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地应力测量与主要断裂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秦向辉 张鹏 +4 位作者 丰成君 孙炜锋 谭成轩 陈群策 彭有如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65-2180,共16页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为查明北京地区现今地应力状态、评价断裂稳定性,相继在北京地区开展了5个深孔(600∽1000 m)的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并在适宜深度安装了地应力相对变化监测探头,建立了地应力变化监测台站.本文首先利用实测地应力...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为查明北京地区现今地应力状态、评价断裂稳定性,相继在北京地区开展了5个深孔(600∽1000 m)的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并在适宜深度安装了地应力相对变化监测探头,建立了地应力变化监测台站.本文首先利用实测地应力数据分析了北京地区地壳浅表层应力状态,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千米深度内,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随深度增加梯度系数分别为0.0328和0.0221,侧压系数K_(av)和K_(Hv)值,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之比K_(Hh)值与国内外已有认识基本一致,而水平向剪应力相对强度参数μm值较低;(2)北京地区最大水平主应力优势方向为近EW向,与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同时受区内断裂活动等影响,存在与区域主应力方向偏差的局部应力场;(3)实测数据揭示的应力结构显示,北京地区地壳浅表层最大主应力(σ_1)总体为最大水平主应力(σ_H),受区域构造演化以及测点附近断裂的影响,中间主应力(σ_2)与最小主应力(σ_3)所对应的实测地应力存在变化,但总体来讲,实测地应力数据揭示的应力结构与北京地区主要断裂性质基本相吻合.其次,基于实测应力数据,采用库仑摩擦滑动准则,结合拜尔定律,并取摩擦系数为0.2∽1.0,初步评价了北京地区主要断裂稳定性,结果显示:(1)在摩擦系数取0.6∽1.0条件下,北京地区现今应力状态尚未达到导致断裂失稳滑动水平,断裂不会出现失稳滑动现象;(2)摩擦系数弱化到0.4时,西峰寺钻孔应力状态满足断裂失稳滑动条件,揭示出八宝山断裂存在失稳滑动可能性,而夏垫一马坊断裂和黄庄一高丽营断裂附近测点应力状态将趋近满足断裂失稳滑动条件,表明这两条断裂有趋向失稳滑动可能性;(3)只有当摩擦系数弱化到0.2时,北京地区主要断裂才可能在现今应力状态出现断裂失稳滑动.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地应力 水压致裂法 地壳应力状态 库仑滑动摩擦准则 断裂稳定性
下载PDF
金川三矿地应力测量及应力状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重远 吴满路 廖椿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54-3260,共7页
金川三矿位于金川矿区F17断层以东,是超基性贫矿。随着选矿和冶炼水平的提高,三矿区逐渐进入开采阶段。了解矿山深部的地应力状态可以为巷道开挖和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在三矿1 200 m水平进行了系统的地应力测量,以了解三矿区的... 金川三矿位于金川矿区F17断层以东,是超基性贫矿。随着选矿和冶炼水平的提高,三矿区逐渐进入开采阶段。了解矿山深部的地应力状态可以为巷道开挖和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为此在三矿1 200 m水平进行了系统的地应力测量,以了解三矿区的地应力状态特征。现场测量采用改进的空芯包体应力解除法,共获得了7个测点的三维应力数据,并绘出了各测点不同法线方向的截面应力椭圆。测量结果表明,在井下约520 m深度,最大主应力量值约为17~21 MPa,属于中等应力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分为NNW^NNE和NE^WE两组,与区域应力场基本吻合,但又表现出新的趋势方向,其原因可能是受三矿区内两条断裂的影响。部分测点最大主应力倾角超过20°,最大达-49°,以水平应力为主的矿区应力场特征发生改变。研究结果对矿山设计及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三矿 空芯包体应力解除法 地应力测量 应力状态特征
下载PDF
淮南矿区地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24
3
作者 韩军 张宏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1,共5页
利用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方法对淮南矿区的地应力进行了实测,获得了矿区的地应力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所有测点的两个主应力近水平,一个主应力近垂直。垂直主应力与上覆岩体的重力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水平主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 利用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方法对淮南矿区的地应力进行了实测,获得了矿区的地应力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所有测点的两个主应力近水平,一个主应力近垂直。垂直主应力与上覆岩体的重力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水平主应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区域增加的梯度不同;最大水平主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的比值与测点深度没有明显的关系,50%以上测点的水平主应力差异显著;最大水平主应力作用方位为北东向,局部受构造等影响,水平主应力发生变化。总体上,淮南矿区受北东向的挤压应力作用。根据3个主应力量值的关系,确定淮南矿区地应力场类型属大地动力场型和准静水应力场型。地应力场的以上特征对淮南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了在进行瓦斯抽放钻孔参数设计时应考虑地应力场特征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 临界状态 岩性 突出 瓦斯抽放
下载PDF
大红山铁矿三维地应力场的测量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马春德 徐纪成 +1 位作者 陈枫 左宇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2-46,共5页
云南大红山铁矿属于国内埋藏较深的大型地下金属矿山之一,矿区位于多种复杂区域构造的结合部位,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具备了发生岩爆灾害的潜在条件。采用瑞典LUT地应力测定系统对该矿区中深部的4个不同中段的6个测点进行了现场地应力测量... 云南大红山铁矿属于国内埋藏较深的大型地下金属矿山之一,矿区位于多种复杂区域构造的结合部位,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具备了发生岩爆灾害的潜在条件。采用瑞典LUT地应力测定系统对该矿区中深部的4个不同中段的6个测点进行了现场地应力测量,并对其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测量结果表明:矿区的最大主应力值随着深度基本呈线性增大,最大达到47 MPa,方位角介于北偏东16°-65°之间,平均倾向为北40.84°东;平均倾角约14.35°,最小倾角仅2.89°,说明该矿区水平构造应力明显,这与该区域的地质构造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三维地应力测量 大红山铁矿 地应力场状态
下载PDF
红庆梁煤矿地应力场特征及巷道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荣海 韩永亮 +3 位作者 张宏伟 辛金鑫 曹煜 兰天伟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4-151,共8页
针对红庆梁煤矿回采巷道变形严重问题,采用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方法对红庆梁煤矿3-1煤的地应力进行了实测,获得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应用地质动力区划法划分红庆梁井田Ⅰ—Ⅴ级断裂构造,应用“岩体应力状态分析系统”,进行应力区划分和巷... 针对红庆梁煤矿回采巷道变形严重问题,采用空心包体地应力测量方法对红庆梁煤矿3-1煤的地应力进行了实测,获得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应用地质动力区划法划分红庆梁井田Ⅰ—Ⅴ级断裂构造,应用“岩体应力状态分析系统”,进行应力区划分和巷道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红庆梁煤矿地应力场属于以水平压应力为主导的水平构造应力场,地应力场方向对巷道稳定性影响较小;井田范围内共划分4个应力区:低应力区、正常应力区、应力梯度区、高应力区,分别占井田面积的5.9%、55.7%、27.0%、11.4%;应力大小是影响巷道稳定性的主要原因,致使处于应力梯度区和高应力区内的巷道变形严重。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分析和应力区的划分对红庆梁煤矿及类似条件矿井的采掘部署和支护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测量 地应力场 巷道变形 地质动力区划 岩体应力状态分析 应力区划分 红庆梁煤矿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区域应力状态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开洋 王成虎 +1 位作者 邢博瑞 李凤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13,共9页
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前人对郯庐断裂带区域应力状态的研究成果,包括最大主应力方向、稳定性及动力机制分析等。郯庐断裂带北段最大主应力以NEE方向为主,中段以EW方向为主,南段以NEE方向为主。说明郯庐断裂带整体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其活... 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前人对郯庐断裂带区域应力状态的研究成果,包括最大主应力方向、稳定性及动力机制分析等。郯庐断裂带北段最大主应力以NEE方向为主,中段以EW方向为主,南段以NEE方向为主。说明郯庐断裂带整体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其活动受太平洋板块和东亚大陆板块控制。研究成果揭示了郯庐断裂带整体的应力状态,为防震减灾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地应力 应力状态 最大主应力方向 断层稳定性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对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地应力环境影响初探——以北川、江油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丰成君 陈群策 +3 位作者 谭成轩 吴满路 秦向辉 廖椿庭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50,285,共14页
为探讨汶川MS8.0地震对龙门山断裂带现今地应力环境的影响,2009年10—12月,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北川、江油地区开展了3个200m深度钻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获得了汶川MS8.0地震发生1年多以后断裂带附近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环境.根据研究区内的... 为探讨汶川MS8.0地震对龙门山断裂带现今地应力环境的影响,2009年10—12月,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北川、江油地区开展了3个200m深度钻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获得了汶川MS8.0地震发生1年多以后断裂带附近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环境.根据研究区内的原地应力测量结果及汶川MS8.0地震引起的断层错动等资料,运用线弹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得到了由断层错动位移所产生的附加应力,并推算了ZK02和ZK03位置震前应力分布特征.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断裂带附近地应力场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汶川MS8.0地震对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地应力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断裂带 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 地应力环境 线弹性有限元数值模拟
下载PDF
川西折多山某深埋隧道地应力测量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正宣 孟文 +5 位作者 郭长宝 张鹏 张广泽 孙明乾 陈群策 陈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川西地区地质构造环境复杂,该区深埋隧道建设过程中经常面临岩爆风险,而地应力条件对深埋隧道的规划建设和岩爆风险预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水压致裂法在川西折多山某深埋隧道开展了原地应力测量及其工程效应分析。某钻孔196~650 ... 川西地区地质构造环境复杂,该区深埋隧道建设过程中经常面临岩爆风险,而地应力条件对深埋隧道的规划建设和岩爆风险预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水压致裂法在川西折多山某深埋隧道开展了原地应力测量及其工程效应分析。某钻孔196~650 m深度范围内的地应力测试结果显示,隧址区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导,测试深度范围内水平主应力随深度线性增加,且应力增加梯度高于中国大陆背景值。地应力结构整体以逆断型(S_(H)>S_(h)>S_(v))为主,其中389.50~560.50 m深度范围属应力释放区,地应力结构以走滑型(S_(H)>S_(v)>S_(h))为主。侧压系数及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比值随深度分布基本符合中国大陆各参数变化特征。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NWW向,与区域应力场分布及周边活动断裂反映的力学机制一致,主要受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持续俯冲和高原物质东南向扩散作用控制。测点现今地应力强度较高,临近断裂失稳状态,随着应力的不断积累,区内优势破裂方向或已有断裂的特殊构造部位可能发生失稳滑动。最后,基于地应力测量结果对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预判分析,受隧址区高地应力影响,围岩发生中-强岩爆的可能性较大,需优化设计并重点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致裂 原地应力测量 地应力状态 断层摩擦滑动 深埋隧道 稳定性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实测地应力特征及意义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宁 兰恒星 +4 位作者 李郎平 孙巍锋 刘世杰 林感 田朝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96-707,共12页
在广泛收集整理了900组实测地应力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大陆现代构造应力场应力分区,通过统计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南缘5个4级应力区的主应力、侧压力系数、应力积累水平等应力量值特征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震源机制... 在广泛收集整理了900组实测地应力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大陆现代构造应力场应力分区,通过统计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南缘5个4级应力区的主应力、侧压力系数、应力积累水平等应力量值特征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震源机制解分析了应力区的应力方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巴颜喀拉山应力区、龙门山-松潘应力区、墨脱-昌都应力区的应力梯度值较大,深部应力状态以水平应力为主,川滇和滇西南应力区的梯度值较小,深部应力状态以垂直应力为主,应力分布呈现“北强南弱”的特征;(2)应力积累水平参数μ_(m)的大小表明,巴颜喀拉山应力区、龙门山-松潘应力区与川滇应力区的应力积累水平较高,更接近摩擦极限平衡状态,发生地震的可能更大;(3)最大水平主应力优势方向表现为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呈顺时针旋转,与中上地壳的震源机制得到最大水平方向的优势方向具有一致性。利用上述结果,结合地壳动力学模型,初步定性分析了“北强南弱”的应力特征可能是由于北侧应力区受块体侧向挤出模型控制,南侧应力区受下地壳流模型控制。最后以岩爆为例,基于各应力区的应力状态对重大地下工程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在0~2 km范围内岩爆风险等级以轻微岩爆、中等岩爆和强烈岩爆为主,局部区域存在极强岩爆,且各应力区相同岩爆等级对应的埋深具有明显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南缘 实测地应力 应力分区 应力状态 回归分析
下载PDF
我国某地下油库预可行性研究地应力测量及其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侯砚和 孙炜锋 +2 位作者 陈群策 王宝君 陈少楠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197-202,共6页
本文运用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方法,对我国某地下油库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场区两个钻孔进行了地应力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SH,Sh)都远大于对应深度处的垂向应力(Sv),三向主应力的关系为:SH>Sh>Sv,应力大小在该深度... 本文运用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方法,对我国某地下油库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场区两个钻孔进行了地应力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SH,Sh)都远大于对应深度处的垂向应力(Sv),三向主应力的关系为:SH>Sh>Sv,应力大小在该深度范围属中等偏大级别;工程场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近EW方向,与测点外围确定的区域最大水平主应力总体方向较为一致;建议未来地下硐库长轴按近EW分布,地应力状态、岩体结构构造、岩石强度等基本保证了其岩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油库 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 地应力状态
下载PDF
基于FDAHP理论的深部岩体分级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蔡海兵 程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49,共7页
以RMR岩体分级系统为基础,通过分析该系统的局限性,舍去节理间距评价指标,将地应力评价指标引入到分级方法中来考虑岩体的深埋状况,构建了深部岩体分级的层次结构模型,其5个评价指标为完整岩石强度、岩石质量指标(RQD),岩体节理条件、... 以RMR岩体分级系统为基础,通过分析该系统的局限性,舍去节理间距评价指标,将地应力评价指标引入到分级方法中来考虑岩体的深埋状况,构建了深部岩体分级的层次结构模型,其5个评价指标为完整岩石强度、岩石质量指标(RQD),岩体节理条件、地下水条件以及地应力状态。采用模糊德尔菲层次分析法(FDAHP)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形成了基于FDAHP理论的煤矿深部岩体分级方法。将该分级方法应用于淮南矿区600~1 000m层位的深部岩体,并与原RMR岩体分级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淮南矿区600~1 000m层位的岩体大多数为Ⅲ级或Ⅳ级岩体,因考虑了深部岩体的地应力状态,该分级方法的评分值要小于原RMR系统的评分值,最大分差值达到8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分级方法 地应力状态 节理间距 模糊德尔菲层次分析法 指标权重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地应力测量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牛琳琳 丰成君 +2 位作者 张鹏 陈群策 谭成轩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25-34,共10页
利用水压致裂法得到的地应力测试数据对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地壳浅部地应力分布规律及断层活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两个水平主应力随深度线性增长,应力梯度分别为0.032和0.021,在测量深度域内水平和垂直应力的关系为S_H>S_h>S_V... 利用水压致裂法得到的地应力测试数据对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地壳浅部地应力分布规律及断层活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两个水平主应力随深度线性增长,应力梯度分别为0.032和0.021,在测量深度域内水平和垂直应力的关系为S_H>S_h>S_V,该应力状态有利于断层发生逆断层活动,与1556年华山大地震的发震正断层的性质不同;(2)研究区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北南—北北西向,与区域速度矢量场方向一致,与其他资料解译的区域构造应力方向有一些差异,主要是受鄂尔多斯地块周缘断层活动的影响;(3)利用Mohr-Coulomb准则及Byerlee定律,摩擦系数取0.6~1.0,对研究区的地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发现鄂尔多斯地块南缘的测点未达到或超过地壳破裂极限状态,不存在断层失稳或地震等其他形式的地壳活动,处于较稳定地壳应力状态;(4)实测数据为该区补充了新的地应力测量资料,研究结果为该区工程设计及建设、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提供了边界条件,对于该区地质灾害评价、地壳稳定性以及大陆动力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 水压致裂 地应力测量 地应力状态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山东蓬莱近海岸的地应力状态及断层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兵 丁立丰 +2 位作者 王建新 侯砚和 谢富仁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4期459-466,共8页
为查明蓬莱近海岸的地应力状态,开展了2个钻孔(深度小于200m)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工作,并与长岛附近海域3个钻孔的地应力状态进行了对比,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地应力随深度变化的特征,结合最大剪应力与平均主应力之比(μ m)... 为查明蓬莱近海岸的地应力状态,开展了2个钻孔(深度小于200m)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工作,并与长岛附近海域3个钻孔的地应力状态进行了对比,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地应力随深度变化的特征,结合最大剪应力与平均主应力之比(μ m)和侧压力系数( K′)探讨了研究区的断层稳定性。结果表明:蓬莱近海岸和长岛海域的地应力状态基本一致,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主要表现为北东东至东西向,这与华北的区域应力场相一致;水平应力的梯度大于环渤海圈的平均地应力梯度;研究区浅部三向主应力相对大小以 S H >S h >S v 为主,这有利于逆断层的活动;研究区 K′值和μ m值均较高,分布区间分别为:2.76~3.98和0.47~0.59;陆区断层与区域应力方向均以较大角度相交,处于稳定的状态;海域的北西西向和北东向断层与区域应力场的方向夹角较小,如果区域应力持续增强,将有利于走滑断层的活动,这与震源机制以走滑型地震为主相符。研究结果对研究区内断层稳定性的评价和重大工程的设计及施工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蓬莱近海岸 长岛 地应力状态 Byerlee准则 断层稳定性
下载PDF
金川龙首矿西二采地应力状态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林 吴满路 +2 位作者 张超 顾金钟 马建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19,共5页
为保证龙首矿西二采区开采和支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在龙首矿西二采区1 430 m、1 514 m、1 610 m3个中段巷道上,采用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进行地应力测量,共获得6个测点三维应力测量数据,同时绘制各个测点不同法线方向的截面应力椭圆。结果表... 为保证龙首矿西二采区开采和支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在龙首矿西二采区1 430 m、1 514 m、1 610 m3个中段巷道上,采用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进行地应力测量,共获得6个测点三维应力测量数据,同时绘制各个测点不同法线方向的截面应力椭圆。结果表明:在井下100~280 m深度范围内,最大主应力量值约为10~14 MPa,属于中等应力水平;测点2、5、6最大主应力量值与最小主应力量值差值较大,范围在8.2~11.2 MPa;地应力状态特征参数KHh、KHV、Kav分布范围分别为1.43~4.81、1.06~3.1、0.88~2.28,基本在先前的参数研究范围内;各测点最大水平主应力大于垂直应力,构造力处于主导地位,但从各测点主应力与水平面的夹角大小可知,非水平应力场特征开始出现,显示该区应力特征的复杂性;最大主应力的方向为NNE、NWW2组,优势方向为NNE向,至于NWW方向是否可能成为西二采区新的最大主应力的优势方向还需进一步进行地应力测量工作方可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地应力测量 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 应力状态特征
下载PDF
In situ stress state and seismic hazard in the Dayi seismic gap of the Longmenshan thrust belt 被引量:8
15
作者 Bing LI Furen XIE +8 位作者 Jinshui HUANG Xiwei XU Qiliang GUO Guangwei ZHANG Junshan XU Jianxin WANG Dawei JIANG Jian WANG Lifeng D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7期1388-1398,共11页
In the Longmenshan thrust belt,the Dayi seismic gap,an area with few earthquakes,is located between the ruptures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with a length of approximately 40–60 km.... In the Longmenshan thrust belt,the Dayi seismic gap,an area with few earthquakes,is located between the ruptures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with a length of approximately 40–60 km.To date,however,the extent of the seismic hazard of the Dayi seismic gap and whether this gap is under high stress are still hotly debated.To further evaluate the seismic hazard of the Dayi seismic gap with regard to stress,two boreholes(1,000 and 500 m deep)were arranged to carry out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situ stress measurement on either side of the Shuangshi-Dachuan fault zone.This zone has a high seismic hazard and the capacity to undergo surface rupture.Through the analogy of this new data with stability analysis using Byerlee’s Law and existing stress measurement data collected before strong earthquak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ea surrounding the Shuangshi-Dachuan fault zone in the Dayi seismic gap(Dachuan Town)is in a state of high in situ stress,and has the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friction slip,with the potential hazard of moderate to strong earthquakes.Our results are the first to reveal the in situ stress profile at a depth of 1,000 m in the Dayi seismic gap,and provide new data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seismic hazard in this seismic gap,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earthquake occurrence and to help mitigate future disa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yi seismic gap Wenchuan Earthquake Lushan Earthquake In situ stress state Byerlee criterion Fault stability
原文传递
原岩应力超声波检测及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明亮 邹义怀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1-36,共6页
在对平顶山八矿-430m和-530m水平3个测站的原岩应力进行超声波检测的基础上,用多元非线性声波椭球模拟方法对矿井地应力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原岩应力 超声波检测 应力场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地应力状态与断层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洪 王成虎 +3 位作者 高桂云 陈念 周昊 安易飞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3,共11页
青海共和盆地地质构造条件复杂,断层十分发育,区域内既有地热、太阳能、矿产等资源丰富,存在龙羊峡水库诱发地震环境背景。因此,分析青海共和盆地地应力特征与地质结构易滑性对于青海东部地区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对盆地及附近区域内1... 青海共和盆地地质构造条件复杂,断层十分发育,区域内既有地热、太阳能、矿产等资源丰富,存在龙羊峡水库诱发地震环境背景。因此,分析青海共和盆地地应力特征与地质结构易滑性对于青海东部地区防震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对盆地及附近区域内19个钻孔、65条水压致裂数据和44条应力解除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断层摩擦强度理论、Byerlee-Anderson理论等断层力学相关理论讨论了研究区域断层易滑性与地震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应力状态在深度350 m左右由逆冲型转换为走滑型,与区域内分布北北西右旋高角度逆断层相吻合;区域内最大水平主应力优势方位为N45°~E60°;地应力场初步结果反演表明研究区域应力场以逆冲型为主,局部地区兼走滑特征,与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一致;区域内断层平均摩擦系数为0.41,断层处于稳定状态,即断层易滑性较低,侧压力系数与应力积累指标插值分析结果同样表明断层整体易滑性较低,局部浅部断层带应力积累水平较高,综合分析推测断层易沿NW-SE向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地应力 震源机制解 应力状态 滑动趋势
下载PDF
Mutual impact of true triaxial stress, borehole orientation and bedding inclination on laboratory hydraulic fracturing of Lushan shale 被引量:6
18
作者 Yongfa Zhang Anfa Long +2 位作者 Yu Zhao Arno Zang Chaolin Wang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12期3131-3147,共17页
Unconventional resources like shale gas has been the focus of inten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two decades. Apart from intrinsic geologic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gas shale productivity (e.g. organic matter conten... Unconventional resources like shale gas has been the focus of inten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two decades. Apart from intrinsic geologic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gas shale productivity (e.g. organic matter content, bedding planes, natural fractures, porosity and stress regime among others), external factors like wellbore orientation and stimulation design play a role.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a series of true triaxial hydraulic fracturing experiments conducted on Lushan shale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play of internal factors (bedding, natural fractures and in situ stress) and external factors (wellbore orientation) on the growth process of fracture networks in cubic specimens of 200 mm in length. We observe relatively low breakdown pressure and fracture propagation pressure as the wellbore orientation and/or the maximum in situ stress is subparallel to the shale bedding plane. The wellbore orientation has a more prominent effect on the breakdown pressure, but its effect is tapered with increasing angle of bedding inclination. The shale breakdown is followed by an abrupt response in sample displacement, which reflects the stimulated fracture volume. Based on fluid tracer analysis, the morphology of hydraulic fractures (HF) is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Among the categories, activation of bedding planes (bedding failure, BF) and natural fractures (NF) significantly increase bifurcation and fractured areas. Under the same stress regime, a horizontal wellbore is more favorable to enhance the complexity of hydraulic fracture networks.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relatively large surface area in contact with the bedding plane for the horizontal borehole compared to the case with a vertical wellbore. These findings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hydraulic fracturing design in shale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ue triaxial hydraulic fracturing experiment In situ stress state Bedding planes Natural fractures Wellbore orientation Shale reservoirs
下载PDF
采动应力路径下深部煤体扰动特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依宝 周宏伟 +4 位作者 荣腾龙 王路军 钟江城 任伟光 陈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072-3079,共8页
为研究采动条件下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变化规律与扰动破坏特征,以平煤十二矿己15-3103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原位实验与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给出了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扰动强度判别指标,以煤体主应力为中间量,将采动应力与工作面前方煤... 为研究采动条件下工作面前方煤体应力变化规律与扰动破坏特征,以平煤十二矿己15-3103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原位实验与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给出了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扰动强度判别指标,以煤体主应力为中间量,将采动应力与工作面前方煤体破坏特征联系起来,得到了采动应力演化规律及采动应力路径下煤体变形特征。原位单轴实验表明工作面前方煤体采动应力不是单纯的增加,而是经历了原岩应力、缓慢上升、急剧升高、突然卸荷4个状态,而三维数值实验得出侧压力系数大小与扰动状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已有的应力路径,数值再现了单向、三向采动应力状态下煤样的变形规律和塑性分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实验 采动应力 扰动系数 应力状态 变形破坏
下载PDF
藏北多龙矿集区某金铜矿地应力特征及断裂稳定性分析
20
作者 李洪超 刘轩泽 +3 位作者 付俊 李社 吴灿萍 梁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59-4668,共10页
为研究藏北多龙矿集区某金铜矿现今地应力状态及断裂稳定性,采用水压致裂法对研究区域内三个钻孔深度171.90~751.40 m范围进行地应力测量,基于地应力实测数据,得出地应力及侧压系数随深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区域断裂稳定性。结果表明:研... 为研究藏北多龙矿集区某金铜矿现今地应力状态及断裂稳定性,采用水压致裂法对研究区域内三个钻孔深度171.90~751.40 m范围进行地应力测量,基于地应力实测数据,得出地应力及侧压系数随深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区域断裂稳定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应力场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最大水平主应力(S_(H))和最小水平主应力(S_(h))分别为7.55~31.94 MPa和6.61~20.36 MPa,垂直主应力(S_(v))为4.56~20.29 MPa,且均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增大趋势;研究区域最大水平主应力优势方位为N-E向,应力结构主要为S_(H)>S_(h)>S_(v),表现为逆断型应力状态;侧压系数K、水平应力系数KHh及水平剪应力强度指标μ_(m)拟合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平构造应力的主导作用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弱,水平剪应力强度较低,但研究区域内A区水平剪应力强度明显高于B区;应用库仑摩擦滑动准则,分析区域断裂稳定性,研究区域应力积累水平较低,现今地应力状态未达到引起断裂失稳滑动的极限状态,当摩擦系数μ弱化到0.2时,断裂带才有发生失稳滑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地应力测量 水压致裂法 地应力状态 断裂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