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患者血液4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在院感染优化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毛斐冰 毛垚良 刘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330-332,337,共4页
目的分析各种手术前患者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共1525例接受手术的患者,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目的分析各种手术前患者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共1525例接受手术的患者,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前血液的传染性疾病相关指标检测,总阳性率为12.39%,其中HBsAg阳性者133例,阳性率为8.72%,阳性率最高;抗HCV阳性者25例;阳性率为1.64%;抗HIV阳性者4例,其阳性率为0.26%;梅毒抗体阳性者27例,阳性率为1. 77%;男性患者各项指标阳性率为11.20%,女性患者各项指标阳性率为13.4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临床科室检测指标阳性率分布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患者在操作前进行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四项指标检测,用于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相关感染,可明确患者健康状况,避免在治疗过程中与其他患者发生交叉感染,也可减少医院感染,降低医疗意外发生率,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标志物 乙肝表面抗原 丙肝抗体 艾滋病抗体 梅毒抗体
下载PDF
温州某城乡接合部地区梅毒患者情况分析及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腾坚 陈海强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3-45,共3页
调查温州某城乡接合部地区梅毒患者人口学特征、相关因素及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情况,分析梅毒患者流行病学特征。经济收入、夫妇分居和安全套使用频率是被调查者感染梅毒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工人为主要患病人群,18岁... 调查温州某城乡接合部地区梅毒患者人口学特征、相关因素及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情况,分析梅毒患者流行病学特征。经济收入、夫妇分居和安全套使用频率是被调查者感染梅毒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工人为主要患病人群,18岁~38岁为主要年龄段,不合理就诊模式普遍存在。梅毒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率高于普通人群。城乡接合部地区梅毒感染率高,且患者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阳性率亦高,需引起对该地区疫情的思考和重视,加强伦理决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接合部 梅毒 传染病标志物
下载PDF
2011-2015年某院孕产妇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流行趋势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燕 李青 +2 位作者 詹廷西 刘慧 余泽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0期1385-1387,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2015年住院孕产妇4种输血前传染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31 579例住院孕...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2015年住院孕产妇4种输血前传染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31 579例住院孕产妇4种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分析孕产妇感染4种传染病标志物的阳性率及人口学特征,比较4种指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结果2011-2015年,该院4种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5年的总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211%、11.672%、8.444%、8.041%、6.572%,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其中HCV阳性率逐年上升(P<0.05),需重点关注。年龄大于35岁住院孕妇TP、HCV、HBsAg患者阳性率显著升高(P<0.05),为重点防控人群。结论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的监测和预防有利于避免相关疾病的垂直传播,推进优生优育和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传染病标志物 孕妇 母婴传播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涂东晋 林海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5期2101-2104,共4页
目的分析福州地区2014—2020年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筛查不合格情况的变化,探讨降低筛查不合格率的措施,减少单采血小板的报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0年福州地区60735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液筛查结果,对不合格指... 目的分析福州地区2014—2020年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筛查不合格情况的变化,探讨降低筛查不合格率的措施,减少单采血小板的报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20年福州地区60735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液筛查结果,对不合格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福州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筛查不合格率为0.73%,各年度筛查总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AT)是主要不合格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筛查总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献血者的筛查总不合格率高于单采血小板献血者(P<0.05)。结论应规范献血前的健康咨询和体检初筛工作,加强试剂和设备管理,做好献血者的屏蔽与归队工作,减少血液的报废,防止不必要的血源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献血者 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 筛查
下载PDF
浙江省金华市215827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何星 黄小明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身体健康状况,为招募低危献血者提供依据及降低血液不合格率,确保临床用血安全,避免因血源性传染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对浙江省金华市2007-2011年近5年无偿献血者集中化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215 82...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身体健康状况,为招募低危献血者提供依据及降低血液不合格率,确保临床用血安全,避免因血源性传染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方法对浙江省金华市2007-2011年近5年无偿献血者集中化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215 827名献血者中,谷丙转氨酶(ALT)阳性率为1.01%(2475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0.63%(1534例),丙肝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率为0.20%(489例),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反应率为0.16%(385例),确认后阳性率为0.012%(26例),梅毒螺旋体抗(抗-TP)阳性率为0.49(1203例)。不同年度间的ALT、HBsAg和抗-HCV阳性率整体上呈先降后升趋势,抗-HIV、抗-TP呈上下波动的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T不合格是血液不合格的最主要因素,体质指数(BMI)异常的超重和肥胖无偿献血者应加强ALT的筛查,尤其是在高温季节;选用敏感性更高的HBsAg胶体金试纸条,以有效降低HBsAg阳性率;采用金标试剂对TP进行快速筛查,同时不断加强其他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液不合格率及减少临床输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不合格率 血源性传染病标志物
原文传递
南昌地区青年学生献血人群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樊璐 郑亚鹏 余薇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35-1239,共5页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青年学生无偿献血人群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TTI)状况及血液质量,为开展学生健康宣教、疾病防控及优化低危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无偿献血血液标本ALT,采用ELISA双试剂检测HBsAg、抗-HCV、人类...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青年学生无偿献血人群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TTI)状况及血液质量,为开展学生健康宣教、疾病防控及优化低危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无偿献血血液标本ALT,采用ELISA双试剂检测HBsAg、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2型抗体和p24抗原(抗-HIV/HIV Ag)、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HBsAg、抗-HCV、抗-HIV/HIV Ag、抗-TP筛查阴性标本采用核酸检测HBV DNA、HCV RNA及HIV RNA。以相同时期社会其他献血人群作为对照组,通过启奥血站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南昌地区2019-2022年青年学生献血人群、社会其他献血人群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检测不合格数据。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9-2022年江西省血液中心报告的青年学生献血者HIV感染病例资料。结果南昌地区2019-2022年大中专院校学生无偿献血者177232人次。青年学生献血人群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筛查总不合格率(1.53%)低于社会其他献血人群(1.92%)(χ^(2)=74.33,P<0.01);学生献血人群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1.02%)、抗-TP(0.16%)、HBsAg/HBV DNA(0.15%)、抗-HCV/HCV RNA(0.13%)、抗-HIV/HIV Ag/HIV RNA(0.08%);男性学生总不合格率(1.98%)高于女性学生(0.84%)(χ^(2)=365.13,P<0.01);不同学历学生总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学专科(1.72%)、中职(1.66%)、研究生(1.44%)、本科(1.38%)(χ^(2)=33.08,P<0.01);HIV确证学生感染者12例,其中10例感染途径为男男同性性传播。结论南昌地区青年学生人群血液安全性高于社会其他人群。艾滋病、梅毒在学生人群中流行情况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大中专院校学生献血知识普及和健康宣教,促进学生团体献血事业持续向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 无偿献血 血液检测 青年学生
原文传递
张掖市无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变化趋势研究
7
作者 饶晓安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8期23-26,共4页
目的 探讨张掖市无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变化趋势,以期为当地采供血及传染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统计2020年1月—2022年12月张掖市中心血站30158例无偿献血者的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变化... 目的 探讨张掖市无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变化趋势,以期为当地采供血及传染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依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统计2020年1月—2022年12月张掖市中心血站30158例无偿献血者的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变化趋势。结果 2020—2022年,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整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P<0.05)。其中,HBsAg、抗-HCV、抗-TP、抗-HIV阳性率变化不大(P>0.05),ALT阳性率有明显降低(P<0.05);男性HBsAg、抗-HCV及ALT阳性率高于女性,抗-TP阳性率低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段抗-TP、AL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49岁抗-TP阳性率高于18~29岁、30~39岁,30~39岁ALT阳性率高于18~29岁、40~49岁(P<0.05);不同职业HBsAg、抗-T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农民HBsAg、抗-TP阳性率均处于高水平。结论 张掖市无偿献血者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不同特征人群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阳性率存在差异,应制定科学、合理无偿献血招募方案用以保障血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 张掖市 无偿献血者
下载PDF
漯河地区2014~2018年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及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松芹 刘素芳 +1 位作者 张跃卫 朱琳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了解漯河地区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为招募低危人群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2018年漯河市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及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 目的了解漯河地区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为招募低危人群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2018年漯河市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及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结果。结果2014~2018年漯河地区参加无偿献血的大学生占总献血人次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由2014年的7.13%升高至2018年的8.75%;大学生四种血液传染性指标的总体阳性率为9.86‰,单项阳性率HBsAg>抗-HCV>抗-TP>抗-HIV;男性大学生献血者HBsAg、抗-HIV阳性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献血者四种传染性指标总阳性率(9.86‰)低于其他人群(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34,P<0.05)。结论大学生是本市无偿献血的重要人群,其血液传染性指标总阳性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加强对大学生预防经血传播疾病的宣教有利于提高该类人群献血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漯河地区 无偿献血 大学生 血液传染性指标
原文传递
浅谈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意义
9
作者 周燕群 王文林 游宇哲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8期63-63,共1页
目的了解拟输血患者其输血前状况,探讨输血前检查对于临床成分输血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最近三年来受血者血清中HbsAg抗HCV抗HIV抗TP。结果 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阳性率分别为11.2%、1.2%、0.1%、2%。其中不同年度间... 目的了解拟输血患者其输血前状况,探讨输血前检查对于临床成分输血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最近三年来受血者血清中HbsAg抗HCV抗HIV抗TP。结果 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阳性率分别为11.2%、1.2%、0.1%、2%。其中不同年度间的HbsAg抗HCV的阳性差异无统计意义,而抗HIV抗TP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对受血者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基本保证了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有利于患者的诊治,有利于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提高医护的防范意识,减少医疗纠纷,也可以血源性医院感染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标志物 输血 受血者HBsAg 抗HCV 抗HIV 抗T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