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GaN基蓝光激光器p型覆盖层和波导层优化
1
作者 马雯 翟智超 李书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5-602,共8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升蓝光激光器的性能,基于实验样品结构,研究了p型覆盖层和波导层对InGaN基边发射蓝光激光器性能的综合影响.[方法]将p型覆盖层优化为多层Al组分渐变的结构,以降低p型覆盖层与电子阻挡层的Al组分差值;优化波导层的In...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升蓝光激光器的性能,基于实验样品结构,研究了p型覆盖层和波导层对InGaN基边发射蓝光激光器性能的综合影响.[方法]将p型覆盖层优化为多层Al组分渐变的结构,以降低p型覆盖层与电子阻挡层的Al组分差值;优化波导层的In组分浓度,以提高波导层的光限制能力.利用PICS3D软件模拟计算其光输出功率、能带结构、光场分布、载流子电流密度分布等特性.[结果]随着p型覆盖层层数的增加,以及p型覆盖层与电子阻挡层之间Al组分差值的减小,光输出功率和斜率效率不断提高;随着上波导层In组分的增加,光输出功率提升明显.同时优化两者得到的最终优化结构,光输出功率可达到0.421 W,相较标准结构提升了65.75%.[结论]降低p型覆盖层与电子阻挡层之间的Al组分差值,可以有效降低两者之间的晶格失配和势垒差,进而提高有源区的空穴注入;增加p型覆盖层的层数可降低晶格失配,进而降低载流子的传输损耗.增加波导层的In组分浓度可以提高有效提高光限制因子,尤其是上波导的In组分增加对提高光限制因子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激光器 ingan p型覆盖层 线性渐变 波导层 光限制因子
下载PDF
瓦级大功率InGaN蓝光LED的光色电特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林介本 郭震宁 +3 位作者 陈丽白 吴利兴 阮源山 林瑞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9-384,共6页
封装并测量了瓦级大功率InGaN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在不同正向电流IF驱动下的光通量、电功率、发光效率、发射光谱和色品坐标等参数的变化。研究表明,光通量与电功率随IF的增大呈亚线性增加,而发光效率η则下降。当IF从50mA一直增大到45... 封装并测量了瓦级大功率InGaN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在不同正向电流IF驱动下的光通量、电功率、发光效率、发射光谱和色品坐标等参数的变化。研究表明,光通量与电功率随IF的增大呈亚线性增加,而发光效率η则下降。当IF从50mA一直增大到450mA左右时,发射光谱的峰值波长λp随IF的增加发生蓝移,蓝移现象可能与InGaN蓝光LED芯片在较大电流时能带被拉平以及In成分的作用有关。当IF大于500mA或800mA后,λp又发生红移,红移现象可能与大电流注入下InGaN蓝光LED芯片产生的热效应以及电子-空穴对辐射复合有关。此外,光谱的半峰全宽(FWHM)产生宽化现象,色坐标x和y值也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 ingan蓝光LED 蓝移 红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