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缬沙坦/氨氯地平或氨氯地平单药治疗高危高血压患者 被引量:30
1
作者 贾德安 王志坚 +5 位作者 杨士伟 方哲 胡宾 杨丽霞 赵迎新 周玉杰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9-572,共4页
目的比较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对高危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与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开放标签、随机研究。初诊未服药的高危高血压患者324例随机接受缬沙坦/氨氯地平(V/A)或氨氯地平(Am)单药治疗。服药... 目的比较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对高危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与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开放标签、随机研究。初诊未服药的高危高血压患者324例随机接受缬沙坦/氨氯地平(V/A)或氨氯地平(Am)单药治疗。服药第4和第8周时进行门诊随访,根据血压情况调整用药。结果 161例患者被分入V/A组,163例患者被分入Am组。第4周随访,V/A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幅均明显超过Am组[收缩压降幅:(28.5±5.3)比(10.8±2.6)mmHg;舒张压降幅:(16.4±3.2)比(6.9±1.9)mmHg;均P<0.01];V/A组血压达标率高于Am组(60.9%比15.3%,P<0.01)。第8周随访,V/A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幅超过Am组[收缩压降幅:(32.3±5.8)比(17.4±3.1)mmHg;舒张压降幅:(17.5±3.3)比(10.1±2.2)mmHg;均P<0.01],V/A组血压达标率高于Am组(68.3%比39.9%,P<0.01)。不良反应记录显示,V/A组1例患者轻微咳嗽,Am组踝部水肿3例,头痛1例。结论对于高危高血压患者,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相比,起始治疗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效果更明显,血压达标率更高,且不良反应较小,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氨氯地平 单片复方制剂 高血压 起始治疗
原文传递
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施钊铖 蒋春梅 +1 位作者 徐艳 孙颖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对照、单盲法。将10位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左右侧牙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象限选取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6 mm的两个位点,共80个位点。初...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对照、单盲法。将10位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左右侧牙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象限选取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6 mm的两个位点,共80个位点。初诊时进行龈上洁治,2周后,实验组龈下刮治(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半导体激光(980 nm,2 W)照射30 s,对照组只进行SRP,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和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临床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各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PD(4.15±0.24)mm,CAL(5.45±0.28)mm,BOP阳性率20%,对照组PD(4.13±0.28)mm,CAL(5.15±0.30)mm,BOP阳性率42.5%。其中,实验组BOP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D和CAL的变化值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可以有效改善牙龈炎症,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中重度慢性牙周炎 基础治疗
下载PDF
儿童急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初始治疗指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陆于兰 张娜 +1 位作者 邵静波 蒋慧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9-922,共4页
目的通过分级治疗,探讨儿童急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初始治疗指征。方法总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在血液专科诊治的新诊断ITP患儿380例。男214例(56.31%),女166例(43.68%)。以... 目的通过分级治疗,探讨儿童急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初始治疗指征。方法总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在血液专科诊治的新诊断ITP患儿380例。男214例(56.31%),女166例(43.68%)。以血小板计数≤30×10^9/L,或伴有中度以上出血现象以及活动性出血者划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仅予每周观测血小板值,治疗组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随访至2013年8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结果总有效305例(80.26%),无效75例(19.74%)。其中观察组178例(46.84%),有效133例(74.72%);治疗组202例(53.16%),有效167例(82.67%);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4,P=0.59)。观察组中无效45例,进入药物治疗,有效35例(77.78%),与治疗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0,P=0.06)。2组患儿发病年龄、性别和季节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中,1个月~1岁组以免疫接种为主要诱因,3~14岁组以感染为主要诱因。观察组和治疗组患者中3岁以上儿童是影响自愈和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本组患儿均未观察到严重出血和严重不良反应及死亡病例。结论以血小板计数≤30×10^9/L为分界作为初始治疗指征可行,可使50%的患儿避免接受过度治疗,先期观察后再治疗并未减弱早期疗效,严重脏器出血未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急性 初始治疗 儿童
原文传递
《美国胸科医师学院第10版静脉血栓栓塞症抗栓治疗指南》解读:静脉血栓栓塞症初始治疗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可 万钧 +1 位作者 翟振国 王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65-667,共3页
2016年1月,美国胸科医师学院更新出版了第10版静脉血栓栓塞症抗栓治疗指南(新版指南)。新版指南在第9版指南的12个临床问题的基础上,新增了3个临床问题,涵盖了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介入治疗、新型抗凝药物、恶性肿瘤相... 2016年1月,美国胸科医师学院更新出版了第10版静脉血栓栓塞症抗栓治疗指南(新版指南)。新版指南在第9版指南的12个临床问题的基础上,新增了3个临床问题,涵盖了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治疗、抗凝治疗、介入治疗、新型抗凝药物、恶性肿瘤相关肺栓塞等问题。新版指南基础临床研究结果共提出50条推荐意见,其中20条推荐意见为强推荐。文章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初始治疗问题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抗栓治疗 初始治疗
原文传递
术后首次放射性碘治疗时机的选择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鑫 宋清斌 +3 位作者 徐冬冬 王雷 张健 辛世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9-362,369,共5页
目的评估术后首次放射性碘(RAI)治疗的时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全甲状腺切除(TT)术后行RAI治疗的DTC患者399例。根据TT与RAI治疗的时间间隔,将患者分为A组(间隔≤3个月,n=199)和B组(间隔>3个月,n=2... 目的评估术后首次放射性碘(RAI)治疗的时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全甲状腺切除(TT)术后行RAI治疗的DTC患者399例。根据TT与RAI治疗的时间间隔,将患者分为A组(间隔≤3个月,n=199)和B组(间隔>3个月,n=200)。RAI治疗的疗效评估分为缓解和持续。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DTC早期疗效的因素。结果首次RAI治疗后1年,A组和B组分别有65.3%和68.5%的患者缓解,2组缓解情况无差异(P=0.1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RAI治疗的时机与持续性疾病无关。肿瘤直径(OR=1.825;95%CI:1.479~2.253;P <0.001)、分期为Ⅳc期(OR=20.296;95%CI:2.591~158.991;P=0.004)、复发危险度分层为中危(OR=2.359;95%CI:1.259~4.418;P=0.007)和高危(OR=6.427,95%CI:3.398~12.155;P <0.001)是患者病情持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首次RAI治疗时机不影响DTC早期疗效。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分期为Ⅳc期、复发危险度分层为中危和高危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 首次治疗
下载PDF
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崇韬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是牙周病基础治疗的最重要手段,普遍应用的龈下刮治器械分为手用和超声波两种。常规全口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可分4~6次进行,也可一次性完成。无论是采用手工还是超声波刮治器械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均能明显...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是牙周病基础治疗的最重要手段,普遍应用的龈下刮治器械分为手用和超声波两种。常规全口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可分4~6次进行,也可一次性完成。无论是采用手工还是超声波刮治器械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微生物学指标,并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下刮治 根面平整 超声 基础治疗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使用和病原检测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丹梅 李雷清 +3 位作者 吴振波 王红英 严继承 王选锭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3-537,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病原检测情况,为促进合理用药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7-12月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CU直接出院的所有病例,对患者入住ICU后感染情况、入住3 d内及整个住院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病原检测情况,为促进合理用药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7-12月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CU直接出院的所有病例,对患者入住ICU后感染情况、入住3 d内及整个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以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出院患者466例,整个住院期间有424例使用抗菌药物(91.0%),每例平均使用抗菌药物(2.95±2.02)种,平均使用时间为18.3 d;联合用药率53.3%,70.3%患者使用了特殊使用级广谱抗菌药物,94.3%使用了超广谱抗革兰阴性杆菌抗菌药物,酶抑制剂复合物、碳青霉烯类和专性抗革兰阳性球菌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66.5%、58.5%和54.7%。250例患者在入住ICU时有明确感染证据,初始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超广谱抗革兰阴性杆菌药和特殊使用级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36.0%、86.0%和55.6%;入住ICU时仅7.6%已有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203例入住ICU3 d内作病原微生物检测,但仅59例(29.1%)是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采样。首次送检标本临床分离菌株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和口咽部污染菌为主。结论入住ICU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后病原学证据缺少,随意使用超广谱抗革兰阴性杆菌药、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以及联合用药现象很普遍,亟待临床医师转变用药理念,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广谱抗菌药物 细菌感染 病原检测 初始治疗
下载PDF
重度牙周炎基础治疗的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乌玉红 《当代医学》 2012年第8期89-90,共2页
目的研究重度牙周炎基础治疗后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例诊断为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患者,对符合研究条件的25颗患牙150个位点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PLI、BI、PD、AL、牙齿松动度,分... 目的研究重度牙周炎基础治疗后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例诊断为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患者,对符合研究条件的25颗患牙150个位点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PLI、BI、PD、AL、牙齿松动度,分析各项指标在基础治疗前后各时间段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除牙齿松动度外,PLI、BI、PD、AL均有变化;治疗后3个月PD上升的位点比例为29.8%;BI上升的位点比例为34.6%。结论基础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3个月仍有部分牙位点PD>5mm,考虑进一步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炎 基础治疗 牙周指标
下载PDF
羟考酮与曲马多对老年中度癌痛患者初始治疗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婧 裴文仲 +6 位作者 杨建东 刘义 孔曼 高芸菲 孔斌 程瑜蓉 李雪冰 《癌症进展》 2019年第6期697-700,703,共5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中度癌痛患者中,羟考酮与曲马多作为初始止痛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96例老年中度癌痛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7)。观察组患者初始治疗直接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 q12 h口服;对照组先采用盐... 目的探讨在老年中度癌痛患者中,羟考酮与曲马多作为初始止痛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96例老年中度癌痛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7)。观察组患者初始治疗直接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 q12 h口服;对照组先采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100 mg q12 h口服,根据疼痛控制情况逐渐加量改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20 mg q12 h继续止痛治疗,两组患者观察时间为14天。分别采用数字评分法(NRS)、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疼痛情况、功能状态、抑郁情况、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RS、HAMD及K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RS、HAMD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NRS、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5.9%(47/4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3%(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羟考酮作为老年中度癌痛患者的初治用药,与曲马多比较,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体力,有效消除患者负面情绪,降低患者的心理困扰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癌痛治疗效果,对老年肿瘤患者的中度癌痛初始治疗选择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癌痛 初始治疗 疼痛 心理困扰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规范化诊治牙周病应列为口腔医疗工作的首位 被引量:7
10
作者 孟焕新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385-386,共2页
牙龈炎和牙周炎是最常见的牙周疾病,也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不仅危害牙周健康和口腔健康,而且与全身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我国是牙周疾病高发的国家,80%~90%的成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患。
关键词 牙周病 牙周基础治疗
原文传递
我国院内获得性肺炎诊治现状 被引量:8
11
作者 金咏絮 林其昌 +2 位作者 黄志华 陈公平 林晓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7期2625-2627,共3页
院内获得性肺炎是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在我国医院感染类型中居首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住院时间长,增加医疗费用,而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使治疗困难。因此在临床上有必要尽快明确诊断,根据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谱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 院内获得性肺炎是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在我国医院感染类型中居首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住院时间长,增加医疗费用,而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使治疗困难。因此在临床上有必要尽快明确诊断,根据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谱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估计可能的病原菌,制订经验性的初始抗菌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加强预防HAP发生的措施以降低其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获得性肺炎 诊断 病原学 耐药性 初始治疗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褪黑素、IL-1β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牙祖科 林桂兰 +3 位作者 陶人川 曾启新 林小洁 吴佳璇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检测分析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褪黑素、IL-1β水平的变化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用ELSIA法检测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龈沟液中褪黑素、IL-1β水平,分析褪黑素、IL-1β与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附着丧失(C... 目的:检测分析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褪黑素、IL-1β水平的变化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用ELSIA法检测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龈沟液中褪黑素、IL-1β水平,分析褪黑素、IL-1β与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附着丧失(CAL)的相关性。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前,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褪黑素、IL-1β水平均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褪黑素水平与PD、BOP均呈正相关(r=0.465,r=0.736),IL-1β水平与PD、BOP也均呈正相关(r=0.350,r=0.541),褪黑素水平与IL-1β水平呈正相关(r=0.442);治疗后褪黑素、IL-1β水平与各项牙周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褪黑素水平与牙周炎症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牙周治疗对龈沟液中褪黑素表达水平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褪黑素 基础治疗 龈沟液 IL-1Β
下载PDF
Modified sequential therapy vs quadruple therapy as initi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infection 被引量:4
13
作者 Xiao-Min Liao Gao-Hui Nong +5 位作者 Mei-Zu Chen Xue-Ping Huang Yun-Yan Cong Yi-Ying Huang Bai-He Wu Jin-Qi We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0期6310-6316,共7页
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odified sequential therapy and to compare modified sequential therapy with standard quadruple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eradication.METHODS: In total, 200 ... 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odified sequential therapy and to compare modified sequential therapy with standard quadruple therap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eradication.METHODS: In total, 200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with H. pylori-infected chronic gastritis by electronic endoscopy and rapid urease testing from December 2012 to October 2013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patients had not previously received H. pylori eradication treatment, and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The patients in Group A(n = 101) were treated with ilaprazole + bismuth potassium citrate + amoxicillin and clavulanate potassium + levofloxacin, and the patients in Group B(n = 99) were administered a modified sequential therapy composed of ilaprazole at 5 mg bid and amoxicillin and clavulanate potassium at 914 mg for the first five days followed by ilaprazole at 5 mg bid, furazolidone at 100 mg bid and levofloxacin at 500 mg qid for the next five days. Four to six weeks after the end of treatment, a 14C-urea breath test was performed for all the subjects to confirm the eradication of H. pylori. The intention-to-treat and per-protocol eradication rates were determined.RESULTS: A total of 190 of the 200 patients completed the study. All 20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 whereas 19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per-protocol analysis. In the 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 the rates of H. pylori eradication in Groups A and B were 85.15%(86/101) and 81.82%(81/99), respectively. In the per-protocol analysis, the H. pylori eradication rates in Groups A and B were 88.66%(86/97) and 87.09%(81/93), respectivel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χ2 = 0.109, P = 0.741) in the eradication rate between Groups A and B. The rates of adverse effects observed in the groups were similar at 6.19%(6/97) for Group A and 7.53%(7/93) for Group B(P > 0.05). No mortality or major morbidities were observed in any of the patients. Symptomatic improvements in the presentation of stomachache, 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BACTER PYLORI CHRONIC GASTRITIS SEQUENTIAL therapy Quadruple therapy initial therapy Ilaprazole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刘中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评价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165例应用牙周基础治疗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经过6个月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附着丧失以及患牙松动程度。结果... 目的:评价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165例应用牙周基础治疗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经过6个月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附着丧失以及患牙松动程度。结果患者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和附着丧失三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牙松动程度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是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高效理想的治疗手段,能够显著的改善牙周的相关指标、降低牙周松动程度,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基础治疗 侵袭性牙周炎
下载PDF
做好手工龈上洁治术练习——牙周病诊治基本功训练系列之一
15
作者 曹洁 许砚耕 +2 位作者 胡文杰 王迪 钟金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7-862,共6页
培养掌握规范化牙周诊疗技术的口腔全科医师,有利于预防和控制牙周疾病,提高我国民众口腔健康水平。手工龈上洁治术是牙周基础治疗的重要基本功,是每位口腔全科医师都应该掌握的牙周基础治疗能力。本文从为何要做好手工龈上洁治和如何... 培养掌握规范化牙周诊疗技术的口腔全科医师,有利于预防和控制牙周疾病,提高我国民众口腔健康水平。手工龈上洁治术是牙周基础治疗的重要基本功,是每位口腔全科医师都应该掌握的牙周基础治疗能力。本文从为何要做好手工龈上洁治和如何规范开展手工龈上洁治教学训练入手,展开牙周病诊治基本功训练的第一篇章,以期为促进我国牙周病学教学的规范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学 牙周炎 手工龈上洁治术 牙周基础治疗 牙周实习教学
原文传递
牙龈炎、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内一氧化氮水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梦婷 龚斌 +1 位作者 张德琼 杨春艳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1652-1655,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牙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内一氧化氮(NO)水平的改变及其与炎症变化的关系,初步探讨NO对牙周炎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74例患者,其中牙周健... 目的研究慢性牙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内一氧化氮(NO)水平的改变及其与炎症变化的关系,初步探讨NO对牙周炎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74例患者,其中牙周健康者20例、慢性牙龈炎患者22例和慢性牙周炎患者32例。首次就诊记录牙周指标后采集龈沟液标本;慢性牙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完成基础治疗后再次复诊记录牙周指标并采集龈沟液标本。比较各组牙周炎症指标[龈沟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及临床附着丧失(CAL)]的变化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龈沟液内NO水平,分析其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NO水平明显高于慢性牙龈炎和牙周健康对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治疗后,慢性牙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内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牙龈炎、慢性牙周炎组患者治疗前BI、PD、CAL值均高于牙周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治疗后,慢性牙龈炎组BI、PD值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AL值无差异(P>0.05);慢性牙周炎组基础治疗后BI、PD、CAL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沟液中NO水平有可能作为反映牙周炎炎症状态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炎 牙周炎 基础治疗 龈沟液 一氧化氮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伴咬合紊乱的多学科治疗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丽红 邹韵秋 +3 位作者 马丽辉 李飒 林爱娟 杜航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632-634,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伴咬合紊乱的多学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例依从性好的慢性牙周炎伴咬合紊乱病例,采用牙周基础治疗与正畸、修复多学科联合治疗,观察1~7年,所有病例均拍摄口内像及X线牙片,分别于基线、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牙周...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伴咬合紊乱的多学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例依从性好的慢性牙周炎伴咬合紊乱病例,采用牙周基础治疗与正畸、修复多学科联合治疗,观察1~7年,所有病例均拍摄口内像及X线牙片,分别于基线、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牙周系统治疗后1年分别记录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及松动度(TM)。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BOP、PD较基线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TM无明显差异(P>0.05)。基础治疗后3个月BOP、PD、TM与系统治疗后1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伴咬合紊乱病例多学科治疗有利于牙周炎的控制及疗效的维持,但患者的依从性及适应症的选择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基础治疗 牙冠延长术 正畸 慢性牙周炎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初始治疗与接续阿德福韦序贯治疗的抗乙肝病毒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崔速南 汪明明 +2 位作者 刘春华 崔海彬 郭楠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05-907,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初始治疗与接续阿德福韦序贯治疗的抗病毒疗效。方法: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3例分为初始组(35例)与序贯组(28例),序贯组为服用阿德福韦耐药或疗效不佳的患者。均采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0.5mg,qd...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初始治疗与接续阿德福韦序贯治疗的抗病毒疗效。方法: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3例分为初始组(35例)与序贯组(28例),序贯组为服用阿德福韦耐药或疗效不佳的患者。均采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0.5mg,qd,同时适量加用保肝降酶药。定期检测病毒学和生化学指标。结果:初始组HBVDNA低于不可测水平的例数在治疗第6个月以后明显高于序贯组,在治疗12个月时达到94.3%(P<0.05);初始组HBeAg和HBeAb的S/CO值在治疗第8个月后明显低于序贯组,在治疗第12个月时有3例(8.6%)HBeAg/HBeAb转换,序贯组无HBeAg/HBeAb转换。生化学指标的变化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第6个月以后2组生化学指标均复常。结论:恩替卡韦初始治疗的抗病毒效果明显优于阿德福韦耐药或疗效不佳的序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初始治疗 序贯治疗 抗乙肝病毒
原文传递
Alcohol,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and pro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3
19
作者 Hiroshi Abe Yuta Aida +5 位作者 Haruya Ishiguro Kai Yoshizawa Tamihiro Miyazaki Munenori Itagaki Satoshi Sutoh Yoshio Aizaw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1期78-85,共8页
AIM:To identif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o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after initial therapy.METHODS:A total of 377 HCC patients who were newly treated at Katsushika Medical Center,Japan from January 2000 ... AIM:To identif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o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after initial therapy.METHODS:A total of 377 HCC patients who were newly treated at Katsushika Medical Center,Japan from January 2000 to December 2009 and followed up for > 2 years,or died during follow-up,were enrolled.The factors related to survival were first analyzed in 377 patients with HCC tumor stage T1-T4 using multivariat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analysis.A similar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282 patients with tumor stage T1-T3.Additionally,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period between initial and subsequent therapy were examined in 144 patients who did not show local recurrence.Finally,214 HCC stage T1-T3 patients who died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postprandial glucose levels,and differences in their causes of death were examined.RESULTS:On multivariat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regression analysis,the following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underlying liver disease stage [non-cirrhosis/Child-Pugh A vs B/C,hazard ratio(HR):0.603,95% CI:0.417-0.874,P = 0.0079],HCC stage(T1/T2 vs T3/T4,HR:0.447,95% CI:0.347-0.576,P < 0.0001),and mean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after initial therapy(< 200 vs ≥ 200 mg/dL,HR:0.181,95% CI:0.067-0.488,P = 0.0008).In T1-T3 patients,uninterrupted alcohol consumption after initial therapy(no vs yes,HR:0.641,95% CI:0.469-0.877,P = 0.0055) was significant in addition to underlying liver disease stage(non-cirrhosis/Child-Pugh A vs B/C,HR:0649,95% CI:0.476-0.885,P = 0.0068),HCC stage(T1 vs T2/T3,HR:0.788,95% CI:0.653-0.945,P = 0.0108),and mean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after initial therapy(< 200 mg/dL vs ≥ 200 mg/dL,HR:0.502,95% CI:0.337-0.747,P = 0.0005).In patients without local recurrence,time from initial to subsequent therapy for newly emerging HCC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in the "postprandial glucose within 200 mg/dL group" than the "postprandial glucose > 200 mg/dL group"(log-rank test,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NOSIS ALCOHOL consumption Diabetes MELLITUS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level initial therapy Local RECURRENCE Survival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后根面用磷硅酸钙钠脱敏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行懿 陈娜 张廷发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后使用磷硅酸钙钠对减轻根面牙本质敏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牙周病患者40例,分为实验组(20例,115颗牙)和对照组(20例,112颗牙)。实验组在治疗后次日对刮治的患牙给予100%磷硅酸钙钠糊剂脱敏治疗,并在实验期...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后使用磷硅酸钙钠对减轻根面牙本质敏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牙周病患者40例,分为实验组(20例,115颗牙)和对照组(20例,112颗牙)。实验组在治疗后次日对刮治的患牙给予100%磷硅酸钙钠糊剂脱敏治疗,并在实验期间用7%磷硅酸钙钠脱敏牙膏每天刷牙2次,对照组单纯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分别记录两组的PLI值和冷气刺激后的VAS值。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1周VAS值为3.52较基线值2.39增加(P<0.05),但明显低于对照组6.72(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2周时VAS值为2.66已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P>0.05)。结论在牙周基础治疗后用磷硅酸钙钠脱敏,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根面牙本质敏感的程度,并缩短其持续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基础治疗 磷硅酸钙钠 牙本质敏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