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CU吸入一氧化氮治疗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极早产儿的疗效 被引量:4
1
作者 郝建民 卢涛 +3 位作者 邱娟 张鑫 李春红 孟宪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69-1175,共7页
目的 评价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合并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极早产儿吸入一氧化氮(INO)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RDS极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发生PPHN,将患儿分为P... 目的 评价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合并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极早产儿吸入一氧化氮(INO)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RDS极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发生PPHN,将患儿分为PPHN组与非PPHN组,比较PPHN组与非PPHN组患儿的基线临床资料及治疗前,治疗后3、6、12、24、48、72 h的平均气道压(MAP)、氧浓度分数(FiO2)、动脉血氧饱和度/吸入气体氧含量比值(SpO2/FiO2)和氧合指数(OI).根据患儿对INO治疗的反应情况,将患儿分为反应组与未反应组,比较反应组与未反应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变量与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RDS极早产儿INO治疗后反应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88例患儿,PPHN发生率为59.1%(52/88).PPHN患儿在INO治疗3h后氧合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并一直持续到INO治疗72 h.在治疗后第3、6、12、24、48、72小时,PPHN组FiO2与O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SpO2/FiO2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非PPHN患儿的氧合改善较慢,在INO治疗12 h后才开始改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iO2 >0.65(HR=6.409,95%CI:1.655~ 24.779,P=0.015),出生体质量> 750 g(HR=4.063,95% CI:1.115~ 14.804,P=0.033)和患有PPHN(HR=9.275,95%CI:1.732 ~49.653,P=0.006)与RDS极早产儿经INO治疗后反应独立相关.结论 PPHN是严重RDS极早产儿的一种常见合并疾病,对于严重RDS极早产儿不推荐使用INO治疗,但对于同时诊断为PPHN的RDS极早产儿则可以考虑进行INO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 极早产儿 吸入一氧化氮(ino)
下载PDF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低氧血症早产儿反应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卢涛 郝建民 +3 位作者 邱娟 张鑫 李春红 孟宪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1-416,共6页
目的评价急性低氧血症(AH)早产儿吸入一氧化氮(INO)治疗后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开封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进行INO治疗的AH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INO治疗后AH早产儿是否有反应,将早产儿分为反应... 目的评价急性低氧血症(AH)早产儿吸入一氧化氮(INO)治疗后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开封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进行INO治疗的AH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INO治疗后AH早产儿是否有反应,将早产儿分为反应早产儿组(反应组)与无反应早产儿组(无反应组),统计AH早产儿INO治疗反应发生率。收集并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临床和预后资料,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评价INO治疗后早产儿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纳入的92例AH早产儿的反应发生率为64.1%(59/92)。多变量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肺动脉高压(OR=5.269,95%CI 1.102~25.322,P=0.001)和出生至INO治疗间隔时间(OR=0.927,95%CI 0.866~0.992,P=0.013)是INO治疗后AH早产儿反应的独立相关因素,胎龄不是早产儿反应的独立相关因素(OR=0.963,95%CI 0.791~1.170,P=0.582)。反应组早产儿脑室内出血Ⅲ/Ⅳ级比例较无反应组明显升高(χ2=4.598,P=0.032),NICU住院时间明显降低(t=2.033,P=0.045)。结论肺动脉高压和出生至INO治疗间隔时间是INO治疗后AH早产儿反应的独立相关因素,肺动脉高压的AH早产儿INO治疗的疗效更好,AH早产儿应尽早进行INO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低氧血症(AH) 早产儿 吸入一氧化氮(ino) 反应率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iNO联合HFOV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及其对血清胱抑素C、骨保护素、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冉 高月荣 +3 位作者 刘欣 张苗苗 冀京雷 范雪爱 《分析仪器》 CAS 2022年第5期73-79,共7页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HFOV)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及其对血清胱抑素C、骨保护素、B型钠尿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HFOV)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及其对血清胱抑素C、骨保护素、B型钠尿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62例肺动脉高压患儿,男性89例,女性73例,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持续肺动脉高压,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HFOV,而观察组患儿行iNO联合HFOV,对比两组患儿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天数等治疗情况、血气分析指标、血清胱抑素C、骨保护素、BNP及转归等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氧疗时间(8.49±0.89 vs 14.21±2.09,t=22.662,P=0.000)、呼吸机使用时间(5.09±0.65 vs 8.25±0.59,t=32.398,P=0.000)和住院天数(18.81±2.98 vs23.16±3.94,t=7.925,P=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aO(77.92±4.02 vs 70.01±3.88,t=12.742,P=0.000)和SaO_(2)(97.34±4.31 vs 85.34±4.87,t=16.607,P=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aCO_(2)(36.78±3.89 vs 44.03±3.91,t=11.830,P=0.000)和PAP(15.28±3.02 vs 24.09±3.12,t=18.260,P=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0.75±0.10 vs 0.98±0.15,t=11.482,P=0.000)、骨保护素(117.54±23.89 vs 147.32±22.91,t=8.097,P=0.794)和BNP(0.59±0.18 vs 0.89±0.27,t=8.321,P=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死亡(χ^(2)=2.104,P=0.147)、低血压(χ^(2)=1.267,P=0.260)及PAP反弹发生率(χ^(2)=0.426,P=0.514)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显著性。结论:iNO联合HFOV应用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胱抑素C、骨保护素和BNP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一氧化氮 高频震荡通气 肺动脉高压 临床疗效 胱抑素C 骨保护素 B型钠尿肽
下载PDF
脉冲放电产生医用NO副产物NO_2的去除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贺礼 胡辉 +1 位作者 李劲 赵全中 《工业催化》 CAS 2006年第8期51-54,共4页
NO已被证明是血管舒张因子,临床上用来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医疗要求的NO体积分数一般为5×10^-6~20×10^-6。在干燥空气中进行脉冲放电可以产生满足临床要求的NO,但同时也会产生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的NOz。因此,必须把NO2的体... NO已被证明是血管舒张因子,临床上用来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医疗要求的NO体积分数一般为5×10^-6~20×10^-6。在干燥空气中进行脉冲放电可以产生满足临床要求的NO,但同时也会产生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的NOz。因此,必须把NO2的体积分数降低到满足临床要求的〈3×10^-6,V(NO2):V(NOx)〈5%。利用钼丝在一定的温度下将NO2转化为NO,在350~500℃时NO2转化率为30%~60%。研究了温度和钼丝直径对催化反应效率的影响,并对催化反应器设计和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NO NO2 钼丝 催化还原 反应机理
下载PDF
iNO联合HFOV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杜岚岚 梁树 +2 位作者 王柱 杨洋 陈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12期1633-1635,共3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吸入(iNO)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氧合指数、肺动脉压力和呼吸机使用的影响。方法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吸入(iNO)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氧合指数、肺动脉压力和呼吸机使用的影响。方法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iNO联合常频机械通气设为A组,HFOV设为B组,iNO联合HFOV设为C组,三组各30例患儿。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天氧合指数、肺动脉压力及呼吸机的使用等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1天氧合指数与肺动脉压力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2.05、11.68、18.06、25.06、19.80、33.25,均P<0.05),C组治疗后1天氧合指数与肺动脉压力较A组、B组均明显降低,并且A组较B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3.25、2.98、4.36、3.07、2.46、4.85,均P<0.05)。三组患者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F值分别为16.04、12.09、15.94,均P<0.05)。其中,C组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天数较A组、B组均明显缩短,并且A组较B组明显缩短(q=2.77~5.04,均P<0.05)。结论 iNO联合HFOV可明显降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氧合指数与肺动脉压力的水平,改善患儿氧合状况,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患儿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吸入 高频振荡通气 持续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