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高原针茅草原群落土壤水分和碳、氮分布的小尺度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107
1
作者 白永飞 许志信 李德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15-1223,共9页
用地统计学的方法 ,研究比较了内蒙古高原 4类地带性针茅草原群落 ,贝加尔针茅 (Stipa baicalensis)群落、大针茅(S.grandis)群落、克氏针茅 (S.krylovii)群落和小针茅 (S.kelemenzii)群落 0~ 2 0 cm土壤水分和碳、氮的小尺度空间异质... 用地统计学的方法 ,研究比较了内蒙古高原 4类地带性针茅草原群落 ,贝加尔针茅 (Stipa baicalensis)群落、大针茅(S.grandis)群落、克氏针茅 (S.krylovii)群落和小针茅 (S.kelemenzii)群落 0~ 2 0 cm土壤水分和碳、氮的小尺度空间异质性特征 ,结果表明 :4类群落土壤水分、有机碳和全氮均表现出显著的小尺度空间结构特征 ,自相关尺度为 1 .91 m~1 0 .81 m,结构性方差占样本方差的 3 5 .3 1 %~ 99.74%。从贝加尔针茅群落到小针茅群落空间自相关的尺度逐渐增大 ,纹理有逐渐变粗的趋势。土壤水分、碳和氮的小尺度空间格局共同作用于群落的生态学过程 ,即土壤水分格局→植物种群格局 (基本斑块的大小 )→土壤碳空间格局→土壤氮空间格局。同时 ,由于生态学过程的反馈作用 ,土壤氮空间格局→种群格局→土壤水分格局。土壤属性空间自相关尺度的改变可能是导致群落演替的驱动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原 针茅草原群落 土壤水分 小尺度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内蒙古高原针茅草原群落α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1
2
作者 白永飞 许志信 李德新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53-360,共8页
用比较样地法调查了内蒙古高原 4类地带性针茅 (Stipa)草原 :贝加尔针茅 (S .baicalensis)草原、大针茅 (S .grandis)草原、克氏针茅 (S .krylovii)草原和小针茅 (S .klemenzii)草原群落的α多样性特征 ,结果表明 :群落物种数目同时受... 用比较样地法调查了内蒙古高原 4类地带性针茅 (Stipa)草原 :贝加尔针茅 (S .baicalensis)草原、大针茅 (S .grandis)草原、克氏针茅 (S .krylovii)草原和小针茅 (S .klemenzii)草原群落的α多样性特征 ,结果表明 :群落物种数目同时受取样面积和样方形状的影响 ,对数模型S =alnA +b能够很好地表征群落的种 -面积关系 ,长方形样方可以获得与面积加倍的正方形样方相近的取样效果。同一尺度下 ,沿着降水量逐渐递减生态梯度 ,从贝加尔针茅群落到小针茅群落物种数目逐渐递减 ,群落丰富度指数 (群落物种数、Margalef指数 )逐渐降低。多样性指数中 ,Simpson指数逐渐增大 ,Shannon_Wiener指数逐渐降低 ,非常丰富种 (N2 )及丰富种 (N1 )的数量均不断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原 针茅草原群落 种-面积关系 Α多样性
下载PDF
内蒙古高原黄旗海、岱海全新世湖泊演变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李华章 刘清泗 汪家兴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31-39,共9页
对内蒙古高原全新世以来黄旗海、岱海湘泊演变过程及其演化规律进行探讨,得出12000—8500a B.P.时湖面回升.但有小的波动;8500—6000a B.P.时为高湖面时期;5000a B.P.前后湖面下降;4000—3500a B.P.时湖面再度上升;3000a B.P.以后湖面... 对内蒙古高原全新世以来黄旗海、岱海湘泊演变过程及其演化规律进行探讨,得出12000—8500a B.P.时湖面回升.但有小的波动;8500—6000a B.P.时为高湖面时期;5000a B.P.前后湖面下降;4000—3500a B.P.时湖面再度上升;3000a B.P.以后湖面急骤收缩,但仍有多次停滞与退缩。造成湖面波动的主要原因与气候变化有关;近期变化还与人类不合理利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原 全新世 湖泊 演变 气候
下载PDF
Patterns of above-and belowground biomass allocation in China's grasslands:Evidence from individual-level observations 被引量:56
4
作者 WANG Liang NIU KeChang +1 位作者 YANG YuanHe ZHOU Pe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0年第7期851-857,共7页
Above-and belowground biomass allocation not only influences growth of individual plants,but also influences vegetation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and consequently impacts soil carbon input as well as terrestrial ecosys... Above-and belowground biomass allocation not only influences growth of individual plants,but also influences vegetation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and consequently impacts soil carbon input as well as 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 cycling.However,due to sampling difficulties,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uncertainty remains about the root:shoot ratio(R/S),a key parameter for model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 cycling.We investigated biomass allocation patterns across a broad spatial scale.We collected data on individual plant biomass and systematically sampled along a transect across the temperate grasslands in Inner Mongolia as well as in the alpine grasslands on the Tibetan Plateau.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edian of R/S for herbaceous species was 0.78 in China's grasslands as a whole.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emperate grasslands than in alpine grasslands(0.84 vs.0.65).The slope of the allometric relationship between above-and belowground biomass was steeper for temperate grasslands than for alpine.Our results did not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aboveground biomass scales isometrically with belowground biomass.The R/S in China's grasslands wa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mean annual temperature(MAT) or 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MAP).Moreover,comparisons of our results with previous findings indicated a large difference between R/S data from individual plants and communities.This might be mainly caused by the underestimation of R/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as a result of an inevitable loss of fine roots and the overestimation of R/S in community-level surveys due to grazing and difficulties in identifying dead roots.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root biomass in grasslands tended to have been overestimated in previous reports of 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veground biomass ALLOMETRY alpine grassland belowground biomass inner mongolia isometric relationship root:shoot ratio temperate grassland Tibetan plateau
原文传递
内蒙古高原四种针茅种群年龄与株丛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白永飞 许志信 +1 位作者 李德新 赵钢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10期1125-1131,共7页
用样带法调查了内蒙古高原4种针茅(StipaL.)的年龄结构,并将其年龄划分为5个阶段:幼苗、幼龄、成年、老龄前期和老龄期。结果表明:幼苗对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有较大的影响,针茅幼苗的存活率通常很低,而成年株丛的存活率较高,株丛的实际... 用样带法调查了内蒙古高原4种针茅(StipaL.)的年龄结构,并将其年龄划分为5个阶段:幼苗、幼龄、成年、老龄前期和老龄期。结果表明:幼苗对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有较大的影响,针茅幼苗的存活率通常很低,而成年株丛的存活率较高,株丛的实际寿命很长,老龄株丛在种群中占有较大的比例。4种针茅中大针茅(S.grandisP.Smirn.)和克氏针茅(S.kryloviiRoshev.)的幼苗比例较高,从贝加尔针茅(S.baicalensisRoshev.)群落到小针茅(S.klemenziiRoshev.)群落种群中幼龄和成年株丛比例呈下降的趋势,而老龄株丛比例呈增加的趋势;针茅属植物在株丛水平上的动态主要表现为株丛的破碎与枝条自疏过程,以及株丛生殖枝数量和营养枝生物量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原 针茅 种群 年龄结构 株丛内枝条自疏
下载PDF
内蒙古高原针茅草原群落β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白永飞 邢雪荣 +1 位作者 许志信 李德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408-412,共5页
用比较样地法调查了内蒙古高原 4类地带性针茅 (Stipa)草原群落的 β多样性特征 .结果表明 ,Whit tacker指数 βws与尺度有关 ,随取样面积的增加 ,βws逐渐降低 .取样面积相同时 ,4类群落的 βws比较接近 .各群落的Cody指数最初也随样... 用比较样地法调查了内蒙古高原 4类地带性针茅 (Stipa)草原群落的 β多样性特征 .结果表明 ,Whit tacker指数 βws与尺度有关 ,随取样面积的增加 ,βws逐渐降低 .取样面积相同时 ,4类群落的 βws比较接近 .各群落的Cody指数最初也随样方面积的扩大而增大 ,当样方面积扩大到一定尺度时 ,贝加尔针茅群落和大针茅群落为 >0 .5m2 ,克氏针茅群落和小针茅群落为 >2m2 ,Cody指数趋于稳定 .同一尺度下 ,贝加尔针茅群落的Cody指数最高 ,小针茅群落的Cody指数最低 .多数情况下 ,群落内样本间的间隔距离 ,对Cody指数有较大的影响 ;从贝加尔针茅群落到小针茅群落 ,植物生活型和生态类群功能群组成中 ,多年生丛生禾草与根茎禾草、多年生杂类草和中旱生植物的多样性显著降低 ,旱生植物多样性先增加 ,尔后到小针茅群落显著降低 .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表现出明显生态替代现象 ,不同群落间的Cody指数逐渐降低 ;贝加尔针茅群落与大针茅群落的Morisita Horn指数最高 ,达 0 .72 .克氏针茅群落与小针茅群落的相似系数最低 ,为 0 .4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原 针茅草原群落 Β多样性 生态功能
下载PDF
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过渡带景观的若干特征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永梅 刘鸿雁 崔海亭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7-264,共8页
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过渡带位于中国东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温带草原过渡的区域 ,本研究区的范围为 115°45′~ 117°45′ E,42°0 0′~ 43°45′ N。以群落分类和分布规律为主要依据 ,利用遥感影象 ,划分了研... 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过渡带位于中国东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温带草原过渡的区域 ,本研究区的范围为 115°45′~ 117°45′ E,42°0 0′~ 43°45′ N。以群落分类和分布规律为主要依据 ,利用遥感影象 ,划分了研究区内的植被界线 ,并分析了过渡带内部植被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 :研究区内森林带、过渡带和草原带的界线明显 ,过渡带内部由于地貌条件的差异可进一步划分为高原边缘山地森林草甸景观、高原森林草原景观和山地森林草原景观。从东南向西北做一条样带 ,可以发现 ,从森林到森林草甸 ,进而到森林草原和草原 ,物种的递变明显。森林带有大量的本带特有的种类 ,这些种类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部的常见种类 ,说明本区的落叶阔叶林并没有处在落叶阔叶林带的气候边缘 ,而是由于地貌的变化才迅速向森林草甸进而向森林草原过渡 ;高原边缘山地森林草甸景观与高原森林草原景观的共有种类少 ,二者各自均有大量特有种。从森林带过渡到高原边缘山地森林草甸 ,水热组合由暖湿向冷湿方向发展 ,这种变化是由坝缘山地的迅速升高所引起的。从高原边缘山地森林草甸过渡到高原森林草原 ,温度状况逐渐好转而降水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原 生态过渡带 内蒙古高原 植被 景观 空间特征
下载PDF
2000~2008年内蒙古中部地区土壤风蚀危险度评价 被引量:20
8
作者 于国茂 刘越 +1 位作者 艳燕 胡云锋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93-1499,共7页
选择内蒙古中部为研究区,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层次分析法为依托,在深入调研风蚀驱动因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驱动因子相对全面并且实践可行的土壤风蚀危险度模型;基于该模型,综合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地面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对... 选择内蒙古中部为研究区,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层次分析法为依托,在深入调研风蚀驱动因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驱动因子相对全面并且实践可行的土壤风蚀危险度模型;基于该模型,综合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地面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对研究区2000-2008年土壤风蚀危险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动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从东南到西北土壤风蚀危险度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不同的风蚀危险等级区有着不一样的主导控制因子;在2000-2008年期间,区域土壤风蚀危险程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00年以来风场强度的持续下降及植被NDVI的持续上升是促使区域土壤风蚀危险度下降的控制因子,而气候干燥度在2005年的大幅上升则是当年区域土壤风蚀危险度上升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原 土壤侵蚀 危险度 空间格局 时间动态
下载PDF
基于MODIS/EVI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植被变化 被引量:14
9
作者 范瑛 李小雁 李广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71-1677,共7页
内蒙古高原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带。为了解该区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动态变化,根据2000—2012年MODIS/EVI影像,使用趋势分析和标准差分析方法,研究了近13年内蒙古高原西部植被生长状况及其空间格局动态变化。同时,根据《1∶... 内蒙古高原西部生态环境脆弱,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带。为了解该区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动态变化,根据2000—2012年MODIS/EVI影像,使用趋势分析和标准差分析方法,研究了近13年内蒙古高原西部植被生长状况及其空间格局动态变化。同时,根据《1∶100万植被类型图》把研究区分为荒漠区、草原区、草甸区和灌丛区,以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下的EVI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内蒙古高原西部植被覆盖退化面积大于改善面积;植被退化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北部边缘,包含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等市及大通河、疏勒河、黑河等河谷地带;植被增加区域分布在河西地区、河套地区和阿巴嘎旗附近;研究区植被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波动较高的区域位于阴山南部、祁连山南北和阿巴嘎旗,与植被覆盖退化或者增加的区域基本吻合;仅荒漠区植被覆盖水平上升,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退化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原 EVI 时空变化 遥感监测
原文传递
内蒙古高原小叶锦鸡儿灌丛沙堆对气流结构与风蚀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安晶 哈斯 +2 位作者 杜会石 杨一 张萍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4-312,共9页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沙堆是内蒙古高原东南部农牧交错区的主要风沙堆积类型。通过对该区典型灌丛沙堆周围风沙气流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气流方向与强度和输沙率,随沙堆不同位置而发生变化。绕过沙堆两侧的气流和越...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沙堆是内蒙古高原东南部农牧交错区的主要风沙堆积类型。通过对该区典型灌丛沙堆周围风沙气流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气流方向与强度和输沙率,随沙堆不同位置而发生变化。绕过沙堆两侧的气流和越过沙堆上部的气流在背风侧汇集,并在同等沙堆高度的范围内和1.5倍沙堆高度的水平范围内出现涡流。从灌丛沙堆迎风坡脚经南北两侧至背风坡脚以及背风侧5倍沙堆高度的水平距离间,风速依次出现逐渐增大—最大—逐渐减小—最小—回増至旷野风速的变化过程。在不同风向条件下,灌丛沙堆背风侧气流的风速廓线,并不完全遵循对数变化规律,沙堆南侧气流在0.3~0.6 m高度处出现变异。另外,沙堆周围输沙率在迎风侧和南北两侧与风速变化基本一致,但在背风侧因气流方向紊乱而出现变异。输沙率随高度增加,在沙堆迎风侧至两侧各部位呈有规律递减,但在背风侧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灌丛沙堆 气流结构 输沙率 内蒙古高原
原文传递
内蒙古高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气温变化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翟俊 邵全琴 刘纪远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7-978,共12页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会对近地面的气温测量产生影响。论文基于气象站点气温资料,1:10万LUCC数据集以及NCEP再分析气温资料,利用"观测减去再分析(OMR)"方法拆解出土地覆被对气温变化的单独贡献,借助Sen趋势与Mann-Kendall...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会对近地面的气温测量产生影响。论文基于气象站点气温资料,1:10万LUCC数据集以及NCEP再分析气温资料,利用"观测减去再分析(OMR)"方法拆解出土地覆被对气温变化的单独贡献,借助Sen趋势与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计算方法分析了内蒙古地区1980—2010年间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气温及其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近30 a来LUCC对气温的影响总体表现出显著升温的作用,增加趋势为0.29℃/10 a。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对气温升高趋势的影响从大到小为:沙地>建设用地>草地>耕地,而且具有明显空间差异。同一种土地覆被类型在不同气候环境下的温度变化趋势差异也较大。1990—2005年间气象站点缓冲区内LUCC变化类型主要以耕地开垦、城市扩张以及草地面积减少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内蒙古地区的LUCC特征,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垫面的改变对1990—2005年间气温上升贡献了0.49℃。土地覆盖变化在1980—2010期间呈现逐渐加剧的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显著提高了气温的升温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OMR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内蒙古高原
原文传递
内蒙古高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百岁 宝音 哈斯巴根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6年第3期349-354,共6页
内蒙古高原是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分,生态环境比较恶劣.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生态环境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环境生产力、土地利用、环境灾害和环境污染6个方面32个具体指标,以旗县为单元进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内蒙古高... 内蒙古高原是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分,生态环境比较恶劣.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生态环境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环境生产力、土地利用、环境灾害和环境污染6个方面32个具体指标,以旗县为单元进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内蒙古高原各旗县的生态环境质量分为7级,并依据内蒙古高原各生态类型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类型区 内蒙古高原
下载PDF
荒漠植物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种质资源收集及谱系遗传分化初探 被引量:9
13
作者 吕婷 刘玉萍 +3 位作者 周勇辉 刘涛 张晓宇 苏旭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3-740,共8页
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是禾本科(Poaceae)、针茅族(Stipeae)、沙鞭属(Psammochloa)中一个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的荒漠特有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是一种优质防风固沙植物,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及其毗邻沙地。2013-2016年,本研究调... 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是禾本科(Poaceae)、针茅族(Stipeae)、沙鞭属(Psammochloa)中一个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的荒漠特有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是一种优质防风固沙植物,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及其毗邻沙地。2013-2016年,本研究调查了沙鞭野生种质资源在内蒙古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自然地理分布,并在群体水平上收集了凭证标本、DNA材料和成熟种子;同时,从采集材料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80个个体进行了nrITS序列的扩增和测序,结果发现沙鞭所有参试种群的nrITS序列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谱系遗传分支,即一个分支主要由生长于内蒙古高原东部的所测个体组成,另一个分支由内蒙古高原西部的所测个体构成,这与依据外部形态特征和叶表皮微形态特征鉴分的结果相吻合。此外,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这些丰富的种质资源对今后研究和利用沙鞭的重要性和相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原 沙鞭 荒漠植物 种质资源
下载PDF
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及退化趋势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玉福 徐新良 王石英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4,共5页
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北方沙尘暴多发区之一,该区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反映了一系列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基于卫星遥感信息和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并结合地面实地调查资料、气象观测和社会经济数据,得出了20世纪80年代末至90... 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北方沙尘暴多发区之一,该区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反映了一系列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基于卫星遥感信息和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并结合地面实地调查资料、气象观测和社会经济数据,得出了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这一地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明显增加,草地和水域减少,变化面积最大的是草地,有944.42 km2的草地转变为其他用地类型;从变化速率来看,最快的是建设用地,增加了19.8%,其次是耕地,增加10.2%。土地利用转变的主要类型是草地向耕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变,及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变;呈退化趋势的土地面积近3倍于恢复土地面积。就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土地退化 遥感 浑善达克沙地 内蒙古高原
下载PDF
中国三大自然区域紫花苜蓿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和推荐施钾量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洪仁 王显国 +5 位作者 穆尼热·买买提 沙吾列·沙比汗 杨彩林 闫朝 倪兴成 郝小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28,共10页
为给内蒙古高原区、黄土高原区和西北荒漠绿洲区紫花苜蓿测土施肥奠定科学基础,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以及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开展了三大自然区域紫花苜蓿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和推荐施钾量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区紫花苜蓿土壤速... 为给内蒙古高原区、黄土高原区和西北荒漠绿洲区紫花苜蓿测土施肥奠定科学基础,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以及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开展了三大自然区域紫花苜蓿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和推荐施钾量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区紫花苜蓿土壤速效钾第1~4级指标依次为≥342mg/kg、89~342mg/kg、24~89mg/kg和<24mg/kg,黄土高原区第1~6级指标依次为≥171mg/kg、96~171mg/kg、54~96mg/kg、30~54mg/kg、17~30mg/kg和<17mg/kg,西北荒漠绿洲区第1~4级指标依次为≥303mg/kg、140~303mg/kg、65~140mg/kg和<65mg/kg;当目标产量9~27t/hm^(2)、钾肥利用率50%时,第1~6级土壤的推荐施钾量分别为0、54~162kg/hm^(2)、108~324kg/hm^(2)、162~486kg/hm^(2)、216~648kg/hm^(2)和270~81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土壤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西北荒漠绿洲 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 施钾量
下载PDF
内蒙古高原南缘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初步认识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文瑞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9,共9页
2010年以来,在内蒙古高原南部相继发现了内蒙古化德裕民、四麻沟遗址、镶黄旗乃仁陶勒盖遗址、河北康保兴隆遗址、尚义四台遗址、崇礼邓槽沟梁遗址等文化遗存。其中,裕民、四麻沟、乃仁陶勒盖、兴隆文化遗存是以麻点纹圜底釜、筒形罐为... 2010年以来,在内蒙古高原南部相继发现了内蒙古化德裕民、四麻沟遗址、镶黄旗乃仁陶勒盖遗址、河北康保兴隆遗址、尚义四台遗址、崇礼邓槽沟梁遗址等文化遗存。其中,裕民、四麻沟、乃仁陶勒盖、兴隆文化遗存是以麻点纹圜底釜、筒形罐为代表的裕民文化,距今8600—7000年。邓槽沟梁和四台遗址是以素面大口筒形罐、小平底弧腹筒形罐为代表的四台文化,距今7740—7650年。两支考古学文化面貌独特,与周边发现的同时期考古学文化内涵明显不同,为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考古学文化研究增添了新的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原 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文化
原文传递
内蒙古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赵琦 秦富仓 +3 位作者 张恒 董晓宇 李艳 周庆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2,共11页
基于土壤侵蚀数据,对2001-2020年的土壤侵蚀变化状况进行了研究,结合来自自然、社会经济和地理区位的多源数据,运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所选的10个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并对不同年份土壤侵蚀预测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内蒙... 基于土壤侵蚀数据,对2001-2020年的土壤侵蚀变化状况进行了研究,结合来自自然、社会经济和地理区位的多源数据,运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所选的10个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并对不同年份土壤侵蚀预测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内蒙古黄土高原从2001-2020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从1221.96 t/(km^(2)·a)变为155.97 t/(km^(2)·a),主要以微度和轻度侵蚀占比最大,20 a间微度侵蚀面积有所增加,轻度、中度和强烈侵蚀有所减少。根据模型结果显示,在内蒙古黄土高原地区影响土壤侵蚀发生显著的因素有5个,其中坡度是最显著影响土壤侵蚀发生的因素,其他显著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为距居民点最近距离>距道路最近距离>NDVI>年均降水量;模型的R2=0.89,说明拟合结果较好,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内蒙古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侵蚀量预测。通过绘制土壤侵蚀发生风险图,发现土壤侵蚀发生概率高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黄土高原北部、东北部的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以及西部的阿拉善左旗,这些地区受人类开发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时空分布 随机森林 内蒙古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内蒙古高原不同植被类型NDVI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运力 张钰 田佳榕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55-1168,共14页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结合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内蒙古高原2000-2020年荒漠草原、落叶栎林、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灌木、禾草半荒漠5种植被类型NDVI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结合趋势分析、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内蒙古高原2000-2020年荒漠草原、落叶栎林、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灌木、禾草半荒漠5种植被类型NDVI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利用残差分析法分离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0年,内蒙古高原区域平均NDVI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速率为0.013·10a^(-1),其中落叶栎林NDVI增速最快(0.032·10a^(-1)),灌木、禾草半荒漠增速最慢(0.009·10a^(-1)),空间上呈由西向东梯度式升高的带状分布。过去21a,研究区内植被改善面积占总面积的91.59%,低波动和中低波动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9.75%;草甸草原退化较为严重,退化面积占该植被类型总面积的13.63%,其他4种植被类型改善面积占各自植被类型总面积的比例均达90%以上。不同植被类型NDVI和全区NDVI均与降水量显著相关,气象因子间的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交互作用明显,水热共同作用是影响高原全区NDVI的主导因素。21a来研究区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断增强,且对高原植被NDVI有促进作用,5种植被类型中人类活动增强面积占各自植被类型总面积的比例均达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原 归一化植被指数 水热条件 地理探测器 人类活动
下载PDF
Grassland Variatio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from 2000 to 2016: A Comparative Assessment between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nner Mongolia Plateau 被引量:2
19
作者 Xiujuan Li Lianming Zhang +2 位作者 Guizhai Zhang Huiran Cui Lu Li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2年第6期411-426,共16页
The grassland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QTP) and Inner Mongolia Plateau (IMP), accounting for 73.9% of the total grassland area in China, is significant to food and ecological safety. Due to climate change and irratio... The grassland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QTP) and Inner Mongolia Plateau (IMP), accounting for 73.9% of the total grassland area in China, is significant to food and ecological safety. Due to climate change and irrational human activities, grasslands on the two plateaus have severely degraded over recent decades.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 changes of grassland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measurements to prevent grassland degradation. Here, we selected the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as an indicator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dynamic variation of grassland and the relative role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QTP and IMP from 2000 to 2016. The results found significant spatial variability of grassland on QTP. 28.3% of the grassland experienced degradation and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ern QTP, versus 71.7% of the grassland was restored and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and northern QTP. In contrast, grassland on IMP didn’t show significant spatial variability. Most of the grassland on IMP was restor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Climate change (i.e.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and could explain 72.8% and 84.4% of the restored grassland in QTP and IMP. Irrational human activities (i.e. overgrazing) were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and could explain 72.9% and 100.0% of the degraded grassland on the two plateau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were favorable for grassland restoration on the two plateaus, and they contributed to 27.2% and 15.6% of the restored grassland in QTP and IMP, respectively. Therefore, climate changes on IMP were more favorable for grassland restora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grassland variation on Q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ssland Degradation Driving Forc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ner mongolia plateau
下载PDF
不同生境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玮 韩磊 +2 位作者 解李娜 李清芳 马成仓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68-71,共4页
为了解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的土壤微生物与生境、土壤养分及酶活性之间的关系,采集内蒙古高原不同生境下的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的土壤,测定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研究发现: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养分... 为了解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的土壤微生物与生境、土壤养分及酶活性之间的关系,采集内蒙古高原不同生境下的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的土壤,测定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研究发现: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养分含量表现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表现为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狭叶锦鸡儿灌丛沙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差异是由土壤营养、气候以及受气候决定的植被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原 狭叶锦鸡儿 灌丛沙堆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