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母亲”与印度的民族主义想象 被引量:8
1
作者 贾岩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年第3期107-123,156,157,共19页
19世纪末,孟加拉知识分子以本土萨克蒂信仰为基础,首次将"印度母亲"构建为一个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政治隐喻。20世纪上半叶,世俗民族主义和印度教民族主义两股力量在独立运动的进程中逐渐分化,双方均将"印度母亲"再... 19世纪末,孟加拉知识分子以本土萨克蒂信仰为基础,首次将"印度母亲"构建为一个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政治隐喻。20世纪上半叶,世俗民族主义和印度教民族主义两股力量在独立运动的进程中逐渐分化,双方均将"印度母亲"再现为符合自身意识形态的有限的民族主义想象,并通过围绕这一概念开展的一系列意义生产、视觉表达和话语实践,将抽象的民族主义理念转化为可以被民众感知、认同的对象。甘地和尼赫鲁对"印度母亲"的构想具有"去神祇化"的世俗主义倾向,前者以多元宗教的平等共存为核心,后者以广大无产阶级的觉醒进步为标志。相反,以团家族为首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强调"印度母亲"作为"印度教特性"化身的神圣性以及作为"印度教徒"母亲的专属性,他们利用图像、建庙、朝圣、口号等手段,不断释放"印度母亲"在强化"印度教徒"文化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方面的潜能。莫迪执政以来,印度教民族主义强势发展,团家族通过策略性地运用"印度母亲必胜"这一口号,在穆斯林"他者"中进一步划分敌友,扩大自身势力,同时对国大党世俗民族主义的传统话语空间造成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母亲 世俗民族主义 印度教民族主义 国大党 团家族
下载PDF
印度“民主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案评析
2
作者 杨新天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5-42,共8页
独立后的印度曾经采取“民主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案,设想印度现代化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广大民众摆脱贫困、国民经济自力更生、“最充分的民主”得到实现的“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为此,印度现代化所采取的主要途径是“民主计划”,即以... 独立后的印度曾经采取“民主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案,设想印度现代化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广大民众摆脱贫困、国民经济自力更生、“最充分的民主”得到实现的“社会主义类型的社会”。为此,印度现代化所采取的主要途径是“民主计划”,即以民主的方式调整印度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通过计划经济推动生产力发展,带动印度的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印度并不具备实施改良主义现代化方案的物质条件与国家能力,也无法避免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质量不高、动力不足的弊病,所以“民主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案最终被放弃。这说明,民主社会主义并不适用于印度等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传统色彩浓厚的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现代化 民主社会主义 国大党 尼赫鲁
下载PDF
印度国大党:支持者、意识形态与组织建设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金英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0-138,170-171,共9页
印度国大党于2004年重新上台并即将完成两届任期,这被一些观察家认为是其实力恢复的表现。通过对2004年、2009年大选中国大党的选民支持模式、地方势力范围和意识形态及组织建设的考察与分析,可以发现印度国大党的发展主要获益于简单多... 印度国大党于2004年重新上台并即将完成两届任期,这被一些观察家认为是其实力恢复的表现。通过对2004年、2009年大选中国大党的选民支持模式、地方势力范围和意识形态及组织建设的考察与分析,可以发现印度国大党的发展主要获益于简单多数选举制下地方政党竞争的分散。由于无法应对地方上以特定集团为基础的反对党的竞争,国大党在几个重要邦仍将处于边缘位置,这将影响其在联邦政党政治中的地位;国大党以保留政策为核心的针对穆斯林的肯定性行动,使其世俗主义路线无法与反对党达成共识;国大党的组织建设也未能走出家族政治、内部派系斗争和组织涣散的局面。这些都决定了印度国大党要想恢复其传统的独大型政党地位仍然非常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一党独大
原文传递
论二战前印度国大党土邦政策的演变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加洞 谌焕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8-142,共5页
在早期,领导层主要来自婆罗门中上层的事实决定了国大党对土邦采取了拥护王公统治的政策。随着国大党左派逐渐掌握领导权,国大党也要求王公在土邦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制,但对土邦奉行温和的不介入政策。面对印度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国... 在早期,领导层主要来自婆罗门中上层的事实决定了国大党对土邦采取了拥护王公统治的政策。随着国大党左派逐渐掌握领导权,国大党也要求王公在土邦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制,但对土邦奉行温和的不介入政策。面对印度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国大党对土邦开始转向公开介入政策,将英属印度与王公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融为一体。对土邦采取从软弱到温和再到强硬的政策反映了国大党逐渐走向成熟、实力逐渐增强的历史进程,注定了两个印度必然统一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土邦 政策 演变
下载PDF
试论21世纪印度毛主义运动暴露出的国家政府缺陷 被引量:1
5
作者 宋丽萍 张淑兰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95,157,共15页
印度毛主义运动的第一波和第二波在20世纪均遭到当时国大党政府的迅速镇压,但21世纪第三波毛主义运动令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政府(UPA)屡遭败绩,毛主义者的控制范围不断扩大。第三波毛主义运动发展不仅归功于毛主义运动的自身力量,... 印度毛主义运动的第一波和第二波在20世纪均遭到当时国大党政府的迅速镇压,但21世纪第三波毛主义运动令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政府(UPA)屡遭败绩,毛主义者的控制范围不断扩大。第三波毛主义运动发展不仅归功于毛主义运动的自身力量,而且得益于印度国家制度和国大党政府的缺陷。它不仅暴露了印度议会民主制和联邦制的固有弊端,也显示出国大党政府在执政理念、政策措施及其实践层面所存在的诸多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大党 毛主义运动 印共(毛) 左派极端主义
原文传递
略论国大党世俗主义国家观念的形成 被引量:1
6
作者 欧东明 《南亚研究季刊》 2005年第1期53-58,共6页
在印度近代的(对外)民族主义斗争和(对内)世俗主义改革的“双重奏”局面中,国大党恰当地把握住了这两者各自的轻重缓急,并以尼赫鲁为代表,面对宗教传统深厚且教派冲突激烈的社会现实,形成了自己成熟而系统的世俗主义的国家观念。而国大... 在印度近代的(对外)民族主义斗争和(对内)世俗主义改革的“双重奏”局面中,国大党恰当地把握住了这两者各自的轻重缓急,并以尼赫鲁为代表,面对宗教传统深厚且教派冲突激烈的社会现实,形成了自己成熟而系统的世俗主义的国家观念。而国大党世俗主义国家观念的形成是印度世俗化在制度的层面得以实现的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尼赫鲁 世俗主义国家观念
下载PDF
尼赫鲁家族在新世纪的复兴:从索尼亚到拉胡尔
7
作者 吴永年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64,共5页
2007年索尼亚之子拉胡尔在北方邦巡回竞选是尼赫鲁家族在新世纪复兴的标志。剖析现国大党主席索尼亚走上从政道路和领导2004年大选胜利与不担总理的前因后果,从中探讨尼赫鲁家族衰落的接班人问题与复杂的宗教党派和执政失误等因素,可见... 2007年索尼亚之子拉胡尔在北方邦巡回竞选是尼赫鲁家族在新世纪复兴的标志。剖析现国大党主席索尼亚走上从政道路和领导2004年大选胜利与不担总理的前因后果,从中探讨尼赫鲁家族衰落的接班人问题与复杂的宗教党派和执政失误等因素,可见尼赫鲁家族在新世纪的复兴与尼赫鲁家族在印度所作的贡献与威望及索尼亚的种种努力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大党 尼赫鲁家族 索尼亚 复兴
下载PDF
印度国大党政治地位变迁中的党群关系困境与出路
8
作者 李晶 葛家健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106-120,154-155,共17页
作为一个百年老党,印度国大党在领导民族独立的过程中,赢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在印度独立后曾一党独大、长期执政。然而,随着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大党的全民型路线逐渐难取悦选民,家族政治弊端不断暴露;严重的腐败问题使国大党形象一... 作为一个百年老党,印度国大党在领导民族独立的过程中,赢得了广泛的群众支持;在印度独立后曾一党独大、长期执政。然而,随着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大党的全民型路线逐渐难取悦选民,家族政治弊端不断暴露;严重的腐败问题使国大党形象一落千丈;组织体制优势的弱化造成的选民沟通障碍——此等问题令国大党陷入党群关系困境,并因此丧失执政地位,且在如今印度政坛举步维艰。国大党要想走出目前的党群关系困境,必须以领导层轮替为契机,降低家族政治的影响;变败选压力为动力,推动选民认同从领袖转向政党政策;加大反腐力度,挽回政党形象,重聚选民信任;强化党的机制建设,畅通选民沟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党群关系 政党竞争
下载PDF
“独立在英联邦之内”——英国从印度撤退背后的策略安排(1945—1947)
9
作者 姚远梅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01-204,208,共5页
二战后,英国的帝国地位面临严峻挑战。为维持英帝国带来的大国地位,英国决定大力发展英联邦,拟以英联邦取代英帝国,继续保持原殖民地对英国大国地位的支撑作用。在英联邦战略中,印度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为此,英国政府决定让印度"... 二战后,英国的帝国地位面临严峻挑战。为维持英帝国带来的大国地位,英国决定大力发展英联邦,拟以英联邦取代英帝国,继续保持原殖民地对英国大国地位的支撑作用。在英联邦战略中,印度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为此,英国政府决定让印度"独立在英联邦之内"。在移交权力谈判中,英国紧紧遵循这一战略目标,直至印度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接受自治领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国大党 穆斯林联盟 英联邦
下载PDF
浅析印度国大党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
10
作者 王钊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印度国大党建立于1885年,它是在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一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国大党的建立,对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试就国大党建立的背景及其历史意义做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 国大党 休谟 甘地 尼赫鲁
下载PDF
国大党联盟政府执政的问题和对策
11
作者 吴永年 《南亚研究季刊》 2005年第1期43-47,共5页
印度自2 0世纪90年代以来,其政局进入了多变动荡期,第十四次大选虽由国大党联盟执掌印度政局,但它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国大党联盟政府为稳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国大党联盟政府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二战期间美国对印度自决的政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琛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92,共10页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英国殖民地印度的热情陡然上升。美国同情和支持印度的自决。为促使印度支持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美国力促英国让步,并希望英国按照美国的榜样给予印度自由。然而,美国的两次努力均为英国拒绝。对美英关系可能恶...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英国殖民地印度的热情陡然上升。美国同情和支持印度的自决。为促使印度支持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美国力促英国让步,并希望英国按照美国的榜样给予印度自由。然而,美国的两次努力均为英国拒绝。对美英关系可能恶化的担心,以及对印度国大党不妥协态度的不满,使美国最终停止了努力。美国对印度自决的态度经历了从积极支持到有限支持直至最终停止的过程,美国的非殖民主义在印度的实践反映了美国支持印度自决的政策底线,其意识形态诉求受制于它更高远的战略目标,这预示了美国战后在其他地区自决问题上的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 丘吉尔 印度国大党 美英关系
原文传递
印度国大党胜选原因透析
13
作者 张超哲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 2009年第11期13-15,共3页
第15届印度人民院选举,国大党大胜,获得继续执政的机会。国大党获胜的原因在于它任内的成绩获得国内的广泛认可、国大党竞选策略与口号的正确以及国内选民构成的积极变化。
关键词 印度 国大党 大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