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对于加速患者康复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而敏感且可靠的疼痛监测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脑电图信号衍生的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IoC)是一种新兴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标,已经逐步应用...有效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对于加速患者康复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而敏感且可靠的疼痛监测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脑电图信号衍生的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IoC)是一种新兴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标,已经逐步应用于全身麻醉过程中。伤害敏感指数(IoC2)用于镇痛程度的监测,也可作为多种手术类型中的疼痛管理的监测指标评价镇痛效果,指导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减少围术期相关不良事件,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优势及应用前景。本文旨在综述IoC2的基本原理、临床研究现状以及优劣势等方面,并与其他镇痛监测作比较,为IoC2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低温体外循环条件下伤害敏感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2,IOC2)和低温的关系,为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条件下麻醉深度的监测提供思路。方法选择39例拟行体外循环低温条件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术中监测生命体征、脑电...目的探讨低温体外循环条件下伤害敏感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2,IOC2)和低温的关系,为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条件下麻醉深度的监测提供思路。方法选择39例拟行体外循环低温条件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术中监测生命体征、脑电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1,IOC1)、IOC2、BIS值及体温;比较在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期间、体外循环后不同时点IOC1、IOC2、BIS值和体温的波动和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在体外循环期5、10、15、20 min间,与体外循环前5、10、15 min及体外循环后5、10、15 min相比,体温与IOC2均显著降低,且变化有相同趋势(P<0.01);BIS值并不随体温的变化而变化,与体温的相关性极弱;而IOC2与体温呈正相关性(R2=0.71,P<0.01)。结论低温能增加镇痛深度,IOC2与体温的变化呈正相关,且有效反映镇痛强度。IOC2监测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期间术中监测镇痛的重要手段,能够指导体外循环期间的麻醉和镇痛深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展开更多
目的 评价脑电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1, IoC1)和伤害敏感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2, IoC2)监测对进入加速术后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管理路径的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目的 评价脑电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1, IoC1)和伤害敏感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2, IoC2)监测对进入加速术后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管理路径的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64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麻醉管理,试验组采用以IoC1与IoC2监测为指导的麻醉管理。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I-FEED评分、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明显缩短[5.5(1.0,7.5)h比9.0(4.0,12.0)h,P=0.008;11.0(6.0,15.5)h比15.5(7.5,19.0)h,P=0.010];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及I-FEE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药物用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中瑞芬太尼和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增加[3.2(2.4,4.9)mg比2.4(1.9,3.4)mg,P=0.040;0.50(0.18,0.72)mg比0.28(0.15,0.39)mg,P=0.039]。两组围术期血糖、乳酸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路径下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患者接受以IoC1与IoC2监测为指导的麻醉管理,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促进术后康复。展开更多
文摘有效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对于加速患者康复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而敏感且可靠的疼痛监测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脑电图信号衍生的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IoC)是一种新兴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标,已经逐步应用于全身麻醉过程中。伤害敏感指数(IoC2)用于镇痛程度的监测,也可作为多种手术类型中的疼痛管理的监测指标评价镇痛效果,指导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减少围术期相关不良事件,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优势及应用前景。本文旨在综述IoC2的基本原理、临床研究现状以及优劣势等方面,并与其他镇痛监测作比较,为IoC2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文摘目的探讨低温体外循环条件下伤害敏感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2,IOC2)和低温的关系,为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条件下麻醉深度的监测提供思路。方法选择39例拟行体外循环低温条件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术中监测生命体征、脑电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1,IOC1)、IOC2、BIS值及体温;比较在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期间、体外循环后不同时点IOC1、IOC2、BIS值和体温的波动和变化趋势及其相关性。结果在体外循环期5、10、15、20 min间,与体外循环前5、10、15 min及体外循环后5、10、15 min相比,体温与IOC2均显著降低,且变化有相同趋势(P<0.01);BIS值并不随体温的变化而变化,与体温的相关性极弱;而IOC2与体温呈正相关性(R2=0.71,P<0.01)。结论低温能增加镇痛深度,IOC2与体温的变化呈正相关,且有效反映镇痛强度。IOC2监测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期间术中监测镇痛的重要手段,能够指导体外循环期间的麻醉和镇痛深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