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唐晓丽 王冬雪 《慢性病学杂志》 2018年第7期871-873,共3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治疗初治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6年12月北京市密云区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610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0例)和对照组(300例),采用病例对... 目的探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治疗初治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6年12月北京市密云区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610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0例)和对照组(300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治疗组采用抗结核FDC,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药板式组合药,对比两组患者第2、6个月肺部病灶部位吸收或缩小情况,第2、5、6个月痰菌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第2、6个月,两组病灶吸收率和病灶缩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91.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5、6个月,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8)。结论 FDC是一种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的抗结核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剂量复合剂 初治活动性肺结核 肺结核病灶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吕风燕 《系统医学》 2019年第7期169-171,共3页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该次研究患者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60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该次研究患者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60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分析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健康知识水平(38.69±1.32)分、自我概念(39.98±1.67)分、自我责任感(41.31±1.67)分、自我护理技能(36.68±1.54)分均高于对照组各项护理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9、18.70、41.56、44.82,P<0.05)。观察组规律服药依从性93.33%、定期查痰依从性96.67%、定期复查胸片依从性90.00%、定期复查肝功能依从性86.6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5、15.02、8.52、9.32,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使患者自护能力得到提升,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初治活动性肺结核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杨兴振 常明 孙霞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0期84-87,96,共5页
目的分析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泰安市肿瘤防治院收治的60例活动性肺结核初治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诊疗指南对患儿行化疗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随访,收集患儿的临床数据,包括人口学资料、合并... 目的分析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泰安市肿瘤防治院收治的60例活动性肺结核初治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诊疗指南对患儿行化疗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随访,收集患儿的临床数据,包括人口学资料、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的60例患儿中,36例预后良好,24例预后不良,无死亡病例。两组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病变范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免疫炎症指数(SII)、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病变范围、NLR、PLR、SII、C反应蛋白水平是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儿预后受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病变范围、NLR、PLR、SII、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临床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治活动性肺结核 儿童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