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波管阶跃压力持续时间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杜水友 裘国红 符传伟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53-58,共6页
激波管是较理想的阶跃压力发生器,阶跃压力持续时间是它的一项主要技术参数。本文在理论分析了简单激波管内波系流动图象的基础上,推导了当入射激波马赫数M1小于设计工况马赫数时,阶跃压力持续时间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 激波管是较理想的阶跃压力发生器,阶跃压力持续时间是它的一项主要技术参数。本文在理论分析了简单激波管内波系流动图象的基础上,推导了当入射激波马赫数M1小于设计工况马赫数时,阶跃压力持续时间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误差不大于12%,且试验区阶跃压力时间大于5毫秒,可以满足压力传感器动压标定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管 马赫数 入射激波 稀疏波 反射激波 接触面
下载PDF
受限空间内激波与火焰作用的三维计算 被引量:6
2
作者 朱跃进 董刚 范宝春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5-411,共7页
激波与火焰的相互作用常发生在超声速燃烧和燃烧转爆轰过程中,为深入了解这一现象,采用带化学反应的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对平面入射激波及其反射激波与火焰的作用进行了计算研究,其中燃烧过程使用单步反应模型描述。研究结果显示:在... 激波与火焰的相互作用常发生在超声速燃烧和燃烧转爆轰过程中,为深入了解这一现象,采用带化学反应的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对平面入射激波及其反射激波与火焰的作用进行了计算研究,其中燃烧过程使用单步反应模型描述。研究结果显示:在受限空间内模拟激波与火焰作用,能更好地符合实验结果,从而体现出受限空间的三维效应;火焰在入射激波的作用下主要经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而发生变形,此时火焰变形以物理作用为主,燃烧膨胀效果相对不明显;当反射激波与变形火焰再次作用后,火焰迅速膨胀变形,放热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此时化学反应过程起主要作用;在反射激波的作用下,变形火焰复杂三维涡结构的形成能强化热量与质量的输送,提高燃烧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射激波 反射激波 火焰 不稳定性 单步反应模型
下载PDF
超燃冲压发动机射流混合增强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壮壮 吴继平 +2 位作者 黄伟 王建宏 颜力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102,共20页
燃料的射流混合以及高效燃烧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若干混合增强方式被用于促进燃烧室的混合过程。为了获得对混合增强方式的深入了解,从混合方式的应用广泛性以及未来发展出发,对典型的横向脉冲射流、凹腔辅助混合增强以... 燃料的射流混合以及高效燃烧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若干混合增强方式被用于促进燃烧室的混合过程。为了获得对混合增强方式的深入了解,从混合方式的应用广泛性以及未来发展出发,对典型的横向脉冲射流、凹腔辅助混合增强以及入射斜激波混合增强等方法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总结了各种方式的特点及混合效果,并对混合增强技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流动 混合增强 脉冲射流 凹腔 入射激波
原文传递
自由活塞激波风洞的入射激波衰减 被引量:4
4
作者 朱浩 江海南 张冰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47,共9页
自由活塞激波风洞产生的入射激波在行进过程中存在较大衰减,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风洞喷管贮室的焓值、压力的量值和平稳性,而且也制约了风洞有效试验时间。针对自由活塞激波风洞结构特点,试图揭示入射激波衰减的主导原因。在忽略一些偶... 自由活塞激波风洞产生的入射激波在行进过程中存在较大衰减,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风洞喷管贮室的焓值、压力的量值和平稳性,而且也制约了风洞有效试验时间。针对自由活塞激波风洞结构特点,试图揭示入射激波衰减的主导原因。在忽略一些偶然性随机性因素后,重点对黏性衰减和反射膨胀波作用两个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风洞主膜片打开时刻,活塞前脸与主膜片之间的短促距离,加剧了反射膨胀波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这是导致激波衰减的更为主要的因素。出于降低激波衰减和延长风洞有效试验时间的实际工程需要,提出了变截面活塞压缩器的设计构型。随后的理论研究显示,该构型能够实现活塞充分减速并达到安全速度,被压缩气体(驱动气体)能够形成平稳的压力/温度平台,满足激波管驱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活塞激波风洞 入射激波 衰减 压缩管 安全速度
原文传递
斜入射冲击波加载下PZT95/5铁电陶瓷的放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福平 张毅 +2 位作者 杜金梅 王海晏 贺红亮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研究了冲击波倾斜入射PZT95/5铁电陶瓷时的放电特性。结果表明,在小负载条件下,随着入射倾斜角的增加,PZT95/5铁电陶瓷放电电流波形前沿变缓,脉宽时间增加,波形从单脉冲方波演变成梯形波,甚至锐变成三角波。
关键词 PZT95/5铁电陶瓷 斜入射 冲击波 放电特性
下载PDF
斜入射激光驱动的冲击波在样品中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傅思祖 黄秀光 +5 位作者 吴江 王瑞荣 马民勋 何钜华 叶君健 顾援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877-1881,共5页
在“神光 Ⅱ”高功率激光装置上 ,利用弯折靶、双台阶靶实验及通过对等离子体喷射状态的实验测量 ,研究了激光斜入射情况驱动的冲击波传播特性 .结果表明 ,即使在大角度 (约 4 5°)斜入射的激光驱动下 ,靶材料中的冲击波依然是沿... 在“神光 Ⅱ”高功率激光装置上 ,利用弯折靶、双台阶靶实验及通过对等离子体喷射状态的实验测量 ,研究了激光斜入射情况驱动的冲击波传播特性 .结果表明 ,即使在大角度 (约 4 5°)斜入射的激光驱动下 ,靶材料中的冲击波依然是沿着靶面法线方向传播的 ,并能形成很好的一维正击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入射激光驱动 “神光-Ⅱ”高功率激光装置 弯折靶 双台阶靶 等离子体喷射 等离子体诊断 冲击波 传播特性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料混合增强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浩然 沈赤兵 +2 位作者 杜兆波 韩毅 刘苗娥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94,共15页
随着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发动机燃烧室内燃料的高效混合与燃烧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由于在高马赫数飞行条件下,燃料在燃烧室内驻留时间极短,而混合过程对燃料和来流的热释放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一种具有高混合效率的燃料喷注方... 随着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发动机燃烧室内燃料的高效混合与燃烧技术成为了研究热点。由于在高马赫数飞行条件下,燃料在燃烧室内驻留时间极短,而混合过程对燃料和来流的热释放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一种具有高混合效率的燃料喷注方案,国内外学者对此提出了多种混合增强技术。本文对壁面横向射流、凹腔、激波/剪切层干扰以及波形壁混合增强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梳理总结了各类方法的混合增强机理与主要特点,并提出对混合增强技术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混合增强 横向射流 凹腔 入射激波 波形壁
下载PDF
轴向入射激波反射聚焦的实验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鑫 王川 +3 位作者 张锋 谭胜 张强 荣康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63-2069,共7页
为研究两级脉冲爆震发动机凹腔入口宽度对第2级凹腔中激波聚焦过程的影响,设计轴向入射激波聚焦的实验系统,对不同入口宽度下激波反射聚焦的过程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采用纹影系统拍摄凹腔中的流场结构,并测量了凹腔顶点处的动态压力... 为研究两级脉冲爆震发动机凹腔入口宽度对第2级凹腔中激波聚焦过程的影响,设计轴向入射激波聚焦的实验系统,对不同入口宽度下激波反射聚焦的过程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采用纹影系统拍摄凹腔中的流场结构,并测量了凹腔顶点处的动态压力。采用保持强稳定性(SSP)的Runge-Kutta格式、weighed essential non-oscillation(WENO)格式和块结构网格自适应加密(SAMR)算法对激波反射、衍射和聚焦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吻合较好。通过分析比较相同马赫数激波通过不同宽度凹腔的反射聚焦过程,发现较小宽度凹腔入口下激波反射和聚焦较强,顶点的压力峰值较高,激波聚焦诱导的射流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入射 激波聚焦 凹腔入口宽度 块结构网格自适应加密(SAMR)算法 射流增强
原文传递
斜激波/平板层流边界层相互干扰的数值研究
9
作者 王革 蒋旭旭 薛若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由楔/平板结构产生斜激波,入射到零攻角绝热平板上,促使可压缩层流边界层产生分离。在6°楔角的不同来流马赫数μ1下,比较了激波与边界层相互作用强度和边界层厚度等参数。得到入射激波强度是分离强弱及再附现象能否出现的主要原因... 由楔/平板结构产生斜激波,入射到零攻角绝热平板上,促使可压缩层流边界层产生分离。在6°楔角的不同来流马赫数μ1下,比较了激波与边界层相互作用强度和边界层厚度等参数。得到入射激波强度是分离强弱及再附现象能否出现的主要原因,发现反射激波的状态是影响分离区范围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射激波 规则反射 马赫反射 层流边界层 分离
下载PDF
爆轰波反应区结构的数字化学发光成像研究
10
作者 王昌建 《测试技术学报》 2007年第4期360-365,共6页
利用数字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对氢氧系统气相爆轰反应区结构进行直接实验观察.实验采用ICCD(Intensified Charge-Coupled Device)、DG5335延时器和中心波长312 nm、半带宽15 nm的滤光片,精确设置爆轰波、ICCD之间的同步控制,得到不同初压... 利用数字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对氢氧系统气相爆轰反应区结构进行直接实验观察.实验采用ICCD(Intensified Charge-Coupled Device)、DG5335延时器和中心波长312 nm、半带宽15 nm的滤光片,精确设置爆轰波、ICCD之间的同步控制,得到不同初压、不同氩稀释度的爆轰OH自发辐射光图像.结果表明:反应区在空间上不均匀,其阵面形状不是平面且随时间不断改变.马赫杆后的OH自发辐射光强较入射激波后大.随着初压升高,OH自发辐射光强增大,反应阵面也近似趋于平面.随着氩稀释度的增大,OH自发辐射光强明显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爆轰波 数字化学发光成像技术 反应区 马赫杆 入射激波
下载PD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HOCK WAVES AND FOAM IN A SHOCK TUBE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红辉 Kazuhiko Kawai +2 位作者 Motoyuki Itoh 俞鸿儒 姜宗林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88-301,共14页
An experimental study and a numerical simulation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cal and thermodynamic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hock waves and low density foam. The experiment was done i... An experimental study and a numerical simulation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cal and thermodynamic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hock waves and low density foam. The experiment was done in a stainless shock tube (80 mm in inner diameter, 10 mm in wall thickness and 5 360 mm in length). The velocities of the incident and reflected compression waves in the foam were measured by using piezo-ceramic pressure sensors. The end-wall peak pressure behind the reflected wave in the foam was measured by using a crystal piezoelectric sensor.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high end-wall pressure may be caused by a rapid contact between the foam and the end-wall surface. Both open-cell and closed-cell foams with different length and density were tested. Through comparing the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end-wall pressure,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α and β are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ck tube interaction of shock wave with foam end wall pressure velocities of incident and reflected compression waves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