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捂热综合征与乳酸性酸中毒 被引量:6
1
作者 蔡义记 吴熙 +1 位作者 万文卿 朱绿绮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9-11,共3页
研究目的婴儿捂热综合征血乳酸含量与乳酸性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研究方法采用SBA-30型L-乳酸分析仪与ABL-30型酸碱气体分析仪,患儿入院时作血生化、血气计算AG值,同步检测血乳酸,治疗时作动态测试。检测40... 研究目的婴儿捂热综合征血乳酸含量与乳酸性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研究方法采用SBA-30型L-乳酸分析仪与ABL-30型酸碱气体分析仪,患儿入院时作血生化、血气计算AG值,同步检测血乳酸,治疗时作动态测试。检测40例健康婴儿作为对照。研究结果健康婴儿均值1.49±0.22mmol/L,凡超过者判为高乳酸块血症。检测组15例中8例均值3.31±0.30mmol/L,6例均值11.91±1.6mmol/L,伴pH值下降,为乳酸性酸中毒;1例恢复期1.5mmol/L。动态测试乳酸值随着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结论婴儿捂热综合征患儿均有高乳酸块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的存在,遵循上述特点为防治乳酸性酸中毒提出了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乳酸 乳酸性酸中毒 婴儿捂热综合征
下载PDF
婴儿捂热综合征血降钙素原增高的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新萍 肖政辉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313-315,319,共4页
目的探讨捂热综合征患儿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升高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PICU住院的23例捂热综合征患儿的资料,按照危重病例评分,分为高危组(5例)、中危组(12例)、低危组(6例)。按... 目的探讨捂热综合征患儿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升高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PICU住院的23例捂热综合征患儿的资料,按照危重病例评分,分为高危组(5例)、中危组(12例)、低危组(6例)。按照发病前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8例)和非感染组(15例)。以门诊体检的同年龄段婴儿20例为对照组。观察PCT增高与fl^JL危重病例评分、原发感染及感染指标的关系,并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捂热综合征时PCT增高的可能原因。结果捂热综合征患儿PCT明显升高,高危组患儿PCT值(91.5±90.9)ng/ml;中危组患儿PCT值(81.1±74.1)ng/ml;低危组患儿PCT值(112.1±74.9)ng/ml,各组P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71,P=0.732)。与对照组比较,捂热综合征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值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组患儿PCT值(72.5±74.4)ng/ml,非感染组患儿PCT值(101.5±76.6)n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3,P=0.392)。PCT升高与捂热后体温升高度数相关性较高(r=-0.362,P=0.049)。结论捂热综合征患儿的PCT增高与捂热过程有关,高热环境激发应激反应,导致PCT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捂热综合征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血清降钙素原在早期判断婴儿捂热综合征严重程度中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蔡小芳 孙继民 李文斌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2-92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早期评估婴儿捂热综合征(IMS)病情严重程度和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50例IMS患儿,根据是否发生MODS分为MODS组(n=29)和非MODS组(n=21);根据患儿随访30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3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早期评估婴儿捂热综合征(IMS)病情严重程度和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50例IMS患儿,根据是否发生MODS分为MODS组(n=29)和非MODS组(n=21);根据患儿随访30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36)和死亡组(n=14)。记录患儿入院后24 h内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等指标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和转归。采用半定量胶体金免疫色谱法床旁检测血清PCT水平。结果 50例IMS患儿中,47例(94%)入院时血清PCT≥0.5 ng/m L;死亡组中血清PCT水平及MODS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PCIS评分明显降低(P<0.05);血清PCT水平与PCI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84,P<0.05)。MODS组患儿血清PCT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1)。以发病24 h内血清PCT值为10.6 ng/m L作为截断点,预测发生MOD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79.3%和90.5%,AUC为0.924(P<0.01)。结论 PCT作为一项炎症指标,入院时其血清水平与IMS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可早期预测MOD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婴儿捂热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婴儿
原文传递
综合治疗联合乌司他丁在婴儿捂热综合征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谈小云 齐海锋 黄丽丽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联合乌司他丁在婴儿捂热综合征危重患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婴儿捂热综合征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降颅压、止惊、补液纠正酸中毒及呼吸机支持等常规治...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联合乌司他丁在婴儿捂热综合征危重患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婴儿捂热综合征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降颅压、止惊、补液纠正酸中毒及呼吸机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儿入院24 h后血气分析各值的变化,并观察比较两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病死率。结果对比2组患儿治疗24 h后血气分析结果发现:对照组的△pH增值为(0.04±0.02),△BE增值(4.06±3.01)mmol.L-1,△Na+增值(2.58±2.26)mmol.L-1,△K+减值(-1.11±0.65)mmol.L-1,治疗组的△pH增值为(0.11±0.11),△BE增值(9.53±3.34)mmol.L-1,△Na+增值(6.84±2.44)mmol.L-1,△K+减值(-1.60±0.65)mmol.L-1,2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儿入院期间的机械通气时间,发现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为(10.60±2.06)d,治疗组为(5.05±1.6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儿的病死率,对照组为50%,治疗组为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较快地改善婴儿捂热综合征危重患儿的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捂热综合征 危重患儿 乌司他丁
下载PDF
婴儿蒙被综合征患儿血浆β-内啡肽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江涛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婴儿蒙被综合征(Infantmuggysyndrome简称IMS)患儿血浆β-内啡肽(β-Endorphin简称β-EP)变化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IMS患儿血浆β-EP,并将用纳络酮... 目的:探讨婴儿蒙被综合征(Infantmuggysyndrome简称IMS)患儿血浆β-内啡肽(β-Endorphin简称β-EP)变化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IMS患儿血浆β-EP,并将用纳络酮(NX)和未用NX治疗的IMS患儿进行比较。结果:IMS患儿血β-EP显著升高,用NX治疗与未用NX治疗病例的血压、呼吸恢复到正常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病死率分别为11.5%和30%,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β-EP拮抗剂NX治疗IMS,在短期内能迅速提升血压和解除呼吸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患儿 Β-EP 血浆Β-内啡肽 IMS 蒙被综合征 婴儿 内能 结论 简称
下载PDF
捂热综合征患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亚彬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 n I)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 B)测定对捂热综合征患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捂热综合征患儿(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于入院后1,7 d测定血清cT n I及CK-M B水平。结果:观察组入院后1d血清c...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 n I)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 B)测定对捂热综合征患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捂热综合征患儿(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于入院后1,7 d测定血清cT n I及CK-M B水平。结果:观察组入院后1d血清cT n I及CK-M 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血清cT n I及CK-M B对心肌损害诊断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T n I及CK-M B可用于捂热综合征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进而对于捂热史不清的捂热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捂热综合征 心肌肌钙蛋白Ⅰ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损害
下载PDF
婴儿捂热综合征机械通气指证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汪运鹏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婴儿捂热综合征的通气指证。方法:选择2014年—2016年冬季30例婴儿捂热综合征患儿(重度)作为对照组,2017年—2019年冬季30例婴儿捂热综合征患儿(重度)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监测到患儿氧分压(P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超... 目的:探讨婴儿捂热综合征的通气指证。方法:选择2014年—2016年冬季30例婴儿捂热综合征患儿(重度)作为对照组,2017年—2019年冬季30例婴儿捂热综合征患儿(重度)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监测到患儿氧分压(P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超过Ⅱ型呼吸衰竭标准时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则是早期给予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前和机械通气后第2天的危重评分、心率改善情况、乳酸水平以及治愈率、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能迅速纠正婴儿捂热综合征(重度)患儿的全身组织及重要脏器的严重缺氧状态,减轻症状,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捂热综合征 机械通气 研究 应用
下载PDF
1例捂热综合征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8
作者 吴娟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1期204-205,共2页
总结1例捂热综合征合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其护理重点包括:做好捂热综合征的急救处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病情观察,防静脉渗漏性损伤。本患儿住院2周,病情平稳后出院。
关键词 捂热综合征 脑膜炎 护理
下载PDF
舟山市婴儿抚养者对捂热综合征的知信行现状及教育需求调查
9
作者 王波清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6年第6期759-761,共3页
目的:了解婴儿主要抚养者对捂热综合征的知识、态度、行为及教育需求,为开展捂热综合征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78名婴儿抚养者进行捂热综合征知识、态度、行为和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38.1%的调查对象听说过... 目的:了解婴儿主要抚养者对捂热综合征的知识、态度、行为及教育需求,为开展捂热综合征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78名婴儿抚养者进行捂热综合征知识、态度、行为和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38.1%的调查对象听说过捂热综合征,其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为24.8%~62.9%,预防态度持有率为70.5%~95.0%,预防捂热综合征错误行为形成率为8.6%~19.1%。91.0%的调查对象表示需要接受捂热综合征相关知识宣教,且对教育内容和形式有一定的偏好。结论:婴儿主要抚养者的捂热综合征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有待提高,应根据居民的需求,普及预防宣传,杜绝该类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捂热综合征 抚养者 婴儿 知识、态度、行为 需求
原文传递
1例支气管肺炎伴婴儿闷热综合征的护理
10
作者 王璐 罗大佳 谢伦芳 《临床护理杂志》 2012年第3期46-47,共2页
“婴儿闷热综合征”又称“婴儿捂闷综合征”,是刚出生的新生儿和一岁以下婴儿的意外紧急情况,多见于寒冷的冬季,其主要是由于过分捂闷所引起。我科于2011年12月1日收治1例支气管肺炎伴闷热综合征的患儿,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护理 闷热综合症
下载PDF
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血糖及临床意义探讨
11
作者 林泳 林治 《新余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血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临床资料,跟踪随访患儿预后;结果:新生儿捂热综合症血糖明显增高时死亡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新生儿捂热综合症应严密监测血糖... 目的:探讨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血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新生儿捂热综合症的临床资料,跟踪随访患儿预后;结果:新生儿捂热综合症血糖明显增高时死亡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新生儿捂热综合症应严密监测血糖,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对疾病的恢复是极其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捂热综合症 血糖 神经系统后遗症
下载PDF
纳络酮治疗婴儿捂热症19例疗效分析
12
作者 李瀚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纳络酮治疗婴儿捂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自2010~2013年间就诊的38例婴儿捂热症患儿分成两组,两组均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纳络酮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儿在退热时间、意识恢复、惊厥持续时间以及呼吸节律恢...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纳络酮治疗婴儿捂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自2010~2013年间就诊的38例婴儿捂热症患儿分成两组,两组均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纳络酮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儿在退热时间、意识恢复、惊厥持续时间以及呼吸节律恢复的疗效差异。结果纳络酮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对比后经统计学计算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络酮能较快地改善婴儿捂热症危重患儿的病情,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络酮 婴儿捂热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