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19
1
作者 王一鸣 王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14,32,共6页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把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地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受到内部条件制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把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地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受到内部条件制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培育内部创新文化,整合利用外部技术资源;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通过规划促进技术链的整体突破,加大对共性技术的直接投入,促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 政府 政策
下载PDF
专利联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方式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31
2
作者 周青 陈畴镛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6,55,共7页
本文基于浙江企业的调研数据,从联盟动机、合作方式和成果形式等方面实证分析了专利联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方式。实证结果表明获取技术领先优势和提升产品竞争优势的联盟动机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着积极作用,"技术+技... 本文基于浙江企业的调研数据,从联盟动机、合作方式和成果形式等方面实证分析了专利联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方式。实证结果表明获取技术领先优势和提升产品竞争优势的联盟动机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着积极作用,"技术+技术"和共建研发机构的合作方式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市场融合、技术融合和专利融合的成果形式更有利于联盟活动的开展。而专利联盟作用的发挥更是需要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加以引导保障,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可以确保专利联盟高效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联盟 自主创新能力 作用方式 政府政策
原文传递
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杨屹 薛惠娟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8-76,共9页
通过建立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国内28个省区市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测评。结果表明,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投入能力、配置能力、支撑能力及产出能力的均衡匹配,各项能力对不同区域产业的影... 通过建立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国内28个省区市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测评。结果表明,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投入能力、配置能力、支撑能力及产出能力的均衡匹配,各项能力对不同区域产业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对于各项能力不均衡的部分省区市,发挥优势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能力结构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但各项能力之间的均衡仍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技术 区域 差异性 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DEA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林向义 张庆普 罗洪云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2-158,共7页
基于DEA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能消除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差异带来的影响,客观地反映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主观努力程度。构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多粒度语言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利用C2R模型判断企业自... 基于DEA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能消除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差异带来的影响,客观地反映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主观努力程度。构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多粒度语言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利用C2R模型判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对有效性,利用"投影"分析非有效DMU的成因,利用改进的DEA模型确定创新能力相对有效的企业创新资源投入产出的"扩大系数";以某地区5个开展自主创新的企业为例,利用该方法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有效和非有效DMU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评价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筹学 自主创新 能力评价与提升 DEA 模糊多粒度语言 投入产出“扩大系数”
下载PDF
自主创新的内涵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提升途径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胡萍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综合多位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自主创新的概念、内涵和特性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如何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我们的观点。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核心技术能力 能力提升
下载PDF
自主创新过程中企业专利能力的培育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伟 樊丽淑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8-156,共9页
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也是专利能力形成和培育过程。文章从专利创造、专利运用、专利保护、专利管理能力等方面分析了自主创新不同阶段企业专利能力的培育,并分别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不同创新模式下企业专利能力... 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也是专利能力形成和培育过程。文章从专利创造、专利运用、专利保护、专利管理能力等方面分析了自主创新不同阶段企业专利能力的培育,并分别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不同创新模式下企业专利能力培育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企业角度提出了培育专利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专利能力 专利
原文传递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13
7
作者 高翠娟 尹志红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由于受自身资源限制,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为此,在深入分析以往文献的基础上将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分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转换能力和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并针对这些构成要素提出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创新战... 由于受自身资源限制,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为此,在深入分析以往文献的基础上将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分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转换能力和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并针对这些构成要素提出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创新战略研究、坚持多种创新模式并举、设立开放的研发中心、采取全面开放创新策略以及加强对技术创新的管理等策略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研发能力 自主创新转换能力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
下载PDF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陆建中 李思经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乎国家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式,而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由多种能力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立足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理论,分析了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系统,构建了... 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乎国家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式,而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由多种能力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立足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理论,分析了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系统,构建了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进一步开展评价研究和管理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机构 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评价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模型
下载PDF
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俊 李传昭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7,共6页
以国内汽车业内企业作为分析对象,首先对于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维度进行了文献研究和问卷设计,然后构建了关于企业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汽车业内企业动态能力对于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 以国内汽车业内企业作为分析对象,首先对于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维度进行了文献研究和问卷设计,然后构建了关于企业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汽车业内企业动态能力对于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是动态能力的各个能力维度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各个能力维度的作用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汽车产业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其行业差异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芳镜 夏维力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4,共7页
从建立评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着手,以制造业各行业统计数据为依据,应用熵权TOPSIS法从横向和纵向切入分析制造业各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差异,总结不同行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特征,为行业内各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 行业差异
下载PDF
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邢纪红 龚惠群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0-104,共5页
文章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从自主研发的活动能力、创新成果的科研产出能力以及商业产出能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评价模型,并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18个子行业2... 文章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从自主研发的活动能力、创新成果的科研产出能力以及商业产出能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评价模型,并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关18个子行业2009-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自主创新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评价
下载PDF
基于Entropy-Topsis模型的军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与测评 被引量:12
12
作者 尹航 石光 李柏洲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9-145,共7页
军工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明确地定位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目标,转型升级军工企业的科技创新模式。本文基于军工企业的自主创新特征,剖析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从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投入能力、成果能力和管... 军工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明确地定位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目标,转型升级军工企业的科技创新模式。本文基于军工企业的自主创新特征,剖析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从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投入能力、成果能力和管理能力等视角设置测评指标,建立Entropy-Topsis评价模型,继而测评25个典型军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验证测评指标和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工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Entropy—Topsis模型
下载PDF
创新驱动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宋玉萍 《改革与战略》 2014年第1期45-48,共4页
创新驱动是中国坚持走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战略,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在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企业面临着资金不足、创新驱动制度不完善、企业整合与运用创新资源能力偏低等问题。文章认为,企业要实现创新驱动、提高核... 创新驱动是中国坚持走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战略,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在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企业面临着资金不足、创新驱动制度不完善、企业整合与运用创新资源能力偏低等问题。文章认为,企业要实现创新驱动、提高核心竞争力关键是要创新管理理念,培育和强化企业创新驱动的思想基础;培育和构建企业创新驱动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力和保障力;强化创新资源整合与运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 企业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能力
原文传递
基于证据推理的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洪涛 朱卫东 管仕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3-387,共5页
文章通过分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结合汽车企业的特点,构建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实际评价过程中定量属性和定性属性同时存在,以及评价信息不完全(如数据缺损)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证据推理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安徽省6... 文章通过分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结合汽车企业的特点,构建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实际评价过程中定量属性和定性属性同时存在,以及评价信息不完全(如数据缺损)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证据推理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安徽省6家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科学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证据推理 评价方法 汽车企业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梅强 范茜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共4页
以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为基础,结合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涵和特性,从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实施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 以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为基础,结合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涵和特性,从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实施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且运算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自主创新 能力评价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中国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测度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夏志勇 林聃 何林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9-625,665,共8页
大企业是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生力军,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和依托。本文基于灰色白化权函数定权聚类法构建了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并运用AHP法对测度指标进行了赋权,以33个制造业大企业为样本,对其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测度... 大企业是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生力军,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和依托。本文基于灰色白化权函数定权聚类法构建了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并运用AHP法对测度指标进行了赋权,以33个制造业大企业为样本,对其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状况很不乐观,其主要测度指标的表现也很不理想,与世界知名创新型企业尚有较大差距,挑战严峻,形势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 测度 灰色聚类
下载PDF
创新驱动与中国国家高新区战略转型探索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润斌 《改革与战略》 2013年第12期33-36,共4页
创新驱动是中国坚持走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战略,也是中国国家高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国家高新区面临着发展战略地位不明晰;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偏低;创新资源整合力和辐射能力不高等问题。文... 创新驱动是中国坚持走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战略,也是中国国家高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国家高新区面临着发展战略地位不明晰;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偏低;创新资源整合力和辐射能力不高等问题。文章认为,中国国家高新区要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国家高新区发展定位创新;优化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创新驱动的长效机制;推进自主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国家高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国家高新区 战略转型 自主创新能力
原文传递
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俊 李传昭 张旭梅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0-54,共5页
对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汽车业内企业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线性结合模型主要由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所决定,动态能力的线性结合模型则主要由重构与转变能... 对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汽车业内企业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线性结合模型主要由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所决定,动态能力的线性结合模型则主要由重构与转变能力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动态能力 典型相关分析 汽车产业
下载PDF
基于SEM的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文辉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2-15,共4页
应用技术创新理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影响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各种因素并针对诸因素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科技型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SEM)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EO任期、CEO权力集中度与中国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7年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鹏冉 刘海兵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2-119,共8页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7年数据为研究对象,以CEO权力集中度为调节变量探讨了CEO任期与中国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①长期意义上CEO任期越长,越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②CEO权力集中度越高,越有利于自主...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17年数据为研究对象,以CEO权力集中度为调节变量探讨了CEO任期与中国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①长期意义上CEO任期越长,越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②CEO权力集中度越高,越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③CEO权力集中度与CEO任期有“伴随效应”,能够扩张CEO任期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正向效应,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④在当前,国有制造企业更应注重CEO任期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应考虑增加国企CEO任期;而民营制造企业要注重公司治理结构中CEO权力集中度。结论具有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任期 CEO权力集中度 中国制造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