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在线原位ATR-FTIR技术测定介孔CuAl_2O_4对黄药的吸附 被引量:10
1
作者 葛东来 范迎菊 +1 位作者 尹龙 孙中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1-376,共6页
以丁胺和正十二醇为混合模板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介孔纳米CuAl_2O_4.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N_2吸附-脱附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连续在线原位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光谱技术研究了水溶... 以丁胺和正十二醇为混合模板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介孔纳米CuAl_2O_4.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N_2吸附-脱附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连续在线原位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ATR-FTIR)光谱技术研究了水溶液中丁基和辛基黄药在介孔CuA_l2O_4表面的吸附.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1200和1040 cm^(-1)两处黄药特征峰的高度逐渐增加,根据1200 cm^(-1)处C—O—C伸缩振动峰的变化来评价黄药在CuAl_2O_4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介孔纳米CuAl_2O_4对黄药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100 min的时间内,CuAl_2O_4样品对丁基和辛基黄药的吸附量分别达到了236和300 mg·g^(-1),且属于化学吸附.对实验数据进行理论模拟,发现吸附过程更接近于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吸附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 介孔 CuAl2O4 黄药
下载PDF
原位吸附技术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
2
作者 张兆鑫 曹宁宁 +6 位作者 李林记 刘素青 李佳昊 曹翠 李和平 张凯 石勇丽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14,共13页
常见六价铬Cr(Ⅵ)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如客土法、还原法、固化法、生物法等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及Cr(Ⅵ)被二次氧化等缺点。理想修复技术应能快速、低成本地将铬元素(Cr)从土壤中彻底去除。本文将聚吡咯(PPy)通过原位聚合的方式负载在凹凸棒... 常见六价铬Cr(Ⅵ)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如客土法、还原法、固化法、生物法等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及Cr(Ⅵ)被二次氧化等缺点。理想修复技术应能快速、低成本地将铬元素(Cr)从土壤中彻底去除。本文将聚吡咯(PPy)通过原位聚合的方式负载在凹凸棒土(ATP)表面,制备了以PPy为“壳”和以ATP为“核”的ATP/PPy复合材料,ATP/PPy对Cr(Ⅵ)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85.19mg/g,吸附机理包括静电引力、螯合、还原与离子交换等。将ATP/PPy嵌入土壤中,利用Cr(Ⅵ)在土壤中的纵向迁移及横向浓度差渗透,可实现对土壤中Cr(Ⅵ)的原位吸附。实验考察了模拟降雨量、土壤pH、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因素对土壤中Cr(Ⅵ)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试土壤中Cr(Ⅵ)浓度为30mg/kg,模拟降雨量为6mL/天,土壤有机质含量为7.6g/kg,土壤容重为1.22g/cm^(3),土壤p H为5.86时,第35天时土壤滤液中Cr(Ⅵ)去除率为58.51%,土壤中Cr(Ⅵ)含量降低至2.97mg/kg,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建设用地第二类用地筛选值5.7mg/kg。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经济环保、效率高、去除彻底等优势,可为污染场地的高效低成本治理提供新思路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聚吡咯 土壤修复 六价铬 原位吸附
下载PDF
两性离子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及对废水中阴/阳离子染料的吸附去除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海怡 冉廷敏 +1 位作者 张福平 史玉琳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0-386,共7页
以三聚氯氰和5-氨基间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制备了一种新型耐盐两性离子超分子水凝胶(ZSH)2,4,6-三(3,5-二羧基苯基氨基)-1,3,5-三嗪。运用FTIR、NMR、MS和SEM技术对ZSH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对阴离子染料活性艳红(K-2BP)和阳离... 以三聚氯氰和5-氨基间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制备了一种新型耐盐两性离子超分子水凝胶(ZSH)2,4,6-三(3,5-二羧基苯基氨基)-1,3,5-三嗪。运用FTIR、NMR、MS和SEM技术对ZSH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对阴离子染料活性艳红(K-2BP)和阳离子红(X-GTL)的吸附去除。基于ZSH的pH响应性和耐盐性,在高盐染料废水中利用ZSH的原位溶胶-凝胶转变,可在其与阴/阳离子染料接触的瞬间完成吸附。当吸附pH为0.86、ZSH与K-2BP的质量比为5∶2时,K-2BP的去除率可达89.6%,饱和吸附量为459.2 mg/g;当吸附pH为1.00、ZSH与X-GTL的质量比为2∶1时,X-GTL的去除率可达91.8%,饱和吸附量为427.6 mg/g。ZSH吸附K-2BP和X-GTL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水凝胶 PH响应性 耐盐 两性离子化合物 原位吸附
下载PDF
纳他霉素的大孔树脂原位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郑迎莹 王大红 +2 位作者 徐鹏 沈文浩 张颖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2-46,共5页
考察9种大孔树脂对纳他霉素的静态吸附行为和解析效果,探讨吸附过程中树脂静态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过程,并研究大孔树脂在Streptomyces natalensis HW-2发酵液中对纳他霉素的原位吸附效果。结果表明,HPD300和HPD450树脂对纳他霉素的吸... 考察9种大孔树脂对纳他霉素的静态吸附行为和解析效果,探讨吸附过程中树脂静态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过程,并研究大孔树脂在Streptomyces natalensis HW-2发酵液中对纳他霉素的原位吸附效果。结果表明,HPD300和HPD450树脂对纳他霉素的吸附与解吸效果较好,吸附率分别为83.47%,96.14%,解吸率分别为95.22%,85.42%,吸附量分别达到0.63,0.72 mg/g干树脂,HPD450适合对纳他霉素的吸附和解析。根据HPD450树脂的等温吸附动力学,HPD450树脂对纳他霉素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主要为单分子层吸附。在发酵48 h时添加4 g/30 mL的HPD450树脂进行原位吸附,使发酵过程中纳他霉素总产量提高了66.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大孔树脂 原位吸附 发酵
下载PDF
实验室条件下活性炭吸附法降低口含烟中烟草特有亚硝胺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峄涵 郑赛晶 +3 位作者 汪阳忠 简小朋 杨菁 沈轶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0-45,61,共7页
为探寻降低口含烟中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的方法,利用烟末润湿后其表面黏性增加的特点,在实验室将少量活性炭材料微粒充分铺展分散在烟末表面,通过原位吸附方式降低烟末中TSNAs,并对方法进行了生产工艺模拟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提高活... 为探寻降低口含烟中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的方法,利用烟末润湿后其表面黏性增加的特点,在实验室将少量活性炭材料微粒充分铺展分散在烟末表面,通过原位吸附方式降低烟末中TSNAs,并对方法进行了生产工艺模拟应用验证。结果表明,提高活性炭材料添加量、降低活性炭材料粒径、采用氧化锌对活性炭材料改性、提高口含烟原料含水率以及增加活性炭材料与烟末的接触时间等方法可提高活性炭材料对口含烟中TSNAs的吸附率。应用结果表明,在口含烟含水率40%左右时,加入占原料质量4%、粒径大小约为400目(0.037 mm)的椰壳活性炭材料,可吸附口含烟产品中26.9%的TSNAs。该方法操作简单,口含烟粉末润湿后保持原形,椰壳活性炭材料易获得且添加量少,同时该活性炭材料无细胞毒性,其在与现有口含烟生产工艺结合应用方面具有一定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吸附 烟草特有亚硝胺 口含烟 活性炭
下载PDF
原位吸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催化制备茚二醇
6
作者 成喜雨 王静 柯屾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在浸没式膜反应器(IMB)中利用恶臭假单胞菌ATCC 55687催化茚制备顺式茚二醇。采用25根膜丝制作的膜组件,在茚为3 g/L时,经过24 h培养,IMB中顺式茚二醇产量达到悬浮细胞反应器(SCB)的4倍多;进一步,在培养开始阶段加入10 g/L sp-207树脂... 在浸没式膜反应器(IMB)中利用恶臭假单胞菌ATCC 55687催化茚制备顺式茚二醇。采用25根膜丝制作的膜组件,在茚为3 g/L时,经过24 h培养,IMB中顺式茚二醇产量达到悬浮细胞反应器(SCB)的4倍多;进一步,在培养开始阶段加入10 g/L sp-207树脂进行原位吸附,IMB中顺式茚二醇产量最高达709 mg/L,为SCB产量的660%,容积产率也从SCB中的6 mg/(L·h)提高到30 mg/(L·h)。在原位吸附IMB中,中空纤维膜既可作为固定化细胞载体,同时又可作为第二相吸附不溶性底物,降低底物和产物抑制,兼有固定化反应器和两相反应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吸附 生物反应器 浸没式 顺式茚二醇
下载PDF
聚苯胺/聚合物导电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7
作者 闾兴圣 王庚超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从制备方法着手综述了近年来聚苯胺/聚合物导电材料研制开发的最新成果,并简介了聚苯胺/聚合物导电材料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聚苯胺 导电复合材料 溶液共混法 机械熔融共混法 乳液共混法 现场吸附聚合法
下载PDF
聚苯胺/涤纶导电织物再掺杂及洗涤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韩克清 金惠芬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27,共3页
采用现场吸附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 /涤纶导电织物 ,采用不同种类的酸对其进行再掺杂 ,研究了酸的种类对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 ,并对导电织物进行了洗涤实验及洗涤牢度实验。结果表明 :无机酸对导电织物的掺杂效果优于大多数有机酸。导电涤... 采用现场吸附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 /涤纶导电织物 ,采用不同种类的酸对其进行再掺杂 ,研究了酸的种类对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 ,并对导电织物进行了洗涤实验及洗涤牢度实验。结果表明 :无机酸对导电织物的掺杂效果优于大多数有机酸。导电涤纶织物的导电性能受洗涤液酸碱度的影响 ,其中碱性洗涤液使导电性能降低 2个数量级 ,酸性洗涤液使导电性能下降 1个数量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掺杂 洗涤性 聚苯胺 涤纶 导电织物 现场吸附聚合 导电纤维
下载PDF
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模拟实验技术新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振宏 邓泽 +3 位作者 李贵中 陈刚 陈浩 庚勐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4年第3期95-100,共6页
煤岩的吸附/解吸数据是煤层气资源预测、产能评价必需的核心参数,目前常规的等温吸附实验只能获得固定温度下的吸附量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如何获得储层条件下准确的等温吸附数据,是煤层气储层实验测试孜孜以求的目标。针对当前煤层气等... 煤岩的吸附/解吸数据是煤层气资源预测、产能评价必需的核心参数,目前常规的等温吸附实验只能获得固定温度下的吸附量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如何获得储层条件下准确的等温吸附数据,是煤层气储层实验测试孜孜以求的目标。针对当前煤层气等温吸附测试主要沿用美国专利US5058442/4528550,采用IS-300等温吸附仪,存在测试范围小、破坏样品原始结构及无围压约束等突出问题,创新研制煤层气原位吸附/解吸模拟装置,克服了目前等温吸附测试未考虑地应力影响,不能代表地层真实吸附状态的缺陷。特别是形成非吸附性气体等温吸附实验方法,为变体积自由空间的计算提供参数。该装置的成功研制开发,一方面实现等温吸附装置国产化,另一方面实现高温压条件下煤岩原位吸附模拟技术的从无到有。研究发现,在较高温度和压力时(>85℃,>30MPa),温度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大于压力的影响。从而证实含气量与埋深关系存在"临界深度",即浅部煤层含气量随埋深增大而增高,在一定埋深达到最大值,超过此埋深之后含气量随埋深进一步增大而趋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原位模拟 吸附特征 国产化
下载PDF
聚苯胺/锦纶/氨纶复合导电织物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9
10
作者 狄剑锋 唐俊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7,共5页
为制备导电性能良好的导电织物,开发出柔软性智能纺织品,详细介绍制备导电织物的原料、设备、方法及织物导电性能测试方法。以锦纶/氨纶经平绒针织物为基体材料,聚苯胺为导电材料,采用现场吸附聚合沉积法制备导电性良好的聚苯胺复合导... 为制备导电性能良好的导电织物,开发出柔软性智能纺织品,详细介绍制备导电织物的原料、设备、方法及织物导电性能测试方法。以锦纶/氨纶经平绒针织物为基体材料,聚苯胺为导电材料,采用现场吸附聚合沉积法制备导电性良好的聚苯胺复合导电织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法研究盐酸浓度、过硫酸铵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导电织物聚苯胺含量及经纬向电阻率的影响。结合各工艺条件下的反应原理,分析各工艺条件在不同阶段对制备导电织物的影响程度,优化制备导电织物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锦纶 氨纶 导电织物 现场吸附聚合法 反应条件 导电性能
下载PDF
聚苯胺/聚丙烯导电纤维的制备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鸿 王立久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20,25,共5页
采用现场吸附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聚丙烯导电纤维,研究了盐酸浓度、氧化剂浓度、苯胺单体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纤维上聚苯胺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改变纤维截面形状和粗细、共混纺丝、表面等离子体处理等改性处理对纤维... 采用现场吸附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聚丙烯导电纤维,研究了盐酸浓度、氧化剂浓度、苯胺单体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纤维上聚苯胺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改变纤维截面形状和粗细、共混纺丝、表面等离子体处理等改性处理对纤维上聚苯胺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聚丙烯纤维 现场吸附聚合 反应条件 纤维改性
下载PDF
In situ adsorption-catalysis system for the removal of o-xylene over an activated carbon supported Pd catalyst 被引量:7
12
作者 HUANG Shaoyong, ZHANG Changbin, HE Hong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7期985-990,共6页
An activated carbon (AC) supported Pd catalyst was used to develop a highly efficient in situ adsorption-catalysis system for the removal of low concentrations of o-xylene. In this study, three kinds of Pd/AC cataly... An activated carbon (AC) supported Pd catalyst was used to develop a highly efficient in situ adsorption-catalysis system for the removal of low concentrations of o-xylene. In this study, three kinds of Pd/AC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and tested to investigate the synergistic efficiency between adsorption and catalysis for o-xylene removal. The Pd/AC catalyst was first used as an adsorbent to concentrate dilute o-xylene at low temperature. After saturated adsorption, the adsorbed o-xylene was oxidized to CO2 and H20 by rais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catalyst b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re than 99% of the adsorbed o-xylene was completely oxidized to CO2 over a 5% Pd/AC catalyst at 140℃. Brunauer-Emmett-Teller (BET) analysi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TPD), and temperature-programmed oxidation (TPO)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o-xylene adsorption-desorption and the in situ adsorption-catalysis activity of the AC support and Pd/AC catalyst. A synerg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 support and the active Pd species for the removal of low concentrations of o-xylene was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itu adsorption-catalysis PD/A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下载PDF
化工园区工业污水“分类分质”处理工艺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邦 杨艳坤 +3 位作者 张鑫 梁汀 黄嵘 朱凯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0,共5页
为提高化工园区环境治理水平,太湖流域某化工园区建设专业的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化工废水。通过“一企一管,明管(专管)输送”方式收集园区内各企业化工废水后排放至园区专业污水处理厂,按照“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方式进行集中处理。... 为提高化工园区环境治理水平,太湖流域某化工园区建设专业的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化工废水。通过“一企一管,明管(专管)输送”方式收集园区内各企业化工废水后排放至园区专业污水处理厂,按照“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方式进行集中处理。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0×10^(4) m^(3)/d,其中有机化工废水采用“调节均质+水解酸化+AO生化+芬顿氧化+高效沉淀+活性炭原位吸附脱附”组合工艺处理,无机化工废水采用“调节均质+高效沉淀”工艺处理,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18)及《化学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2/939—2020)排放限值要求。平均废水处理成本约为8.466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园区 芬顿氧化 高效沉淀 活性炭 原位吸附脱附
原文传递
抗静电聚苯胺改性羊毛纤维的制备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洪锋 杨锦锦 +2 位作者 吴壮壮 梁婧 王小聪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2-44,55,共4页
采用原位吸附聚合方法,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制备抗静电聚苯胺改性羊毛纤维,并对所得纤维的抗静电性能及水洗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聚苯胺在羊毛纤维上原位自组装生成,均匀分散且紧密包覆在羊毛纤维表面,改性纤维具有优良的... 采用原位吸附聚合方法,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制备抗静电聚苯胺改性羊毛纤维,并对所得纤维的抗静电性能及水洗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聚苯胺在羊毛纤维上原位自组装生成,均匀分散且紧密包覆在羊毛纤维表面,改性纤维具有优良的耐水洗性.该制备方法的单体原料易得,合成工艺简单,适于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聚苯胺 抗静电纤维 原位吸附聚合法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PFAS来源、迁移转化与去除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晓地 邸文馨 +1 位作者 朱洋墨 吴远远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4,共14页
人工合成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因其结构中含有碳-氟键,使其具有疏水、疏油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之中.使用后的PFAS大多都汇集于污水处理厂中,成为环境中一个重要的汇.加之,污水生物处理过程大多只能对PFAS前体物质... 人工合成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因其结构中含有碳-氟键,使其具有疏水、疏油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之中.使用后的PFAS大多都汇集于污水处理厂中,成为环境中一个重要的汇.加之,污水生物处理过程大多只能对PFAS前体物质进行转化而不是降解,以至于常常导致出水中PFAS浓度高于进水,甚至成为PFAS的源.因进入人体的PFAS的生物累积性和持久性会造成不同程度人体健康损害,所以,欧美等国家已开始限制PFAS的使用并致力于去除现存环境中的PFAS.在系统总结PFAS来源、浓度、转化和去除的基础上,对现存各种去除方法进行了效果分析,以便为后续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中PFAS迁移转化及去除等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最终得出,现有去除方法对PFAS去除降解效果十分有限;对出水吸附PFAS后原位同步降解、采用污泥焚烧处理似乎是最为有效的去除PFAS手段,也是未来该领域应重点研发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 污水处理 前体物质 生物转化 原位吸附降解 污泥焚烧
原文传递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 Polyaniline/Polypropylene Conductive Fibers 被引量:3
16
作者 Zhang Hong, Wu Xiaohua, Wang Qianqian, Wang Xiaolei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116034, China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3期250-252,共3页
PANI (polyaniline)/PP(polypropylene) conductive fibers with the conductivity value up to 0.12 S/cm were prepared with PP fibers as matrix via in-situ adsorption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The aniline monomer concentrat... PANI (polyaniline)/PP(polypropylene) conductive fibers with the conductivity value up to 0.12 S/cm were prepared with PP fibers as matrix via in-situ adsorption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The aniline monomer concentration, the oxidant concentration, the doping acid concentration and the reaction time have been found to strongly correlate with the result conductivity of the composite fibers. The optimized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were concluded as follow: 0.6 mol/L doping acid concentration, 0.02 g/ml oxidant concentration, 90% aniline monomer concentration and 120 min reaction time. In this process, the thickness of polyaniline sedimentation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PP fiber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eaction period. The properties and morphology of the composite fibers are 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materials POLYANILINE POLYPROPYLENE IN-situ adsorption POLYMERIZATION CONDUCTIVE fibers electrical properties
原文传递
生物制药废水深度处理工程设计实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沈晓铃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1年第6期57-60,共4页
某生物医药园区制药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含磷量高,难生物降解等特点,设计采用混凝沉淀-AAO-MBR-臭氧接触氧化-高效气浮-活性炭吸附-接触消毒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介绍了深度处理站的设计创新点、主要工艺参数、投资及运行成... 某生物医药园区制药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含磷量高,难生物降解等特点,设计采用混凝沉淀-AAO-MBR-臭氧接触氧化-高效气浮-活性炭吸附-接触消毒的组合工艺进行处理,介绍了深度处理站的设计创新点、主要工艺参数、投资及运行成本等。为应对来水水质变化,工艺设计了多级超越段,并完全实现了自控;另外,创新性地应用了高温蒸汽法活性炭原位吸附及脱附再生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准Ⅲ类标准,且尾水全部回用,实现了零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药废水 AAO-MBR 臭氧接触氧化 高温蒸汽法活性炭原位吸附 脱附再生 零排放
下载PDF
含磺酸盐有机硅聚醚新型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导电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冷翠婷 李小瑞 +2 位作者 费贵强 王海花 胡锦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3-416,共4页
采用原位吸附聚合法,使吡咯单体在含磺酸盐有机硅聚醚乳胶表面吸附聚合制备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条件如投料比、投料顺序、反应条件及有机硅等对含磺酸盐有机硅聚醚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咯用量为12%,n(FeCl3)∶n(蒽醌-2-磺酸... 采用原位吸附聚合法,使吡咯单体在含磺酸盐有机硅聚醚乳胶表面吸附聚合制备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条件如投料比、投料顺序、反应条件及有机硅等对含磺酸盐有机硅聚醚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咯用量为12%,n(FeCl3)∶n(蒽醌-2-磺酸钠)∶n(吡咯)=2.2∶1.2∶1,投料顺序为含磺酸盐有机硅聚醚、吡咯、蒽醌-2-磺酸钠(AQS)、FeCl3,反应温度0℃(冰浴),充氮气保护,反应时间为3h制备的导电磺酸盐有机硅聚醚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低,导电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盐有机硅聚醚 导电复合材料 聚吡咯 原位吸附聚合 导电性能
下载PDF
HDI三聚体改性聚氨酯/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导电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冷翠婷 李小瑞 +1 位作者 费贵强 王海花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3-537,共5页
采用原位吸附聚合法制备导电有机硅聚氨酯复合材料(PPy/HESO),研究了投料比、投料顺序及反应条件等对PPy/HESO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咯用量为12.5%、FeCl3、蒽醌-2-磺酸钠与吡咯摩尔比为2.2:1.2:1、投料顺序为HESO一吡咯一蒽醌2-... 采用原位吸附聚合法制备导电有机硅聚氨酯复合材料(PPy/HESO),研究了投料比、投料顺序及反应条件等对PPy/HESO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咯用量为12.5%、FeCl3、蒽醌-2-磺酸钠与吡咯摩尔比为2.2:1.2:1、投料顺序为HESO一吡咯一蒽醌2-磺酸钠-FeCl3、反应温度为0℃、ESO乳液的pH值=3时,制备出的PPy/HESO复合材料导电性能最佳。HESO乳胶中的Si与导电聚吡咯具有协同效果,利于聚吡咯与HESO乳胶形成互通导电构型,在HESO乳胶表面或界面处形成连续核壳型导电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有机硅聚氨酯 原位吸附聚合 导电性能
原文传递
TDI改性梳状有机硅聚醚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导电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冷翠婷 李小瑞 +1 位作者 费贵强 王海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26,38,共4页
采用原位吸附聚合法,使吡咯单体在有机硅聚氨酯(TESO)乳胶表面吸附聚合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投料比、投料顺序及反应条件等对有机硅聚氨酯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证明:吡咯用量12.5%,FeCl3、蒽醌-2-磺酸钠与吡咯摩尔比为2.2∶2.5∶1... 采用原位吸附聚合法,使吡咯单体在有机硅聚氨酯(TESO)乳胶表面吸附聚合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投料比、投料顺序及反应条件等对有机硅聚氨酯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证明:吡咯用量12.5%,FeCl3、蒽醌-2-磺酸钠与吡咯摩尔比为2.2∶2.5∶1,投料顺序为TESO-吡咯-蒽醌-2-磺酸钠-FeCl3,反应温度0℃,pH=3,制备的复合材料导电效果最佳。TESO乳胶中的Si与导电聚吡咯具有协同效果,利于聚吡咯与TESO形成互通网络结构,在TESO乳胶表面或界面处形成连续核壳型导电聚合物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聚氨酯 聚吡咯 原位吸附聚合 导电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