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8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 situ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race elements,U-Pb and Lu-Hf isotopes in zircon and baddeleyite 被引量:100
1
作者 XIE LieWen ZHANG YanBin ZHANG HuiHuang SUN JingFeng WU FuYu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8年第10期1565-1573,共9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a combined method of simultaneously measuring U-Pb and Lu-Hf isotopes as well as trace elements in Phalaborwa baddeleyite and 91500, GJ-1, TEMORA-1 and SK10-2 zircons by means of Neptune MC-ICPMS ... This paper describes a combined method of simultaneously measuring U-Pb and Lu-Hf isotopes as well as trace elements in Phalaborwa baddeleyite and 91500, GJ-1, TEMORA-1 and SK10-2 zircons by means of Neptune MC-ICPMS and Agilent Q-ICPMS connected to a 193 nm excimer laser ablation system. Material ablated by laser was carried in different proportions into Q-ICPMS for U-Pb isotopic and trace elemental and MC-ICPMS for Lu-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ablated material for the Q-ICPMS and MC-ICPMS (6:4, 5:5 and 4:6 respectively) do not show any bias for the zircon/baddeleyite U-Pb age, Lu-Hf isotope and trace elemental compositions within ana-lytical errors. Using 40―60 μm spot size, the obtained U-Pb ages of Phalaborwa baddeleyite, 91500, GJ-1, TEMORA and SK10-2 zircons are 2065±15 (2σ, n=20), 1063±6 (2σ, n=19), 613±6 (2σ, n=20), 416±5 (2σ, n=20) and 32.6±0.5 (2σ, n=20) Ma, respectively. The 176Hf/177Hf ratios are 0.281231±24 (2SD, n=20), 0.282310±35 (2SD, n=19), 0.282028±34 (2SD, n=20), 0.282687±34 (2SD, n=20) and 0.282752±53 (2SD, n=20), respectively. The obtained trace elemental compositions are identical to the reference values. Therefore, this kind of technique makes it possible to simultaneously obtain the U-Pb age, Lu-Hf iso-topes and trace elemental compositions of zircon and baddeleyite, which could be an important tool in solving problems in earth sc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镥-铪同位素 锆石 年代测量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承压水沿煤层底板递进导升突水机理的模拟与观测 被引量:78
2
作者 王经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46-549,共4页
完整底板和非完整底板的注水试验表明,底板深处的耗水早于浅部,显示底板的破裂发生在采前。相似材料模拟具一定导升高度的底板在采动中的变化揭示了同样的规律,底板的原位测试发现承压水在采前出现了向上入侵的现象, 二次应力给导... 完整底板和非完整底板的注水试验表明,底板深处的耗水早于浅部,显示底板的破裂发生在采前。相似材料模拟具一定导升高度的底板在采动中的变化揭示了同样的规律,底板的原位测试发现承压水在采前出现了向上入侵的现象, 二次应力给导升的发展提供条件,递进导升是突水的一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头入侵 突水机理 注水试验 矿坑突水 煤炭
下载PDF
采动覆岩“三带”高度相似模拟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84
3
作者 张军 王建鹏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9-254,共6页
基于采动覆岩破坏、断裂机理及其裂隙分布、发育特性,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方法,对杜儿坪矿68303工作面采动覆岩"三带"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采空区顶板断裂、离层、下沉、裂隙分布及延伸特性,得出冒落带高度12.5 m,裂隙带高度3... 基于采动覆岩破坏、断裂机理及其裂隙分布、发育特性,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方法,对杜儿坪矿68303工作面采动覆岩"三带"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采空区顶板断裂、离层、下沉、裂隙分布及延伸特性,得出冒落带高度12.5 m,裂隙带高度37.5 m,弯曲下沉带高度大于80 m;采用仰斜钻孔分段注水及钻孔参数分析法现场实测了冒落带、裂隙带高度,与相似模拟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别相差0.8,2.5 m。表明基于采动覆岩裂隙分布特性的相似模拟实验研究结果合理、可靠,可以作为工作面顶板"三带"高度研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带”高度 相似模拟 裂隙分布 现场实测
原文传递
华北平原典型农业区土壤甲烷通量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齐玉春 董云社 章申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6-58,60,共4页
利用静态箱法原位测定了华北农田不同施肥处理夏玉米和冬小麦生长季土壤甲烷的通量。结果表明 ,施肥农田夏玉米和冬小麦生长季甲烷通量分别为 -79.8和 -2 1.6μg·(m2 ·h) - 1 ,年平均通量为 -4 3 .1μg·(m2 ·h) - 1... 利用静态箱法原位测定了华北农田不同施肥处理夏玉米和冬小麦生长季土壤甲烷的通量。结果表明 ,施肥农田夏玉米和冬小麦生长季甲烷通量分别为 -79.8和 -2 1.6μg·(m2 ·h) - 1 ,年平均通量为 -4 3 .1μg·(m2 ·h) - 1 。未施肥农田夏玉米和冬小麦生长季甲烷通量分别为 -110 .0和 -88.2 μg·(m2 ·h) - 1 ,年平均通量为 -95 .2 μg·(m2 ·h) - 1 。在不同生长季 ,各处理农田土壤甲烷通量均为负值 ,即土壤为大气甲烷的吸收“汇” ,在各个生长季施肥农田对甲烷的吸收量均低于未施肥农田 ,各处理冬小麦生长季土壤对CH4 的吸收量均低于同一处理的夏玉米生长季的吸收量 ;各处理甲烷通量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 ,5月上旬至 9月中旬 ,土壤的甲烷吸收能力较强 ,其他时间吸收量较低 ;施肥土壤约比未施肥土壤对甲烷的氧化吸收能力降低 2 7%~ 7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区 土壤 通量研究 华北平原 农田 甲烷 原位测定 施肥 环境土壤
下载PDF
深部矿区煤岩体强度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49
5
作者 康红普 司林坡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12-1320,共9页
基于钻孔触探法原理,开发出小孔径井下煤岩体强度测定装置。在实验室对34个煤岩样品进行试验:在煤岩块上钻取标准试件,测量单轴抗压强度;在留下的钻孔中,用煤岩体强度测定装置测定探针临界载荷,分析探针破坏钻孔壁煤岩的形态;然后确定... 基于钻孔触探法原理,开发出小孔径井下煤岩体强度测定装置。在实验室对34个煤岩样品进行试验:在煤岩块上钻取标准试件,测量单轴抗压强度;在留下的钻孔中,用煤岩体强度测定装置测定探针临界载荷,分析探针破坏钻孔壁煤岩的形态;然后确定煤岩块单轴抗压强度与探针临界载荷的关系。试验表明,探针破坏钻孔壁煤岩的形状、深度及范围与煤岩性质密切相关。煤岩体强度越高,破坏范围、侵入深度越小,破坏形状越规则。结合井下实测数据,回归得出描述探针临界载荷与煤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关系的公式。同时,分析临界载荷的离散性及控制措施,讨论结构面对煤岩体强度的影响及测试分析方法,并在典型的深部矿区——新汶矿区进行井下原位测试。新汶矿区巷道顶板不同岩性的岩层强度相差很大,不同矿井的岩层强度也存在明显差别。煤层强度由于煤帮出现破碎区、煤层性质不均匀、煤层结构面分布不均匀等原因变化较大,出现明显的波动。基于井下煤岩体强度实测数据的巷道支护设计,符合井下环境中的煤岩体条件,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显著提高,巷道围岩稳定性与支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最后分析钻孔触探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煤岩体强度 原位测量 钻孔触探法 深部矿区
下载PDF
特厚冲积层竖井井壁冻结压力的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40
6
作者 王衍森 薛利兵 +2 位作者 程建平 韩涛 李金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7-212,共6页
为深入研究冻结井外层井壁的外载,在巨野矿区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过程中,开展了竖井井壁冻结压力的现场实测研究。实测表明:最大冻结压力Pmax普遍接近甚至超过按重液公式计算的永久水平地压P0;Pmax/P0的平均值为1.08。外壁浇筑后15d内... 为深入研究冻结井外层井壁的外载,在巨野矿区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过程中,开展了竖井井壁冻结压力的现场实测研究。实测表明:最大冻结压力Pmax普遍接近甚至超过按重液公式计算的永久水平地压P0;Pmax/P0的平均值为1.08。外壁浇筑后15d内,冻结压力增长迅速,超过57%~68%的地层中,7,10,14d冻结压力P(t)分别达到最大值Pmax的72%,77%,81%。分析认为,冻结壁内外部冻胀力的积聚,是冻结压力超过重液水平地压的根本原因。外壁设计荷载(冻结压力)的标准值应按重液水平地压取值;并应采取适当措施,减缓冻胀力积聚,减小冻结压力。此外,应确保外壁混凝土的7,10,14d立方块抗压强度分别达到其设计值的80%,85%,90%,以保证外壁的早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冲积层 冻结法凿井 冻结压力 现场实测
下载PDF
基于现场测试的曲线段地铁地面振动传播规律 被引量:43
7
作者 袁扬 刘维宁 刘卫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3-138,共6页
在地铁区间为小半径曲线、地面无干扰振源并可以布置高密度测点的珍贵测试条件下,采用高灵敏度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对北京地铁某曲线段进行地面振动测试。根据测试数据,研究地铁列车通过曲线段时引起地面振动加速度的时域和频域内传播... 在地铁区间为小半径曲线、地面无干扰振源并可以布置高密度测点的珍贵测试条件下,采用高灵敏度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对北京地铁某曲线段进行地面振动测试。根据测试数据,研究地铁列车通过曲线段时引起地面振动加速度的时域和频域内传播规律。结果表明:在距离隧道中心线100m范围之内,地铁运营引起地面振动加速度的时程峰值主要在10-2 m·s-2量级,远大于背景振动下的10-4 m·s-2量级;在距离隧道中心线50m范围之内,水平振动强度是竖向振动强度的2~4倍,建议在涉及曲线段地铁的环评中应同时考虑竖向振动和水平振动的影响;水平振动加速度的主要频率成分为30~120Hz,建议在关于曲线段地铁的试验、测试和模拟中应选取较宽的频率分析范围;地面振动加速度频谱幅值随着与隧道中心线间距离的增加而呈波动性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铁道 曲线段 地铁运营 地面振动 传播规律 现场测试
下载PDF
植物根系固土护坡效应的原位测定 被引量:34
8
作者 周云艳 陈建平 +1 位作者 杨倩 王晓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70,共5页
通过对南望山山脚下樟树的4个含根土样和素土样在现场进行原位剪切试验,对比素土样和4个含根土样的强度值、位移值,分析评价植物根系的固土护坡效应。结果表明:1)根系的存在提高了土体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且根系提高土体残余强度的程... 通过对南望山山脚下樟树的4个含根土样和素土样在现场进行原位剪切试验,对比素土样和4个含根土样的强度值、位移值,分析评价植物根系的固土护坡效应。结果表明:1)根系的存在提高了土体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且根系提高土体残余强度的程度更高;2)同素土样相比,4个含根土样在强度峰值点对应的位移值更大,在土体被剪破前,含根土体能够承受更大的变形,根系增加了土体的延性;3)含根土体的应变软化段曲线较素土体的更加平缓,根系降低了土体峰值点后抗剪强度的减小幅度,使土体在较大应变处仍能保持较高的强度,提高了土体的延性;4)剪切断面上总根长、根面积比与土体抗剪强度的增量均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护坡 根系 力学效应 抗剪强度 延性 原位测定
下载PDF
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9
作者 程波 乔伟 +1 位作者 颜文学 向衍斌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103,共6页
如何精准测定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含量,进一步厘清煤层瓦斯成藏特征是矿井实施瓦斯灾害治理或煤矿区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基于前期研究及文献调研,回顾了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当前国内外井下煤层瓦斯含量... 如何精准测定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含量,进一步厘清煤层瓦斯成藏特征是矿井实施瓦斯灾害治理或煤矿区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基于前期研究及文献调研,回顾了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的发展历程,综述了当前国内外井下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理论与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瓦斯在煤屑内的扩散机理与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煤吸附瓦斯机理尚未研究透彻、井下“保真”取样技术存在局限性等因素制约了煤层瓦斯含量的精准测定。对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技术正朝着智能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加强理论研究,尽快完善装备,发展高精度的原位测量技术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含量 测定方法 发展方向 吸附机理 原位测量
下载PDF
黄土公路隧道围岩压力测试分析 被引量:30
10
作者 赵占厂 谢永利 +1 位作者 杨晓华 李又云 《现代隧道技术》 EI 2003年第2期58-61,共4页
隧道围岩压力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涉及的因素较多。论文论述了利用现场测试手段对两座黄土隧道进行的测试结果 ,分析了围岩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形式 ,并和已有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 。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围岩压力 测试 黄土地层 分布形式
下载PDF
特厚冲积层中冻结井外壁温度实测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衍森 黄家会 +2 位作者 杨维好 任彦龙 宋雷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8-472,共5页
通过对龙固副井冻结凿井期间外壁与冻结壁温度的现场实测,研究了冻结壁温度场对外壁水化热温度场的影响,获得了特厚冲积层冻结凿井期间外壁及冻结壁温度变化的基本规律.研究表明:内部高水化热的释放,使外壁混凝土获得了至少17 d的正温... 通过对龙固副井冻结凿井期间外壁与冻结壁温度的现场实测,研究了冻结壁温度场对外壁水化热温度场的影响,获得了特厚冲积层冻结凿井期间外壁及冻结壁温度变化的基本规律.研究表明:内部高水化热的释放,使外壁混凝土获得了至少17 d的正温养护时间,其早期强度增长不受低温影响;同时,高水化热的释放导致井壁内外出现较大温差(甚至超过25℃),增大了温度裂缝控制的难度;水化热的向外传导还导致壁后冻土的显著升温及局部融化,对外壁受力造成了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凿井 外壁 冻结壁 温度 现场测量
下载PDF
盾构侧穿邻近古建筑地表长期沉降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32
12
作者 张登雨 张子新 吴昌将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43-2150,共8页
结合上海地铁11号线侧穿徐汇天主教堂的实际工程,考虑MJS桩加固及建筑物存在对地表长期沉降的影响,采用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盾构侧穿邻近古建筑地表长期沉降进行预测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表长期沉降随时间逐渐增大最... 结合上海地铁11号线侧穿徐汇天主教堂的实际工程,考虑MJS桩加固及建筑物存在对地表长期沉降的影响,采用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盾构侧穿邻近古建筑地表长期沉降进行预测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表长期沉降随时间逐渐增大最后渐趋稳定,而由于MJS桩加固作用及建筑物的存在,地表长期沉降槽与传统形式有很大差异,表现出明显不对称性。此外,由于MJS桩的保护,有效控制了加固区附近的长期沉降,降低了长期沉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情况来看,两者反映的规律基本一致,可验证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讨论MJS桩加固、建筑物、扰动范围以及蠕变参数等变化对地表长期沉降的影响,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MJS桩 侧穿 古建筑 长期沉降 现场实测 数值计算
下载PDF
海底冷泉流体渗漏的原位观测技术及冷泉活动特征 被引量:32
13
作者 邸鹏飞 冯东 +1 位作者 高立宝 陈多福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92-1602,共11页
海底冷泉渗漏是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的自然现象.本文主要介绍海底冷泉原位观测技术及全球几个典型冷泉渗漏活动地区的原位观测结果.冷泉渗漏活动主要发育在海底裂隙和断层发育的地区,海底常有泥火山、麻坑、水合物、冷泉生物群落和冷泉... 海底冷泉渗漏是海洋环境中广泛分布的自然现象.本文主要介绍海底冷泉原位观测技术及全球几个典型冷泉渗漏活动地区的原位观测结果.冷泉渗漏活动主要发育在海底裂隙和断层发育的地区,海底常有泥火山、麻坑、水合物、冷泉生物群落和冷泉碳酸盐岩的发育.冷泉渗漏主要包括液体和气体两种形式,流体流动包括上升流和下降流两种方式,流量变化大,主要与海底环境及构造作用有关.烃类渗漏是以气泡、油滴的形式沿断层向海底喷溢,释放量大,运移过程主要受涌浪、静水压力和裂隙压力等因素控制.冷泉渗漏活动是复杂的水文地质过程,受水合物形成和分解产生的气藏的充注和排空、深部常规油气藏的破坏及海底环境变化等多种作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泉 流体渗漏通量 原位测定 天然气水合物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背景地区CO_2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浦静姣 徐宏辉 +2 位作者 顾骏强 周凌晞 方双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3-979,共7页
通过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在线观测获得的CO2浓度,研究地面风向、地面风速、气团输送等因素对长江三角洲背景地区C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安站CO2浓度的日变化分布表现为单峰型形态,下午低、凌晨高,浓度日变幅... 通过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在线观测获得的CO2浓度,研究地面风向、地面风速、气团输送等因素对长江三角洲背景地区C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安站CO2浓度的日变化分布表现为单峰型形态,下午低、凌晨高,浓度日变幅在9.5×10-6~44.3×10-6(V/V)之间;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冬春季高,夏季低,浓度年较差为10.1×10-6(V/V).通过分析地面风向、地面风速和气团输送等因素对临安站CO2浓度的影响表明,引起CO2浓度升高的地面风向夏季主要为NW~NNE,冬季主要为NNE~ESE;地面风速越大,CO2浓度越小;气团远距离输送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气团途径区域的CO2排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 影响因素 在线观测
下载PDF
双通道气相色谱法观测本底大气中的CH_4、CO、N_2O和SF_6 被引量:31
15
作者 方双喜 周凌晞 +7 位作者 张芳 姚波 张晓春 臧昆鹏 许林 刘立新 温民 顾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9,共8页
在商用Agilent6890N气相色谱仪基础上,通过自组装、集成及调试,在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建立了双通道气相色谱在线观测系统,以实现同时高精度分析本底大气中的CH4、CO、N2O和SF6.同时,利用保留时间定性,用峰高定量CH4、CO和SF6,用峰... 在商用Agilent6890N气相色谱仪基础上,通过自组装、集成及调试,在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建立了双通道气相色谱在线观测系统,以实现同时高精度分析本底大气中的CH4、CO、N2O和SF6.同时,利用保留时间定性,用峰高定量CH4、CO和SF6,用峰面积定量N2O,对体积分数分别为2000.3×10-9、199.8×10-9、320.04×10-9和5.9×10-12的CH4、CO、N2O和SF6混合标气重复进样110次,分析时每隔3个未知样品穿插分析1个标气,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该站试运行期间的数据表明,该系统分析CH4、CO和SF6的稳定性较好,能满足清洁本底大气高精度、高准确度分析要求,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04%、0.50%、0.08%和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本底大气 在线观测 温室气体
原文传递
空间电子、质子和紫外综合辐照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冯伟泉 丁义刚 +3 位作者 闫德葵 刘学超 王伟 李冬梅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5年第2期69-72,共4页
文章介绍了地面模拟地球同步轨道15年电子、质子和紫外环境的综合辐照模拟试验技术,为长寿命卫星热设计及热控涂层选型提供可靠依据。试验采用空间低能综合环境试验设备、太阳吸收率原位测试系统,针对卫星各种表面材料如S781白漆、SR107... 文章介绍了地面模拟地球同步轨道15年电子、质子和紫外环境的综合辐照模拟试验技术,为长寿命卫星热设计及热控涂层选型提供可靠依据。试验采用空间低能综合环境试验设备、太阳吸收率原位测试系统,针对卫星各种表面材料如S781白漆、SR107-ZK白漆、F46镀银和OSR二次表面镜等进行了空间低能综合辐照试验,与已有的飞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次试验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航天器在轨道上材料的退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控涂层 综合辐照 太阳吸收率 原位测量
下载PDF
多频海底声学原位测试系统研制和试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陶春辉 金肖兵 +6 位作者 金翔龙 周建平 张金辉 顾春华 何拥华 WIL KENS R H FU Shung-sheng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50,共5页
海底沉积物的声学特性(最重要的是声速和声衰减)以及它们与物理(包括土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是沉积物声学中两个重要的研究项目.介绍了新研制的实时监控多频海底声学原位测试系统.该系统可测量浅表层沉积物的声速.探测频率为8,10... 海底沉积物的声学特性(最重要的是声速和声衰减)以及它们与物理(包括土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是沉积物声学中两个重要的研究项目.介绍了新研制的实时监控多频海底声学原位测试系统.该系统可测量浅表层沉积物的声速.探测频率为8,10,12,15kHz,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发射波形、接收增益和采样长度,采样率为0.5~2.0MHz,工作水深为300m.系统具有倾斜传感器、8通道扩充等功能.用该系统在杭州湾测得了四种频率的沉积物原位声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积物 声学原位测试 声速
下载PDF
圆度误差检测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4
18
作者 闵莉 吴玉厚 富大伟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73-277,共5页
介绍圆度误差检测的仪器、在线测量、误差分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并展望了圆度误差检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在线测量 误差分离 圆度误差 检测
下载PDF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4
19
作者 朱法华 李辉 邱署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0年第4期10-14,49,共6页
回顾了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及其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历程,对直接测量法、抽取测量法和遥感测量法等3种主要连续监测技术的应用情况、技术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分析。指出烟气连续监测技术有由抽取测量法向直接测量法发展的趋势,进而... 回顾了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及其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历程,对直接测量法、抽取测量法和遥感测量法等3种主要连续监测技术的应用情况、技术特点进行了介绍和对比分析。指出烟气连续监测技术有由抽取测量法向直接测量法发展的趋势,进而向遥感测量法发展;分析技术则以光学技术为主导,向全谱分析和线状光谱技术方向发展;测量范围逐渐向低浓度发展,追求更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监测因子更多,除常规烟尘、SO2、NOx外,CO2、H2S、HC l、HF、Hg等物质也将逐步纳入监测范围;技术可靠、系统简洁、操作简便是连续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直接测量法 抽取测量法 遥感测量法
下载PDF
煤层底板岩体阻水能力原位测试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吴基文 樊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0,共4页
介绍了煤层底板岩体阻水能力的测试原理、测试方法和测试过程 ,分析了测试成果的可靠性 ,并对杨庄煤矿六煤底板岩体的阻水能力进行了评价 ,为煤矿底板突水防治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煤层底板 岩体 阻水能力 原位测试 杨庄煤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