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期印度政治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世达 杨瑞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32,共7页
2017年3月,印度总理莫迪率领印度人民党(印人党)在新一轮地方选举中获得大胜,特别是以绝对优势赢得具有"印度大选风向标"之称的北方邦议会选举。此前,印人党已经在2014年人民院(印度议会下院)中赢得简单多数,结束了印度过去3... 2017年3月,印度总理莫迪率领印度人民党(印人党)在新一轮地方选举中获得大胜,特别是以绝对优势赢得具有"印度大选风向标"之称的北方邦议会选举。此前,印人党已经在2014年人民院(印度议会下院)中赢得简单多数,结束了印度过去30年的联盟政治局面。目前,印人党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权两个层面不断走强,一党独大地位更加凸显,国大党、地方政党、左翼政党等反对党短期内均难以与之抗衡,莫迪2019年连任总理可能性抬升。印度以上政治发展趋势背景复杂,偶然因素与内在逻辑并存,这将深刻影响印度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莫迪 印人党 印度教民族主义
原文传递
印度保留政策的“奶油层”设置及其论诤 被引量:1
2
作者 黄鹏 王军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22年第5期89-106,155,共19页
在群体性优惠照顾政策中,受惠目标群体的确定是颇为棘手的难题,而印度的保留政策则是其中颇富探索精神和样本价值的实践。印度保留政策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印度社会中的表列种姓、表列部族和其他落后阶级三大群体。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的成... 在群体性优惠照顾政策中,受惠目标群体的确定是颇为棘手的难题,而印度的保留政策则是其中颇富探索精神和样本价值的实践。印度保留政策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印度社会中的表列种姓、表列部族和其他落后阶级三大群体。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的成员都可享受保留政策的好处,但其他落后阶级却受到“奶油层”设置的限制。“奶油层”的设置是为了避免“马太效应”,遏制保留政策不断扩张的态势,也是平息高种姓和社会精英激烈反对的需要。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奶油层”的理念与实践皆遭遇了不少质疑。与以往保留政策不断“做加法”的方式不同,排除“奶油层”的做法从反向剔除受惠群体中的上层人士,是一种极具启示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政治 印度社会 保留政策 奶油层制 种姓制度
下载PDF
从“印度教特性”看印度人民党的政治复兴对印度政治的影响
3
作者 汪长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99-103,共5页
"宗教民族主义"是宗教与民族主义连接、融合的产物,是潜在的宗教认同和民族/国家认同的资源在特定情境中动员起来的产物。印度人民党是印度教民族主义性质的政党,以"印度教特性"为思想基础,具有强烈的教派主义色彩... "宗教民族主义"是宗教与民族主义连接、融合的产物,是潜在的宗教认同和民族/国家认同的资源在特定情境中动员起来的产物。印度人民党是印度教民族主义性质的政党,以"印度教特性"为思想基础,具有强烈的教派主义色彩。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人民党通过教派主义形态下的政治复兴,逐步实现了在印度政治中的主流化。印度人民党在印度政治中的复兴及其执政后推行的民族主义政策,对印度的国内政治、周边关系及国际战略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特性” 印度人民党 政治复兴 教派主义 印度政治
下载PDF
印度国内政治行为体在领土争端问题上的作用——以印孟陆地边界争端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童宇韬 《南亚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60-89,158,159,共32页
印度的政治制度和宪法设置赋予了国内政治行为体对印度与他国领土争端问题施加影响的权力。在这些行为体中,印度中央政府、议会、最高法院、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党是对领土问题拥有最关键影响力的行为体,它们曾数次拖延或否决了印孟之间... 印度的政治制度和宪法设置赋予了国内政治行为体对印度与他国领土争端问题施加影响的权力。在这些行为体中,印度中央政府、议会、最高法院、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党是对领土问题拥有最关键影响力的行为体,它们曾数次拖延或否决了印孟之间的陆地边界协议。印孟陆地边界协议的案例说明:领土问题对于印度来说并不只是单纯的外交政策问题,而是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内外联动的产物。印度国内的政党政治对领土问题的谈判以及相关协议的达成和实施有重要作用。随着地方政党在印度政治中的崛起,地方政治力量对领土问题的影响力也逐步上升。在特定条件下,国内政治因素还会被印度政府作为不执行协议的借口。此外,印度的武装力量和媒体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自身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内政 政党政治 领土争端 印孟陆地边界协议
原文传递
移民汇款、央地财政关系与印度地方政党的兴起——以旁遮普邦和泰米尔纳德邦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倩雨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80-100,154,155,共2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的移民汇款显著增多,使其成为世界移民汇款流入最多的国家。移民汇款改变了印度央地财政关系,并为居民提供了退出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选项,使居民能够基于自身宗教信仰、种姓或民族身份提出更为狭隘的利益诉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的移民汇款显著增多,使其成为世界移民汇款流入最多的国家。移民汇款改变了印度央地财政关系,并为居民提供了退出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选项,使居民能够基于自身宗教信仰、种姓或民族身份提出更为狭隘的利益诉求,而专注于狭隘身份认同的地方政党契合了当地居民的政治需要。于是,地方政党逐渐在邦一级取代全国性政党,并成为在人民院选举中影响国大党和印人党力量对比的关键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汇款 央地关系 旁遮普邦 泰米尔纳德邦 印度国内政治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