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透骨草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再波 钟才宁 +2 位作者 孙成斌 毛海立 邓维先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分析透骨草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GC-MS法。结果与结论分离出83个组分,鉴定了69个,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占总挥发油总含量的97.42%。主要成分为白菖烯(14.91%)、β-石竹烯(11.05%)、α-姜黄烯(5.99%)等化合物。
关键词 透骨草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黄花角蒿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高燕萍 钟国跃 沈云亨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2-716,共5页
目的对黄花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 var.przewalskii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以及结合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目的对黄花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 var.przewalskii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以及结合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黄花角蒿全草80%乙醇水溶液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包括生物碱和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对丁氧基红景天苷(1)、角蒿辛C(2)、角蒿酯碱(3)、7-羟基多花藤碱(4)、角蒿原碱(5)、苯乙醇葡萄糖苷(6)、地黄苷(7)、类叶升麻苷(8)、去酰基异角胡麻苷(9)、去咖啡酰基类叶升麻苷(10)、carceorioside B(11)、红景天苷(12)、去酰基类叶升麻苷二甲醚(1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角蒿 生物碱 苯乙醇苷 对丁氧基红景天苷 角蒿酯碱 地黄苷 类叶升麻苷
原文传递
黄花角蒿的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硕 李响 +4 位作者 杨康 杨秀娟 王智勇 施小宁 李越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7066-7071,共6页
黄花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 var.przewalskii为紫葳科(Bignoniaceae)角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甘肃、陕西、青海、四川等地,民间多用其治疗咽炎及口疮,疗效显著,基于黄花角蒿中的化学成分推测,其还具有镇痛、抗炎、抗损伤、抗癌... 黄花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 var.przewalskii为紫葳科(Bignoniaceae)角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甘肃、陕西、青海、四川等地,民间多用其治疗咽炎及口疮,疗效显著,基于黄花角蒿中的化学成分推测,其还具有镇痛、抗炎、抗损伤、抗癌、抗氧化等作用。自古代本草记载以来,黄花角蒿多被记载为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与角蒿植株记载混乱,故而对黄花角蒿进行本草考证,对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与归纳,为研究黄花角蒿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角蒿 历史沿革 化学成分 镇痛 抗炎 抗损伤 抗癌 抗氧化
原文传递
正交试验优选黄花角蒿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
4
作者 李硕 陈晖 +3 位作者 李成义 王明伟 魏学明 常耀成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4-37,共4页
目的优选黄花角蒿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生物碱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溶媒的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确定黄花角蒿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以70%乙醇为溶媒,液料比为15∶1,... 目的优选黄花角蒿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生物碱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溶媒的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确定黄花角蒿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以70%乙醇为溶媒,液料比为15∶1,浸提时间36 h。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得率高,操作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角蒿 总生物碱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