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学研协同、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 被引量:23
1
作者 叶传盛 陈传明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4-194,共11页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325个一手有效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印证研究假设,结论表明环境动荡性、战略一致性和结构正式化正向调节产学研协同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协同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成果为推...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325个一手有效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印证研究假设,结论表明环境动荡性、战略一致性和结构正式化正向调节产学研协同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协同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成果为推动企业大力实施产学研协同与促进知识吸收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 知识吸收能力 企业创新绩效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新时期关键核心技术环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障碍与突破机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康子冉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共6页
结合创新链理论研究了关键核心环节产学研协同的壁垒、过程和协同突破机制。首先明确了关键核心技术的含义,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模型的构建。基于此,按照产品、技术和理论相互融合的逻辑,着眼于关键核心环节,研究了创新链... 结合创新链理论研究了关键核心环节产学研协同的壁垒、过程和协同突破机制。首先明确了关键核心技术的含义,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模型的构建。基于此,按照产品、技术和理论相互融合的逻辑,着眼于关键核心环节,研究了创新链科研、教育和生产协同创新的整个发展过程,同时对科研、教育和生产协同创新整个过程中的壁垒予以研究。根据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双重引领的广泛应用的市场特点、竞争前技术特点和双重引领的创新特点分析各个协同环节中的壁垒,基于信息不完整、外部性和由此造成的市场失灵问题研究其出现壁垒的根本原因,同时提出对应的协同突破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基于面向理论传播和创新的环节,着眼于技术转化和培养的环节、着眼于产品推广和创新环节的协同突破机制能够有效应对科研、教育和生产协同创新面临的壁垒,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 市场失灵 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链
下载PDF
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娟 张梦潇 罗天雨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2,共12页
科技人才政策与产学研合作既是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地方政府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重要政策手段。基于此,以27个省(市、自治区)2011—2018年面板数据为支撑,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了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 科技人才政策与产学研合作既是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地方政府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重要政策手段。基于此,以27个省(市、自治区)2011—2018年面板数据为支撑,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了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即科技人才政策有利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②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产学研合作的门槛效应,即在产学研耦合度大于0.524时,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正向激励作用更加明显;③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中东部地区科技人才政策与产学研协同政策组合效应优于西部地区。研究结论对于提高我国各省科技人才政策的精准有效设计、优化产学研协同和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政策 产学研协同 区域创新绩效 门槛效应 政策组合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技术教学协同实践
4
作者 刘春艳 李新 +2 位作者 赵荷 卞梓凝 赵微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4期116-117,共2页
阐述基于互联网与产学研协同的电子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特点,分析面临的问题,提出培养策略,包括创新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强化与扩展实践环节、开展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
关键词 互联网 电子技术 产学研协同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以新疆理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震 张灵通 《科技风》 2022年第23期44-46,共3页
文章分析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现存的四种突出问题,探讨培养体系的创新、育人模式的拓展、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开放实验室机制的建立等四种探索实践,期望通过构建矩阵式“四课堂”融合培养体系、“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四环一中心”... 文章分析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现存的四种突出问题,探讨培养体系的创新、育人模式的拓展、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开放实验室机制的建立等四种探索实践,期望通过构建矩阵式“四课堂”融合培养体系、“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四环一中心”教学体系、“四位一体”开放式实验室机制等,实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标,使学生成为新时代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育人模式 矩阵式 产学研协同
下载PDF
软件工程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付雄 《现代计算机》 2020年第29期74-76,81,共4页
针对当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面临的问题,阐述本单位软件工程专业基于产学研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总结探索与实践结果并展望未来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中的方向。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人才培养 软件工程 校企合作
下载PDF
基于产学研协同理念的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探究
7
作者 高小龙 《化工管理》 2022年第29期16-19,共4页
“产学研合作”模式对社会、高校、企业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应该在实践中加以推广。经过一系列的改革,目前已初见成效,但“产学研合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摸索与完善,才能真正造就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 “产学研合作”模式对社会、高校、企业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应该在实践中加以推广。经过一系列的改革,目前已初见成效,但“产学研合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摸索与完善,才能真正造就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因此,文章分析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指出基于产学研协同理念的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 应用化学专业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合作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特征的复杂网络分析 被引量:99
8
作者 高霞 陈凯华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6,共9页
"大科学"时代,创新网络结构逐渐成为创新能力的关键决定因素,其演化特征的测度与评价也成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选择我国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为研究对象,以广泛用来研究合作... "大科学"时代,创新网络结构逐渐成为创新能力的关键决定因素,其演化特征的测度与评价也成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选择我国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为研究对象,以广泛用来研究合作创新的代理指标——专利联合申请为切入点,借助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我国ICT领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和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ICT领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规模呈增大趋势,复杂网络特征显著,具有明显的小世界性和无标度特征。本文的发现对改善我国ICT产业产学研合作的管理与政策发展以适应这一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演化趋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创新网络 结构演化 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
原文传递
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制度创新:综合创新体 被引量:75
9
作者 孙伟 高建 +2 位作者 张帏 王德保 冯冠平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5,共7页
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人们往往对技术创新给予很高关注,而忽视制度创新的极端重要性。本文认为,产学研合作只有在有效的制度创新基础上才可能实现更大的技术跨越。本文深入研究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制度创新,提出了"... 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人们往往对技术创新给予很高关注,而忽视制度创新的极端重要性。本文认为,产学研合作只有在有效的制度创新基础上才可能实现更大的技术跨越。本文深入研究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制度创新,提出了"综合创新体"模型。该模型在科技型企业家的推动下,建立了均衡协调发展的支撑、技术、孵化和资本体系,产生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成果。期望本研究能为我国产学研合作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综合创新体
原文传递
社会资本在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探析 被引量:42
10
作者 吴晓波 韦影 杜健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0-633,共4页
从社会资本的结构、认知和关系三个基本维度出发,提出社会资本在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信息收益、有效沟通和建立信任基础三个方面,这些都有助于企业智力资本的积累,并结合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基于社会资本与产学研合作... 从社会资本的结构、认知和关系三个基本维度出发,提出社会资本在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信息收益、有效沟通和建立信任基础三个方面,这些都有助于企业智力资本的积累,并结合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基于社会资本与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间相互关联,指出培育社会资本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产学研合作 智力资本
下载PDF
知识溢出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耦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52
11
作者 傅利平 周小明 罗月丰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41-1547,共7页
知识溢出既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内部主要的知识流动渠道,也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形成与演进的关键动力机制。基于各合作创新主体间的技术供求关系,本文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内部的知识供求均衡模型,采用微观经济学的供求分析法研... 知识溢出既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内部主要的知识流动渠道,也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形成与演进的关键动力机制。基于各合作创新主体间的技术供求关系,本文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内部的知识供求均衡模型,采用微观经济学的供求分析法研究阐释了知识溢出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磨合协调期、规范发展期、螺旋上升期三阶段的耦合机制,并分析论述了知识溢出对创新网络、创新主体及区域产业集聚、创新能力及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后提出了后续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溢出 产学研合作 创新网络 耦合机制
原文传递
产学研合作对共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效用研究 被引量:51
12
作者 樊霞 黄妍 朱桂龙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44,共11页
以生物技术领域为例,在运用平均技术共现率(MTCR)和平均技术共类指数(MTCI)对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技术进行共性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引入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相同基本特征下的产学研合作专利、企业-企业合作专利、企业单独申请专利的技术共性... 以生物技术领域为例,在运用平均技术共现率(MTCR)和平均技术共类指数(MTCI)对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技术进行共性特征的分析基础上,引入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相同基本特征下的产学研合作专利、企业-企业合作专利、企业单独申请专利的技术共性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检验了产学研合作对生物技术领域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效用。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对生物技术领域共性技术研发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不同技术领域以及不同国别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在发挥产学研合作积极作用的同时,应考虑不同技术领域特点和区域政策的情景差异,从而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突破,提升产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共性技术 生物技术 倾向得分估计
原文传递
产学研合作相关概念辨析及范式构建 被引量:44
13
作者 陈云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06-1210,1252,共6页
产学研合作日益得到我国各级政府、产业界以及大学和科研院所的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概念较多,且存在概念不清、认识模糊等现象。通过运用百度、Google学术搜索等工具,结合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 产学研合作日益得到我国各级政府、产业界以及大学和科研院所的重视。但是,目前我国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概念较多,且存在概念不清、认识模糊等现象。通过运用百度、Google学术搜索等工具,结合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搜索结果,对产学研合作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产学研合作的"主辅体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结合 政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协同创新
原文传递
我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短板和挑战在哪里? 被引量:40
14
作者 熊鸿儒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133,192,共9页
面向“十四五”和中长期科技发展,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任务。从国际比较看,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水平亟须进一步提升,特别在高校研发投入相对比重、三方合作专利、学术创... 面向“十四五”和中长期科技发展,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任务。从国际比较看,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水平亟须进一步提升,特别在高校研发投入相对比重、三方合作专利、学术创业、企业创新合作强度等指标上短板突出。产学研之间功能割裂,对产业需求关注不够、激励不相容等问题使脱节问题突出,企业参与形式单一、积极性不高,促进知识转移转化的中介体系不发达,优惠政策少、门槛高等是主要挑战。建议进一步理顺产学研之间的功能定位,消除阻碍成果转化的制度壁垒,增强中小企业参与深度,培育壮大专业化中介服务网络,降低科研经费、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门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技术创新体系 短板和挑战 科技体制改革
下载PDF
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整合——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39
15
作者 李久平 姜大鹏 王涛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6-139,共4页
界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知识整合内涵及特点,构造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理论框架,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整合运行过程、支持系统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 知识整合
下载PDF
产业学院模式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被引量:35
16
作者 顾永东 刘兆星 陆颖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5-113,共9页
产教融合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途径,产业学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中具有鲜明优势。目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实践存在融合广度不足,未能有效覆盖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融合深度不够,企业主体作用... 产教融合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途径,产业学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中具有鲜明优势。目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实践存在融合广度不足,未能有效覆盖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融合深度不够,企业主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等问题。基于案例分析,N大学产业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采取政府主导、学校与企业多方合作的管理体制,积极构建全过程产教融合机制,搭建全过程产教融合平台。产业学院模式下我国开展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应从共建课程体系、共建交叉学科、共建导师队伍、共建产学研协同平台等几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学院 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 产教融合 产学研协同平台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产学研合作与后发国家创新主体能力演变——以中国高铁产业为例 被引量:35
17
作者 张艺 陈凯华 朱桂龙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96-1913,共18页
本文以中国高铁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为研究案例,试图探究学研机构与企业在参与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双方创新能力的演变过程,以揭示后发国家在技术追赶过程中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演进机理。本文发现学研机构与企业在巴斯德象限(以应用为导向的... 本文以中国高铁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为研究案例,试图探究学研机构与企业在参与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双方创新能力的演变过程,以揭示后发国家在技术追赶过程中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演进机理。本文发现学研机构与企业在巴斯德象限(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可以实现双方共赢。其中,产学研合作推动了企业技术能力的不断演变(技术消化吸收→技术改进优化→技术原始创新),同时也推动了学研机构学术能力的不断发展(前沿技术科学原理的追踪研究→突破性研究→引领性研究)。本文研究对后发国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尤其高端装备制造业不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创新能力 巴斯德象限 后发国家 中国高铁
原文传递
场域视角下的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被引量:32
18
作者 张国昌 胡赤弟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61,共7页
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根据场域理论,产学研场域是大学场域、研究场域、经济场域分化与分融的结果,本质上是一个追求价值增值的过程。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变换,我国产学研创新正在发生从单位制创新、项目制创新... 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根据场域理论,产学研场域是大学场域、研究场域、经济场域分化与分融的结果,本质上是一个追求价值增值的过程。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变换,我国产学研创新正在发生从单位制创新、项目制创新到生态式创新的历史性演变。推进高校协同创新,需要激发高校活力,提高自主性协同力;建立跨界机制,搭建异质性要素流;培育创新文化,形塑开拓性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迪厄 场域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原文传递
高校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困境及发展建议——基于对九十五所高校的调查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杨志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82,共8页
本研究调查了九十五所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状况,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积极性高,但存在发展不均衡、国家战略目标没有实现、资金不足、政策不到位、产权归属不合理、人员招聘和教师评价机制僵化等问题和障碍。建议健全产学研合作... 本研究调查了九十五所高校的产学研合作状况,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积极性高,但存在发展不均衡、国家战略目标没有实现、资金不足、政策不到位、产权归属不合理、人员招聘和教师评价机制僵化等问题和障碍。建议健全产学研合作经费筹措体制,加强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引导,创新高校产学研管理体制,改革高校人员招聘、教师评价及人才培养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技术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下载PDF
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视角分析国内企业基础研究现状 被引量:28
20
作者 温珂 李乐旋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9,20,共6页
基于企业基础研究与其创新能力关系的认识,着重分析了国内企业基础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鼓励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引导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建立基础研究网络、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利用等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创新能力 产学研合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