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的建构——江浙地区蚕种场建筑调研报告 被引量:16
1
作者 窦平平 鲁安东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31,共7页
通过对1920-1930年代江浙地区的蚕室建筑调查,发现其突破性地发展了一种对建筑环境进行精确控制的整体性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蚕业建筑改良的背景及5个代表性蚕室建筑的建造和技术特征进行记录性的介绍;指出这批蚕室建筑体现了现代农业科... 通过对1920-1930年代江浙地区的蚕室建筑调查,发现其突破性地发展了一种对建筑环境进行精确控制的整体性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蚕业建筑改良的背景及5个代表性蚕室建筑的建造和技术特征进行记录性的介绍;指出这批蚕室建筑体现了现代农业科学(及其日益专门化的环境要求)与地方建造体系的相互作用,从建筑学的角度而言,它们共同构成了一次针对风热环境及空间卫生的建造改良运动,展现了现代科学理性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建构 蚕室建筑 地方建造体系 产业建筑遗产 风热环境
原文传递
转型制度演进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分析--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鹏 吴霄婧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5-83,共9页
伴随我国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业项目的转型和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日益受到关注。工业项目的转型受到土地制度和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并会对工业建筑的处置,包括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模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工业项目转型... 伴随我国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业项目的转型和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日益受到关注。工业项目的转型受到土地制度和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并会对工业建筑的处置,包括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模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工业项目转型的"制度"入手,对国家和地方(上海)阶段性法规和条文进行整理与解读,探讨工业转型政策的演进趋势和特点;结合上海实际案例解析,探讨工业转型制度制约下工业项目转型的不同路径,及其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工业项目转型 工业建筑遗产 保护与再生
下载PDF
重塑内部空间——探析工业建筑遗产内部空间的适应性更新策略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宏梅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4,共5页
主要从工业建筑遗产内部空间功能的转换形式和内部空间调整的不同模式来研究其内部空间的适应性更新策略,提出了通过新、旧功能的转换,空间的重新整合以及空间的扩建等方式来达到旧建筑适应性更新的目的。详细阐述了低能耗改造在工业建... 主要从工业建筑遗产内部空间功能的转换形式和内部空间调整的不同模式来研究其内部空间的适应性更新策略,提出了通过新、旧功能的转换,空间的重新整合以及空间的扩建等方式来达到旧建筑适应性更新的目的。详细阐述了低能耗改造在工业建筑遗产适应性更新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遗产 内部空间 适应性更新
原文传递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文脉传承问题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秋楠 《城市建筑》 2020年第30期162-164,共3页
本文以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文脉传承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工业建筑内涵与保护现状,深入探讨了工业建筑遗产特征及价值,并提出了几点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建议,同时根据国内外工业建筑再次开发与利用案例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 本文以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文脉传承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工业建筑内涵与保护现状,深入探讨了工业建筑遗产特征及价值,并提出了几点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建议,同时根据国内外工业建筑再次开发与利用案例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城市文脉传承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遗产 保护 城市文脉 传承
下载PDF
工业建筑遗产活化利用策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秦雨相 于汉学 《城市建筑》 2019年第30期73-74,共2页
工业遗产作为建筑的一种类型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具有审美、生态和经济等价值,它的更新和利用对城市发展有重大的意义。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中国工业建筑遗产改造的一种主要转型形式,存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标准和规范等问题。本文旨在在... 工业遗产作为建筑的一种类型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具有审美、生态和经济等价值,它的更新和利用对城市发展有重大的意义。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中国工业建筑遗产改造的一种主要转型形式,存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标准和规范等问题。本文旨在在当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西安老钢厂文化创意园的实地调研进行研究分析,为工业建筑遗产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遗产 文化创意 改造
下载PDF
城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模式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兵营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6,共3页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发展迅速,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来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结构的重组,城市旧工业区进入改造、整合阶段,工业遗产何去何从引发广泛关注,工业遗产属于文化遗产范畴,是物化了的人类工业文化。按照文化遗产的分类,工业遗...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发展迅速,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来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结构的重组,城市旧工业区进入改造、整合阶段,工业遗产何去何从引发广泛关注,工业遗产属于文化遗产范畴,是物化了的人类工业文化。按照文化遗产的分类,工业遗产包括可移动的工业文物、不可移动的工业建筑群和工业遗址、非物质工业文化等。就城市改造、更新过程中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保护性再利用的模式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遗产 保护 再利用
原文传递
从工业考古学视角看英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罗文婧 张路峰 《建筑师》 2020年第1期69-77,共9页
从工业考古学角度出发,系统概述英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组织、工业建筑遗产调查记录与登录制度等,梳理归纳英国工业考古协会杂志《工业考古学评论》及罗尔特纪念讲座的重要研究者与研究成果,以此深入剖析英国工业考古学... 从工业考古学角度出发,系统概述英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组织、工业建筑遗产调查记录与登录制度等,梳理归纳英国工业考古协会杂志《工业考古学评论》及罗尔特纪念讲座的重要研究者与研究成果,以此深入剖析英国工业考古学在工业建筑遗产研究中起到的作用,探讨其研究路径是否可为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工业考古学 工业建筑遗产
下载PDF
工业建筑遗产再生——以长春拖拉机厂弹性改造设计为例
8
作者 王春晖 吴彤 《华中建筑》 2025年第1期75-79,共5页
工业建筑遗产再生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研究以长春拖拉机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其历史、建筑结构和显隐性文化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设计阶段提出“纤维街区”的弹性改造理念,旨在平衡保护文化遗产和满足现代城市需... 工业建筑遗产再生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研究以长春拖拉机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其历史、建筑结构和显隐性文化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设计阶段提出“纤维街区”的弹性改造理念,旨在平衡保护文化遗产和满足现代城市需求的挑战,以确保改造过程中的环保性和社会责任感。改造后,长春拖拉机厂不仅保留了其独特的历史面貌,还融入了现代功能,成为城市更新的亮点。研究对于未来的工业建筑遗产再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遗产 再生设计 长春拖拉机厂 弹性改造
广州工业建筑遗产之岭南特色 被引量:6
9
作者 贾超 郑力鹏 《南方建筑》 2016年第2期6-11,共6页
广州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文明与岭南文化的结合是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典型特色。文章从自然、社会、文化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深入分析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产业类型、空间分布、建筑风格与开发模式所体... 广州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文明与岭南文化的结合是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典型特色。文章从自然、社会、文化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深入分析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产业类型、空间分布、建筑风格与开发模式所体现的岭南特色,指出广州工业建筑遗产的地域性与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遗产 岭南特色 广州
下载PDF
成都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沄璋 卢丽洋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9-52,125,共5页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存利用好工业建筑遗产对推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作用。通过系统地梳理成都近现代工业发展史,对成都现存的工业建筑遗产类型给予总结,并对成都工业建筑遗产的布局、空间形态和风格特征进行分析。最后...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存利用好工业建筑遗产对推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作用。通过系统地梳理成都近现代工业发展史,对成都现存的工业建筑遗产类型给予总结,并对成都工业建筑遗产的布局、空间形态和风格特征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成都工业遗产的现状及保护措施,对成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并对改进工业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遗产 近现代 成都东郊 改造利用
原文传递
遗产活化视角下工业建筑遗产改造研究——以柳州工业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黎启国 吕梓豪 +1 位作者 吴艺飞 张亚飞 《华中建筑》 2023年第9期153-157,共5页
要工业建筑遗产是城市在进行工业生产活动中,随着历史演变逐渐形成的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经济价值。该文以柳州第三棉纺织厂改造为工业博物馆项目为例,从遗产活化的视角下分别从园区遗产价值、建筑本体功能、历史文化要素及外... 要工业建筑遗产是城市在进行工业生产活动中,随着历史演变逐渐形成的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经济价值。该文以柳州第三棉纺织厂改造为工业博物馆项目为例,从遗产活化的视角下分别从园区遗产价值、建筑本体功能、历史文化要素及外部空间活化四个方面对其改造策略进行研究,提出科学重构空间秩序、合理确定功能业态、有效升级建筑形象、全面激活场地活力等工业建筑改造启示,以期为工业建筑改造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活化 工业建筑遗产 博物馆 更新改造
下载PDF
基于共生理念的郑州二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吉尔 韦峰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6期246-247,共2页
郑州第二砂轮厂旧址(以下简称二砂)现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厂区现存主要生产厂房、附属设备和办公用房等工业建筑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文章基于城市更新、建筑保护和文化传承三个层面,运用共生理论,解决二砂... 郑州第二砂轮厂旧址(以下简称二砂)现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厂区现存主要生产厂房、附属设备和办公用房等工业建筑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文章基于城市更新、建筑保护和文化传承三个层面,运用共生理论,解决二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砂 工业建筑遗产 共生理论 遗产保护
下载PDF
迭代、叙事与再生:工业建筑遗产展陈改造设计实践——以民国首都水厂办公楼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林 《工业工程设计》 2023年第3期66-71,共6页
原民国首都水厂办公楼旧址展陈改造,存在空间狭窄、手段滞后、信息过载、缺乏体验等问题。基于此,新设计在尊重历史、服务用户、可持续创新的宗旨理念下,从展览环境空间的设计迭代、史料叙事、场所再生三个方面探讨建筑工业遗产的改造... 原民国首都水厂办公楼旧址展陈改造,存在空间狭窄、手段滞后、信息过载、缺乏体验等问题。基于此,新设计在尊重历史、服务用户、可持续创新的宗旨理念下,从展览环境空间的设计迭代、史料叙事、场所再生三个方面探讨建筑工业遗产的改造策略。旨在高效率活化当代建筑文化遗产,服务当下存量更新的时代需求,并为同类项目的实施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设计 史料叙事 场所再生 工业建筑遗产 展陈设计
下载PDF
工业遗产再生的设计方法与管理模式探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齐一聪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4,共5页
工业建筑遗产作为工业、建筑、经济等发展史上的活化石存在。由于社会的产业调整,城市规划的特殊需要,技术发展导致的淘汰速度快等因素造成老工业建筑凋零。在社会倡导低碳的口号下,基于工业遗产的保护,探讨老工业建筑的再生设计方法以... 工业建筑遗产作为工业、建筑、经济等发展史上的活化石存在。由于社会的产业调整,城市规划的特殊需要,技术发展导致的淘汰速度快等因素造成老工业建筑凋零。在社会倡导低碳的口号下,基于工业遗产的保护,探讨老工业建筑的再生设计方法以及管理模式十分迫切,因此,从工业遗产的再生设计方法出发,对探究工业遗产的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遗产 建筑设计 改造 管理 模式探究 展望
原文传递
内蒙古旧工业建筑中全民健身功能植入的适应性研究
15
作者 王文静 吴迪 赵紫宇 《中外建筑》 2024年第3期127-134,共8页
内蒙古地区的旧工业建筑多位于生活区,结构稳定,空间可塑性高,目前大量闲置造成资源浪费,而适应性再利用可以挖掘其潜在的巨大价值,合理利用资源。研究基于大量实地调研,对内蒙古地区旧工业建筑特点及居民需求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 内蒙古地区的旧工业建筑多位于生活区,结构稳定,空间可塑性高,目前大量闲置造成资源浪费,而适应性再利用可以挖掘其潜在的巨大价值,合理利用资源。研究基于大量实地调研,对内蒙古地区旧工业建筑特点及居民需求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内蒙古地区旧工业建筑与全民健身空间的匹配度,探讨内蒙古地区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全民健身空间的适应性和必然性,并以呼和浩特市钢铁厂650主厂房为例,提出内蒙古地区旧工业建筑植入全民健身空间的设计策略,以期为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健身场所提供相关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遗产 城市更新 适应性 公众需求 全民健身
下载PDF
贵州“三线”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坚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51,共4页
从介绍贵州省"三线"建设概况入手,分析贵州"三线"工业建筑遗址现状,并对"三线"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价和保护的困境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贵州"三线"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方法。
关键词 工业建筑遗产 保护和再利用 “三线” 贵州
原文传递
基于城市修补理念的工业建筑遗产空间改造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17
作者 张鼎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5期13-16,共4页
本研究针对我国城市化推进背景下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问题,以郑州市工业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和综合归纳法,基于城市修补理念,从生态空间、建筑室内外空间、历史文脉等角度,分析工业建筑遗产空间改造再利用现状,总结空间改造... 本研究针对我国城市化推进背景下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问题,以郑州市工业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和综合归纳法,基于城市修补理念,从生态空间、建筑室内外空间、历史文脉等角度,分析工业建筑遗产空间改造再利用现状,总结空间改造策略方法,健全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体系,研究成果对阐明工业建筑遗产文化延续、激发建筑空间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同类型城市工业建筑遗产空间改造再利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修补 工业建筑遗产 空间
下载PDF
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更新与发展路径研究——以镇江蚕种场为例
18
作者 赵心怡 王钦钦 周昊璟 《包装与设计》 2024年第5期146-147,共2页
镇江蚕种场承载着镇江本土的工业文化与居民的集体记忆,是镇江重要的工业遗产.本文对其历史发展与建筑特征进行了梳理,从多学科交叉视角出发,提出分级保护更新方法;并结合镇江蚕种场的独特优势,提出将其建设为产学研基地的构想.研究希... 镇江蚕种场承载着镇江本土的工业文化与居民的集体记忆,是镇江重要的工业遗产.本文对其历史发展与建筑特征进行了梳理,从多学科交叉视角出发,提出分级保护更新方法;并结合镇江蚕种场的独特优势,提出将其建设为产学研基地的构想.研究希望通过对镇江蚕种场保护更新与发展路径的研究,拓展镇江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深度,推动片区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遗产 镇江蚕种场 价值评估 更新 产学研
原文传递
基于文脉传承下的淄博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正斌 《山西建筑》 2022年第19期27-29,共3页
中国文化遗产充满绚烂和魅力,工业遗产是其中重要的种类之一,见证了城市的发展进程,记载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工业建筑遗产作为工业遗产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建筑文脉的表达和传承是工业建筑遗产改造的核心,它们自身蕴含... 中国文化遗产充满绚烂和魅力,工业遗产是其中重要的种类之一,见证了城市的发展进程,记载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工业建筑遗产作为工业遗产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建筑文脉的表达和传承是工业建筑遗产改造的核心,它们自身蕴含着一定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价值,是对过去工业辉煌时代的记忆和保存。从工业建筑遗产文脉传承的必要性、价值分析入手,以淄博旧工业建筑为例剖析城市文脉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探索工业建筑遗产改造中建筑文脉表达与传承的途径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遗产 城市文脉 历史文化价值
下载PDF
空间叙事视角下工业建筑遗产更新设计研究——以长春市南岭水厂为例
20
作者 郝啸天 李之吉 《建筑设计管理》 2024年第7期92-96,共5页
在我国城市更新由大拆大建向城市微更新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中工业建筑遗存也向着适应现代化城市生活需求的更新设计转变,长春市南岭水厂在此背景下开展了更新改造与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更新改造面临历史文化重塑的设计需要,这种重... 在我国城市更新由大拆大建向城市微更新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中工业建筑遗存也向着适应现代化城市生活需求的更新设计转变,长春市南岭水厂在此背景下开展了更新改造与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更新改造面临历史文化重塑的设计需要,这种重塑设计在空间叙事理论下得以被逻辑化的语义所澄清。由此,文章以南岭水厂更新为例,通过对水文化生态园中空间叙事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解析与探究,得到空间叙事理论与城市工业遗存更新设计结合形式,为城市中工业建筑遗产更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理论 工业建筑遗产 水文化生态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