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业创新协作:难点、成因及优化路径
1
作者 李培 李星 黄庆华 《当代金融研究》 2024年第2期82-95,共14页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产业创新协作是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从区域发展水平、产业创新载体和产业创新主体等视角探讨两大区域...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产业创新协作是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从区域发展水平、产业创新载体和产业创新主体等视角探讨两大区域产业创新协作的难点和障碍,并从体制机制、政策体系、营商环境和要素配置等方面分析成因。最后,提出实施产业创新协作六大工程、加强产业发展协同联动、提升产业“四链”融合质效和打造产业创新协作共同体等优化产业创新协作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产业创新协作
下载PDF
多主体协同合作、多边平台架构与区域技术创新研究——以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例
2
作者 郑小碧 孙晓雨 《科技广场》 2020年第6期78-90,共13页
由于产业集群自身特殊的组织形态导致区域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已成为政府和产业界等方关注的焦点,如何进一步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效率以及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单案例分析方法,基于多边平... 由于产业集群自身特殊的组织形态导致区域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已成为政府和产业界等方关注的焦点,如何进一步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效率以及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单案例分析方法,基于多边平台理论和技术溢出理论以及多主体协同合作的实践模式,揭示了区域技术创新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集聚创新资源和实现技术创新合作的多边平台架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建设与发展对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技术溢出效应;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具体表现为生产率、多样性和稳定性三个方面的提升;区域技术创新的实现机制是通过构建支撑区域技术创新的多边平台,利用多边平台网络结构优势,打造互利共赢的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从而解决区域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多主体协同合作 多边平台 区域技术创新
下载PDF
产业创新系统结构、合作对象选择对技术合作绩效的影响
3
作者 高伟 陈吕斌 王天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3-171,共9页
建立适宜的产业创新系统结构以及合作对象选择机制有助于促进主体间技术合作绩效提高、充分发挥产业创新系统功能。将产业创新系统分为无标度网络的集中结构和随机网络的分散结构两种,基于资源、技术、关系3种合作对象的选择策略在复杂... 建立适宜的产业创新系统结构以及合作对象选择机制有助于促进主体间技术合作绩效提高、充分发挥产业创新系统功能。将产业创新系统分为无标度网络的集中结构和随机网络的分散结构两种,基于资源、技术、关系3种合作对象的选择策略在复杂网络上进行多主体模拟仿真,分析两者在相互影响的前提下对技术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1)产业创新系统在合作前期采用无标度网络结构并在后期演化为随机网络,使主体的技术水平增长较快;(2)系统主体在无标度网络中选择技术资源多的对象进行合作,并在随机网络中选择技术水平高的对象进行合作,不仅能获得较高的技术收益,而且能有效降低整个系统内部的技术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系统结构 技术合作绩效 复杂网络 多主体仿真
下载PDF
低碳设计背景下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策略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秋莹 晏合敏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106,共3页
低碳设计思潮影响着各类产品设计,而电动汽车设计首当其冲。本文从电动汽车能源种类、电动汽车新材料应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三方面展开,分析低碳设计背景下电动汽车的产业创新,并以此论述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策略,即根据电动汽车能源特点... 低碳设计思潮影响着各类产品设计,而电动汽车设计首当其冲。本文从电动汽车能源种类、电动汽车新材料应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三方面展开,分析低碳设计背景下电动汽车的产业创新,并以此论述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策略,即根据电动汽车能源特点各取所长,政府帮助电动汽车车用电池市场规范标准,实现制造使用标准化,引导企业结盟合作发展,避免重复性投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设计 电动汽车 产业发展 市场规范 结盟合作
下载PDF
技术类期刊与行业创新平台的协同融合——以浙江省技术类期刊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应向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8-424,共7页
【目的】提升技术类期刊在行业、企业创新中的服务功能。【方法】通过浙江省技术类期刊的发展和浙江省行业创新平台建设的结合,思考和探索了对技术类期刊与行业创新平台融合协同、提升技术类期刊的服务功能的途径。【结果】提出了技术... 【目的】提升技术类期刊在行业、企业创新中的服务功能。【方法】通过浙江省技术类期刊的发展和浙江省行业创新平台建设的结合,思考和探索了对技术类期刊与行业创新平台融合协同、提升技术类期刊的服务功能的途径。【结果】提出了技术类期刊与行业创新平台融合的途径和对策,包括寻求协办单位、协同开展期刊多元化经营、依托学会平台开展协同创新等,并提出了技术类期刊参与行业创新平台的自身建设对策。【结论】技术类期刊与行业创新平台协同融合是一种双赢,值得理论探索和试点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类期刊 行业创新平台 融合协同 服务功能
原文传递
加强水稻品种选育,助推种业创新发展——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科企合作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6
作者 涂从勇 刘婉卿 +4 位作者 陆秀明 陈志远 陈荣彬 李惠芬 何秀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9期180-188,共9页
作为省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水稻研究的省级科研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水稻矮化育种、优质常规稻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级稻育种等水稻育种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育成一大批水稻品种通过各级品种审定,培育一批重要亲本材料被... 作为省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水稻研究的省级科研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水稻矮化育种、优质常规稻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级稻育种等水稻育种研究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育成一大批水稻品种通过各级品种审定,培育一批重要亲本材料被种业同行广泛应用,一批优秀品种在我国南方籼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南方稻区乃至全国水稻种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奠定了“中国籼稻,广东种芯”的地位。2011年以来,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等文件的相继实施,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杂交稻品种区试指标等商业化育种方面逐步受到限制。为适应新的形势,广东水稻所通过品种转让、委托育种和技术服务等形式加强科企合作,寻求与紧贴市场、推广能力强的种子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品种转化和推广,并取得较好成效。培育壮大了一批种子企业,促进一批品种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推动了水稻科技创新和种业发展。并就未来水稻育种和科企合作主攻方向进行了分析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选育 种业创新 科企合作 种子企业 广东丝苗米 稻米品牌
下载PDF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信任机制研究——基于博弈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殷群 王世庆 《科技与经济》 CSSCI 2013年第1期19-23,共5页
运用博弈论相关知识,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双方的信任合作进行了一次性博弈和无限次重复博弈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政府这个外在环境因素,阐述了政府的介入对于企业和高校双方信任博弈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一次性... 运用博弈论相关知识,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双方的信任合作进行了一次性博弈和无限次重复博弈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政府这个外在环境因素,阐述了政府的介入对于企业和高校双方信任博弈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一次性博弈中,企业和高校都会选择"不信任"的帕累托低效均衡解;无限次重复博弈,企业和高校都会选择"信任"的帕累托最优均衡解,双方均走出了一次性博弈时的困境;而政府的介入,对于联盟成员具有非常显著的约束力,会影响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针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由于缺乏信任导致的联盟效率低、失败率高、稳定性不足等诸多问题,健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的信任机制对整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高效运转至关重要。应当从法律基础建设、信用评价体系构建、政府介入等方面促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信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信任机制 博弈 校企合作
下载PDF
基于产业组织创新视角的外贸竞争秩序规制
8
作者 张友仁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83-88,共6页
产业组织创新会加强竞争有序化和提升国际竞争力这一基本事实,启发了人们对产业组织创新和优化外贸竞争秩序的思考。本文在比较分析美国、日韩、意大利和中国四种出口组织模式的基础上,认为我国以各自为战为特征的中小企业组织模式容易... 产业组织创新会加强竞争有序化和提升国际竞争力这一基本事实,启发了人们对产业组织创新和优化外贸竞争秩序的思考。本文在比较分析美国、日韩、意大利和中国四种出口组织模式的基础上,认为我国以各自为战为特征的中小企业组织模式容易导致出口竞争的无序化并削弱国际竞争力;围绕这一分析主题,本文对组建出口联盟关乎外贸竞争秩序优化及相对应的产业组织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由竞争向合作转化以优化外贸竞争秩序的实现路径。作为对现实的一种佐证,本文对意大利中小企业出口协营组织的成功例证进行了经验性考察。最后,对我国如何创新产业组织以改善外贸竞争秩序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创新 出口竞争秩序 出口联盟 实现机制
下载PDF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机制研究——一个合作机制视角的多案例探索性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解学梅 王宏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71,共10页
以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案例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的三阶段编码方法,从联盟合作机制视角,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机制模型,对联盟稳定性进行多案例探索性研究,得出以下命题:运行机制、控制机制、激励机制和整合机制共同... 以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案例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的三阶段编码方法,从联盟合作机制视角,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机制模型,对联盟稳定性进行多案例探索性研究,得出以下命题:运行机制、控制机制、激励机制和整合机制共同构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长效合作机制,该四维机制作为联盟运行的机制保障,有助于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政府政策能强化联盟合作机制对联盟稳定性的促进作用。结论可为战略联盟长效合作机制构建以及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合作机制 联盟稳定性 扎根分析 多案例研究
下载PDF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0
作者 原顺梅 王坚 周秀玲 《科技和产业》 2012年第6期39-42,共4页
产业联盟是产业共性问题内部化的组织,是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与总结了国内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的研究情况,并提出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 产业联盟是产业共性问题内部化的组织,是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与总结了国内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的研究情况,并提出今后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健康运行提供具有应用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产学研合作 运行机制
下载PDF
互依·联盟·博弈:产业技术校企协同创新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和平 孙道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2-327,共6页
在探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校企协同创新各方形成互依平衡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校企协同创新合作博弈模型,分析校企协同创新合作双方内外部作用机理,指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实现校企协同创新的有效组织,并从科学研究、人员... 在探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校企协同创新各方形成互依平衡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校企协同创新合作博弈模型,分析校企协同创新合作双方内外部作用机理,指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实现校企协同创新的有效组织,并从科学研究、人员交流、资源平台利用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寻求联盟中校企协同创新各方互依平衡关系建立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互依平衡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校企合作
下载PDF
种业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的模式与机制研究——以北京顺鑫农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晴 卢凤君 +3 位作者 张国志 王元宝 李晓红 段春仲 《农业科技管理》 2017年第3期66-70,共5页
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是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重点要求。文章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育种创新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转移为研究对象,综述了育种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的研究状况和主要问题,从价值评估、心... 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是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重点要求。文章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育种创新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转移为研究对象,综述了育种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的研究状况和主要问题,从价值评估、心理地位、激励机制、创新保障等方面剖析了影响流动的深层次障碍,并以顺鑫农科种业为例解析了以科企合作为主的种业创新资源流动模式,试图为种业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提供模式借鉴和机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创新资源 科企合作 流动障碍 机制创新
下载PDF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演化路径研究——以医药产业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军 魏敏 《药品评价》 CAS 2018年第22期20-23,33,共5页
目的:以医药产业为例,为我国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方法:梳理与分析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路径,探索其演化规律。结果: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经历了简单联合体、产学研合作的产业联盟以及产业联盟... 目的:以医药产业为例,为我国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方法:梳理与分析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路径,探索其演化规律。结果: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经历了简单联合体、产学研合作的产业联盟以及产业联盟网络发展阶段,政府部门相应地出台了支持、保护和鼓励政策促进产业联盟的发展。结论:从医药产业联盟演化可以看出,为了更好地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需要重视解决内部运作、信任机制、利益分配和技术共享机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演化路径 产学研合作 联盟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