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化过硫酸盐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被引量:74
1
作者 龙安华 雷洋 张晖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8-908,共11页
原位化学氧化(ISCO)是近些年来国内外较为推崇的一种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过硫酸盐(PS,S2O82-)具有易运输、较稳定、易溶于水和易传质等性质,能很好地适应ISCO的发展要求。它在光、热、过渡金属离子、强氧化剂和强碱性环境等活化条件... 原位化学氧化(ISCO)是近些年来国内外较为推崇的一种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过硫酸盐(PS,S2O82-)具有易运输、较稳定、易溶于水和易传质等性质,能很好地适应ISCO的发展要求。它在光、热、过渡金属离子、强氧化剂和强碱性环境等活化条件下,能产生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SO4·-,适用于氧化降解各种有机污染物。本文在分析活化过硫酸盐(activated persulfate,APS)氧化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不同方式活化过硫酸盐原位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及APS协同、联用技术的应用,并就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和热点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过硫酸盐 原位化学氧化修复(ISCO) 硫酸根自由基 有机污染物 土壤和地下水修复
原文传递
原位化学氧化法在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2
作者 纪录 张晖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42,共6页
综述了原位化学氧化法修复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最新进展 ,着重介绍了几种氧化剂 ,如二氧化氯、双氧水及Fenton试剂、高锰酸钾和臭氧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不足及改进 。
关键词 原位化学氧化法 土壤修复 地下水修复 化学污染物 土壤污染
下载PDF
Fenton原位化学氧化法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崔英杰 杨世迎 +1 位作者 王萍 贾永刚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96-1201,共6页
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已得到深入研究。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外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国内相关领域则鲜有报道。虽然国外已有工程试验,但目前对Fenton试剂降解土壤和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 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已得到深入研究。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外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国内相关领域则鲜有报道。虽然国外已有工程试验,但目前对Fenton试剂降解土壤和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尚处于基础阶段。本文主要综述了Fenton技术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发展过程和反应基本机理的研究进展,并针对修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下水修复 原位化学氧化 FENTON技术 自由基机理
下载PDF
有机污染土壤原位化学氧化药剂投加方式的综述 被引量:28
4
作者 唐小龙 吴俊锋 +1 位作者 王文超 李社锋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6-380,共5页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是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最经济有效的技术之一。药剂的投加与分散技术是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的核心。药剂投加与分散方式的选择与污染场地的土壤渗透性、特征水平、污染深度、氧化剂性质、修复费用等相关。阐述了直压式注...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是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最经济有效的技术之一。药剂的投加与分散技术是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的核心。药剂投加与分散方式的选择与污染场地的土壤渗透性、特征水平、污染深度、氧化剂性质、修复费用等相关。阐述了直压式注射法、注射井法、土壤置换法和高压-旋喷注射法等药剂投加与分散技术的适用性、控制参数及优缺点等,引用工程实例对药剂投加与分散技术在原位化学氧化修复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 土壤修复 原位化学氧化 药剂投加
下载PDF
碱活化过硫酸盐在某氯代烃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传维 迟克宇 +4 位作者 杨乐巍 刘鹏 王文峰 李书鹏 杜娇皓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16-1926,共11页
碱活化过硫酸盐适用于降解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中的氯代烃。以典型氯代烃类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碱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地下水中氯代烃的小试实验研究及中试规模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污染物去除率与污染物初始浓度、氧化剂投加比相关;污... 碱活化过硫酸盐适用于降解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中的氯代烃。以典型氯代烃类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碱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地下水中氯代烃的小试实验研究及中试规模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污染物去除率与污染物初始浓度、氧化剂投加比相关;污染物初始浓度越高,去除率越低;氧化剂投加量越大,去除率越高,用于该场地地下水修复的最佳氧化剂投加比为1%~3%。中试药剂原位注入采用高压旋喷注射工艺,按最佳氧化剂投加比将药剂注入至污染含水层,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经注药修复8个月后,地下水中氯代烃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大部分区域的污染物浓度已达到修复目标,局部初始浓度偏高区域的污染物浓度接近修复目标。同时,SO_(4)^(2-)浓度进行监测发现:SO_(4)^(2-)浓度随修复后时间延长逐渐降低,通过趋势分析预测的残留SO_(4)^(2-)浓度将逐步下降直至恢复正常水平或满足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修复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 氯代烃 有机污染场地
原文传递
In situ chemical oxidation of aniline by persulfate with iron(Ⅱ) activation at ambient temperature 被引量:18
6
作者 Yong Qing Zhang Wei Lin Huang Donna E.Fennell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8期911-913,共3页
The kinetics of aniline degradation by persulfate processes with iron(Ⅱ) activation at ambient temperature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With iron(Ⅱ) as initiator,the oxidation reactions were found to follow a ... The kinetics of aniline degradation by persulfate processes with iron(Ⅱ) activation at ambient temperature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With iron(Ⅱ) as initiator,the oxidation reactions were found to follow a biphasic rate phenomenon:a rapid transformation followed by a slow but sustained oxidation process.In the first 30 s,the reaction mainly relies on the persulfate-Fe^(2+) reaction in which aniline is oxidized rapidly.After 30 s,the aniline was still oxidized but the rate of reaction tended to be slower and the rates were clearly linear-proportional.After the initial fast oxidation,the reactions appeared to follow a pseudo-first-order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ULFATE ANILINE In situ chemical oxidation
下载PDF
多相抽提+原位化学氧化联合技术在有机污染场地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锦淮 顾春杰 《上海化工》 CAS 2017年第12期20-24,共5页
经环境调查,某化工企业原址的地下水受到了氯苯、二氯苯等有机物污染。选取了其中两块相邻的8 m×4m区域作为中试场地,对比了"多相抽提+原位化学氧化"联合应用技术和单一多相抽提技术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较... 经环境调查,某化工企业原址的地下水受到了氯苯、二氯苯等有机物污染。选取了其中两块相邻的8 m×4m区域作为中试场地,对比了"多相抽提+原位化学氧化"联合应用技术和单一多相抽提技术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较高、深度较深的污染场地,采用单一多相抽提技术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修复目标;而采用"多相抽提+原位化学氧化"联合应用技术则能快速有效地达到修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 多相抽提 原位化学氧化 联合应用
下载PDF
石油烃类污染地下水的汽提和原位化学氧化修复 被引量:17
8
作者 桂时乔 马烈 +1 位作者 张芝兰 张峰 《环境科技》 2013年第3期48-50,53,共4页
某化工生产场地历史上发生油类泄漏,造成了现场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并在浅层地下水的上端形成了轻组分非水相流体。采用汽提和原位化学氧化的工艺对该污染场地进行修复。结果表明,汽提系统可以有效的回收场地中的轻质非水相流体.原... 某化工生产场地历史上发生油类泄漏,造成了现场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并在浅层地下水的上端形成了轻组分非水相流体。采用汽提和原位化学氧化的工艺对该污染场地进行修复。结果表明,汽提系统可以有效的回收场地中的轻质非水相流体.原位化学氧化系统对去除存在于中一低渗透性的场地地下水中的石油烃类污染物具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修复 轻质非水相流体 汽提 原位化学氧化
下载PDF
原位化学氧化高压注射修复优化设计与应用案例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乐巍 张岳 +3 位作者 李书鹏 张晓斌 尹鹏程 王旭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5-189,共5页
在国内有机污染场地修复中,原位化学氧化高压注射已经广泛应用。依托某化工厂土壤修复工程中典型修复地块A-1,现场试验确定典型地层的原位注射药剂扩散半径、单孔最大注浆量。根据加密补充调查、土壤数据分析,按空间分布划分为3个浓度... 在国内有机污染场地修复中,原位化学氧化高压注射已经广泛应用。依托某化工厂土壤修复工程中典型修复地块A-1,现场试验确定典型地层的原位注射药剂扩散半径、单孔最大注浆量。根据加密补充调查、土壤数据分析,按空间分布划分为3个浓度主分区及6个浓度亚分区。通过小试确定3个浓度主分区的投加比,设计各分区的单孔注浆量、氧化剂配制浓度及配方等参数,实现各分区修复药剂投加比的优化。设计中不同深度的不同注浆量,在施工中通过注射过程调整高压注射钻杆的提升速度来实现。最终3个浓度主分区土壤污染物均达到修复目标值。此原位化学氧化高压注射设计方法可在确保修复达标的前提下,达到优化修复地块药剂投加比参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场地 原位化学氧化 高压注射 优化设计
原文传递
Temperature effect on the kinetics of persulfate oxidation of p-chloroaniline 被引量:13
10
作者 Yong Qing Zhang Xiao Zhe Du Wei Lin Hu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58-361,共4页
The kinetics of heat-facilitated persulfate oxidation of p-chloroaniline(PCA) in aqueous solutions was measured at five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 and at four different oxidant concentrations.The PCA degradati... The kinetics of heat-facilitated persulfate oxidation of p-chloroaniline(PCA) in aqueous solutions was measured at five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 and at four different oxidant concentrations.The PCA degradation was found to follow a pseudo-first-order decay model when the persulfate was excessive.The pseudo-first-order rate constants of PCA degradation by persulfate(50 mmol/ L) at pH 7.0 are 0.12×10^-4,0.28×10^-4,0.43×10^-4,0.83×10^-4,1.32×10^-4 s^-1 at 10,20,30,40 and 50℃,respectively. Under the above reaction conditions,the reaction has activation energy of 49.97 kJ/mol.The observed rate was found to be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oxidant concentration.Raising temperature and increasing persulfate concentration can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 the PCA degra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ULFATE P-CHLOROANILINE KINETICS In situ chemical oxidation TEMPERATURE
原文传递
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修复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章生卫 程小谷 +2 位作者 于李罡 严青云 巫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6-60,共5页
针对某地块地下水中石油烃(C6~C36)污染物,该文采用过硫酸盐作为氧化剂、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开展污染地下水的原位化学氧化修复。修复技术中采用正三角形方式布设药剂投入点,单点影响半径设计为3 m,注入间距5.2 m,过硫酸盐、氢氧化钠药剂... 针对某地块地下水中石油烃(C6~C36)污染物,该文采用过硫酸盐作为氧化剂、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开展污染地下水的原位化学氧化修复。修复技术中采用正三角形方式布设药剂投入点,单点影响半径设计为3 m,注入间距5.2 m,过硫酸盐、氢氧化钠药剂投入量为地下水质量的4%~6%、0.52%~0.78%。根据监测井水质采样分析结果,实时更新地块概念模型,结果表明原位化学氧化修复在地下水中石油烃(C6~C36)污染物降解中作用明显,均达到目标修复值。硫酸盐出现局部超标和反弹现象,但残余硫酸盐对未来受体和环境的风险仍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石油烃(C6~C36) 原位化学氧化 修复效果
下载PDF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在苯酚类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崔朋 刘骁勇 +2 位作者 刘敏 朱兆迪 李惠生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9期242-244,共3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应用于某苯酚类污染场地的具体实施过程。场地主要污染物为苯酚类化合物,考虑到场地的修复深度、污染状况和水文地质情况,采用原位化学氧化作为本场地的主要修复技术。该场地修复工期为9个月,修复深度为3... 本文详细介绍了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应用于某苯酚类污染场地的具体实施过程。场地主要污染物为苯酚类化合物,考虑到场地的修复深度、污染状况和水文地质情况,采用原位化学氧化作为本场地的主要修复技术。该场地修复工期为9个月,修复深度为3. 6~4. 8m,修复面积1289 m^2。工程实施结果表明:采用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在规定的时间内,可有效的氧化该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苯酚类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化学氧化 有机类污染 场地修复
下载PDF
氰化物污染土壤修复工程环境足迹评估方法和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桑春晖 杨欣桐 +4 位作者 张红振 肖萌 刘瑞平 孟藤藤 李香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05-2915,共11页
在界定评估边界、细化数据清单和系统构建评估流程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环境足迹分析计算工具Spreadsheets for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Analysis(SEFA),以山东某氰化物污染地块为例,基于实际获取数据,进行环境足迹的定... 在界定评估边界、细化数据清单和系统构建评估流程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环境足迹分析计算工具Spreadsheets for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Analysis(SEFA),以山东某氰化物污染地块为例,基于实际获取数据,进行环境足迹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修复工程污染土方量74948m^(3),材料消耗量2249t,固废产生量4.19t,水资源消耗量2714m^(3),废水产生量2481m^(3),能源消耗量4274万MJ,温室气体(GHG)排放量为2463t CO_(2)-eq.原位化学氧化相对原地异位化学氧化的环境影响更小,去除每千克氰化物的能源效率和GHG排放强度分别为6415MJ/kg和339.11kg CO_(2)-eq/kg,约占异位化学氧化的25%.案例结果表明,SEFA能够快速、高效地定量评估氰化物污染修复工程的环境影响,上游原材料的使用导致的间接排放是环境足迹的主要来源,设备使用时长和材料用量是影响评估结果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化学氧化 异位化学氧化 过硫酸钠 绿色可持续修复 碳排放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在原位修复土壤过程中的监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姜勇 徐刚 +3 位作者 杨洁 郭琳 司马菁珂 何瑞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0年第6期18-22,共5页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ERT)对上海市某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污染原地修复进行研究,通过持续监测药剂注入前后电阻率的改变来推断药剂和污染物的扩散路径。结果表明,药剂扩散的影响半径介于2 m^4 m之间;其影响深度根据注药点和土壤渗透性...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ERT)对上海市某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污染原地修复进行研究,通过持续监测药剂注入前后电阻率的改变来推断药剂和污染物的扩散路径。结果表明,药剂扩散的影响半径介于2 m^4 m之间;其影响深度根据注药点和土壤渗透性差异而有所不同,在16 m处注药的影响深度大于监测深度20 m,ERT技术在监控原位注入修复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场地 土壤修复 原位化学氧化 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 过程监控
下载PDF
连续管式原位注入化学氧化技术对某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沈宗泽 王祺 +5 位作者 阎思诺 郭丽莉 王勇 李书鹏 郝贵宝 刘渊文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100,共8页
针对传统地下水原位注入化学氧化技术存在注入深度浅、效率低等问题,采用连续管和高压水射流技术实现地下水原位修复药剂钻注一体化和水射流钻进,以提高效率和深层修复。以某退役化工厂地下水中的氯苯为目标污染物,基于自主开发的连续... 针对传统地下水原位注入化学氧化技术存在注入深度浅、效率低等问题,采用连续管和高压水射流技术实现地下水原位修复药剂钻注一体化和水射流钻进,以提高效率和深层修复。以某退役化工厂地下水中的氯苯为目标污染物,基于自主开发的连续管式原位注入化学氧化技术开展了中试规模的实验研究,基于现场实验确定原位注入药剂影响半径并评估了修复效果。结果表明,药剂影响半径可达2 m,且药剂扩散趋势与场地总体地下水流场的流向基本吻合;经原位化学氧化处理后,实验区地下水中氯苯检测质量浓度低于400μg·L^(−1),即采用连续管式原位注入化学氧化技术实现了实验区地下水中氯苯的有效去除。本研究可为连续管注入技术在地下水原位修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场地 连续管式原位注入 原位化学氧化 中试实验
原文传递
有机污染场地原位化学氧化高压旋喷修复试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霞 桑康云 刘泽宇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4-130,共7页
原位化学氧化高压旋喷修复技术在有机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某复合有机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为依托,通过现场影响半径试验确定了该场地的高压旋喷最佳施工参数,经过室内小试研究了氧化药剂投加比与污染物初始浓度对修复... 原位化学氧化高压旋喷修复技术在有机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某复合有机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为依托,通过现场影响半径试验确定了该场地的高压旋喷最佳施工参数,经过室内小试研究了氧化药剂投加比与污染物初始浓度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并通过中试规模工程应用确定了该场地氧化药剂的最佳投加比。结果表明:该场地的高压旋喷最佳施工参数为旋转速度15 r/min,喷嘴直径2.5 mm,注药压力25 MPa,提升速度15 cm/min;NaOH活化过硫酸钠的复配型氧化药剂的修复效果良好,氧化药剂投加比越低,污染物初始浓度越高,则污染物去除率越高;当氧化药剂投加比增加到5%时,中试规模工程应用区域内的各有机污染物浓度均可降至修复目标值。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旋喷 原位化学氧化 有机污染场地 土壤修复
原文传递
聚噻吩/纳米M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光 时宇 +2 位作者 康萌萌 冯孝中 张治红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8-634,共7页
纳米二氧化锰(MnO2)作为超级电容材料已被广泛研究。为了改善其充放电性能,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聚噻吩/纳米MnO2(PTh/MnO2)复合材料,对纳米MnO2进行性能改性。通过改变聚噻吩在PTh/MnO2复合材料中的掺杂量,制备出一系列的复合材... 纳米二氧化锰(MnO2)作为超级电容材料已被广泛研究。为了改善其充放电性能,采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聚噻吩/纳米MnO2(PTh/MnO2)复合材料,对纳米MnO2进行性能改性。通过改变聚噻吩在PTh/MnO2复合材料中的掺杂量,制备出一系列的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IIR)、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PTh/MnO2复合材料的化学性能、晶体结构以及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详细考察。接着采用CT001A型电池测试系统对以PTh/MnO2复合材料做负极所制得的密封扣式电池进行了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nO2和聚噻吩在不同的PTh/MnO2复合材料中形貌各异。当聚噻吩含量为8wt%~10wt%时,MnO2在PTh/MnO2复合材料中分布最为均匀;当聚噻吩含量较高时,MnO2的形貌受到严重影响,其原来的管状结构接近消失。聚噻吩含量的不同,同样也影响了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当聚噻吩的含量为20wt%时,在循环20次后,电池的平衡容量为最高,可达700mAh/g。这明显高于以纳米MnO2为负极时的电池容量。由此可见,聚噻吩对纳米MnO2的充放电性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该研究为PTh/MnO2复合材料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的使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充放电性能 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 聚噻吩 二氧化锰
原文传递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中不同氧化体系对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云飞 聂天宏 +4 位作者 徐辰 于宁宁 孙营军 陈立波 顾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67-1472,共6页
分别以类Fenton试剂、H_(2)O_(2)活化过硫酸钠、碱活化过硫酸钠、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构建土壤和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ISCO)的FT、H-SP、A-SP、PP氧化体系,对比了4个氧化体系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2种典型挥发性有机物苯和三氯乙烯(TCE)的... 分别以类Fenton试剂、H_(2)O_(2)活化过硫酸钠、碱活化过硫酸钠、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构建土壤和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ISCO)的FT、H-SP、A-SP、PP氧化体系,对比了4个氧化体系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2种典型挥发性有机物苯和三氯乙烯(TCE)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4个氧化体系对苯和TCE的去除效果均随氧化剂投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FT氧化体系对苯的去除效果最佳,在适宜投加量(1.0%)下,土壤和地下水中苯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1.82%、99.50%;PP氧化体系对TCE的去除效果最佳,在适宜投加量(1.0%)下,土壤和地下水中TCE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3.66%、76.68%。H-SP、A-SP、PP氧化体系对于土壤环境中苯和TCE的去除效果更明显,而FT氧化体系对于地下水中苯和TCE的去除效果更明显。结合修复效果和修复成本,FT氧化体系在ISCO修复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适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化学氧化 挥发性有机物 土壤 地下水
下载PDF
多相抽提-原位化学氧化协同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窈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针对单一原位化学氧化和多相抽提技术难以达到氯苯类污染场地的修复目标,文章采用两者协同修复技术同时实现复杂场地氯苯类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以上海市某氯苯类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多相抽提、原位化学氧化和两者协同修复... 针对单一原位化学氧化和多相抽提技术难以达到氯苯类污染场地的修复目标,文章采用两者协同修复技术同时实现复杂场地氯苯类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以上海市某氯苯类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多相抽提、原位化学氧化和两者协同修复研究,对比不同修复方式对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单一的多相抽提和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均无法修复达标,协同处置后根据为期1年的长期监测结果,CJ1、CJ2、CJ3地下水氯苯类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别降低93.89%、93.39%和94.15%,CT1、CT2、CT3土壤氯苯类污染物质量分数分别降低74.17%、76.86%和76.23%,均低于修复目标值,协同修复效果具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多相抽提对重质非水相液体(DNAPL)物质的去除和原位化学氧化对溶解态污染物以及残余的DNAPL相物质的强化处理是显著促进氯苯类污染物去除的主要原因。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氯苯类污染场地修复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类污染物 多相抽提 原位化学氧化 地下水 土壤
下载PDF
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过程的地球物理动态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腾 张家铭 +3 位作者 李书鹏 郭丽莉 王祺 毛德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2-442,共11页
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过程的动态监测是评估修复进程和效果的重要环节,监测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修复效率及费用。本研究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结合常规监测井数据,全面刻画了原位热强化氧化耦合修复过程。结果显示,场地内电阻率与水化学、... 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过程的动态监测是评估修复进程和效果的重要环节,监测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修复效率及费用。本研究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结合常规监测井数据,全面刻画了原位热强化氧化耦合修复过程。结果显示,场地内电阻率与水化学、地下水位、污染物含量和温度数据相互验证,实现了点面信息结合。研究发现,在原位热修复过程中,场地内地层电阻率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基于温度与电阻率的经验关系,本文提出了污染物含量变化对电阻率的影响系数,得出影响系数随污染物含量的不断减小而增加。本研究还推算出原位热修复过程中温度及污染物含量的分布,即浓度随温度的不断升高而降低。针对原位氧化修复过程,电阻率变化有效刻画了原位氧化修复中过硫酸钠及水的动态注入过程。研究充分体现了地球物理方法在原位修复监测中的优势,可为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修复过程精准、高效及低成本的动态监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 有机污染场地 原位热修复 原位化学氧化 动态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