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唆犯属性的逻辑认定——兼论对我国刑法中教唆犯“二重性”说之评判及反思 被引量:2
1
作者 阎二鹏 陈广秀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34-138,共5页
共犯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是大陆法系共犯论中争论不休的课题,共犯从属性说以法益侵害说为基础,而独立性说则主张犯罪征表说。我国学者在分析教唆犯属性时,多对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的原始意义有所误解,从而试图对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进行折... 共犯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是大陆法系共犯论中争论不休的课题,共犯从属性说以法益侵害说为基础,而独立性说则主张犯罪征表说。我国学者在分析教唆犯属性时,多对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的原始意义有所误解,从而试图对从属性说与独立性说进行折中,形成所谓的"二重性"说。按照传统大陆法系共犯论中的从属性与独立性的含义,从解释论的角度来看,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教唆犯符合共犯独立性说,从立法论的角度,共犯从属性说的主张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犯从属性说 共犯独立性说 二重性说 共犯设立模式
下载PDF
“共犯独立性”视域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明知”的认定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曼莎 徐翕明 《特区经济》 2023年第8期135-139,共5页
计算机技术的迭代发展建构起了一个与现实物理空间完全不同的空间——虚拟互联网空间,此空间内的帮助行为因互联网的特殊属性而发生了异化,呈现出帮助对象不固定、帮助者与受助者意思联络趋弱或无意思联络、帮助行为独立化程度高等特点... 计算机技术的迭代发展建构起了一个与现实物理空间完全不同的空间——虚拟互联网空间,此空间内的帮助行为因互联网的特殊属性而发生了异化,呈现出帮助对象不固定、帮助者与受助者意思联络趋弱或无意思联络、帮助行为独立化程度高等特点。面对这一变化,以共犯从属性说为根基的“量刑规则说”或“帮助行为正犯化说”均难以对网络帮助行为的可罚性作出合理解释,只有坚持共犯独立性说,对行为人的犯罪情节进行独立的刑法评价,并将行为人对自身行为效果的认知作为认定主观故意的唯一根据,再通过制定具体的推定规则以审查意思联络较弱时的“明知”,才能解决司法实践面临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犯独立性说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推定“明知” 审查规则
下载PDF
超越共犯独立性与共犯从属性之争——刑法第29条第2款的再解释 被引量:16
3
作者 江溯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23-32,共10页
对于我国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解释,学界存在基于共犯独立性说、基于共犯从属性说以及基于单一正犯体系三种路径。我国刑法采取的是一种规范的、功能的单一正犯体系,根据这一体系的理论,应当将刑... 对于我国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解释,学界存在基于共犯独立性说、基于共犯从属性说以及基于单一正犯体系三种路径。我国刑法采取的是一种规范的、功能的单一正犯体系,根据这一体系的理论,应当将刑法第29条第2款解释为"被教唆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没有得逞"。从这个意义上说,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只是一个注意规定,即在没有这一规定的情况下,事实上也可以直接适用刑法关于犯罪的预备和未遂的规定对教唆预备和教唆未遂进行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第29条第2款 共犯独立性 共犯从属性 单一正犯体系
下载PDF
“共犯正犯化”立法质疑——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增设为视角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兵兵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7年第1期98-106,共9页
网络犯罪的不断蔓延趋势引发了人们关于网络安全的担忧,"共犯正犯化"立法模式的扩张正是社会要求周延保护法益的结果。但是,"共犯正犯化"赖以存在的理论根基包括共犯独立性说、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以及积极的一般预防... 网络犯罪的不断蔓延趋势引发了人们关于网络安全的担忧,"共犯正犯化"立法模式的扩张正是社会要求周延保护法益的结果。但是,"共犯正犯化"赖以存在的理论根基包括共犯独立性说、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以及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都有着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与缺陷,导致"共犯正犯化"在逻辑体系上难以获得正当性。共犯的成立并不需要事前的犯意联络,片面共犯亦应成立共犯;对于正犯与主犯也不能按照实质客观说加以混同,而是应当立足我国刑法规定严格加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共犯正犯化 共犯独立性 片面共犯 形式客观说
下载PDF
共犯从属性本土适用弊端及独立性提倡
5
作者 卢宇 徐剑 旷丽丽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6-19,共4页
共犯从属性无论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无法在我国刑法体系下适用,其自身存在诸多弊端。实行从属性无法处罚某些严重犯罪的预备犯,要素从属性中的极端从属性、限制从属性以及最小从属性理论也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需要采取共犯独立性... 共犯从属性无论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无法在我国刑法体系下适用,其自身存在诸多弊端。实行从属性无法处罚某些严重犯罪的预备犯,要素从属性中的极端从属性、限制从属性以及最小从属性理论也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需要采取共犯独立性,对各个共同犯罪人独立依照其主观和客观方面定罪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犯从属性 实行从属性 要素从属性 共犯独立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