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半细毛羊的培育历程与养殖现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丽娟 申小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2-184,188,共4页
阐述了贵州半细毛羊的培育历程,即杂交改良,育成杂交和横交固定、自群扩繁阶段。分析了细毛羊的发展趋势,提出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有必要应用现代育种繁殖技术进一步培育贵州半细毛羊。
关键词 贵州半细毛羊 杂交改良 育成杂交 横交固定 自群扩繁
下载PDF
改良固定方法在降低重症新生儿留置针压疮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韩月皎 石继巧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3期2200-2201,2204,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固定方法在降低重症新生儿留置针压疮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7-12月入住我院NICU的265例重症新生儿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留置针固定方法,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留置针压疮发生... 目的观察改良固定方法在降低重症新生儿留置针压疮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7-12月入住我院NICU的265例重症新生儿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留置针固定方法,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留置针压疮发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留置针压疮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固定方法可以降低重症新生儿留置针压疮发生率、减轻压疮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留置针 压疮 改良固定方法 重症护理
下载PDF
改良与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健 万盛钰 +4 位作者 钟泽莅 曾俊 吴超 谭伦 林旭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94-999,共6页
目的比较改良与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月,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26例髌骨C型骨折患者(A组),与同期采用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的24例患者(B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 目的比较改良与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月,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26例髌骨C型骨折患者(A组),与同期采用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的24例患者(B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侧别及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及3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克氏针激惹皮肤、内固定失效、骨折复位丢失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A组手术时间较B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2,P=0.000);两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1、3 d 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1个月。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3.3±0.6)个月,B组(3.2±0.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9,P=0.559)。两组骨折愈合后均取出内固定物。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根据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A组获优15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8.5%;B组获优8例、良7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28,P=0.005)。末次随访时,A组均无克氏针激惹皮肤发生、B组发生3例;X线片复查示A组5例内固定失效、无骨折复位丢失,B组9例内固定失效、1例骨折复位丢失。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2%(5/26),低于B组的54.2%(1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1,P=0.010)。结论与传统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相比,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C型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改良术式 克氏针张力带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两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前贵 马志新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改进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观察其疗效并与夹板固定进行放射学比较。方法:100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经手法复位后,治疗组50例以改进缠绕式石膏条超腕掌关节固定,对照组50例以传统夹板固定。两组定期摄片复查直至... 目的:改进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观察其疗效并与夹板固定进行放射学比较。方法:100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经手法复位后,治疗组50例以改进缠绕式石膏条超腕掌关节固定,对照组50例以传统夹板固定。两组定期摄片复查直至骨折临床愈合,拆除外固定后指导功能锻炼,6mo后两组病人参照Cartland-Werl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分,放射学疗效按Lidstrom分级法比较。结果:腕关节功能评分,治疗组平均4.0±2.5分,优15例,良26例,可9例,优良率为82%;对照组平均6.0±4.1分,优12例,良21例,可17例,优良率为66%。放射学评级,治疗组:Ⅰ级35例,Ⅱ级11例,Ⅲ级4例;对照组:Ⅰ级23例,Ⅱ级17例,Ⅲ级10例。结论:改进石膏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较传统夹板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石膏固定 夹板 临床对照试验
下载PDF
改良钢板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永渊 韩步升 +1 位作者 韩有全 黄灿辉 《当代医学》 2008年第11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钢板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6月应用改良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15例。结果所有患者获9~36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没有出现髋内翻.关节僵硬,肢体短缩。优12例,良1... 目的探讨改良钢板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6月应用改良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15例。结果所有患者获9~36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没有出现髋内翻.关节僵硬,肢体短缩。优12例,良1例。结论改良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是一种良好、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钢板 内固定 股骨粗隆下骨折 儿童
下载PDF
改良方法固定导管在人工肝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秋仁 邓静思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方法固定导管对人工肝中心静脉置管滑脱、渗血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在医院行人工肝治疗的139例重症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41例行人工肝治疗的重症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 目的:探讨改良方法固定导管对人工肝中心静脉置管滑脱、渗血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在医院行人工肝治疗的139例重症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41例行人工肝治疗的重症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选用传统方式固定中心静脉导管,观察组对中心静脉导管选用改良固定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滑脱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肝中心静脉置管采用改良方法固定可有效减少导管滑脱及导管相关性感染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 中心静脉置管 改良方法 固定导管
下载PDF
改良胃管固定法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爱珠 黄国忠 +1 位作者 徐海山 许凯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0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索安全、有效、易行的胃管固定方法,减少胃管脱出和吻合口瘘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20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良胃管固定法和传统胶布固定方法。结果:试验组胃管脱出发生率(5.9... 目的:探索安全、有效、易行的胃管固定方法,减少胃管脱出和吻合口瘘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20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改良胃管固定法和传统胶布固定方法。结果:试验组胃管脱出发生率(5.94%)低于对照组(17.82%)(P<0.01),胃管重置试验组(2.97%)低于对照组(14.85%)(P<0.001),试验组皮肤及黏膜损伤发生率(4.95%)低于对照组(14.85%)(P<0.05)和吻合口瘘发生率(1.98%)低于对照组(8.91%)(P<0.05)。两组胃管固定术后舒适度评分,术后1、4和7 d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胃管固定方法较传统胶布固定牢靠、舒适,降低了胃管脱出率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管 改良固定 吻合口瘘
下载PDF
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8
作者 陶初华 俞钰贤 顾春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726-72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对47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进行复位骨折钢板固定。[结果]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定,本组患者治疗后优24例,良1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5.16%。术中... [目的]探讨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改良后内侧入路对47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进行复位骨折钢板固定。[结果]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定,本组患者治疗后优24例,良1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5.16%。术中解剖清晰,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结论]采用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能充分显露骨折部位,准确复位和牢固固定,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具有解剖清晰,出血少,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是适合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内侧入路 改良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改良穿针外固定架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分析
9
作者 赵鸿声 张建军 +1 位作者 肖东 靖光武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穿针外固定架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92例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改良穿针外固定架治疗组49例,锁定钢板治疗组43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随... 目的:分析改良穿针外固定架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92例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改良穿针外固定架治疗组49例,锁定钢板治疗组43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随访3~16个月,两组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按Harris标准评定两组关节功能,改良穿针外固定架组优良率为89.79%,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为90.6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改良穿针外固定架组明显优于锁定钢板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穿针外固定架组并发症2例,锁定钢板组并发症4例。结论:改良穿针外固定架较适合于年老体弱患者,改良穿针后固定可靠,能早期下地扶拐行走,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不需再次手术取内固定;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适合于无严重合并症的各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穿针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外固定架
下载PDF
改良后入路环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杨勇 王建华 +3 位作者 郭文通 刘广辉 路全立 赵建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方式。方法 :根据骨折类型不同 ,采用后入路不同方式的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36例。结果 :36例平均随访 2 6个月 ,术前后凸成角平均 2 4°,术后平均 10° ;术前椎管狭窄率平均 5...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方式。方法 :根据骨折类型不同 ,采用后入路不同方式的环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36例。结果 :36例平均随访 2 6个月 ,术前后凸成角平均 2 4°,术后平均 10° ;术前椎管狭窄率平均 5 5 % ,术后平均 10 %。 33例获得Frankel分级 1~ 3级以上的改善。结论 :改良后入路环椎管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诸多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爆裂骨折 环椎管减压 内固定 治疗
下载PDF
改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大海 鲁木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 目的探讨改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和6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tibial plateau varus angle,TPA)和后倾角(retroversion angle,PA)的变化,以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1%)低于对照组(28.2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的TPA、PA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5.74%)高于对照组(82.6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双钢板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良好,且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双钢板内固定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治疗效果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不同固位方式种植义齿修复后牙缺损对患者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曹宇皎 谢红梅 +5 位作者 韩雪 夏霏 颜雅慧 田虹 张平平 王春媛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固位方式种植义齿修复后牙缺损对患者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后牙种植单冠修复74例,共102枚种植体,根据固位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50枚种植体)与对照组(37例,52枚种植体)两组。观察组采用改良黏接固位种... 目的观察不同固位方式种植义齿修复后牙缺损对患者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后牙种植单冠修复74例,共102枚种植体,根据固位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50枚种植体)与对照组(37例,52枚种植体)两组。观察组采用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后牙缺损,对照组采用螺丝固位种植义齿修复后牙缺损。比较两组最后1次术后1年骨吸收量以及最后1次术后1年、2年改良菌斑指数(mPLI)分级和改良出血指数(mSBI)分级。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近中及远中骨吸收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mPLI分级、mSBI分级0级所占比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mPLI分级和mSBI分级0级所占比例两组均较术后1年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mPLI分级、mSBI分级0级和1级所占比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mPLI分级、mSBI分级2级和3级所占比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后牙缺损效果明显,可稳定种植体骨支持,降低细菌感染,提高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黏接固位 螺丝固位 义齿 牙缺损 牙种植体 周围组织
下载PDF
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7
13
作者 游军 陈子华 陈文超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7期103-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4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外侧L型切口,观察组采用改良微创小切口。比... 目的探讨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4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组采取外侧L型切口,观察组采用改良微创小切口。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 ,踝关节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围术期指标、踝关节恢复情况及疼痛程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佳、手术时间短、创伤轻、并发症少,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改良微创小切口 切开复位 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式经口气管插管防护固定器的临床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佩英 许方蕾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经口气管插管防护固定器的研制及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1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经口气管插管防护固定器固定插管,以18例使用传统一次性牙垫固定气管插管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并... 目的探讨改良式经口气管插管防护固定器的研制及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1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改良式经口气管插管防护固定器固定插管,以18例使用传统一次性牙垫固定气管插管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使用中导管移位,颜面部压疮,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经口气管插管防护固定器在临床上使用,具有安全、方便、并发症少等特点,大大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患者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气管插管防护固定器 依从性 护理
下载PDF
关节镜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与改良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索红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89-390,共2页
随机将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二组。治疗组在关节镜下,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对照组用改良钢板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效果好,术... 随机将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二组。治疗组在关节镜下,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对照组用改良钢板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IPP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效果好,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 改良钢板固定 胫骨平台
下载PDF
改良固定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秀琳 闫晓丽 +4 位作者 王会肖 张晓娟 刘翠霞 王玲芹 李兰凤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3665-3668,共4页
目的针对当前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对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与患儿反复留置针穿刺痛苦程度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年龄0~6岁且需要进行住院输液治疗或者需要监... 目的针对当前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对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与患儿反复留置针穿刺痛苦程度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年龄0~6岁且需要进行住院输液治疗或者需要监测动脉血压患儿400例,在其家属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排序,单数200例设为研究组,给予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双数200例设为参照组,给予常规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通过采集留置针穿刺后的留置时间,透明敷贴松脱、卷边,针头滑出,静脉炎等资料,探讨固定留置针的新方法的适用情况。结果参照组留置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护理工作量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静脉留置时间短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行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取得了更为理想的留置结局,大面积使用可以提高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 留置时间 不良反应率 患儿 护理工作量 穿刺痛苦
下载PDF
改良复位法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覃海飚 钟远鸣 +7 位作者 张家立 付拴虎 李智斐 覃浩然 伍亮 唐福波 周劲衍 唐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79-683,共5页
[目的]评估后路术式中通过钢丝提拉复位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患者13例,其中外伤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均伴有不... [目的]评估后路术式中通过钢丝提拉复位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患者13例,其中外伤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均伴有不同程度颈髓受压。术前ASIA 2000分级:A级(0例)、B级(2例)、C级(4例)、D级(7例)、E级(0例);SAC为8.7~11.3 mm,ADI为7~10 mm。术前均行DR、CT、MRI检查,测量相关数值并充分评估患者整体情况后,所有患者均行经后路术式通过钢丝复位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间植骨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ADI平均(2.96±0.46)mm;SAC平均(14.38±1.12)mm,达到满意复位及脊髓受压改善,术中未发生椎动脉损伤及脊髓医源性二次损伤。术后随访4~15个月,平均(9.92±3.38)个月。终末随访ASIA 2000分级E级5例,患者ADI、SAC、JOA评分术前与终末随访时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错位、断裂及伤口感染情况。[结论]后路术式中通过钢丝复位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间植骨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可以达到良好复位、解除压迫、固定及维持颈椎稳定性的目的,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术式 改良复位法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难复}生 寰枢关节脱位
原文传递
骨盆后环骨折脱位不同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前法 付有伟 +2 位作者 赵卫东 陈良 余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66-1468,共3页
目的比较采用改良Galveston(improved Galveston,IG)、重建钢板(reconstruction plate,RP)、骶骨拉力钉(iliosacral screw,LS)3种内固定方式固定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差异,为临床选择恰当的内固定方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自愿捐... 目的比较采用改良Galveston(improved Galveston,IG)、重建钢板(reconstruction plate,RP)、骶骨拉力钉(iliosacral screw,LS)3种内固定方式固定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生物力学差异,为临床选择恰当的内固定方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自愿捐献成年男性新鲜尸体完整骨盆标本6个,平均年龄45岁。采用MTS855型Mini-Blonix生物力学测定仪分别进行正常骨盆垂直压力(压力800N)与左、右方向扭转(扭矩8N.m)的生物力学测试。之后骨盆标本模拟DenisⅠ型骨盆左侧后环骨折,分别行IG、RP、LS固定骨盆后环,对固定后的骨盆同法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施加垂直压力及左、右方向扭转力时,骨折两端位移从小到大均依次为正常骨盆、LS、IG及RP,LS与正常骨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固定骨盆后环骨折脱位较IG及RP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骨折 改良Galveston 重建钢板 骶骨拉力钉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术后两种不同外固定方法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少泉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49-51,54,I0002,共5页
目的对比撬拨复位跟骨骨折手术后的两种固定方式:以改良外固定支具外固定和以管型石膏外固定,总结撬拨复位配合改良跟骨外固定支具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数据统计,分析该治疗方法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9月60例(60处)... 目的对比撬拨复位跟骨骨折手术后的两种固定方式:以改良外固定支具外固定和以管型石膏外固定,总结撬拨复位配合改良跟骨外固定支具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数据统计,分析该治疗方法的合理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9月60例(60处)Sanders II、III型跟骨骨折患者,对照组和治疗组各半,两组均采取同样的手术方法,对照组术后以传统石膏外固定,而治疗组术后以改良外固定支具外固定。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Maryland评分、并发症出现机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影像学分析Bohler角和Gissane角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治疗组跟骨宽度恢复要好于对照组(P〈0.01),术后Maryland评分对比治疗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2%)要低于对照组(23.1%)。结论撬拨复位手术后以改良支具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效果佳、操作简单、治疗费用少、住院耗时短、固定稳固、便于锻炼等优势,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说明该治疗方法临床效果较好,理论依据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改良外固定支具 撬拨复位
下载PDF
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加利 陈仲华 +3 位作者 王晓辉 刘永亮 宋飞远 孟祥坤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研究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切开复位,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5月-2013年3月,本组共67例患者。其中掌骨骨折32例.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或闭合复位,改良克氏针冠状位交叉内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 目的 研究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切开复位,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5月-2013年3月,本组共67例患者。其中掌骨骨折32例.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或闭合复位,改良克氏针冠状位交叉内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35例58指,采用清创复位或小切口切开复位。根据骨折部位.改良克氏针出针点,交叉内固定治疗。术后5d行手指主、被动屈伸功能锻炼。结果67例创面I期愈合,骨折均解剖复位,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0周,平均7周;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TAM评价标准评定,掌骨骨折:优26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6.8%;近节指骨骨折:优23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88.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切开复位联合改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掌骨、近节指骨骨折,骨折均能解剖复位,且固定可靠,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无需二次手术,花费少,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复位 克氏针 改良内固定 掌指骨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