新效率的工业经济转型效率的测算模型,根据此模型能够测算出我国总体及不同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的绿色创新转型效率变化呈现阶段性的特征,自2009年后,我国工业总体绿色创新转型效率有较大提升,绿色效率是推动其变动的关键性因素,其次是创新效率;各个省份工业绿色创新转型效率呈现不均衡的发展趋势,中东部地区的工业绿色创新转型效率变动趋势明显,而西部地区工业绿色创新转型效率提升速度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 工业 绿色创新转型效率 DEA—RAM
下载PDF
论创新驱动理念下的供给侧改革 被引量:42
18
作者 黄剑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86,共6页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在内部要素条件及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生产要素进行创新性重组及改良,对管理及制度进行创新,降低交易成本,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以实现经济在"质量、效益"基础之上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来说,就...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在内部要素条件及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生产要素进行创新性重组及改良,对管理及制度进行创新,降低交易成本,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以实现经济在"质量、效益"基础之上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来说,就是通过企业主体和政府主导,以创新驱动推动供给侧改革,以市场检验作为衡量供给侧改革有效与否的标准。企业作为供给方,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优化结构,提升效率;政府则以制度创新作为主导,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合理布局产能等;供给侧改革是否有效,要看其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能够实现企业微观经营目标及政府宏观经济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创新驱动 优化结构 提升效率 市场检验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民生福祉 被引量:38
19
作者 赵华林 《中国环境管理》 2018年第4期5-9,共5页
高质量发展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和现在所处关口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本文科学阐释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外延,系统梳理了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重要基础,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思路举措,突出强调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民生... 高质量发展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和现在所处关口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本文科学阐释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外延,系统梳理了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重要基础,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思路举措,突出强调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民生福祉对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 民生福祉
下载PDF
论高质量发展与税收制度的适应性改革 被引量:36
20
作者 刘尚希 樊轶侠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7,共6页
现行税收制度与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需要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主要表现为:我国税收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税收收入分享体制亟待完善、纳税人分类制度有待改进、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仍任重道远、税收收入制度与... 现行税收制度与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需要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主要表现为:我国税收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税收收入分享体制亟待完善、纳税人分类制度有待改进、税收法定原则的落实仍任重道远、税收收入制度与税收征管制度的匹配性有待加强。对待以上问题,税制改革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总目标,推动税制中性、简便、稳定、透明。具体而言,要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推进友好型税收制度建设;深化税收收入分享体制改革,促进地方治理能力提升;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适应经济全球化下高水平开放,提升税制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税收制度 税收收入分享体制 要素驱动 创新驱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