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父母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陈欣 杜建政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98-801,共4页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分别测量53名初二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内隐攻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男生和女生在父亲情感温暖、惩罚严厉和母亲干涉保护、惩罚严厉4个因子上差异显著;在内隐攻击性测验上,男生和女...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分别测量53名初二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内隐攻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男生和女生在父亲情感温暖、惩罚严厉和母亲干涉保护、惩罚严厉4个因子上差异显著;在内隐攻击性测验上,男生和女生没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内隐攻击性与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母亲的惩罚严厉等3个因子有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攻击性 父母教养方式
下载PDF
未成年人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1
2
作者 朱婵媚 宫火良 郑希付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8-50,共3页
以不同性质的词组为实验材料,以偏好组词为测量方法,随机抽取136名初一学生,采用被试内设计来探讨内隐状态下未成年人在不同攻击类型倾向性上的差异及其与性别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偏好组词法测量内隐攻击性的有效性;未成年人同样存在明... 以不同性质的词组为实验材料,以偏好组词为测量方法,随机抽取136名初一学生,采用被试内设计来探讨内隐状态下未成年人在不同攻击类型倾向性上的差异及其与性别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偏好组词法测量内隐攻击性的有效性;未成年人同样存在明显的内隐攻击性;在内隐状态下,个体的身体攻击倾向性显著高于语言攻击倾向性并且具有较高的性别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内隐攻击性 身体攻击性 语言攻击性 偏好组词法
下载PDF
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 被引量:27
3
作者 魏华 张丛丽 +2 位作者 周宗奎 金琼 田媛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9-494,共6页
本研究采取前后测实验设计,以内隐联想测验和Buss的攻击性问卷为研究工具,探讨了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结果发现:(1)个体实验前接触媒体暴力的程度越强烈,内隐攻击性越强,外显攻击性也越强;(2)接触暴力视频游戏1... 本研究采取前后测实验设计,以内隐联想测验和Buss的攻击性问卷为研究工具,探讨了媒体暴力对大学生攻击性的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结果发现:(1)个体实验前接触媒体暴力的程度越强烈,内隐攻击性越强,外显攻击性也越强;(2)接触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就会增强个体的内隐攻击性,接触非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对个体的内隐攻击性没有影响;接触暴力和非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对个体的外显攻击性没有影响;(3)外显攻击性基线水平和游戏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和游戏类型交互作用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较高的个体,游戏类型对其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较低的个体,暴力视频游戏增加了他们的内隐攻击性,非暴力视频游戏对他们的内隐攻击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媒体暴力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内隐联想测验
原文传递
运动员与大学生两类人群间内隐攻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郝兴昌 佟丽君 +1 位作者 杨治良 盖永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研究采用IAT测量两类人群(即普通高校大学生与专业运动员)的内隐攻击性并且比较其内隐攻击性在程度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个体在攻击性行为倾向上表现出自动化的特征,并且两类人群间内隐攻击性在程度上差异显著,普通大学生和专业... 本研究采用IAT测量两类人群(即普通高校大学生与专业运动员)的内隐攻击性并且比较其内隐攻击性在程度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个体在攻击性行为倾向上表现出自动化的特征,并且两类人群间内隐攻击性在程度上差异显著,普通大学生和专业运动员的内隐攻击性在性别方面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联想测验(IAT) 内隐攻击性 群体差异
下载PDF
刺激物属性与内隐攻击性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8
5
作者 叶茂林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2期93-96,共4页
采用偏好判断这一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 ,探讨了不同属性的刺激物对男女两性的内隐攻击性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 ,当刺激物的属性设计为被攻击者是女性时 ,男女两性在内隐攻击性上存在差异 ,反之 ,则不存在差异。同时还发现 ,传统的社会... 采用偏好判断这一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 ,探讨了不同属性的刺激物对男女两性的内隐攻击性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 ,当刺激物的属性设计为被攻击者是女性时 ,男女两性在内隐攻击性上存在差异 ,反之 ,则不存在差异。同时还发现 ,传统的社会内隐态度会以间接启动的方式影响人们对内隐攻击行为的社会认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物属性 内隐攻击性 性别差异
下载PDF
外显和内隐攻击性表现方式的性别差异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徐德淼 唐日新 解军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42-1344,1327,共4页
本研究同时运用问卷法和内隐联想测验(IAT)来研究我国大学生的攻击性。结果发现:1.整体外显攻击性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身体攻击因素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2.内隐攻击性在表现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与身体攻击联系更紧密;女性与言语攻... 本研究同时运用问卷法和内隐联想测验(IAT)来研究我国大学生的攻击性。结果发现:1.整体外显攻击性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身体攻击因素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2.内隐攻击性在表现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与身体攻击联系更紧密;女性与言语攻击联系更紧密。3.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根据相关系数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内隐联想测验 性别差异
下载PDF
愤怒情绪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及调节策略 被引量:20
7
作者 程瑞 卢克龙 郝宁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47-860,共14页
以两个实验考察愤怒情绪对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探究调节愤怒情绪对削弱恶意创造力表现的效应。实验1比较愤怒、悲伤、中性情绪下个体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差异,发现愤怒情绪下个体生成更多、更新颖的恶意观点,情绪唤醒度和内... 以两个实验考察愤怒情绪对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并探究调节愤怒情绪对削弱恶意创造力表现的效应。实验1比较愤怒、悲伤、中性情绪下个体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差异,发现愤怒情绪下个体生成更多、更新颖的恶意观点,情绪唤醒度和内隐攻击性中介了愤怒对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实验2探究不同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如何影响愤怒个体的恶意创造力表现,发现认知重评组和表达抑制组的恶意创造力表现比无策略的控制组水平更低,情绪唤醒度和内隐攻击性中介了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个体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愤怒情绪通过提升内隐攻击性和情绪唤醒度进而促进个体恶意创造力表现,而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可作为削弱愤怒个体的恶意创造力表现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创造力 愤怒 情绪唤醒度 内隐攻击性 情绪调节
下载PDF
挫折情境对不同心理弹性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启动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玉龙 钟振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挫折情境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启动是否会受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2(挫折情境:有/无)×2(心理弹性:高/低)×2(词汇:攻击性/非攻击性)三因素混合设计,以254名大学生为被试。结果:挫折情境对低心理弹性者的内隐攻... 目的:探讨挫折情境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启动是否会受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2(挫折情境:有/无)×2(心理弹性:高/低)×2(词汇:攻击性/非攻击性)三因素混合设计,以254名大学生为被试。结果:挫折情境对低心理弹性者的内隐攻击性启动效应显著,而对高心理弹性者的启动效应不显著。结论:在挫折情境下,低心理弹性者比高心理弹性者更容易启动内隐攻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挫折情境 心理弹性 内隐攻击性
原文传递
积极情景线索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谢熹瑶 毕重增 罗跃嘉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7,共4页
通过向被试呈现代表积极情景线索的材料(一段含有互助、和谐信息的公益短片),运用内隐联想测验(IAT)范式,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来研究积极情境线索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结果表明:未观看积极情景线... 通过向被试呈现代表积极情景线索的材料(一段含有互助、和谐信息的公益短片),运用内隐联想测验(IAT)范式,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来研究积极情境线索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结果表明:未观看积极情景线索材料的被试表现出显著的内隐攻击性,而观看积极情景线索材料的被试的内隐攻击性不显著;积极情景线索的主效应显著,且这一效应不存在性别差异。这说明,积极情景线索能有效抑制个体的内隐攻击性,并支持自我攻击信念IAT是测量个体内隐攻击性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攻击性 积极情景线索 自我攻击信念IAT
下载PDF
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外显与内隐攻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庄乾 李莹 +1 位作者 刘一军 陈安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为研究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以及两者对大学生外显、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并验证双重攻击模型的存在,以21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EIS)修订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为研究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以及两者对大学生外显、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并验证双重攻击模型的存在,以21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EIS)修订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之后用IAT测验研究其中35名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研究发现:1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均与外显攻击性显著相关,情绪监控、应对方式可以预测外显攻击性21.8%的变化,外显攻击性受其它较多变量的影响.2情绪智力与内隐攻击性呈中等程度的相关,应对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相关不显著.他人情绪评估可以预测内隐攻击性23.7%的变化.3外显攻击性与内隐攻击性属于两个不同的攻击结构,有各自不同的预测变量.研究认为对他人情绪的评估可能与敏感、敌意等因素相互作用,调动个体无意识层面的自我防御机制,引发内隐攻击.自我情绪的监督和控制对攻击性行为表现的重要影响,良好的情绪调节方法与策略对攻击行为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情绪智力 应对方式
下载PDF
暴力视频游戏对不同年龄女性内隐攻击性的短时效应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元 周宗奎 +2 位作者 张从丽 魏华 陈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暴力视频游戏对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的内隐攻击性的短时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2×2完全随机设计,以119名女性在校学生为被试,其中中学生62人(年龄为14-18岁),大学生57人(年龄为19-22岁),用IAT对内隐攻击性进行测量。结果... 目的:探讨暴力视频游戏对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的内隐攻击性的短时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2×2完全随机设计,以119名女性在校学生为被试,其中中学生62人(年龄为14-18岁),大学生57人(年龄为19-22岁),用IAT对内隐攻击性进行测量。结果:①短时间接触暴力视频游戏会增加个体的内隐攻击性。②性别和游戏存在交互作用:对于女中学生来说,暴力视频游戏对她们的内隐攻击性没有显著影响;对于女大学生,暴力视频游戏增加了她们的内隐攻击性。结论:短时间接触暴力视频游戏对不同年龄女性内隐攻击性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视频游戏 内隐攻击性 短时效应 女性
原文传递
民族关系研究中的内隐偏见调查综述 被引量:9
12
作者 卢焕华 徐苗 +3 位作者 方慧珍 李雪婷 杨圣敏 刘嘉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9,共15页
不同民族之间往往存在偏见,其中内隐偏见是一个民族无意识中自动对另一个民族产生的片面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心理学角度的启动技术、内隐联想测验、反应/不反应联想测验等三种内隐范式的研究都发现了民族内隐偏见现象。我们对已有研... 不同民族之间往往存在偏见,其中内隐偏见是一个民族无意识中自动对另一个民族产生的片面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心理学角度的启动技术、内隐联想测验、反应/不反应联想测验等三种内隐范式的研究都发现了民族内隐偏见现象。我们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分析,发现民族、宗教间的接触时间,社会主流观点,政府政策等都是内隐偏见的影响因素。由于偏见会影响民族间的交往、情绪识别以及攻击性评价,因此我们提出,通过加强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抑制刻板印象、调整个体动机、改变环境、加强积极的教育和媒体宣传、增加控制加工等方法来减小民族内隐偏见及其影响。最后,我们提出了民族内隐偏见的形成、影响及调节模型,以更好地解释偏见、行为与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偏见 刻板印象 攻击性评价 情绪识别 民族交往 调节策略
原文传递
感知社会敌意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负性情绪体验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嘉炜 李东玲 刘建榕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2-388,共7页
以往研究发现,挑衅、排斥、激惹等相对“激烈”的敌意情境会直接导致攻击行为,但鲜有研究探讨社会敌意这一相对“温和”的敌意情境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本研究考察感知社会敌意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并探讨负性情绪体验在其中的作用。实验... 以往研究发现,挑衅、排斥、激惹等相对“激烈”的敌意情境会直接导致攻击行为,但鲜有研究探讨社会敌意这一相对“温和”的敌意情境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本研究考察感知社会敌意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并探讨负性情绪体验在其中的作用。实验1采用辣酱实验范式测量外显攻击,实验2采用内隐联想攻击测验测量内隐攻击,用中文版正性和负性情绪量表(PANAS)测量情绪。研究发现,感知社会敌意明显增加了大学生的负性情绪体验和攻击行为。负性情绪体验在感知社会敌意与大学生外显攻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在感知社会敌意与大学生内隐攻击之间无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社会敌意 外显攻击 内隐攻击 负性情绪体验
下载PDF
挫折因素对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欣嘏 孙凯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目的研究挫折因素对大学生内隐攻击性及其表现方式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性质的词组为实验材料,以偏好组词为测量方法,随机抽取102名在校大学生,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受挫任务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结果①大学生表现出对攻击性词汇... 目的研究挫折因素对大学生内隐攻击性及其表现方式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性质的词组为实验材料,以偏好组词为测量方法,随机抽取102名在校大学生,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受挫任务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结果①大学生表现出对攻击性词汇的偏好(男性:t=7.147,P<0.000;女性:t=8.248,P<0.000);②不论男性被试(t1=3.193,P1<0.01)还是女性被试(t2=3.763,P2<0.000),身体攻击性词组的均值均显著大于言语攻击性词组的均值;③方差分析显示交互作用显著[F(1,202)=10.213,P1<0.01];且中性词汇组的前测大于其后测(F=5.400,P<0.05),攻击性词汇组后测均值大于前测(F=4.820,P<0.05)。结论在内隐状态下,个体的身体攻击性倾向显著高于言语攻击性倾向,且具有较高的性别一致性;受挫任务能够显著增强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攻击性 挫折 大学生 性别差异 社会心理
下载PDF
就医挫折经历对患者情绪和内隐攻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梦文 李卫芳 贺雯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0-674,共5页
目的:以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就医挫折经历对患者情绪和内隐攻击性的影响。方法:研究一运用回忆/想象范式探讨就医挫折经历对患者情绪的影响。研究二通过点探测任务探讨就医挫折经历对患者内隐攻击性的影响,采用2(经历:就医挫折经历/... 目的:以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就医挫折经历对患者情绪和内隐攻击性的影响。方法:研究一运用回忆/想象范式探讨就医挫折经历对患者情绪的影响。研究二通过点探测任务探讨就医挫折经历对患者内隐攻击性的影响,采用2(经历:就医挫折经历/中性经历)*2(词汇类型:攻击性、非攻击性)的混合实验设计。结果:研究一发现相比于无就医挫折经历组,就医挫折经历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显著增加,正性情绪显著降低。研究二发现就医挫折经历组患者对攻击性词汇的反应时显著短于非攻击性词汇。结论:回忆就医挫折经历对患者的情绪产生了负面影响,且增强了内隐攻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医挫折 患者情绪 注意偏向 内隐攻击性
原文传递
应用内隐联想测验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苟雅宏 《社会心理科学》 2008年第5期12-17,共6页
内隐联想测验是一种新的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应用内隐联想测验在对内隐刻板印象、内隐态度、内隐自尊以及内隐攻击性的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对内隐联想测验本身存在问题的研究推... 内隐联想测验是一种新的社会认知研究方法,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应用内隐联想测验在对内隐刻板印象、内隐态度、内隐自尊以及内隐攻击性的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对内隐联想测验本身存在问题的研究推动了它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内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联想测验(IAT) 内隐刻板印象 内隐态度 内隐自尊 内隐攻击性
下载PDF
高中生攻击性结构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戴春林 应贤慧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53-955,共3页
采取内隐联结测验(IAT),测得100名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同时结合问卷对其外显攻击性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内隐和外显攻击性对消极应对方式均有显著预测效应,但两者与积极应对方式无显著关系;(2)内隐攻击和外显攻击的交互项... 采取内隐联结测验(IAT),测得100名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同时结合问卷对其外显攻击性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内隐和外显攻击性对消极应对方式均有显著预测效应,但两者与积极应对方式无显著关系;(2)内隐攻击和外显攻击的交互项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攻击性 外显攻击性 应对方式 高中生
下载PDF
攻击性:关于感觉寻求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可选模型(英文)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晓薇 何晓琴 +2 位作者 唐海波 胡青竹 蒲唯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感觉寻求、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和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版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和攻击性内隐联想测验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1外显攻击性与感觉寻求呈显著正相关、与... 目的:探讨感觉寻求、情绪调节自我效能和攻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版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和攻击性内隐联想测验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1外显攻击性与感觉寻求呈显著正相关、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而内隐攻击性与这两个变量相关不显著;2控制性别变量后,感觉寻求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均对外显攻击性有显著预测作用;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感觉寻求与外显攻击性中的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解释总效应的10.65%),但调节效应不显著(t=-1.48,P=0.14>0.05)。结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感觉寻求与外显攻击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寻求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外显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
原文传递
愤怒情绪对不同类型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程瑞 卢克龙 郝宁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36-1345,共10页
个体的恶意创造力主要体现在伤害、欺骗与捉弄他人三方面。本研究旨在考察愤怒情绪对上述三类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设计了愤怒、恐惧和中性三种情绪诱发条件(后两者分别作为愤怒情绪的消极和中性情绪对照),以考察不同... 个体的恶意创造力主要体现在伤害、欺骗与捉弄他人三方面。本研究旨在考察愤怒情绪对上述三类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设计了愤怒、恐惧和中性三种情绪诱发条件(后两者分别作为愤怒情绪的消极和中性情绪对照),以考察不同情绪状态下个体在三类恶意创造力表现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对于伤害和欺骗他人,愤怒情绪诱发组在观点流畅性、新颖性和伤害性上均高于中性情绪诱发组;而对于捉弄他人,愤怒情绪诱发组仅在观点流畅性和新颖性上高于中性情绪诱发组。内隐攻击性中介了愤怒情绪对三类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而情绪唤醒度仅中介了愤怒情绪对伤害他人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内隐攻击性是愤怒情绪促进不同类型恶意创造力的通用路径,而情绪唤醒度是愤怒情绪促进伤害他人恶意创造力的特异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创造力 愤怒 情绪唤醒度 内隐攻击性
下载PDF
中学生自我控制对内隐和外显攻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戴春林 应贤慧 刘玉玲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8年第9期839-840,共2页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我控制与攻击性结构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控制量表和攻击性问卷对29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并采取IAT实验程序测量被试内隐攻击性。结果中学生的思维自控、情绪自控和行为自控与内隐攻击性无显著相关(r=-0.11,r=-0.07... 目的探讨中学生自我控制与攻击性结构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控制量表和攻击性问卷对29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并采取IAT实验程序测量被试内隐攻击性。结果中学生的思维自控、情绪自控和行为自控与内隐攻击性无显著相关(r=-0.11,r=-0.07,r=-0.03,P〉0.05),但对外显攻击性均有显著抑制效应(β=-0.232,β=-0.188,β=-0.231,P〈0.05);内隐攻击性对自我控制与外显攻击性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R^2=0.007,P〉0.05)。结论自我控制可以有效抑制外显攻击性,且这种抑制效应不受个体内隐攻击性高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控制 内隐攻击性 外显攻击性 中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