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油气田低效井侧钻技术 被引量:36
1
作者 赵少伟 范白涛 +1 位作者 杨秋荣 李长林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148,共5页
考虑到渤海油田开发生产不断推进,低产、停产以及报废井越来越多,迫切需要通过钻调整井或治理低效井来挖潜老油田剩余油,提高油田采收率。分析渤海油田不同类型的剩余油分布,研究对应的侧钻方式,根据陆地油田老井侧钻技术调研情况,结合... 考虑到渤海油田开发生产不断推进,低产、停产以及报废井越来越多,迫切需要通过钻调整井或治理低效井来挖潜老油田剩余油,提高油田采收率。分析渤海油田不同类型的剩余油分布,研究对应的侧钻方式,根据陆地油田老井侧钻技术调研情况,结合渤海油田自身特点,提出用修井机进行低效井侧钻中短半径井眼的技术思路,配套钻完井工程方案及作业成本初步估算,认为技术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低效井 低成本侧钻 中短半径 修井机 剩余油
下载PDF
渤海油田低效井侧钻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王晓鹏 韩耀图 《非常规油气》 2015年第5期61-65,共5页
渤海油田目前低效井越来越多。新钻调整井或治理低效井面临着成本高、手段单一等难题。针对此问题,通过分析渤海油田稳产现状、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了低效井侧钻的必要性。根据渤海油田钻完井技术水平,提出了利用平台现有修井机进行低... 渤海油田目前低效井越来越多。新钻调整井或治理低效井面临着成本高、手段单一等难题。针对此问题,通过分析渤海油田稳产现状、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了低效井侧钻的必要性。根据渤海油田钻完井技术水平,提出了利用平台现有修井机进行低效井侧钻中短半径井眼的低成本侧钻思路,分析了钻完井方案可行性,评估了修井机作业能力。研究结果显示,渤海常规的φ152.4mm钻头+动力钻具+随钻测井工具(LWD+MWD)+非磁钻铤+震击器+钻杆的钻具组合可实现10°/30m以下的造斜率要求。优化的侧钻小井眼的井身结构和完井防砂技术方案适用于渤海油田的侧钻井作业。目前海洋修井机从提升能力、最大扭矩、水力清洁等方面均能满足侧钻井要求,海上平台现有修井机进行低效井中短半径井眼的侧钻作业在渤海油田具有可行性。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低效井侧钻技术应用经济效益评估,侧钻中短半径井眼技术及优化管理措施可大幅度降低钻井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低效井 低成本侧钻 中短半径 修井机 剩余油
下载PDF
胜利油区低效井对策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苏映宏 尚明忠 +1 位作者 侯春华 赵小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6-48,共3页
从油田开发的基本规律和目前开发经济效益状况出发 ,运用油藏工程和经济学基本原理 ,建立了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老井经济极限含水率和经济极限产油量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 ,分析胜利油区低效井的现状 ,研究不同类型油藏低效井存在... 从油田开发的基本规律和目前开发经济效益状况出发 ,运用油藏工程和经济学基本原理 ,建立了新井经济极限初产油量、老井经济极限含水率和经济极限产油量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 ,分析胜利油区低效井的现状 ,研究不同类型油藏低效井存在的原因及其潜力 ;提出了不同类型低效井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井 计算模型 判别标准 低效原因 经济极限 胜利油区 对策
下载PDF
严重漏失井井筒清砂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杜丙国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2,156,共4页
由于地层漏失严重,作业冲砂施工过程中工作液无法将井筒内的砂柱携出地面。针对清砂作业成功利率低的行业性工程技术难题,通过开展油管输送式捞砂、钢丝绳输送式捞砂工艺研究,研发了工艺配套工具及专用捞砂作业机,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机械... 由于地层漏失严重,作业冲砂施工过程中工作液无法将井筒内的砂柱携出地面。针对清砂作业成功利率低的行业性工程技术难题,通过开展油管输送式捞砂、钢丝绳输送式捞砂工艺研究,研发了工艺配套工具及专用捞砂作业机,逐步形成了完善的机械捞砂工艺系列技术,达到完全清出井内砂柱以及提高修井施工效益的目的。文中主要阐述了机械捞砂工艺的结构装置、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及现场应用。通过现场试验,该工艺技术实现了油井清砂的目的,避免了油层污染并延长了油井免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捞砂 修井 清砂 捞砂工具
下载PDF
沁南某区煤层气低效井增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亚飞 李忠城 李千山 《中国煤层气》 2019年第2期20-23,共4页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单井低产主控因素,并明确了关键地质参数的临界值,为增产有利区的优选提供依据。同时,认识到现有压裂工艺对构造煤、高应力等特殊储层条件适应性较差,以及压后未及时返排、生产时率低和排采管控差严重影响了煤层...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单井低产主控因素,并明确了关键地质参数的临界值,为增产有利区的优选提供依据。同时,认识到现有压裂工艺对构造煤、高应力等特殊储层条件适应性较差,以及压后未及时返排、生产时率低和排采管控差严重影响了煤层气井产量的提升。在此基础上,优选出适合增产改造的煤层气开发甜点区,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井组耦合、二次压裂和水力震荡解堵等增产技术试验,措施有效率达到80%,平均单井增产6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井 有利区 增产技术 井组耦合
下载PDF
对低效井综合治理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宏宇 徐子超 +2 位作者 陈晨 邓小飞 翟志刚 《石油石化节能》 2013年第1期41-43,共3页
通过对低效井调查统计分析,确定了低效井形成原因;针对不同成因,在充分考虑油井增产潜力的情况下,制定治理对策。通过对249口不同类型的低效井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有188口井脱离低效,日增液838 t,日增油153.9 t;对79口井采取节能措... 通过对低效井调查统计分析,确定了低效井形成原因;针对不同成因,在充分考虑油井增产潜力的情况下,制定治理对策。通过对249口不同类型的低效井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有188口井脱离低效,日增液838 t,日增油153.9 t;对79口井采取节能措施,平均单井系统效率提高2.88个百分点,年累计节电57.67×104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井 综合治理 认识
下载PDF
沁水盆地煤层气低效井成因及治理措施效果
7
作者 王小东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249-251,共3页
沁水盆地是我国煤层气开发生产主战场,但整体开发效果不佳,存在较多的低效井。本文以沁水盆地典型区块为例,开展低产低效井分析,确定了低产低效井原因。并结合近几年陆续开展的增产措施试验,进行效果评价,得出了储层改造类措施针对地质... 沁水盆地是我国煤层气开发生产主战场,但整体开发效果不佳,存在较多的低效井。本文以沁水盆地典型区块为例,开展低产低效井分析,确定了低产低效井原因。并结合近几年陆续开展的增产措施试验,进行效果评价,得出了储层改造类措施针对地质条件无问题,受到后期钻压、排采影响的低效井效果较好,其他类增产措施效果都不佳。后期对煤层气低效井治理应转变思路,开展井区加密调整,提高储量动用率,整体盘活低效井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低效井 增产措施 措施效果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井口增压排采工艺技术研究
8
作者 景琛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大牛地气田自实施井口增压排采工艺以来,共应用单井井口增压10口井。实施过程中存在对增压气井生产规律认识不足,对增压后气井生产动态、指标变化缺乏深入研究,对增压排采效果缺乏系统评价,低效井原因、治理措施不明确等问题,需要进一... 大牛地气田自实施井口增压排采工艺以来,共应用单井井口增压10口井。实施过程中存在对增压气井生产规律认识不足,对增压后气井生产动态、指标变化缺乏深入研究,对增压排采效果缺乏系统评价,低效井原因、治理措施不明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总结优化设备选型、制定合理配产制度,系统分析增压气井生产特征,对比10口井增压前后的生产时率、压力、产量、井筒梯度、弹性产率、动态储量等指标,综合评价增压排采效果。单井井口增压后气井生产可分为定产降压、定压降产、低压低产三个阶段。10口井增压后日增产2.5×10^(4)m^(3)/d,年累计增产348×10^(4)m^(3),生产时率提高25.9个百分点,生产情况明显好转。单井井口增压的10口井中,有7口井增压效果达到预期,针对3口未达预期的低效井,分析明确低效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口增压排采 合理配产 生产阶段 生产时率 增压效果 低效井
下载PDF
海上油气田低效井侧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宁凯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2年第4期58-60,共3页
随着海上油气田开发的日益加剧,使得低产、停产与报废井的数量不断增加,要想尽可能地多采集油气资源,就必须进一步增大油气田的采收率,于是从海上油气田低效井开始着手,以深度挖潜老油气田剩余的油,从而得到更多的油气资源。以某海上油... 随着海上油气田开发的日益加剧,使得低产、停产与报废井的数量不断增加,要想尽可能地多采集油气资源,就必须进一步增大油气田的采收率,于是从海上油气田低效井开始着手,以深度挖潜老油气田剩余的油,从而得到更多的油气资源。以某海上油气田低效井为例,深入探究低效井侧钻技术。该海上油气田低效井的类型非常多,需要通过对剩余油气的分布状况来选择相应的侧钻技术,经过对该海上油气田老井侧钻技术及其特性的研究,决定利用修井机采取低效井侧钻短半径井眼技术,并对此技术的钻完井方案以及成本展开了分析,证实此技术可行,可用于海上油气田低效井开采,进一步增大了油气田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气田 低效井 侧钻技术
下载PDF
聚驱不同阶段低效井的确定及治理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秋丽 《中外能源》 CAS 2012年第6期52-56,共5页
以杏北开发区投产较早的杏四~六面积南、北两个聚驱区块为基础,在确定聚驱不同开发阶段,即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低效井的基础上,根据聚区井的受效时间和受效特点,将低效井分为见效慢型、见效时间短型、见效差型及未见效型四种,并... 以杏北开发区投产较早的杏四~六面积南、北两个聚驱区块为基础,在确定聚驱不同开发阶段,即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低效井的基础上,根据聚区井的受效时间和受效特点,将低效井分为见效慢型、见效时间短型、见效差型及未见效型四种,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治理对策:注聚初期阶段,主要通过钻补充井、水驱井利用、转注、对水驱井的聚驱目的层补孔等完善注采关系,并通过调整部分注入井的注入量、调剖、分层注聚等措施缓解平面及层内、层间矛盾;注聚中期阶段,主要通过提高注入井的注入浓度、扩大聚合物溶液的波及体积、实施压裂等改善油层条件;注聚后期阶段,主要通过改变液流方向、井组注采调整相结合、周期注聚等方式治理低效井。同时,举例说明在聚驱不同开发阶段治理低效井的成功做法,这些方法适合聚驱不同开发阶段的开发特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提高聚驱开发效果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驱 低效井 目的层补孔 分层注聚 周期注聚 调剖
下载PDF
元城油田元54井区长1与延10油藏低产、低效井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宁定华 《辽宁化工》 CAS 2013年第8期931-933,共3页
元城油田元54井区位于陕甘宁盆地伊陕斜坡至天环坳陷间的西倾大单斜上,研究区的主要储集层为三叠系晚期和侏罗系早期地层的延长组、富县组、延安组所组成。该井区则位于元城油田的东北部,处于陕北斜坡中段坪庄北—张新庄鼻褶带局部鼻状... 元城油田元54井区位于陕甘宁盆地伊陕斜坡至天环坳陷间的西倾大单斜上,研究区的主要储集层为三叠系晚期和侏罗系早期地层的延长组、富县组、延安组所组成。该井区则位于元城油田的东北部,处于陕北斜坡中段坪庄北—张新庄鼻褶带局部鼻状隆起上。综合油藏不同开发阶段生产动态资料,并结合静态地质资料,进行油藏工程研究,从油藏开发现状、采液采油指数变化、压力变化、产量递减、油水见效、含水上升、水驱状况以及采收率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对长1和延10油藏目前低产低效井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城油田 长1油藏 延10油藏 低产井 低效井
下载PDF
渤海油田低效井治理措施浅析
12
作者 张建敏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81-82,共2页
渤海油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也是全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海上石油开采是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先驱,至1966年成立至今,已经开发几十年,目前渤海油田正处于稳产时期,由于油井的储油量越来越少,而大批量的开发井难度也越来越大,... 渤海油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也是全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海上石油开采是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先驱,至1966年成立至今,已经开发几十年,目前渤海油田正处于稳产时期,由于油井的储油量越来越少,而大批量的开发井难度也越来越大,随着渤海油田的持续开发,越来越多的低效井面临开发困难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低效井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综合治理方案,从而使低效井焕发第二春,为渤海稳产3000万t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低效井 治理 侧钻
下载PDF
鱼骨型水平分支井在渤海油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鹏飞 王昆剑 +2 位作者 李进 刘汉杰 龚宁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7-152,共6页
有效治理低产低效井和挖潜剩余油,是渤海油田实现增产目标的关键,而高效利用平台井槽并提高单井产能是实现少井、高产和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渤海油田X区块的2口鱼骨型水平分支井为例,结合油田开发现状及地质油藏特点,分析了鱼骨... 有效治理低产低效井和挖潜剩余油,是渤海油田实现增产目标的关键,而高效利用平台井槽并提高单井产能是实现少井、高产和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渤海油田X区块的2口鱼骨型水平分支井为例,结合油田开发现状及地质油藏特点,分析了鱼骨型水平分支井钻完井高造斜率保障困难、悬空侧钻井段容易发生钻具阻卡、夹壁墙易坍塌失稳、钻井液性能要求高等方面的技术难点,介绍了分支井钻进方式、裸眼悬空侧钻技术、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配套钻井液技术及主井眼防砂完井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并以X4H1井为例分析鱼骨型水平分支井钻完井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鱼骨型水平分支井可有效提高单井产能、实现少井高产的目的,同时可高效利用主井眼井筒,节省平台槽口,大幅节省钻完井投资。本文研究成果为鱼骨型水平分支井在渤海油田低产低效井治理和老油田挖潜中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型水平分支井 钻完井技术 低效井治理 剩余油挖潜 渤海油田
下载PDF
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煤层气低效井二次改造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闫欣璐 唐书恒 +2 位作者 张松航 杨国桥 王凯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25,共7页
基于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低效井较多,制约该区块煤层气的产量,为了提高单井产量,需要对低效井进行二次改造,以TS-001井为例,通过建立储层压力、储层动态渗透率、裂缝动态渗透率、裂缝缝长的预测模型,研究了低效井的二次改造可行性,并利... 基于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低效井较多,制约该区块煤层气的产量,为了提高单井产量,需要对低效井进行二次改造,以TS-001井为例,通过建立储层压力、储层动态渗透率、裂缝动态渗透率、裂缝缝长的预测模型,研究了低效井的二次改造可行性,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其改造后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低效井生产过程中储层渗透率先下降后上升,后期恢复至开采初期水平;初始压裂效果好,但后期受到有效应力效应使裂缝部分失效,裂缝渗透率降低,导致产气量下降;低效井经过二次压裂后日产气量逐渐上升,但由于长期低产导致储层水分布均匀,短期内并未达到高产,因此需要一定时间重新排水降压,才能提高稳定产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低效井 储层压力预测 动态渗透率 压裂效果预测
下载PDF
再压裂防砂技术在蓬莱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文涛 车争安 +1 位作者 徐振东 巩永刚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40-43,共4页
通过总结、借鉴和吸收历年压裂作业的成功经验,在蓬莱油田优选2口井进行海上高渗油田再压裂工艺的积极尝试。经过前期可行性分析及研究、编写设计方案及作业准备,成功进行了95/8″套管井再压裂防砂作业。
关键词 套管井 低效井综合治理 大修打捞 再压裂充填 防砂
下载PDF
双河油区产量动态特征及低产成因分析
16
作者 尉珈敏 《辽宁化工》 CAS 2014年第11期1451-1453,1456,共4页
经多年开发双河油区长6油藏地层压力下降,产量持续递减,严重制约了油藏的有效开发。以Arps产量递减方法为基础对研究区产量递减规律及其递减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河油区长6油层组产量递减属于双曲线递减,注水量下降及供液不足... 经多年开发双河油区长6油藏地层压力下降,产量持续递减,严重制约了油藏的有效开发。以Arps产量递减方法为基础对研究区产量递减规律及其递减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河油区长6油层组产量递减属于双曲线递减,注水量下降及供液不足是产量递减的主要原因。同时针对近年来低产低效井比例逐年增加的现状,从地质、开发等因素对低产低效井成因进行分析,针对储层物性差,天然能量较弱,注采井距偏大,注采对应率低。提出了4种相应的调整对策:整体压裂,加强注水,减小注采井距,增加注水井及注水井补孔压裂。这对于减缓油田产量递减,提高油田原油采收率,改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递减 低产低效井 调整对策 双河油区
下载PDF
稠油热采低效水平井治理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国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4-106,156,共3页
在对热采低效井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油井低效原因进行系统分析,配套系列技术,做到套管损坏井治理与防治相结合。通过研究,形成了地面—井筒—油藏一体化的多元复合化学泡沫调剖技术和HDCS、压裂防砂地层改造强化采油配套工艺,针对性解... 在对热采低效井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油井低效原因进行系统分析,配套系列技术,做到套管损坏井治理与防治相结合。通过研究,形成了地面—井筒—油藏一体化的多元复合化学泡沫调剖技术和HDCS、压裂防砂地层改造强化采油配套工艺,针对性解决了高含水井、低产井热采开发效果差的问题。现场应用表明,该系列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水平井的开发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水平井 压裂防砂 泡沫调剖 复合高温堵剂 数值模拟 HD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