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七氟醚复合诱导在老年人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卜先龙 万宗明 +2 位作者 段晓玲 王燕 王溪银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2849-2851,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七氟醚复合诱导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为老年人麻醉提供一个更好的麻醉诱导选择。方法:择期胆囊、胃肠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标准Ⅰ~Ⅱ级,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B组(七氟醚)、C... 目的:探讨丙泊酚-七氟醚复合诱导对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为老年人麻醉提供一个更好的麻醉诱导选择。方法:择期胆囊、胃肠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标准Ⅰ~Ⅱ级,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B组(七氟醚)、C组(丙泊酚-七氟醚复合),各20例。患者入室5min后记录血压(BP)、心率(HR)、血糖作为基础值(T0),记录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7min(T6)时BP、HR、血糖的变化。结果:B组有15%患者(3/20)主诉吸入气体有异味,不肯接受,需辅助其他静脉麻醉药完成麻醉诱导。与基础值比较,3组诱导后HR较诱导前降低(P<0.01),气管插管后即刻A、B、C组HR加快,其中以A、B组加快明显。与基础值比较,气管内插管前3组患者的SBP、DBP、MAP均降低,其中降低程度A、B组>C组(P<0.01),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管插管后即刻,3组患者血压明显上升,插管后1~2min达高峰,随后逐渐回到插管前水平。与基础值比较,T4、T6时3组血糖均降低(P<0.05),其中降低程度B、C组>A组(P<0.01)。结论:丙泊酚-七氟醚复合诱导可以增强药效,减少单一麻醉药的用量,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小,更适合老年人的麻醉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七氟醚复合诱导 老年人 气管插管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