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田师专少数民族学生MHK成绩个案分析及对策
1
作者 阿布都哈巴尔·阿布都克日木 古丽坚乃提·图尔荪托合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3期57-61,共5页
本文通过对和田师专参加2017下半年度MHK三级和四级考试的学生的过级率,各项单科成绩等数据作比较分析,并对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能力作出科学评估,进而提出几点提升MHK过级率对策建议,为提高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水... 本文通过对和田师专参加2017下半年度MHK三级和四级考试的学生的过级率,各项单科成绩等数据作比较分析,并对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能力作出科学评估,进而提出几点提升MHK过级率对策建议,为提高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K三(四)级 过级率 各项单科成绩 和田师专学生
下载PDF
学者个人学术成就评价指标研究述评 被引量:5
2
作者 徐佳宁 孙婧 《情报探索》 2018年第11期122-128,共7页
[目的/意义]旨在为个人学术成就评价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国内外文献调研基础上,归纳文献、数据库和官方机构使用的个人学术成就评价指标,按照指标计算方法和特性将其归为传统指标、相对指标、h类指标、百分位指标四大类,列出部分重... [目的/意义]旨在为个人学术成就评价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国内外文献调研基础上,归纳文献、数据库和官方机构使用的个人学术成就评价指标,按照指标计算方法和特性将其归为传统指标、相对指标、h类指标、百分位指标四大类,列出部分重要指标的计算方法,并分析其特性。[结果/结论]个人学术成就评价指标从出版指数、引文指数扩大发展到h指数、成功指数、相对影响指数、百分位数指数等,可以说是从简单指标到复杂指标、从一维指标到多维度指标、从绝对指标到相对指标,并正转向从多个指数、多维度或者引用网络评价个人学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成就 个人绩效 学术评价 评价指标
下载PDF
为梦负重前行:快递小哥的成就及其限度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艳斌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91,共8页
快递小哥是伴随着网购的兴起和繁荣产生的新兴职业群体。快递小哥的个体化生存实践表现为“社会流动”和“个体流动”的两种流动呈现,也面临个体化“身体之困”“身份之困”和“心理之困”三重困局。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和肯定快递小哥获... 快递小哥是伴随着网购的兴起和繁荣产生的新兴职业群体。快递小哥的个体化生存实践表现为“社会流动”和“个体流动”的两种流动呈现,也面临个体化“身体之困”“身份之困”和“心理之困”三重困局。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和肯定快递小哥获得的成就,也要看到社会转型带给快递小哥群体在成就上的限度所在。面对快递小哥遭遇的个体化后果,可以通过多方协同,改善其从业环境、维护其合法权益,给予快递小哥多一些理解与尊重,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生活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递小哥 个体化成就 限度
下载PDF
可测量类项群选手个体运动成绩区间目标规划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曹莉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89-92,共4页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及灰色系统理论等研究方法 ,对可测量类项群选手个体运动成绩区间目标规划的建模理论进行了阐述和论证 ,举例说明了其目标规划的方法与步骤 ,并与“经验式”规划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此目标规划的理论与...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及灰色系统理论等研究方法 ,对可测量类项群选手个体运动成绩区间目标规划的建模理论进行了阐述和论证 ,举例说明了其目标规划的方法与步骤 ,并与“经验式”规划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此目标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是可行的 ,它将有利于使运动成绩目标规划的方法由经验上升为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测量类项群 个体成绩 区间目标 规划 教练员 运动训练
下载PDF
从个体成就到社会活动:功能视角下的科学解释
5
作者 张萍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54,共5页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解释问题一直是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的科学解释是从个体层面揭示科学解释的本质特征及对解释项与被解释项之间关系的探究,都有各自的优势,但也存在不能解决的理论困境。当前,伴随大科学时代的来临,...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解释问题一直是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的科学解释是从个体层面揭示科学解释的本质特征及对解释项与被解释项之间关系的探究,都有各自的优势,但也存在不能解决的理论困境。当前,伴随大科学时代的来临,科学解释问题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研究趋势,即开始越来越重视科学实践在科学解释中的重要作用。安德里亚·伍迪以解释在科学中的作用为切入点,从功能视角研究科学解释问题,认为科学解释不是个体的成就,而是科学共同体的协同活动,充分体现出在科学实践中分析科学解释问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解释 功能 科学实践 个体成就 社会活动
原文传递
脑梗死危险分层下小剂量辛伐他汀达标预防再发对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连芹 魏玉清 +4 位作者 于强 宁海春 赵丽娟 孔咏梅 李国锋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23期2053-2056,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危险分层下小剂量辛伐他汀达标预防再发的效果、安全性及依从性的对照研究。方法初发性脑梗死患者287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147例、阿托伐他汀组140例,给予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10~20 mg每天晚饭后口服。两组均分为高危... 目的探讨脑梗死危险分层下小剂量辛伐他汀达标预防再发的效果、安全性及依从性的对照研究。方法初发性脑梗死患者287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147例、阿托伐他汀组140例,给予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10~20 mg每天晚饭后口服。两组均分为高危患者和极高危患者,脑梗死的高危患者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为达标,极高危患者以LDL-C<2.1 mmol/L为达标,达标后5~10 mg长期维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DL-C变化、不良反应、药费及退出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年后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辛伐他汀组高危患者(3.58±0.81)mmol/Lvs(2.49±0.33)mmol/L、极高危患者(3.73±0.72)mmol/L vs(1.94±0.12)mmol/L,阿托伐他汀组高危患者(3.42±0.71)mmol/L vs(2.55±0.22)mmol/L、极高危患者(3.61±0.42)mmol/Lvs(1.95±0.21)mmol/L(均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及1年后L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3、6、9及12个月LDL-C的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脑梗死再发和其他血管事件的发生,也无死亡患者。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药费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1);辛伐他汀组退出率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1)。结论在脑梗死的危险分层下,应用小剂量辛伐他汀能使LDL-C持续达标,预防脑梗死再发效果理想、可靠安全、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好,能使广大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辛伐他汀 个体化达标 安全性 病人依从
下载PDF
预防脑梗死再发联合治疗方案5年对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连芹 宁海春 +7 位作者 魏玉清 赵丽娟 王贵玲 王雪霞 何福岭 李国锋 沈惠峰 孔咏梅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预防脑梗死再发联合治疗方案的效果、终点事件发生及安全性的对照研究。方法初发性脑梗死患者9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6例,对照组352例,治疗组给予个体化血压调治技术,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及危险分层下小剂量辛伐他汀达标,三大类药... 目的探讨预防脑梗死再发联合治疗方案的效果、终点事件发生及安全性的对照研究。方法初发性脑梗死患者9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6例,对照组352例,治疗组给予个体化血压调治技术,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及危险分层下小剂量辛伐他汀达标,三大类药物构成一体化的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降压、单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及危险分层下小剂量辛伐他汀达标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3年和5年后脑梗死再发率、终点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及依从性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年和5年脑梗死再发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4%vs 13.6%、7.8%vs21.0%、5.8%vs 11.6%(P<0.01),治疗后5年总病死率低于对照组,4.2%vs 7.1%(P<0.05)。治疗组治疗后3年和5年功能健康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头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出血、肝酶升高、消化道出血、癌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退出率高于治疗组,13.6%vs 5.3%(P<0.01)。结论预防脑梗死再发联合治疗方案,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能显著降低脑梗死再发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极大的提高了功能健康水平。患者对药物依从性好,而且安全性也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药物疗法 联合 病人依从 二级预防 终点事件 个体化达标
下载PDF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获得成就现象分析
8
作者 顾小丽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14-15,共2页
从江苏省高职院校抽取三所大学(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随机抽取930名高职作为研究对象,以区域、年级、性别、专业四个维度,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获得成就现象分析发现:(1)高... 从江苏省高职院校抽取三所大学(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随机抽取930名高职作为研究对象,以区域、年级、性别、专业四个维度,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获得成就现象分析发现:(1)高职学生个人取向成就动机明显高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2)因学校区域不同,高职学生成就动机存在显著差异;(3)因年级不同,高职学生成就动机存在显著差异;(4)因性别、专业不同,高职学生成就动机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就动机 个我取向 社会取向 高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