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能锂电池包强制风冷系统散热设计及热仿真分析
1
作者 李岳峰 黄文强 +3 位作者 王杭烽 彭宪州 项峰 徐卫潘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14248-14255,共8页
为了开发更高效的储能风冷热管理方案,以锂电池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侧向间隙进风,前端出风”的新型强制风冷散热系统。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进口速度、高度和温度对于该风冷系统散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测量对数值计算进行了验证,... 为了开发更高效的储能风冷热管理方案,以锂电池包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侧向间隙进风,前端出风”的新型强制风冷散热系统。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进口速度、高度和温度对于该风冷系统散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测量对数值计算进行了验证,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显示了良好的匹配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强制风冷系统下,电池温度敏感区位于最前和最后端电芯。该区域温度最高,而循环涡的产生有助于降低该处温升;相比于端部电芯,位于中部的电芯表面温度较低,且温度分布更为均匀;进口速度和高度的增加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电芯整体的温升和温差,而进口温度变化对于温升和温差的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锂电池 热设计 进口速度 进口高度 进口温度
下载PDF
不同进口高度排水管道用涡流装置截流特性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光飞 方勇 +3 位作者 吴燕明 程文韬 李桃 李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46-52,共7页
为研究不同进口高度h的涡流截流装置的截流特性,选用瞬态不可压缩流动的N-S方程和重整化群RNG k-ε湍流模型,采用欧拉模型中的VOF(volume of fluid)法对涡流截流装置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进口高度h对涡流截流装置截流特性、截流效率的... 为研究不同进口高度h的涡流截流装置的截流特性,选用瞬态不可压缩流动的N-S方程和重整化群RNG k-ε湍流模型,采用欧拉模型中的VOF(volume of fluid)法对涡流截流装置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进口高度h对涡流截流装置截流特性、截流效率的影响,并且研究了涡流装置内部流场分布特性,同时对涡流截流装置的截流特性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进口高度越小,截流能力越强;涡流截流装置的截流效率,随着高度h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转折点在3h/5~4h/5之间;当进口宽度固定时,为了保证不发生溢流或者堵塞,且能够实现较好截流,涡流截流装置的进口高度应选择4h/5~5h/5之间,此时,涡流装置的进口截面面积大于出口截面面积。涡流截流装置的截流主要是因为在装置内部形成了局部低压,静压力转换为流体运动的动压力,使流体产生高速旋流,发生了旋流截流。该研究可为城市污水截流装置提供新的可选设计方法,降低污水溢流或者内涝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 水利设备 进口高度 瞬态数值模拟 截流特性 内部流动特性 试验验证
下载PDF
油茶果壳炭对油烟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超 廖雷 +2 位作者 覃爱苗 周江喜 彭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7-271,共5页
利用油茶果壳为原料,采用直接炭化法制备油茶果壳炭,主要讨论自制油烟吸附装置中油烟入口浓度、体积空速和吸附床层高度3个因素对穿透曲线和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烟浓度为50 mg/m3,体积空速为1.7 h-1,吸附剂床层高度为40 cm的... 利用油茶果壳为原料,采用直接炭化法制备油茶果壳炭,主要讨论自制油烟吸附装置中油烟入口浓度、体积空速和吸附床层高度3个因素对穿透曲线和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烟浓度为50 mg/m3,体积空速为1.7 h-1,吸附剂床层高度为40 cm的条件下,最大吸附量可达到122.6 mg/g;保护作用时间随油烟浓度的升高、体积空速的增大、吸附剂床层高度的减小而变短。SEM分析表明,油茶果壳炭含有众多孔径不一的孔隙,有利于油烟这种含有多种组分污染物分子的吸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壳 入口浓度 体积空速 床层高度
原文传递
通风口高度对太阳能烟囱建筑自然通风和自然排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戴鹏 程旭东 +2 位作者 石龙 张瑞芳 周勇 《火灾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2,共7页
安装太阳能烟囱后的建筑具有效果优良、节能环保的自然通风系统。室内通风口高度是太阳能烟囱建筑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提出通过改变太阳能烟囱建筑室内通风口高度位置,使太阳能烟囱既可用于建筑的日常自然通风,也能实现室内火灾场景下... 安装太阳能烟囱后的建筑具有效果优良、节能环保的自然通风系统。室内通风口高度是太阳能烟囱建筑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提出通过改变太阳能烟囱建筑室内通风口高度位置,使太阳能烟囱既可用于建筑的日常自然通风,也能实现室内火灾场景下的自然排烟。利用缩比例实验台研究了不同室内通风口高度对太阳能烟囱建筑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效果的影响,发现自然通风和自然排烟效果随通风口高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最佳室内通风口高度位于窗户上檐位置附近。研究结果对太阳能烟囱建筑的建筑结构关键参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烟囱建筑 通风口高度 自然通风 自然排烟
下载PDF
工业分解炉生物质木煤和重油混合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毛娅 郑欢 江智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7-213,共7页
以生物质燃料木煤和重油混合燃烧为研究对象,利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中的DPM模型模拟燃料颗粒运动燃烧过程,欧拉-欧拉方法中的欧拉(Eulerian)多相流模型模拟气相反应与生料分解反应,将两种模型耦合应用于分解炉的燃烧模拟中。在其他因素... 以生物质燃料木煤和重油混合燃烧为研究对象,利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中的DPM模型模拟燃料颗粒运动燃烧过程,欧拉-欧拉方法中的欧拉(Eulerian)多相流模型模拟气相反应与生料分解反应,将两种模型耦合应用于分解炉的燃烧模拟中。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分别对比了不同木煤掺混比例(0、15%、30%)、入口高度(11、13和15 m)和颗粒粒径(1、3和5 mm) 3种情况下,分解炉生物质燃尽率、生料分解率以及出口NO排放量。研究表明:木煤颗粒入口的合理位置应位于第一个缩口与三次风入口之间,木煤颗粒粒径和掺混比例对生料分解率的影响较小,而出口NO排放量随木煤颗粒粒径增大而增大,随木煤掺混比例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燃料 分解炉 入口高度 粒径
原文传递
回料流入口高度对循环流化床提升管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绍增 王正阳 +2 位作者 杜明坤 邓启刚 吴少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5,共6页
The axial pressure drop profile and the radial solids distribution were measured in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return gas-solids stream position on the riser flow properties.The saturati... The axial pressure drop profile and the radial solids distribution were measured in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return gas-solids stream position on the riser flow properties.The saturation carrying capacity of gas for Geldart B typed particles and the flow mode of return gas-solids stream in the bed were discussed.It was found that arranging the inlet at a higher position of the riser would make the bottom bed leaner when U0 was high and Gs was low.When Gs increased,the longer influenced region of return particles and a small air-staging through lifting the loosening air injection position made the bottom bed become denser significantly.The deceleration and residence of return particles caused a relatively denser but asymmetrical region in the vicinity of inlet.But much more symmetrical solids distribution profile was foun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regions far away from the inlet.The effects of inlet height on the flow properties of the riser with air-staging also were analyzed.The secondary air injection below the solids inlet could not cut off the solids exchange in the bed.The bed solids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when the particles inlet moved to a higher position of the bed when air-staging was adopted.Using CO2 as tracer,the dispersion of the loop-seal-fluidizing air for transmitting the return particles was investigated.It was found that the loop-seal fluidizing air dispersion rate was low but can be enhanced by the secondary air inj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回料气固两相流 入口高度 颗粒浓度分布 回料风的扩散
下载PDF
类乘波飞行器进气道/隔离段数值仿真研究
7
作者 黄伟 王振国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9-141,148,共4页
采用二维耦合隐式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隔离段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隔离段出口反压、长高比以及进气道入口马赫数对进气道出口性能参数的影响,发现反压对进气道出口参数影响很小;长高比对进气道出口上... 采用二维耦合隐式N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隔离段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隔离段出口反压、长高比以及进气道入口马赫数对进气道出口性能参数的影响,发现反压对进气道出口参数影响很小;长高比对进气道出口上下壁面处静压影响较大,但对出口处马赫数及静温影响很小;进气道入口马赫数的变化对出口上下壁面处静压影响剧烈,且随着入口马赫数的增加,进气道出口马赫数和静温均增加,入口马赫数越低,进入隔离段内的气流越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隔离段 超燃冲压发动机 反压 长高比 马赫数 类乘波飞行器
下载PDF
Parametric Study of Turbulent Flow in a Three-Dimensional Side-Dump Combustor
8
作者 T.M.Liou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82-287,共6页
Turbulent flows in a three-dimensional side-dump combustor under various side-inlet angles and head heights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the axial mean velocity,swirl intensity,size of the head recirculation zone,and fra... Turbulent flows in a three-dimensional side-dump combustor under various side-inlet angles and head heights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the axial mean velocity,swirl intensity,size of the head recirculation zone,and fraction of the inlet mass flow rate transported into the head region.The turbulence model adopted is the algebraic Reynolds stress(k-ε-A)model.The effect of the side-inlet angle and the head heigh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fined impinging flows are documented and some improved explanations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optimum inlet angle and head height are addressed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ε-A model side-dump combustor side-inlet angle head height
原文传递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萃取槽澄清效率研究
9
作者 龚姚腾 李玉泽 +1 位作者 逄启寿 李希鹏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9年第3期41-44,67,共5页
以稀土萃取槽模型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 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加入搅拌桨后的澄清室内的澄清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通过观察分散带厚度的变化来分析不同入口速度、搅拌转速以及搅拌桨距离澄清室底部的高度对澄清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入... 以稀土萃取槽模型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 Fluent流体仿真软件对加入搅拌桨后的澄清室内的澄清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通过观察分散带厚度的变化来分析不同入口速度、搅拌转速以及搅拌桨距离澄清室底部的高度对澄清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入口速度为0.1m/s,搅拌转速为25r/min,搅拌桨离底高度为400mm时,分散带厚度最小,澄清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澄清室 分散带 入口速度 搅拌转速 搅拌桨高度
下载PDF
不同入口高宽比旋风分离器内气固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红 熊斌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67-572,共6页
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eynolds stress model,RSM)对两种不同入口高宽比分离器的气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用拉格朗日法模拟了分离器内颗粒的运动轨迹.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分离器效率和气相流场分布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在相同入... 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eynolds stress model,RSM)对两种不同入口高宽比分离器的气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用拉格朗日法模拟了分离器内颗粒的运动轨迹.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分离器效率和气相流场分布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在相同入口面积下,入口高宽比大的分离器B的分离效率比分离器A约高2%~8%,但分离器B的压降也更大;分离器B内气相的切向速度大、颗粒平均进入位置低以及颗粒运动至壁面的距离短,有利于提高其分离效率,但是分离器B的短路流及排尘口附近偏心的纵向环流更大,不利于分离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气固流动 入口高宽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竖向进水管布置对泵站进水流态的影响模拟 被引量:11
11
作者 徐存东 杨柯 +2 位作者 肖璐 宋永占 黄雄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5,共6页
基于定常不可压缩强曲率流体的RNG k-ε紊流数值模型,通过建立以水力损失最小和基于质量加权流速均匀度最大为优化目标的评价函数,设定适当的边界条件,利用三维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单元进行网格划分,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应... 基于定常不可压缩强曲率流体的RNG k-ε紊流数值模型,通过建立以水力损失最小和基于质量加权流速均匀度最大为优化目标的评价函数,设定适当的边界条件,利用三维非结构化六面体网格单元进行网格划分,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应用CFD软件Fluent对泵站进水池和水泵进水管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为了模拟水泵竖向进水管布置的控制参数对泵站前池和水泵进水管口流态的影响,参照现行的泵站设计规范,分别模拟了管道内径为D的竖向进水管在不同后壁距和不同悬空高度时的进水流态,并绘制了水泵进水管口流速均匀度和水力损失关系曲线.研究表明,对于安装有卧式离心泵的大型提水泵站,合理的进水管后壁距与悬空高度可以保证良好的进水流态,促使水泵进口流速分布均匀,有效地防止前池内的泥沙淤积,并能确保水泵高效稳定运行.根据模拟计算结果,提出了设计时可供参考的进水管后壁距取值范围为(0.4~0.8)D,悬空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6~0.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进水管 进水流态 评价函数 后壁距 悬空高度 泵站
下载PDF
镂空式整流底坎对侧向进水泵站前池流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旭 奚斌 +3 位作者 鲁儒 张春辉 段元锋 郑雅珍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1-164,180,共5页
为了改善侧向进水泵站进水流态,采用CFX软件对侧向进水泵站前池流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在前池入口处设置不同孔高比镂空式整流底坎对水流流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设七种不同孔高比镂空整流底坎后,流态方面,底... 为了改善侧向进水泵站进水流态,采用CFX软件对侧向进水泵站前池流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在前池入口处设置不同孔高比镂空式整流底坎对水流流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设七种不同孔高比镂空整流底坎后,流态方面,底坎孔高比为0(无孔整流坎)时,相比不设整流底坎时进水流道前的漩涡区大幅减小,在引河处仍存在低速回流区;镂空式整流底坎设置后,进水前池回流区明显减小,当孔高比达到0.6时,漩涡和回流区基本消失,进入进水池水流无明显偏流,流态相比较好;流速均匀度方面,进口断面轴向流速均匀度随着孔高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孔高比为0.6时,进水池入口处流速均匀度达到了74.27%,相比于孔高比为0时提高了6.77%,即当孔高比为0.6时流速均匀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进水 前池 镂空底坎 整流 流速均匀度 孔高比
下载PDF
板式塔液体不均匀流动及其改善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龙涛 钟思青 +2 位作者 余美娟 刘时贤 张成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7-353,共7页
在1 2 0 0mm塔盘冷模试验台上 ,在无气相流动情况下 ,进行了单、双溢流液体流动试验 ,测定了塔板板面液体的流动状态。在探讨不均匀流动成因的基础上 ,进行了改善板面不均匀流动的研究。结果表明 :设置不等高入口堰 ,可有效抑制板面... 在1 2 0 0mm塔盘冷模试验台上 ,在无气相流动情况下 ,进行了单、双溢流液体流动试验 ,测定了塔板板面液体的流动状态。在探讨不均匀流动成因的基础上 ,进行了改善板面不均匀流动的研究。结果表明 :设置不等高入口堰 ,可有效抑制板面两侧弧形区域的液体返混 ,达到整个板面液体均匀流动的效果。工业应用证实它能明显地改善塔板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盘 不均匀流动 精馏 塔板
下载PDF
楔形入口高度对气体止推箔片轴承性能仿真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方程 侯留凯 +1 位作者 吴斌 何波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1-60,共10页
简要介绍了气体止推箔片轴承的结构,建立了止推轴承数值求解的理论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耦合的方式求解气体雷诺方程和气膜厚度方程。通过仿真分析获得了止推轴承承载力随着楔形入口高度的变化关系,发现存在一个最佳的楔形入... 简要介绍了气体止推箔片轴承的结构,建立了止推轴承数值求解的理论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耦合的方式求解气体雷诺方程和气膜厚度方程。通过仿真分析获得了止推轴承承载力随着楔形入口高度的变化关系,发现存在一个最佳的楔形入口高度使轴承的承载力达到最大;在最佳楔形入口高度之前,轴承承载力随着楔形入口高度的增大而急剧增大;在最佳楔形入口高度之后,轴承承载力随着楔形入口高度的增加而缓慢减小。搭建了止推轴承性能测试试验台,对试验台各部分及试验原理进行简单介绍。同时,加工制作了3个具有不同楔形入口高度(20μm,70μm、114μm)的止推轴承,并在15 000 r/min、21 000 r/min、25 000 r/min、28 000 r/min转速下进行了极限承载力试验,与仿真分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楔形入口高度为20μm的止推轴承所表现出来的轴承性能最好,楔形入口高度为70μm和114μm的止推轴承性能相差不大。在设计、制造止推轴承时,选取适当的轴承楔形入口高度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止推箔片轴承 楔形入口高度 轴承承载力 摩擦力矩 雷诺方程
原文传递
CFD优化精馏塔板的液流状况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德新 李鑫钢 徐世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99-1503,共5页
应用计算机对过程的模拟(仿真)研究是过程系统工程(process systems engineering,简称PSE)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模拟研究了液流强度和堰径比对精馏塔板液流状况的影响,并且模拟... 应用计算机对过程的模拟(仿真)研究是过程系统工程(process systems engineering,简称PSE)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模拟研究了液流强度和堰径比对精馏塔板液流状况的影响,并且模拟计算了改进塔板液流状况的两种方案:设置不等高入口堰和设置圆弧型的导流板,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以上两种方案都能够很好的达到优化塔板液流状况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馏塔板 液流状况 回流区 堰径比 不等高入口堰 导流板
下载PDF
簸箕形进水流道喉部高度对水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传昌 李晓超 +1 位作者 董旭敏 高志锴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2-226,232,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喉部高度对簸箕形进水流道水力性能的影响,建立进水前池、进水闸室和簸箕形进水流道的进水结构模型和湍流数学模型,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选择标准k-ε模型,采用SIMPLE算法,对喉部高度为0.7~0.9倍叶轮直径下的簸箕形进水流... 为了探究不同喉部高度对簸箕形进水流道水力性能的影响,建立进水前池、进水闸室和簸箕形进水流道的进水结构模型和湍流数学模型,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选择标准k-ε模型,采用SIMPLE算法,对喉部高度为0.7~0.9倍叶轮直径下的簸箕形进水流道水力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喉部高度下,簸箕形进水流道的流速分布、流道水力损失和流道出口流速分布均匀度和速度加权平均角度。研究结果表明:喉部高度过高的流道水流进入簸箕形吸水室后流速较低,分布不均匀,流道出口流速分布均匀度随流量变化较大,流道水力损失较大;喉部高度过低的流道水流进入簸箕形吸水室后流速较高,分布较均匀,流道出口流速分布均匀度与流量大小无关,流道水力损失大;经对不同喉部高度的流道水力性能分析,喉部高度最优方案为0.8倍的叶轮直径,该方案的流道水力损失最小、出口流速分布均匀度和速度加权平均角度分别为96.2%和88°,接近目标函数理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簸箕形进水流道 喉部高度 数值模拟 水力性能
下载PDF
箱涵式进水流道水泵喇叭口悬空高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建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4-115,121,共3页
悬空高度是箱涵式进水流道泵站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参数之一。通过建立泵站水力模型,对箱涵式进水流道水泵喇叭口设计了5种不同的悬空高度,观测了不同喇叭口悬空高度下的进水流态和实测了不同悬空高度下的泵装置性能曲线。研究结果得出... 悬空高度是箱涵式进水流道泵站设计中重要的设计参数之一。通过建立泵站水力模型,对箱涵式进水流道水泵喇叭口设计了5种不同的悬空高度,观测了不同喇叭口悬空高度下的进水流态和实测了不同悬空高度下的泵装置性能曲线。研究结果得出了箱涵式进水流道水泵喇叭口悬空高度P取(0.55-0.6)D较适宜,水流从喇叭口四周环向进水,进水均匀、平顺,水泵运行装置效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箱涵式 进水流道 悬空高度 泵装置性能
下载PDF
大型低扬程泵站钟形进水流道高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正富 何钟宁 +2 位作者 陈松山 潘光星 严登丰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0,共5页
为分析钟形进水流道高度对流道性能的影响,利用F luen t软件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和标准k-ε双方程湍流模型,模拟计算了3个钟形进水流道的内流场,同时进行水工模型试验,获得大量流场数据.通过对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的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为分析钟形进水流道高度对流道性能的影响,利用F luen t软件求解雷诺平均N-S方程和标准k-ε双方程湍流模型,模拟计算了3个钟形进水流道的内流场,同时进行水工模型试验,获得大量流场数据.通过对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的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经过适当优化,流道高度H和喇叭管悬空高度h2可以大幅度降低,当H/D≤1.0,h2/H≤0.35时,泵站仍可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形进水流道 流道高度 喇叭管悬空高度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下载PDF
离心喷嘴几何参数影响喷淋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亮 李颖 +1 位作者 朱晓静 沈胜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6-163,共8页
本文采用VOF方法和realizable k-epsilon湍流模型对顶部带有圆台结构的离心喷嘴在不同入口速度下喷淋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良好吻合。在验证该计算模型正确性基础上研究不同几何参数对离心喷嘴喷淋特性... 本文采用VOF方法和realizable k-epsilon湍流模型对顶部带有圆台结构的离心喷嘴在不同入口速度下喷淋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良好吻合。在验证该计算模型正确性基础上研究不同几何参数对离心喷嘴喷淋特性的影响,对改进离心喷嘴几何结构,提高海水淡化工作效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喷嘴 旋流室高度 入口直径 圆台直径 圆台高度
原文传递
光轴蜂窝汽封泄漏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荣祖 宁哲 宋文希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7-100,106,共5页
利用Fluent软件建立光轴蜂窝汽封的三维计算模型,研究汽封进、出口压比、汽封间隙、蜂窝内径以及蜂窝高度对蜂窝汽封泄漏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蜂窝汽封泄漏量随汽封进、出口压比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率逐渐减小;随着汽封间隙的增加... 利用Fluent软件建立光轴蜂窝汽封的三维计算模型,研究汽封进、出口压比、汽封间隙、蜂窝内径以及蜂窝高度对蜂窝汽封泄漏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蜂窝汽封泄漏量随汽封进、出口压比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率逐渐减小;随着汽封间隙的增加,蜂窝汽封泄漏量急剧增加,密封效果迅速恶化;蜂窝高度的增加有利于降低蜂窝汽封的泄漏量,泄漏量随蜂窝高度的增加近似呈反S型减小;蜂窝内径为3.2mm时汽封泄漏量最小,蜂窝内径小于3.2mm时,蜂窝内径的变化对蜂窝汽封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小,可以忽略,蜂窝内径大于3.2mm时,蜂窝内径变化会引起泄漏量的迅速增加。建议蜂窝高度不小于4.8mm,蜂窝径高比Φ不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汽封 进、出口压比 汽封间隙 蜂窝内经 蜂窝高度 径高比 泄漏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