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1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创客空间运行模式浅析 被引量:112
1
作者 王德宇 杨建新 李双寿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5年第5期33-39,共7页
创客一词来自英语Maker,是近年来人们为突出黑客(Hacker)之中较为中性而善意的一类人所创造出的较为温和的新词。归根溯源,这类以兴趣驱动的爱好者群体其实很早就已经出现,人们曾把他们从事的活动称为DIY。随着海外创客运动(Maker Movem... 创客一词来自英语Maker,是近年来人们为突出黑客(Hacker)之中较为中性而善意的一类人所创造出的较为温和的新词。归根溯源,这类以兴趣驱动的爱好者群体其实很早就已经出现,人们曾把他们从事的活动称为DIY。随着海外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的逐渐兴起,国内新兴的一批兴趣团体,也逐渐以创客空间、创客社团等身份为人们所熟悉。这些新兴创客群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功能定位与运行模式也不尽相同。文章通过介绍国内几个较具代表性的创客空间,展示当下国内与创客相关的群体及其活动的不同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客 自主创业 创客空间 DIY 产品开发 商业孵化
下载PDF
光合细菌在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53
2
作者 崔竞进 丁美丽 +4 位作者 孙文林 刘慧 王道本 于洪仁 孙兰凤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2期191-195,共5页
1995年4月24日~5月8日,在文登高岛盐场育苗场50m3水体育苗池,进行了用几株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S.P.)混合菌液作为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苗期水质净化剂及辅助饵料... 1995年4月24日~5月8日,在文登高岛盐场育苗场50m3水体育苗池,进行了用几株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S.P.)混合菌液作为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苗期水质净化剂及辅助饵料,取得了明显效果。育苗池水透明度提高约20cm,幼体挂脏率下降50%,变态提早1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对虾 育苗 孵化 发育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对青蛤孵化及幼虫、稚贝存活与生长变态的影响 被引量:58
3
作者 王丹丽 徐善良 +1 位作者 尤仲杰 林少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501,共7页
在9个温度梯度(10-34℃)和10个盐度梯度(盐度3‰-50‰)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青蛤孵化及幼 虫、稚贝生存与生长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蛤孵化和浮游幼虫生长的适温范围为24-32℃,最适温度均为26- 30℃,稚贝生长的适温范围为22-32℃... 在9个温度梯度(10-34℃)和10个盐度梯度(盐度3‰-50‰)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对青蛤孵化及幼 虫、稚贝生存与生长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蛤孵化和浮游幼虫生长的适温范围为24-32℃,最适温度均为26- 30℃,稚贝生长的适温范围为22-32℃,最适温度为24-30℃。在最适温度下,D形幼虫变态率达80.7%-88.2%, 浮游幼虫和稚贝的存活率分别为86.2%-88.7%和81.5%-84.0%;孵化及浮游幼虫的生长适宜盐度为15‰- 30‰,稚贝为10‰-35‰,最适盐度均为20‰-25‰。在最适盐度下,D形幼虫的成活率、变态率、生长速度皆最高, 分别达到86.9%、77.5%和9.38×11.0μm/d,匍匐幼虫经14-14.5d发育至双管期稚贝,至双管期稚贝的成活率 82.5%-85.0%,日平均生长达13.1μm以上。与大多数滩涂贝类一样,青蛤属于广温广盐性贝类,且稚贝对低盐的 适应能力强于对高盐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蛤 幼贝 稚见 温度 盐度 孵化 存活 生长 变态
下载PDF
Topsoil organic carbon mineralization and CO_2 evolution of three paddy soils from South China and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被引量:39
4
作者 ZHANG Xu-hui LI Lian-qing PAN Gen-x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19-326,共8页
Carbon mineralization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ic warming have been receiving global attention for the last decade. Although the virtual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effect is still in great debate, little is known on th... Carbon mineralization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ic warming have been receiving global attention for the last decade. Although the virtual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effect is still in great debate, little is known on the mineralization of organic carbon (SOC) of paddy soils of China under warming. SOC mineralization of three major types of China's paddy soils is studied through laboratory incubation for 114 d under soil moisture regime of 70% water holding capacity at 20℃ and 25℃ respectively. The carbon that mineralized as CO2 evolved was measured every day in the first 32 d and every two days in the following days. Carbon mineralized during the 114 d incubation ranged from 3.51 to 9.22 mg CO2-C/gC at 20℃ and from 4.24 to 11.35 mg CO2-C/gC at 25℃ respectively; and a mineralizable C pool in the range of 0.24 to 0.59 gC/kg, varying with different soils. The whole course of C mineralization in the 114 d incubation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of varying rates, representing the three subpools of the total mineralizable C: very actively mineralized C at 1-23 d, actively tnineralized C at 24--74 d and a slowly mineralized pool with low and more or less stabilized C mineralization rate at 75-114 d. The calculated Q10 values ranged from 1.0 to 2.4, varying with the soil types and N status. Neither the total SOC pool nor the labile C pool could account for the total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 of the soils studied, despite a well correlation of labile C with the shortly and actively mineralized C, which were shown in sensitive response to soil warming. However, the portion of microbial C pool and the soil C/N ratio controlled the C mineralization and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Therefore, C sequestration may not result in an increase of C mineralization proportionally. The relative control of C bioavailability and microbial metabolic activity on C mineralization with respect to stabilization of sequestered C in the paddy soils of China is to be further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mineralization carbon pool laboratory incubation paddy soil soil warming
下载PDF
增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40
5
作者 黄锦学 熊德成 +3 位作者 刘小飞 杨智杰 谢锦升 杨玉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4,共13页
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汇的载体,其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大气CO2浓度显著的改变。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增温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仍存... 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汇的载体,其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大气CO2浓度显著的改变。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增温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仍存诸多未解决的问题。综述了目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研究方式及增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结果发现增温往往会促进土壤有机碳排放,主要源于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或群落组成的改变。同时该排放强度因生态系统类型、增温方式和幅度以及增温季节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且长期增温反而使土壤微生物产生适应及驯化现象,从而降低或缓解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正反馈效应。但这些结果大都基于温带实验,而原位增温实验对高生产力、多样性丰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影响是否与温带一致仍待进一步考证。室内模拟实验虽可深入研究温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机制,却无法真实反映野外自然环境。同时,野外增温方式及室内研究方式的多样均降低不同研究之间的可比性,进而难以预估由实验方法本身差异引起的结果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原位观测 室内培养 移地重填 矿质土壤呼吸 温度敏感性
下载PDF
饮用水中BDOC测定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文君 吴红伟 +3 位作者 王占生 张弥 樊康平 徐欣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23,共4页
采用悬浮培养测定法,讨论了BDOC测定中动力学特性,得出在28d测定中BDOC的降解动力学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为BDOCt=BDOCu(1-10-0.077t),降解常数k=0.077d-1.通过比较实测的BDO... 采用悬浮培养测定法,讨论了BDOC测定中动力学特性,得出在28d测定中BDOC的降解动力学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为BDOCt=BDOCu(1-10-0.077t),降解常数k=0.077d-1.通过比较实测的BDOC3和据公式计算出的BDOC3,证明这种动力学关系基本正确.研究还证明BDOC3约占BDOC28总量的40%左右.为了缩短培养时间,使该测定方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OC 动力学 饮用水 悬浮培养测定法
下载PDF
孵化温湿度对北草蜥孵化卵和孵出幼体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林植华 计翔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39-445,共7页
北草蜥(Takydromusseptentrionalis)卵从孵化基质吸收水分导致质量增加。24℃湿度对孵化卵的终末质量无显著影响;26℃和28℃时,高湿度孵化的卵终末质量较大。孵化卵终末重与初始重呈正相关,终末卵... 北草蜥(Takydromusseptentrionalis)卵从孵化基质吸收水分导致质量增加。24℃湿度对孵化卵的终末质量无显著影响;26℃和28℃时,高湿度孵化的卵终末质量较大。孵化卵终末重与初始重呈正相关,终末卵重的差异部分地由初始卵重决定。温度对孵化期、孵化成功率及孵出幼体的大小、质量和疾跑速有显著影响:孵化期随孵化温度升高而缩短,24℃和26℃的孵化成功率显著高于更高温度的孵化成功率,较低温度孵出的幼体较大、较重。本研究设置的湿度对孵化期、孵化成功率及孵出幼体的大小、质量和疾跑速无显著影响。孵化温湿度与孵出幼体的性别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草蜥 孵化条件 蜥蜴 孵出幼体 疾跑速
下载PDF
自然发酵黄豆酱酱曲培养过程中蛋白酶的形成及蛋白质的分解 被引量:33
8
作者 孙常雁 马莺 +3 位作者 李德海 郭继平 李海梅 何胜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8-192,共5页
豆酱是中国传统发酵的豆制品,酱曲是发酵的前期阶段,该过程中蛋白质被水解酶分解为氨基酸和肽类。水分含量及pH值变化可以影响酱曲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pH值第1~20天下降,第20~45天升高。中性蛋白酶活力最高,碱性蛋... 豆酱是中国传统发酵的豆制品,酱曲是发酵的前期阶段,该过程中蛋白质被水解酶分解为氨基酸和肽类。水分含量及pH值变化可以影响酱曲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呈下降趋势,pH值第1~20天下降,第20~45天升高。中性蛋白酶活力最高,碱性蛋白酶活力最低,在发酵第30天时酸性、中性蛋白酶活力达到高峰而后降低,碱性蛋白酶活力则持续升高,蛋白质分解产物NSI、多肽氮含量持续上升,最终平均NSI可达53.98%(干基),多肽氮均值为28.35%(干基),氨态氮均值为0.45%(干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曲 培养 蛋白酶 蛋白质分解
原文传递
在代用蛋壳中孵化鸡胚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赞东 杜国清 +1 位作者 周顺伍 齐顺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81-484,共4页
本实验将正常孵化72h的鸡胚转移到代用蛋壳内培养。鸡胚的存活率在第10d和第18d时分别是100%和90%(23/25)。孵化率为52%(13/25)。
关键词 胚胎 代用蛋壳 培养 孵化
下载PDF
活性有机碳含量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吴庆标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95-1299,共5页
土壤凋落物的分解不仅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生态系统碳释放源之一。将呼伦贝尔森林草原过渡带的草原凋落物、白桦林凋落物、落松林凋落物分别添加在棕色针叶林土里进行恒温培养,探讨了不同凋落物类型有机碳分解速率差异及... 土壤凋落物的分解不仅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生态系统碳释放源之一。将呼伦贝尔森林草原过渡带的草原凋落物、白桦林凋落物、落松林凋落物分别添加在棕色针叶林土里进行恒温培养,探讨了不同凋落物类型有机碳分解速率差异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凋落物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矿化累积总量在分解初期不一致,但由高到低的次序均为:草原凋落物→白桦林凋落物→落叶松林凋落物,40d的有机碳矿化累积量分别为76.53、47.42、20.56mg/g。这主要与凋落物的化学性质有关,主要决定于凋落物中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和易分解有机物含量,而与凋落物的总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w(C)/w(N)比等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有机碳矿化 恒温培养 CO2红外分析仪系统
下载PDF
利用高光谱透射图像检测鸡种蛋早期孵化 被引量:29
11
作者 张伟 潘磊庆 屠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49-155,共7页
为了检测鸡种蛋孵化前期胚胎发育情况,构建了高光谱图像采集系统,在400~1000nm范围内获取90枚种蛋孵化前3天的高光谱透射图像。通过独立分量方法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降维,优选出571、614、661、691和716nm共5个特征波长,提取每个波长... 为了检测鸡种蛋孵化前期胚胎发育情况,构建了高光谱图像采集系统,在400~1000nm范围内获取90枚种蛋孵化前3天的高光谱透射图像。通过独立分量方法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分析降维,优选出571、614、661、691和716nm共5个特征波长,提取每个波长下的光谱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获得每个样品10个特征变量。为了消除变量之间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学习向量量化(LVQ)神经网络判别模型。验证性试验均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度(变异系数为1.7),对第1,2,3天的测试样本判别准确率分别为78.8%,90.3%和98.6%。结果表明高光谱图像技术可以检测种蛋孵化前期胚胎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测定法 独立分量分析 神经网络 检测 孵化 种蛋
下载PDF
水热环境对中国石龙子孵化卵、孵化成功率及孵出幼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计翔 章朝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6-265,共10页
用 8种水热条件孵化中国石龙子 (Eumeceschinensis)卵 ,观测孵化卵质量变化、胚胎利用卵内物质和能量及孵出幼体特征。孵化卵因净吸水增重 ,卵增重与入孵卵质量、孵化温度和基质湿度有关。孵出幼体湿重的处理间差异主要是因为幼体水分... 用 8种水热条件孵化中国石龙子 (Eumeceschinensis)卵 ,观测孵化卵质量变化、胚胎利用卵内物质和能量及孵出幼体特征。孵化卵因净吸水增重 ,卵增重与入孵卵质量、孵化温度和基质湿度有关。孵出幼体湿重的处理间差异主要是因为幼体水分含量不同。温度显著影响孵化期、孵化卵吸水量、胚胎利用卵内物质和能量几乎所有被检的幼体特征 ;温度甚至影响胚胎动用卵壳无机物。然而 ,在 2 4~ 32℃范围内 ,温度对卵孵化成功率无显著的影响。 32℃孵出幼体比较低于此温度的孵出幼体发育差 ,表现为躯干小、未利用的卵黄多。此外 ,32℃孵出幼体的运动表现比低温孵出幼体差 ,表现为特定体长 (snout ventlength ,SVL)的疾跑速小于低温孵出幼体 ,表明高温孵化卵对孵出幼体的运动能力有不利的影响。潮湿基质中孵出幼体的体长和尾长大于干燥基质中孵出的幼体 ,并特征性地具有较小的剩余卵黄。 2 4℃胚胎发育能耗较大 ,胚胎从卵壳动用的无机物较少。温度影响孵出幼体的体形和头部大小 ,30℃孵出幼体的尾长最大 ,32℃孵出幼体的头部最小。基质湿度对孵出幼体的体形和头部大小无显著的影响。温度对孵出幼体特征的影响与湿度的影响无关。孵化水热环境诱导的幼体大小、质量和形态差异可能对幼体的生存和适应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龙子 孵化 幼体特征 运动表现 爬行动物 水热环境
下载PDF
孵化温度对火赤链游蛇幼体特征的影响兼评剩余卵黄的功能 被引量:24
13
作者 计翔 许雪峰 林植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42-346,共5页
研究3 个温度中孵出火赤链游蛇( Dinodon rufozonatum) 幼体的特征并评估剩余卵黄的功能。孵化温度显著影响孵化期和孵出幼体的体长和尾长。与其他类似研究结果不同的是, 低温(24℃) 孵出的幼体体长和尾长小... 研究3 个温度中孵出火赤链游蛇( Dinodon rufozonatum) 幼体的特征并评估剩余卵黄的功能。孵化温度显著影响孵化期和孵出幼体的体长和尾长。与其他类似研究结果不同的是, 低温(24℃) 孵出的幼体体长和尾长小于较高温度(28 ℃和30 ℃) 孵出的幼体。在24 ~30℃温度范围内, 孵化温度对孵化成功率、胚胎对卵内物质和能量的利用、幼体的性比和畸形率、孵出幼体总干重及躯干长、剩余卵黄和脂肪体干重无显著影响。孵出的雄性幼体数量显著多于雌性幼体。剩余卵黄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孵出幼体的早期维持和躯干的生长。新生卵内容物中81-4 % 的干物质、70-0% 的脂肪和79-4 % 的能量在孵化过程中被转移到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赤链游蛇 蛇卵 孵化 幼体特征 孵化温度
下载PDF
增值磷肥对潮土无机磷形态及其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志坚 林治安 +3 位作者 赵秉强 袁亮 李燕婷 温延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3-1191,共9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了海藻酸磷肥、腐植酸磷肥和氨基酸磷肥3种增值磷肥,利用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增值磷肥对潮土无机磷组分及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1)培养180 d后,普通磷肥(磷酸一铵,下同)和增值磷肥均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磷... 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了海藻酸磷肥、腐植酸磷肥和氨基酸磷肥3种增值磷肥,利用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增值磷肥对潮土无机磷组分及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1)培养180 d后,普通磷肥(磷酸一铵,下同)和增值磷肥均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含量,并降低了土壤pH; 施用增值磷肥提高土壤速效磷的幅度为34.6~41.92 mg/kg,高于普通磷肥; 施用增值磷肥降低土壤pH的幅度为0.23~0.36个单位,高于普通磷肥。2) 与普通磷肥相比,增值磷肥明显降低土壤对磷的固定,腐植酸、海藻酸和谷氨酸增值磷肥处理的固定率分别比普通磷肥降低7.32%、7.13%和11.99%。3)培养180 d后,与普通磷肥处理相比,增值磷肥均提高土壤Ca2-P、 Ca8-P 和 Al-P含量,减缓Al-P 向 Fe-P 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磷肥 潮土 土壤培养 无机磷组分
下载PDF
Effects of Rice Straw and Its Biochar Addition on Soil Labile Carbon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被引量:26
15
作者 YIN Yun-feng HE Xin-hua +2 位作者 GAO Ren MA Hong-liang YANG Yu-sh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91-498,共8页
Whether the biochar amendment could affect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turnover and hence soil carbon (C) stock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Effects of the addition of ^13C-labelled rice straw or its pyrolysed biochar... Whether the biochar amendment could affect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turnover and hence soil carbon (C) stock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Effects of the addition of ^13C-labelled rice straw or its pyrolysed biochar at 250 or 350℃ to a sugarcane soil (Ferrosol) on soil labile C (dissolved organic C, DOC; microbial biomass C, MBC; and mineralizable C, MC) and soil organic C (SOC) were investigated after 112 d of laboratory incubation at 25℃. Four treatments were examined as (1) the control soil without amendment (Soil); (2) soil plus ^13C-labelled rice straw (Soil+Straw); (3) soil plus 250℃ biochar (Soil+B250) and (4) soil plus 350℃biochar (Soil+B350). Compared to un-pyrolysed straw, biochars generally had an increased aryl C, carboxyl C, C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a decreased O-alkyl C and C:N ratio, but similar alkyl C and δ^13C (1 742- 1 877 %). Among treatments, significant higher DOC, MBC and MC derived from the new C (straw or biochar) ranked as Soil+Straw〉Soil+B250〉Soil+B350, whilst significant higher SOC from the new C as Soil+B250〉Soil+Straw≈Soil+B350. Compared to Soil, DOC and MBC derived from the native soil were decreased under straw or biochar addition, whilst MC from the native soil was increased under straw addition but decreased under biochar addition. Meanwhile, native SOC was similar among the treatments, irrespective of the straw or biochar addition. Compared to Soil, significant higher total DOC and total MBC were under Soil+Straw, but not under Soil+B250 and Soil+B350, whilst significant higher total MC and total SOC were under straw or biochar addition, except for MC under Soil+B350.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biochar to soil may be an appropriate management practice for increasing soil C sto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 discrimination ^13C-labelled rice straw biochar ^13C NMR spectrum incubation
下载PDF
白颈长尾雉繁殖生态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丁平 诸葛阳 张词祖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白颈长尾雉以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和人工针叶林等3种类型的植被生境为其典型的繁殖地,植物群落乔木层盖度一般均在90%左右。雄鸟的求偶炫耀行为有3种形式,即初发情炫耀、深发情炫耀和交配前炫耀。每天出现两个高峰,上午为7:00—... 白颈长尾雉以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和人工针叶林等3种类型的植被生境为其典型的繁殖地,植物群落乔木层盖度一般均在90%左右。雄鸟的求偶炫耀行为有3种形式,即初发情炫耀、深发情炫耀和交配前炫耀。每天出现两个高峰,上午为7:00—9:00,下午为1:00—3:00。雄雉发情交配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雌雉产卵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该雉营地面巢,每窝产卵5~8枚,孵化期为24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颈长尾雉 繁殖生态
下载PDF
ELISA法检测HBsAg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岳希全 石宏 李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确定温育温度、时间和条件对定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检验提供最佳方案。方法温育温度分别设为37℃组和室温组。37℃组温育时间分别为45分钟、60分钟、75分钟、90分钟和120分钟。其中室温组温育中又分别... 目的确定温育温度、时间和条件对定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检验提供最佳方案。方法温育温度分别设为37℃组和室温组。37℃组温育时间分别为45分钟、60分钟、75分钟、90分钟和120分钟。其中室温组温育中又分别采用振荡和静置两种条件,温育时间分别为45分钟、1小时、2小时和4小时。检测阴性血清和0.2、0.5、1、2、5 ng/ml HBsAg系列定值血清,观察这些条件下标本测定S/CO比值的差异。结果在同一温育温度下,所有被检血清的S/CO比值均随着测定温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浓度越低表现越为明显,以0.2 ng/ml的样本,温育2小时的S/CO比值与温育1小时相比,均有明显的增加,0.2 ng/ml的样本由按CUT-OFF值判断为阴性而转为阳性。对照组阴性血清的S/CO比值在温育各时间则变化不大。室温组在振动状态下反应较之静止状态下的反应,S/CO比值均有明显增加。结论温育条件对ELISA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弱阳性标本,由于温育条件不当会造成假阴性,增加传染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温育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定性测定
下载PDF
Dissimilatory Fe(Ⅲ)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ddy soil extract cultures treated with glucose or fatty acids 被引量:24
18
作者 HE Jiangzhou1,2, QU Dong1,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2. Xinjiang Production & Construction Corps Key Laboratory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in Tarim Basin,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Xinjiang 843300,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103-1108,共6页
Dissimilatory Fe(Ⅲ) reduction is a universal process with irreplaceable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mportance in anoxic environments. Our knowledge about Fe(Ⅲ) reduction predominantly comes from pure cultures of d... Dissimilatory Fe(Ⅲ) reduction is a universal process with irreplaceable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mportance in anoxic environments. Our knowledge about Fe(Ⅲ) reduction predominantly comes from pure cultures of dissimilatory Fe(Ⅲ) reducing bacteria (DFRB).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glucose and a selection of short organic acids (citrate, succinate, pyruvate, propionate, acetate, and formate) on Fe(Ⅲ) reduction via the anaerobic culture of three paddy soil solutions with 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similatory Fe(Ⅲ) reduction GLUCOSE organic acid anaerobic incubation
下载PDF
不同孵化期的鸡胚蛋营养和功效成分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利东 袁建兴 +1 位作者 宓晓黎 成恒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87-290,共4页
鸡胚蛋在孵化期间,鸡胚的不断生长发育,蛋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进行一系列的物质代谢。研究表明,对人体有利的物质在增加,如蛋白质、氨基酸增加1%以上,牛磺酸增加近20倍,无机盐中的钙增加6倍多,磷增加80%,铁增加40%,维生素... 鸡胚蛋在孵化期间,鸡胚的不断生长发育,蛋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进行一系列的物质代谢。研究表明,对人体有利的物质在增加,如蛋白质、氨基酸增加1%以上,牛磺酸增加近20倍,无机盐中的钙增加6倍多,磷增加80%,铁增加40%,维生素A增加1倍,维生素B1增加3倍,维生素E增加100倍,具有抗菌作用的溶菌酶活性增加1倍,必需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增加1倍。而对人体不利的脂肪含量下降50%,胆固醇下降5.5倍,这对人体营养保健和防病治病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 人体 鸡胚 体内 营养 胆固醇 维生素B1 孵化期间 生长发育 酶活性
下载PDF
孵化温度对白条草蜥孵出幼体大小、形态和运动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潘志崇 计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31-2038,共8页
实验用白条草蜥 ( Takydromuswolteri)卵由 1 999年和 2 0 0 0年 4月捕自安徽滁州的 1 9条成年雌体产出。用 4个恒定温度 ( 2 4~ 33℃ )孵化白条草蜥卵 ,检测孵化温度对孵出幼体大小、形态和运动表现的影响。孵化卵从环境中吸水导致重... 实验用白条草蜥 ( Takydromuswolteri)卵由 1 999年和 2 0 0 0年 4月捕自安徽滁州的 1 9条成年雌体产出。用 4个恒定温度 ( 2 4~ 33℃ )孵化白条草蜥卵 ,检测孵化温度对孵出幼体大小、形态和运动表现的影响。孵化卵从环境中吸水导致重量增加 ,卵重量增加与卵初始重量和孵化温度有关。 2 4、2 7、30和 33℃孵化期的平均值分别为 4 1 .9、30 .6、2 5 .8和 2 2 .6 d。温度显著影响孵化成功率及孵出幼体的湿重、躯干干重和剩余卵黄干重 ,但对孵出幼体的性别、体长、尾长和干重无显著影响。 2 4℃和 2 7℃孵出幼体湿重和躯干干重大于 33℃孵出幼体 ,剩余卵黄干重则小于 33℃孵出幼体 ;30℃和 33℃孵出幼体的湿重、躯干干重和剩余卵黄干重无显著差异。孵化温度显著影响孵出幼体一些局部形态特征 :2 4℃和 2 7℃孵出幼体头长和头宽矫正值显著大于高温 ( 33℃ )孵出幼体 ,2 4℃孵出幼体耳径矫正值一般小于较高温度孵出的幼体。疾跑速与幼体体长成正相关 ,与幼体尾长和状态无关。高温孵出幼体运动能力较差。雄性幼体腹鳞行数少于雌性幼体 ,尾长和后肢长大于雌性幼体 ,这些特征的两性差异与孵化温度无关。孵化热环境能诱导白条草蜥部分表型特征的变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蜥蜴科 白条草蜥 孵化 孵出幼体 形态 运动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