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清教授治疗咳嗽经验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希 陆顺意 《光明中医》 2014年第10期2050-2052,共3页
咳嗽是呼吸科门诊的第一大症状,在呼吸内科门诊,80%以上患者具有咳嗽症状,是临床常见病症,然而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前人有"百病惟咳嗽难医"之叹。黄河清教授是我国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其行医30余年,辨证细腻,方药... 咳嗽是呼吸科门诊的第一大症状,在呼吸内科门诊,80%以上患者具有咳嗽症状,是临床常见病症,然而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前人有"百病惟咳嗽难医"之叹。黄河清教授是我国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其行医30余年,辨证细腻,方药精致,对咳嗽一证研究较多,治疗经验丰富。在中医上其认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症。西医上,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常见于感染后咳嗽、气管-支气管疾患、肺部疾患等。咳嗽一证,虽然简单,然其兼证复杂,黄教授根据不同兼证给予辨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名老中医 治疗经验
下载PDF
骆天炯治疗老年性感染后咳嗽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季叶 骆天炯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7期53-54,共2页
骆天炯主任治疗老年性感染后咳嗽有其独到的认识,辨证论治,善用经方,重视治未病。
关键词 老年性感染后咳嗽 止嗽散 玉屏风散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及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50例
3
作者 黄乐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24期93-95,共3页
目的针对使用玉屏风颗粒同孟鲁司特以及布地奈德联合的方案,对感染后咳嗽症状的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就诊的感染后咳嗽症状的患儿当中择取100名,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n=50),... 目的针对使用玉屏风颗粒同孟鲁司特以及布地奈德联合的方案,对感染后咳嗽症状的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就诊的感染后咳嗽症状的患儿当中择取100名,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n=50),对参照组的患儿行以布地奈德同孟鲁司特共同治疗的方式,对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之上加以玉屏风颗粒。对照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整体效果以及咳嗽症状的缓解时间、消失时间,随访半年,观察其由于感染咳嗽而再次就诊的次数。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实验组在整体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另外,在咳嗽症状的缓解时间、消失时间以及随访期间再次就诊的次数上,实验组也明显地高于参照组,P<0.05。均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使用玉屏风颗粒同孟鲁司特以及布地奈德联合的方案对感染后咳嗽症状的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咳嗽 玉屏风颗粒 孟鲁司特 布地奈德 儿科
下载PDF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合理用药——附183例分析 被引量:41
4
作者 李靖 罗炜 +2 位作者 杨灵 罗锭芬 安嘉颖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后咳嗽的合理用药方案:方法:经临床诊断为上感的患者183例,分成3组,采用复方甲氧那明、酮替芬、抗菌药物治疗的61例患者为A组.采用复方甲氧那明、酮替芬治疗的60例为B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后咳嗽的合理用药方案:方法:经临床诊断为上感的患者183例,分成3组,采用复方甲氧那明、酮替芬、抗菌药物治疗的61例患者为A组.采用复方甲氧那明、酮替芬治疗的60例为B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62例为C组。疗程共10日。观察3组的咳嗽、咳痰症状得分,气道反应性分级,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治疗后的咳嗽、咳痰症状得分较治疗前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05),治疗后A、B组的咳嗽、咳痰症状得分低于c组,均为P〈0.05。A、B组治疗后气道反应性分级1~4级的比率相当,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且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3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用药3日后逐渐减轻,停药后消失。结论:应用抗菌药物不能改善和治愈上感后咳嗽症状,复方甲氧那明联用酮替芬能改善上感后咳嗽的症状,且安全性好。因此,对于上感后的咳嗽,无细菌感染证据者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 复方甲氧那明 抗菌药物 酮替芬
下载PDF
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疗效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34
5
作者 马文建 鲁玉芬 +1 位作者 刘永新 李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04-209,共6页
目的:观察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半胱氨酰白三烯(Cys LT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17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就诊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观察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半胱氨酰白三烯(Cys LT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17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就诊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6岁者,4 mg·d^(-1),6~12岁剂量为5 mg·d^(-1),1次/d。严重咳嗽者加布地奈德气雾剂,0.5 mg/次,2次/d,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加用小儿肺咳颗粒,<4岁,3 g/次,4~6岁,6 g/次,6~12岁9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进行咳嗽程度评分,包括日间和夜间咳嗽情况,及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日间咳嗽、夜间咳嗽、痰黏稠、咯痰清稀、咽痒、神疲、纳呆、肢倦、声重等中医证候进行治疗前后评分;咳嗽生活质量采用莱塞斯特咳嗽问卷(LCQ),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GRP,Cys LTs,TNF-α和IL-8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对照组咳嗽消失率39.42%,观察组咳嗽消失率62.5%,观察组咳嗽消失率高于对照组(χ~2=8.601,P<0.01),观察组平均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3.54%(χ~2=9.061,P<0.01);治疗后观察组日间咳嗽、夜间咳嗽和咳嗽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LCQ量表各维度(生理、心理、社会)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CGRP,Cys LTs,TNF-α和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时未发现与小儿肺咳颗粒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能有效的减轻咳嗽程度,缩短咳嗽病程,提高咳嗽的消失率和中医临床疗效,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GRP,Cys LTs,TNF-α和IL-8水平,减轻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和咳嗽反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小儿肺咳颗粒 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 半胱氨酰白三烯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原文传递
莫西沙星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及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6
作者 张俭俭 庄伟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7年第2期207-208,211,共3页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及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原体肺炎患者10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1日1次,同时口服孟鲁司特钠片...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及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原体肺炎患者10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1日1次,同时口服孟鲁司特钠片10 mg、1日1次;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阿奇霉素0.5 g、1日1次,同时口服复方甘草片1次3片、1日3次。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48/51)、74.50%(38/5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及感染后咳嗽,可明显缩短退热时间,改善咳嗽症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孟鲁司特钠 支原体肺炎 感染后咳嗽
下载PDF
感染后咳嗽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被引量:28
7
作者 孙放 张纾难 +1 位作者 王珏云 熊轶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91-1893,共3页
感染后咳嗽是呼吸道感染后,急性期症状消失,而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目前西医对感染后咳嗽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方法较为单一,中医辨证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症状、缩短患者病程方面疗效显著。目前中医将感染后咳嗽归于“咳嗽”“久... 感染后咳嗽是呼吸道感染后,急性期症状消失,而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目前西医对感染后咳嗽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方法较为单一,中医辨证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症状、缩短患者病程方面疗效显著。目前中医将感染后咳嗽归于“咳嗽”“久咳”等范畴,其辨证与治疗基本沿用中医内科学中既有的咳嗽部分,除表现了外邪在其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外并未体现感染后咳嗽的病机特点,文章将就感染后咳嗽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面进行论述,为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及神经源性气道炎症介质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3
8
作者 陈爱娥 蔡晓平 熊军芳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981-984,共4页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源性气道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就诊的85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2粒/次,3次/d...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源性气道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就诊的85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2粒/次,3次/d,观察组加服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d,均连续治疗14 d。ELISA法检测诱导痰上清液中P物质(SP)、白介素8(IL-8)、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分析治疗前后诱导痰中性粒细胞(NEU)、巨噬细胞(MAC)及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及SP、IL-8、sIg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7.7%、16.3%,与对照组(85.7%、35.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22、4.184,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SP、IL-8水平及痰中NEU、EOS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sIgA水平与痰中MAC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SP、IL-8、sIgA水平及NEU、MAC、EOS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感染后咳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缓解气道炎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黄止咳胶囊 气道炎症 感染后咳嗽
下载PDF
俞景茂教授运用止嗽散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经验 被引量:19
9
作者 许先科 叶育双 俞景茂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探讨俞景茂教授运用止嗽散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经验。[方法]分别以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为例,举例介绍俞景茂运用止嗽散治疗儿童慢性咳嗽临床经验。[结果]俞景茂教授运用止嗽散加减治小儿疗感染后咳嗽、... [目的]探讨俞景茂教授运用止嗽散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经验。[方法]分别以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为例,举例介绍俞景茂运用止嗽散治疗儿童慢性咳嗽临床经验。[结果]俞景茂教授运用止嗽散加减治小儿疗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之风痰恋肺证者疗效确切。[结论]俞景茂教授运用止嗽散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经验需要进一步继承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景茂 止嗽散 感染后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慢性咳嗽
下载PDF
小儿肺咳颗粒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疗效及对IFN-γ、CRP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小丽 陈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咳颗粒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PIC)的疗效及患儿干扰素γ(IFN-γ)、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月医院儿科收治的证属气阴两虚的PIC患儿11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单药组(头孢曲松... 目的探讨小儿肺咳颗粒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PIC)的疗效及患儿干扰素γ(IFN-γ)、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月医院儿科收治的证属气阴两虚的PIC患儿11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单药组(头孢曲松钠)和联合组(小儿肺咳颗粒+头孢曲松钠)各55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咳嗽程度、LCQ量表评分、血清炎性因子[IFN-γ、CRP、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单药组(83.64%),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咳嗽VAS、日间咳嗽及夜间咳嗽评分、LCQ量表评分、血清IFN-γ、IL-4、CRP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咳嗽VAS、日间咳嗽及夜间咳嗽评分、IL-4、CRP及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LCQ量表评分、IFN-γ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咳嗽VAS、日间咳嗽及夜间咳嗽评分、IL-4、CRP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单药组,LCQ量表评分、IFN-γ水平明显高于单药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咳颗粒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PIC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儿机体炎症反应,缓解其咳嗽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咳颗粒 感染后咳嗽 IFN-Γ CRP 疗效
下载PDF
甘草苷对感染后咳嗽(肺阴虚证)小鼠的止咳作用机制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千 熊富良 +5 位作者 张雪琼 周炼炼 李心愿 孙雅妮 刘芮 唐寒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1-848,873,共9页
为探讨甘草苷对感染后咳嗽(肺阴虚证)小鼠的止咳疗效及抗氧化的作用机制.采用烟熏+内毒素(LPS)滴鼻+甲状腺素灌胃+辣椒素雾化诱咳来构建感染后咳嗽(肺阴虚证)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组(... 为探讨甘草苷对感染后咳嗽(肺阴虚证)小鼠的止咳疗效及抗氧化的作用机制.采用烟熏+内毒素(LPS)滴鼻+甲状腺素灌胃+辣椒素雾化诱咳来构建感染后咳嗽(肺阴虚证)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组(孟鲁司特钠)和甘草苷低、中、高剂量组;观察造模前后各组小鼠的行为学及体质量变化,采用辣椒素雾化诱咳来测定各组小鼠的咳嗽敏感性及咳嗽次数,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炎症与肺组织中抗氧化损伤相关蛋白水平变化并经由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来观察各组小鼠的肺组织病变.结果表明,甘草苷止咳的作用机制可能为有效减少小鼠血清中TNF-α、IL-6、IL-13、TLR2、TGF-β1、IgE等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的释放,进而减轻气道感染性及变态性炎性反应环境来降低咳嗽高敏感性,减少对咳嗽中枢的刺激来达到止咳的目的;抗氧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为有效提高小鼠肺组织中SOD的含量,减少小鼠肺组织中MDA的含量,来改善体内抗氧化平衡系统的紊乱,有效清除机体中的过量自由基,提高机体内抗氧化酶的含量,以减轻氧化损伤来达到抗氧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苷 感染后咳嗽(肺阴虚证) 止咳作用 抗氧化作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小五味子汤加减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慢性感染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岚萱 罗海伶 阮和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85-90,共6页
目的:观察小五味子汤加减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慢性感染后咳嗽(风邪伏肺证)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和痰上清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患儿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9例采用苏黄止咳胶囊,3~6岁,1粒/次;6~12... 目的:观察小五味子汤加减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慢性感染后咳嗽(风邪伏肺证)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和痰上清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35例患儿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9例采用苏黄止咳胶囊,3~6岁,1粒/次;6~12岁,2粒/次,3次/d;配合推拿手法治疗,1次/d。观察组63例,采用小五味子汤加减内服和推拿手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10 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5,10 d进行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咳嗽症状积分和风邪伏肺证评分;进行治疗前后莱塞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检测治疗前后CD3^+,CD4^+,CD8^+水平,计算CD4^+/CD8^+;检测治疗前后痰上清白细胞介素-8(IL-8),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P物质(SP)和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5 d和治疗后10 d咳嗽VAS评分、咳嗽症状积分和风邪伏肺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χ^2=7.513,P<0.01);观察组咳嗽消失率57.81%,高于对照组的38.98%(χ^2=4.356,P<0.05);观察组平均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LCQ问卷各维度和LCQ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痰上清液中TNF-α,IL-8,IL-4,CGRP和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五味子汤加减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慢性感染后咳嗽,患儿可减轻咳嗽症状,缩短咳嗽病程,提高咳嗽消失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并能起到调节患儿免疫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降低咳嗽反射敏感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小儿 风邪伏肺证 小五味子汤 推拿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影响感染后咳嗽发生的临床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欣 林江涛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532-535,共4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一些临床因素对感染后咳嗽(PIC)发生的影响程度。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性别、年龄(≥50岁)、上呼吸道感染早期(48 h内)出现发热或咳嗽症状、合并慢性疾病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早期(48 h内)是否进行药物治疗等临床因... 目的:调查和分析一些临床因素对感染后咳嗽(PIC)发生的影响程度。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性别、年龄(≥50岁)、上呼吸道感染早期(48 h内)出现发热或咳嗽症状、合并慢性疾病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早期(48 h内)是否进行药物治疗等临床因素对PIC发生的影响,确定与PIC发生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性别、高龄、上呼吸道感染早期出现发热或咳嗽症状、合并慢性疾病并不增加PIC发生的几率。上呼吸道感染早期未进行药物治疗是PI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0,P<0.001)。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早期未进行药物治疗可以显著增加PIC发生几率,从而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因素
下载PDF
中医内外结合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熊霖 万飞 +3 位作者 刘勇 黄萌 林海凤 赵斯静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19-1621,1679,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风邪伏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感染后咳嗽风邪伏肺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使用中药配方颗粒,2组均服药...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风邪伏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感染后咳嗽风邪伏肺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使用中药配方颗粒,2组均服药10 d,同时观察组将上方制成中药穴位敷贴块贴于相应穴位,治疗前后记录2组咳嗽程度评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咳嗽缓解时间及消失情况、中医证候评分、安全性评价及复发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日间、夜间咳嗽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咳嗽缓解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而咳嗽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内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能够减轻日间、夜间咳嗽程度,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中药内服 穴位贴敷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调肺运脾小儿推拿法治疗感染后咳嗽经验介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吴文华 张梦思 李文 《中医药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74-76,共3页
感染后咳嗽因肺脾亏虚、正虚邪恋所致,治以调肺运脾,采用调肺运脾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疗效显著。本文介绍调肺运脾小儿推拿法操作方法及特色,并举医案为例,以飨同道。
关键词 调肺运脾小儿推拿法 感染后咳嗽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感染后咳嗽病因病机与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子慧 朱振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86-89,共4页
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疾病,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消失后仍遗留咳嗽症状,以刺激性干咳为主,或伴咽痛、咽痒、咽部异物感。中医认为该病病因主要为风邪杂糅它邪侵袭肺卫,治疗上主张... 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疾病,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消失后仍遗留咳嗽症状,以刺激性干咳为主,或伴咽痛、咽痒、咽部异物感。中医认为该病病因主要为风邪杂糅它邪侵袭肺卫,治疗上主张以整体观念进行辨证论治与分期施治。西医则认为其病因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治疗多采用镇咳、消炎等方案。该文分别从中医与西医角度出发,对PIC病因病机、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病因病机 治疗方法 研究 疗效
下载PDF
李俊教授从风、痰、虚论治感染后咳嗽的经验 被引量:15
17
作者 朱满刚 钟悦嘉 +3 位作者 许月球 梁国荣 曾瑞峰 李俊 《四川中医》 2017年第5期19-21,共3页
受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及不合理用药等因素影响,感染后咳嗽已成为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主要病种之一。而镇咳、祛痰等西医治疗往往难以奏效,诸多患者主动求助于中医治疗。本文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对"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重点... 受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及不合理用药等因素影响,感染后咳嗽已成为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主要病种之一。而镇咳、祛痰等西医治疗往往难以奏效,诸多患者主动求助于中医治疗。本文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对"咳嗽"病因病机的认识,重点从肺脾阐释感染后咳嗽的病机及辨治,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临床经验 培土生盆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系统评价 被引量:14
18
作者 姜燕 刘昊 毛兵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系统Meta分析,为临床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在电子检索中输入"中医药""感染后咳嗽""感冒后咳嗽&...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系统Meta分析,为临床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在电子检索中输入"中医药""感染后咳嗽""感冒后咳嗽"等关键词,参照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有关中医药对感染后咳嗽治疗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根据Jadad评分标准评价作为纳入研究文献质量标准。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对照组和治疗组疗效有效率、胃肠道不适发生率及其95%CI。结果:(1)共纳入感染后咳嗽患者671例,其中单纯中医药治疗组347例,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324例。(2)对中医药与西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比较Meta分析,OR=1.43,95%CI为0.86~1.98,P=0.003,提示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对于感染后咳嗽患者,中医药治疗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3)对中医药与西药治疗感染后咳嗽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OR=1.19,95%CI为0.92~2.20,P=0.001,提示两组间有显著差异,对于感染后咳嗽患者,中医药治疗胃肠道不适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结论:对于感染后咳嗽患者,中医药治疗疗效好、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中药 META分析
下载PDF
玄参甘桔汤合三拗汤加减治疗燥热伤肺型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惠芬 范良 +3 位作者 傅汝梅 林月华 陈荣 林承霞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5-130,共6页
目的:观察玄参甘桔汤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PIC)燥热伤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变应性炎症和神经源性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180例符合要求的PIC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随机按2∶1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 目的:观察玄参甘桔汤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PIC)燥热伤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变应性炎症和神经源性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180例符合要求的PIC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随机按2∶1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2粒/次,3次/d,观察组内服玄参甘桔汤合三拗汤加减辨证,1剂/d。两组疗程均连续治疗7 d。进行咳嗽症状积分(日间和夜间咳嗽情况)、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燥热伤肺证评分;记录止咳起效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咳嗽复发情况;采用咳嗽专用生活质量问卷(CQL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检测治疗前后变应性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和痰液神经源性炎症介质P物质(SP),神经肽A(NKA),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观察组日间咳嗽积分、夜间咳嗽积分,VAS评分和燥热伤肺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止咳起效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咳嗽缓解率、咳嗽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咳嗽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CQLQ除情感健康和人身安全恐惧外其它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患者痰液SP,NKA,CG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结论:玄参甘桔汤合三拗汤加减治疗PIC燥热伤肺证患者能控制咳嗽等症状,缩短咳嗽病程、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抑制变应性炎症和神经源性炎症,临床疗效优于复方甲氧那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玄参甘桔汤 三拗汤 燥热伤肺证 变应性炎症 神经源性炎症
原文传递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黎敏 邱华 吴赞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2397-2399,共3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呼吸道系统感染后咳嗽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予溴已新治疗,观...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呼吸道系统感染后咳嗽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予溴已新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疗程为两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咳嗽程度评分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 d、2周,观察组患儿咳嗽程度评分分别为(1.79±0.47)分、(0.48±0.16)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0.51)分、(0.86±0.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hs-CRP水平为(2.48±0.96)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6±1.5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可以有效减轻咳嗽症状,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感染后咳嗽 孟鲁司特钠 炎症反应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