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或卡培他滨单药在晚期结直肠癌维持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剑萍 高学仁 +4 位作者 张晓艳 陈平 陈苏蓉 卞伟钢 黄志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19-126,共8页
目的探索XELOX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诱导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序贯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或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0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予以XELOX方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诱导治疗6周期,疗效评... 目的探索XELOX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诱导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序贯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或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0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予以XELOX方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诱导治疗6周期,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按1∶1分成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组(n=50例)和卡培他滨单药组(n=50例)维持治疗至首次疾病进展或毒副反应不可耐受。主要研究终点为维持治疗至疾病进展时间(PFS_(1)),次要研究终点为诱导治疗开始至疾病进展时间(PFS2)、总生存时间(OS)和毒副反应。结果10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维持治疗,2组基线临床病理学特征均衡,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的中位PFS_(1)、中位PFS2及中位OS均较卡培他滨单药组显著延长,分别为9.0(95%CI:8.52~9.47)比7.2(6.16~8.24,P<0.0001)个月、13.5(12.55~14.45)比12.3(11.21~13.38,P<0.0001)个月和27.0(25.31~28.69)比26.2(24.09~28.31,P=0.011)个月。亚组分析显示,联合维持治疗显著延长同时性转移、RAS/BRAF突变亚组的PFS_(1)及男性、肝转移亚组的OS。2组化疗相关毒副反应相似,最常见为中性粒细胞下降、粘膜炎、手足综合征和腹泻。联合组高血压(20%比4%)及蛋白尿(14%比2%)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药组。结论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及卡培他滨单药均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晚期结直肠癌一线经XELOX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诱导治疗获得疾病控制后维持治疗的选择。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维持治疗有更好的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诱导治疗 维持治疗 贝伐珠单抗 卡培他滨
下载PDF
Advances in nutritional therapy in inflammatory boweldiseases:Review 被引量:22
2
作者 Andrzej Wędrychowicz Andrzej Zając Przemysław Tomasik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3期1045-1066,共22页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 including ulcerative colitis and Crohn's disease are chronic, life-long, and relapsing disease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urrently, there are no complete cure possibilitie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 including ulcerative colitis and Crohn's disease are chronic, life-long, and relapsing disease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urrently, there are no complete cure possibilities, but combined pharmacological and nutritional therapy may induce remission of the disease. Malnutrition and specific nutritional deficiencies are frequent among IBD patients, so the majority of them need nutritional treatment, which not only improves the state of nutrition of the patients but has strong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as well. Moreover, some nutrients, from early stages of life are suspected as triggering factors in the etiopathogenesis of IBD. Both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is used in IBD therapy, but their practical utility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 an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s not clearly established, and there are sometimes conflicting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role of nutrition in IBD. This review presents the actual data from research studies on the influence of nutrition on the etiopathogenesis of IBD and the latest findings regarding its mechanisms of action. The use of both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as therapeutic methods in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therapy in IBD treatment is also extensively discussed. Comparison of the latest research data, scientific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role of nutrition in IBD, and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m are also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Additionally, some potential future perspectives for nutritional therapy are highligh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tary factors ETIOLOGY Nutritionaltherapy PARENTERAL NUTRITION EXCLUSIVE ENTERAL NUTRITION induction therapy Maintenance therapy Inflammatorybowel disease
下载PDF
以地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初治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国辉 陈任安 +6 位作者 及月茹 秦炜炜 陈怡 王文清 刘聪 周柰岑 刘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43-749,共7页
目的:研究以地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初治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本院年龄大于50岁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除M3)49例(所有患者均因各种原因不适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目的:研究以地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初治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本院年龄大于50岁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除M3)49例(所有患者均因各种原因不适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治疗均采取以地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包括地西他滨单药(DAC)、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DAC-CAG)及地西他滨联合HAAG方案(DAC-HAAG)。在强化治疗方面对大部分患者继续应用原诱导方案治疗,部分患者给予标准"3+7"方案及中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患者缓解后疗程数为2-4周期。结果:49例患者全部完成诱导治疗,完全缓解(CR)26例,部分缓解(PR)7例,无效(NR)16例,CR率53%,总有效率(ORR)67%。DAC组、DAC-CAG组及DAC-HAAG组有效率分别为17%、77%及63%。诱导过程感染14例,死亡1人,死因为肺部感染。诱导过程中平均输注红细胞9 U,输注血小板69U。白细胞恢复时间15 d,血小板恢复时间20 d。患者0.5、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5%、30%及26%,0.5、1及2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3%、54%及47%。诱导治疗是否能达到C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而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年龄、诱导治疗效果、预后分层、化疗方案及诱导时是否合并肺炎均为非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诱导效果优于单药,首次诱导治疗结果是独立的预后因素,而初诊时高白细胞、不良核型、合并症、伴有病态造血相关改变并不影响长期生存。DAC-CAG方案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适合应用于年龄大、合并症多、不适合常规方案化疗的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地西他滨 CAG方案 诱导治疗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砷剂联合蒽环类药物诱导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马荣军 朱尊民 +13 位作者 袁晓莉 姜丽 杨世伟 杨靖 郭建民 张琳 雷平冲 王臻 臧玉柱 陈玉清 王同保 孔黛 孙恺 张茵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3-527,共5页
目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TO)联合蒽环类药物三药诱导方案与ATRA联合ATO双药诱导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确诊并治疗的APL患者184例,随机分为三药诱导组(58例)和... 目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TO)联合蒽环类药物三药诱导方案与ATRA联合ATO双药诱导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确诊并治疗的APL患者184例,随机分为三药诱导组(58例)和双药诱导组(126例)。三药诱导方案为ATRA 20 mg·m-2·d-1,第1~28天;ATO 0.16 mg·kg-1·d-1,第1~28天;蒽环类药物去甲氧柔红霉素8 mg·m-2·d-1或柔红霉素40 mg·m-2·d-1,第3~5天。双药诱导方案为ATRA联合ATO,剂量用法同上。184例患者中WBC〉10×109/L者69例,WBC≤10×109/L者115例。结果①近期疗效:三药诱导组1个疗程的血液学缓解率、遗传学缓解率、分子学缓解率及诱导分化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98.3%、87.9%、72.4%和0,双药诱导组分别为87.3%、65.9%、51.6%和1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0.002、0.008、0.005);在WBC〉10×109/L的患者中,三药诱导组诱导分化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早期病死率低于双药诱导组(0对15.6%,P=0.042;4.2%对15.6%,P=0.246);在WBC≤10×109/L的患者中,三药诱导组诱导分化综合征的发生率也低于双药诱导组(0对12.3%,P=0.032),但缓解率及早期病死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远期疗效:三药诱导组的复发率、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分别为0、98.5%、96.6%,双药诱导组分别为8.6%、86.5%、8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3、0.018、0.019);尤其是WBC〉10×109/L的患者,三药诱导组优势更加明显。③不良反应:三药诱导组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心肌损伤及头痛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加。结论在APL的诱导治疗中,三药诱导方案的疗效优于双药诱导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诱导治疗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原文传递
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安平 吕军 +5 位作者 梁艳仪 王珍 李劲高 宛霞 赖德源 黄湖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3-687,717,共6页
【目的】前瞻性比较观察他克莫司(FK506)与传统疗法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联合激素诱导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经肾活检诊断为Ⅲ、Ⅳ、Ⅴ型肾功能正常的活动性LN患者,尿蛋白定量≥1.5g/24h,随机分为他克莫司组20例... 【目的】前瞻性比较观察他克莫司(FK506)与传统疗法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联合激素诱导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经肾活检诊断为Ⅲ、Ⅳ、Ⅴ型肾功能正常的活动性LN患者,尿蛋白定量≥1.5g/24h,随机分为他克莫司组20例[他克莫司起始剂量为0.1mg/(kg·d)]和传统疗法组20例(CTX1g/月×6月),同时口服泼尼松1mg/(kg·d),比较两组治疗3、6个月的临床疗效。疗效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及无效(NR)。【结果】治疗3个月内他克莫司组有3例退出,传统疗法组有4例退出。诱导治疗3个月他克莫司组的总有效率(76%,CR5/17,PR8/17)显著高于传统疗法组(37.5%,CR2/16,PR4/16,P<0.05)。治疗6个月他克莫司组和传统疗法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CR11/17,PR4/17)和62.5%(CR5/16,PR5/16)。治疗3个月及6个月,他克莫司组在水肿消退、尿蛋白水平下降、血清白蛋白升高、SLEDAI减少等方面与传统疗法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出现副反应较传统疗法组为少。【结论】与传统疗法相比,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是一种快速有效地诱导LN缓解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他克莫司 环磷酰胺 诱导治疗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治疗期症状群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贵芳 杨书环 +3 位作者 田桂荣 马俊红 裴玉燕 张志平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03-1508,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诱导缓解治疗(induction therapy,IT)期症状群的变化情况。方法2018年1月—2020年6月,便利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首次确诊为AML并接受IT的130例患者,运用中文版记忆...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诱导缓解治疗(induction therapy,IT)期症状群的变化情况。方法2018年1月—2020年6月,便利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首次确诊为AML并接受IT的130例患者,运用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量表在IT开始前1 d(T1)、IT结束当天(T2)、IT结束后第7天(T3)对其进行评估,运用因子分析确立症状群的组成。结果T1存在4个症状群,为心理症状群、营养症状群、神经症状群和疼痛-出汗症状群。T2存在3个症状群,为胃肠道症状群、疲乏症状群和治疗相关症状群。T3存在4个症状群,为心理症状群、胃肠道症状群、疲乏症状群和形象改变症状群。其中心理症状群在T1和T3存在,疲乏症状群和胃肠道症状群在T2和T3持续存在。结论AML患者在IT期经历的症状群呈动态变化。IT前的心理症状群、IT中的胃肠道症状群、IT结束后的疲乏症状群可作为优先干预的症状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诱导缓解治疗 症状群 纵向研究 护理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不适合标准方案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国辉 李丹慧 +7 位作者 范玉贞 陈任安 及月茹 秦炜炜 陈怡 尹郸丹 王文清 刘利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7年第5期280-282,286,共4页
目的 研究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不适合标准方案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就诊的不适合常规方案化疗的20例初诊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诱导治疗应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 目的 研究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不适合标准方案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就诊的不适合常规方案化疗的20例初诊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诱导治疗应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缓解后治疗应用原诱导方案26例次,标准"3+7"方案治疗7例次,中剂量阿糖胞苷3例次,疗程共2~8个周期.结果 20例患者全部完成首次诱导治疗,完全缓解(CR)11例,部分缓解(PR)5例,无效(NR)4例,总有效率(ORR)80.0%(16/20).高危组ORR 69.2%(9/13),中低危组ORR 100.0%(7/7).伴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相关改变的AML患者ORR 60.0%(6/10).诱导过程发生感染8例(40.0%).死亡2例,死因均为肺部感染.平均输注红细胞(9.1±5.7)U,平均输注血小板(57.5±51.9)U.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8.7±5.6)d.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年,共死亡12例.3个月、6个月及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0%、80.0%及40.0%,获得CR的12例患者3个月、6个月及1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5.0%、75.0%及65.6%.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耐受性好,诱导缓解率高,可用于不适合标准方案化疗的AML的一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地西他滨 药物疗法 联合 CAG方案 诱导治疗
原文传递
初治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路瑾 卢锡金 +2 位作者 鲍立 张晓辉 黄晓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6-257,共2页
目的分析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一个病房连续收治的8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真菌感染发生率为1... 目的分析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一个病房连续收治的8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真菌感染发生率为13.8%。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老年、高白细胞以及使用广谱抗生素时间较长。结论初治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的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在高危患者中有必要进行真菌感染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诱导治疗 侵袭性真菌感染
原文传递
不同方案诱导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静 贾月萍 +4 位作者 刘桂兰 陆爱东 张乐萍 左英熹 王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5-409,共5页
目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与不联合蒽环类药物诱导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初治的46例APL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不同诱导化疗方案和... 目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与不联合蒽环类药物诱导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初治的46例APL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不同诱导化疗方案和初始白细胞高低进行分组和对比分析。结果 30例不加蒽环组患儿中有2例早期死亡,而16例加蒽环组患儿无一早期死亡。加蒽环组与不加蒽环组的完全缓解率、达分子学缓解时间和诱导化疗结束时微小残留病定量分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蒽环组的高白细胞持续时间明显短于不加蒽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体加蒽环组和不加蒽环组的凝血异常时间、肝脏毒性、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儿童APL诱导化疗中联合蒽环类药物可减少高白细胞持续时间,降低白细胞峰值,有助于减少早期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蒽环类 诱导治疗 临床分析 儿童
下载PDF
心脏移植免疫抑制诱导和维持治疗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洁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2期49-54,共6页
心脏移植免疫抑制治疗旨在预防或治疗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同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在全球范围内,IL-2受体拮抗剂已成为心脏移植最常用的免疫诱导剂。临床结果一致表明他克莫司抗排斥反应的作用至少等于或优于环孢素,但接受以两种CNI为基础... 心脏移植免疫抑制治疗旨在预防或治疗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同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在全球范围内,IL-2受体拮抗剂已成为心脏移植最常用的免疫诱导剂。临床结果一致表明他克莫司抗排斥反应的作用至少等于或优于环孢素,但接受以两种CNI为基础的维持免疫抑制方案的心脏移植受者术后生存率无差异;快代谢基因型黄种人受者服用环孢素比他克莫司更易以较低剂量达到目标血药浓度。与硫唑嘌呤相比,吗替麦考酚酯可降低受者死亡率和移植心脏功能障碍发生率,并减缓移植心脏血管病的发生和进展。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西罗莫司和依维莫司已被用于合并肾功能不全或心脏移植物血管病的受者,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关于糖皮质激素撤除及减量的时机,目前仍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诱导治疗 维持免疫抑制治疗 目标浓度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贡铁军 刘晶 +2 位作者 李朴 孙萌 马军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0年第4期193-198,共6页
2019年第61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了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基础研究、临床治疗、新药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试验更新。文章结合会议报道,对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及"7+3"方案诱导治疗、去甲基化药物和靶向... 2019年第61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了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基础研究、临床治疗、新药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试验更新。文章结合会议报道,对关于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及"7+3"方案诱导治疗、去甲基化药物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预后 分子靶向治疗 诱导治疗 去甲基化
原文传递
硼替佐米联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诱导并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初治老年AML患者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江滨 廖鹏军 《循证医学》 CSCD 2013年第5期268-270,273,共4页
1文献来源 Attar EC, Johnson JL, Amrein PC, et al. Bortezomib added to Daunorubicin and Cytarabine during induction therapy and to intermediate-dose Cytarabine for consolidation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 1文献来源 Attar EC, Johnson JL, Amrein PC, et al. Bortezomib added to Daunorubicin and Cytarabine during induction therapy and to intermediate-dose Cytarabine for consolidation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ge 60 to 75 years: CALGB (Alliance) study 10502 [J]. J Clin Oncol, 2013,31(7) :923-9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治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 硼替佐米 诱导治疗 巩固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对Ⅴ型与Ⅲ、Ⅳ型狼疮肾炎诱导缓解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少军 陆福明 +6 位作者 涂阳科 彭小梅 王力宁 王汉民 孙铸兴 郑红光 胡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对Ⅴ型狼疮肾炎患者诱导缓解的疗效,并与Ⅲ、Ⅳ型狼疮肾炎患者比较。方法213例经肾活检证实狼疮肾炎患者入选,其中Ⅴ型狼疮肾炎患者48例(Ⅴ+Ⅲ21例,Ⅴ+Ⅳ27例),Ⅲ型和Ⅳ型狼疮肾炎患者165例。均给予...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对Ⅴ型狼疮肾炎患者诱导缓解的疗效,并与Ⅲ、Ⅳ型狼疮肾炎患者比较。方法213例经肾活检证实狼疮肾炎患者入选,其中Ⅴ型狼疮肾炎患者48例(Ⅴ+Ⅲ21例,Ⅴ+Ⅳ27例),Ⅲ型和Ⅳ型狼疮肾炎患者165例。均给予MMF联合强的松治疗。MMF(1.25~1.5)g/d起始。激素每天0.8mg/kg起始。24周时MMF剂量(1.17±0.27)g/d,强的松(29.67±7.64)mg/d。主要观察24周末时狼疮肾炎的临床缓解率。并观察了全身狼疮活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情况基本相同,但Ⅴ型组年龄稍大[(34.8±12.3)岁邯(28.6±10.6)岁,P=0.004]治疗初Ⅴ型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 ( system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低于Ⅲ型和Ⅳ型组[(18.00±8.00)us(22.35±6.50),P=0.038],24周末时Ⅴ型组SLEDAI亦低于Ⅲ型和Ⅳ型组,但无统计学差异[(5.77±2.61)73S(7.24±4.67),P=0.277]。且两组SLEDAI降低程度亦无明显差异[(12.23±7.30)735(15.11±5.97),P=0.132]。24周末时两组尿蛋白分别由治疗前(5.12±2.15)g/24h和(4.58±2.38)g/24h降为(1.41±0.62)g/24h和(1.01±0.69)g/24h,P〉0.05。但24周末时Ⅴ型组狼疮肾炎缓解率(32/48,66.7%)明显低于Ⅲ型和Ⅳ型组狼疮肾炎(144/165,87.3%)(P=0.002)。结论MMF对Ⅴ型组狼疮肾炎诱导缓解率明显偏低。而对Ⅲ型和Ⅳ型狼疮肾炎诱导缓解率较高,提示对于Ⅴ型狼疮肾炎患者尚需进一步探讨更为有效的诱导缓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膜性狼疮肾炎 诱导缓解
下载PDF
影响Ⅳ型狼疮肾炎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育榕 漆媛媛 +3 位作者 马潇 孟瑞霞 杨艳 王静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7年第5期265-270,共6页
目的寻找目前常规治疗方案下,造成Ⅳ型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治疗无效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纳入经肾脏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为Ⅳ型LN,经过激素及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并且随访超过6个月的患者198例,按照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分为有效... 目的寻找目前常规治疗方案下,造成Ⅳ型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治疗无效的临床风险因素。方法纳入经肾脏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为Ⅳ型LN,经过激素及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并且随访超过6个月的患者198例,按照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148例)和无效组(50例),从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SLE病程、LN病程),临床表现(面部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血管炎、皮肤紫癫、雷诺征、口腔溃疡、发热、关节痛、浆膜腔积液、脱发、外周神经炎、淋巴结炎、高血压、恶性高血压、肉眼血尿等),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白蛋白、球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自身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Sm,SSA,SSB,抗核糖体蛋白,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病理学指标(袢坏死、白金耳、袢血栓、球形硬化比例、节段硬化比例、新月体比例、纤维性比例、间质急性病变、间质慢性病变、间质细胞浸润、膜性病变等),治疗方案及转归情况各个方面分析组间差异,使用Kaplan-Meier法筛选影响Ⅳ型LN临床疗效的风险因素,建立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其独立风险因素。结果资料完整且规律随访的Ⅳ型LN患者共198例,无效组50例(占25.25%),有效组148例(占74.75%),2组诱导期治疗方案(单用激素,激素分别联合环磷酰胺、雷酚酸酯、FK506、环孢霉素A等)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探究在常用治疗方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下影响其疗效的风险因素发现,与有效组相比,无效组光过敏、肾功能异常、中等量蛋白尿、抗核糖体蛋白抗体阳性比例、肾小球球性硬化比例、慢性化指数(chronicity index,CI)、肾间质慢性化程度、肾间质细胞浸润程度及非炎症坏死性血管病变(non inflammatory necrotizing vasculopathy,NNV)比例明显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诱导治疗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方案诱导化疗并序贯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因素 被引量:7
15
作者 吕科友 刘肃静 +4 位作者 李红伟 马照 姜伟 徐波 宋轶鹏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9-13,40,共6页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方案诱导化疗并序贯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68例,其中观察组(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方案诱导化疗组)32例和对照组(TP方案诱导化疗组)36例,诱导治疗2或3...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方案诱导化疗并序贯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68例,其中观察组(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方案诱导化疗组)32例和对照组(TP方案诱导化疗组)36例,诱导治疗2或3周期后,两组均接受顺铂化疗同期的调强放疗(IMRT),然后比较两组在诱导治疗和同期放化疗阶段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对颈部淋巴结的缓解率优于对照组(90.6%vs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在诱导治疗和同期放化疗阶段,两组近期和远期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大于0.05)。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局部晚期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观察组对局部晚期鼻咽癌具有更好的颈部淋巴结缓解率,且在诱导治疗和同期放化疗阶段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安全性较高;临床分期较晚(Ⅳa期)和治疗中未加尼妥珠单抗是局部晚期鼻咽癌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尼妥珠单抗 诱导治疗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舒莱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郑凯 谭建明 +2 位作者 吴卫真 杨顺良 徐廷昭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巴利昔单抗(舒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69例肾移植受者,在常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的基础上,分别接受舒莱或ATG诱导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人/肾存活率、排斥反应以及包括感染在内的药物相关副作用... 目的探讨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巴利昔单抗(舒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69例肾移植受者,在常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的基础上,分别接受舒莱或ATG诱导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人/肾存活率、排斥反应以及包括感染在内的药物相关副作用的差异。结果接受舒莱的患者组药物相关副作用显著低于接受ATG的患者组(P<0.05),两组患者的人/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物功能(移植后血肌酐水平及下降速度)在移植早期舒莱组优于ATG组,而长期随访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肾移植受者接受巴利昔单抗(舒莱)免疫诱导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与ATG诱导治疗方法比较具有更少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莱 ATG 肾移植 诱导治疗
下载PDF
自制临床路径表在血液透析诱导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仲丽丽 李海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24期3129-3131,共3页
目的:观察自制临床路径表在血液透析诱导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由护士在治疗前用自制临床路径表对其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路... 目的:观察自制临床路径表在血液透析诱导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由护士在治疗前用自制临床路径表对其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路径后,执行透析医嘱进行透析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透析流程执行医嘱开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血液透析诱导期发生低血压16例,失衡综合征15例,对照组分别为29,31例,试验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82,10.25;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84.0%和9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70,6.38;P<0.05)。结论通过对血液透析诱导期风险因素进行系统的评估,干预相关风险因素形成护理路径,降低了诱导期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血液透析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临床路径表 诱导期治疗
原文传递
胰腺癌转化手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朱凌宇 高绥之 +4 位作者 吴欣乾 顾凌云 康晓超 郭世伟 金钢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4-702,共9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转化手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3例新辅助和(或)诱导治疗后手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7例,女66例;年龄为(59±... 目的探讨胰腺癌转化手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3例新辅助和(或)诱导治疗后手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7例,女66例;年龄为(59±9)岁。观察指标:(1)胰腺癌转化手术后是否行辅助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2)影响胰腺癌转化手术预后的因素分析。(3)随访和生存情况。(4)辅助治疗在各亚组人群中的生存获益。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绘制生存曲线,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时间和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交互作用分析确定辅助治疗在各亚组人群中的获益情况。结果(1)胰腺癌转化手术后是否行辅助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173例患者胰腺癌转化手术后108例行辅助治疗,65例未行辅助治疗。行辅助治疗和未行辅助治疗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分别为(58±9)岁和(61±8)岁、(23.2±2.8)kg/m^(2)和(22.2±2.8)kg/m^(2),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36,2.200,P<0.05)。(2)影响胰腺癌转化手术预后的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19⁃9正常化、病理学N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术后辅助治疗是胰腺癌转化手术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1.598,1.541,2.004,2.571,95%可信区间为1.041~2.453,1.021~2.327,1.288~3.118,1.721~3.843,P<0.05)。(3)随访和生存情况。17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5(5.0,52.0)个月。173例患者术后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8.9(5.7,51.9)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5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诱导治疗 转化手术 辅助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维甲酸、亚砷酸联合蒽环类药物三药诱导方案对成人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荣军 袁晓莉 +9 位作者 姜丽 杨世伟 杨靖 王臻 张萍 张琳 商保军 程琳娜 张茵 朱尊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2387-2391,共5页
目的分析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TO)联合蒽环类药物三药诱导方案与ATRA+ATO双诱导方案对成人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首次确诊并治疗的成人非高危APL患... 目的分析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TO)联合蒽环类药物三药诱导方案与ATRA+ATO双诱导方案对成人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首次确诊并治疗的成人非高危AP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三药组及双药组,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诱导期间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输血情况等,并分析两组的完全缓解率、早期死亡率及预后。结果共纳入164例患者,其中男86例、女78例;年龄的M(Q1,Q3)为41(18,70)岁;其中三药组75例、双药组89例。三药组在治疗的第7天和第14天白细胞(WBC)计数分别为(9.49±6.10)×10^(9)/L、(5.43±3.97)×10^(9)/L,双药组为(15.17±17.06)×10^(9)/L、(13.37±12.59)×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三药组WBC峰值低于双药组[13.8(6.3,89.7)×10^(9)/L比19.2(3.8,112.8)×10^(9)/L,P=0.019]。诱导治疗第7天,三药组患者血小板(PLT)计数低于双药组[27(11,147)×10^(9)/L比45(8,183)×10^(9)/L,P=0.014];但第14、21、28天两组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输注PLT的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仅有极少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3 s和(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10 s,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药组患者诱导分化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双药组(2.7%比12.4%,P=0.022);早期死亡率虽低于双药组(1.3%比5.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期完全缓解率、遗传学缓解率、分子学缓解率、复发率、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成人非高危APL患者,三药诱导方案可降低WBC计数和峰值,减少诱导分化综合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诱导治疗 凝血功能 诱导分化综合征 早期死亡
原文传递
去甲氧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 被引量:7
20
作者 夏平方 李劲高 +5 位作者 万长春 魏姗姗 李倩 林伟 杜欣 佘妙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联合阿糖胞苷(TA方案)与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IA、TA方案诱导治疗初治AML患者91例,随访至2013年9月,比较两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IA...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联合阿糖胞苷(TA方案)与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IA、TA方案诱导治疗初治AML患者91例,随访至2013年9月,比较两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IA与TA方案诱导化疗的完全缓解率、总反应率、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方案中位无复发生存比TA方案明显延长(分别14.14和9.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IA方案患者超过6个月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TA方案(15.8%vs 48.6%,P=0.002);总生存时间和3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治AML诱导治疗方案中,与TA方案相比,IA方案明显减少患者>6个月疾病复发率,延长无复发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氧柔红霉素 急性髓系白血病 诱导治疗 复发 总生存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